【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讲了和氏璧名字的由来。楚国的卞和两次献璧,都被定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两只脚。在文王登位后,他的痛哭引起了文王的注意,并最终确认所献是块儿宝玉。
二、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和氏璧名字的由来。
2.通过读这个故事,明白做人要忠贞为本,体会卞和的忠贞之心。
3.掌握本课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生词。
三、教学准备:
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和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你明白这个题目的意思嘛?(指名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小组内互相指读生字,全班检查,纠正字的发音。
3.指名读课文,随即出示生字,正音。
(三)指导书写。
就本文出现的比较容易错得字个别指导,大部分交由学生自学。
“鉴”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得又快又牢呢?
在诱导字帖上将生字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之后有针对性的在全班进行指
(四)深入理解课文。
你认为卞和是一个怎样的人?(分组讨论,也可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和氏璧的故事?
(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五)多媒体教学。
老师也为同学们查找了一些有关和氏璧的网上资料,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好嘛?
(六)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七)分组讨论。
你认为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从哪儿知道的?
讨论后全班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抓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进行理解。
出示原文与课文中重点句进行对照,感受古今文字的不同:
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五、教学结束:
作业:查找有关和氏璧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2. 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
3. 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大家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么?常熟是我的家乡,你们去过常熟么?电视上见过么?那儿可是个水乡小镇,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你们想不想去张老师的家乡看看?
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我的家乡,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
二.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 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
2. 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 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
5. 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三. 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师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
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么?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四. 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
3.点名配乐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配乐齐读。
五. 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聪明。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 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指导用文中词语造句,以及文中插图的说话:“游水乡”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水乡景色,幻灯片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幻灯片出示)。
金秋 烟波 水乡 夕阳 归舟 渔歌
芦苇 菱藕 荷塘 枫叶 灯火 月光
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2.抽读这些词语。
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指导感悟
1.激趣促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互说互读。
4.反馈指导。
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语速较慢。
(2)第二行: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
(3)第三行:一幅“渔歌唱晚图”。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
(4)第四行: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读的时候语速稍慢。
5.整体感悟。
(1)了解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读全文。(提示: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 ),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
a,自读,再口头填空。
b.反馈说,评议,再说。
C,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
三、指导熟读
1.体会押韵。
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
2.指导停顿。
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3.练读全文。
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四、练习造句
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五、指导看图说话
1.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
2.多媒体课件出示金秋的水乡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听。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4)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5)说了这么多的水乡景色,你想发出什么赞叹?
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
(6)指名说,比赛说。
【教学总结】
这个单元是继学习拼音之后,第一个识字单元。本课《一去二三里》是这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学生刚刚接触古诗,也是孩子第一次接触课文。所以,上好这一课,意义重大。
课前经过了解,有很多同学其实都已经会读课文了,因为他们在幼儿园学了或者爸爸妈妈提前教了。上课的时候大多数孩子读得都很熟练,但是有拖音现象,停顿也不够准确。我放手先让会读的'孩子和同桌相互读一读;然后,重点抽查拼音基础较弱的孩子读,进行指导,孩子提高很快。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阅读。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掌握生字词,并背诵要求背的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3、能掌握写人物和写一次比赛方法,能做到重点突出,描写细致,注意生动。
4、掌握加标点知识,能熟练地运用书名号,冒号及引号。
5、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掌握基本的技能。
教学课时:总计四教时
第1-2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生字词,并背诵要求背的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3、能掌握写人物和写一次比赛方法,能做到重点突出,描写细致,注意生动。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文内容: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①大自然中有哪些景物呢?边读边想,用书上的语言回答老师。
②男女对着背,背出情感来。
③边背边想文字是怎样写的。
2、《师恩难忘》
①品读重点部分读出感情。
②掌握课文中的成语,并能理解用其造句。
③感知这课的写作方法和描写老师的词语。
3、《古诗两首》
①知识作者与朝代。
②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诗。
③能感知诗的主题思想。
④理解“若等闲”、“满乾坤”。
⑤边背边想着字的写法。
4、《我也是普通一兵》
①自由读课文感知:你感觉他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②读好描写情况危急的语句。
③复述文章重点的内容,感知人物的精神。
5、《嫦娥奔月》
①读课文分别说说文中的人物各有什么性格。
②能复述奔月的部分。
6、《成语故事三则》
①说说这三个成语各是什么意思。(大致感受即可)
②能用这三个成语进行造句。
7、《天鹅的故事》
①复述天鹅破冰的三小节。
②感知课文第四题。
③说说天鹅的精神。
二、标点知识
1、明确不同符号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书名号,学生往往分不清哪些名称。
2、典型分析: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分析:在读了后面防止学生加上逗号。
我很喜欢读石灰吟和墨梅这两首诗。
●分析:中间是没有停顿的。
3、练习加深感知
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注意引号的使用方法。
②小明上课要专心千万不能开小差爸爸再三叮嘱
●这与常规的.说话是不一样的,最后不能加冒号。
三、关联词语
1、例题分析:森林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大多数学生能知道用“不但......而且......”进行联接,但往往找不准位置。
2、学习方法。做完之后要多读,多感知体会,再试一试其它的关联词是否合适,位置是否能换一换。
四、作文提示
1、要以真实的事为前提,把主要的内容细致写好。
2、要生动具体些,写老师帮助自己的一件事,是怎样帮助的部分要注意多写些,多加点情感在里面,如“老师的教诲之恩如春雨点点......”之类。要写比赛,要写出比赛的激烈场面,突出其中的曲折性,同时还要注意其他人物的反映,这样才能有趣而生动。
五、默写生字词(略)
第3-4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2、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方法,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词语部分
1、填写成语
()()无私()()在前()()充数()()口呆
波()浪()斩钉()()()()动听身()其()
翻箱()()()不()待()()贪婪
●要联系成语的意思去解释,如“波峰浪谷”中的“峰”学生易写成“风”,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
2、写出几个反映寓言故事的成语
●要注意所写的成语是讲一个小故事,并且是告诫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二、用关联词语填空
1、在演出时,小玲()唱歌()跳舞。
2、小刚和小学军是好朋友,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学习上互相帮助。
3、一个人()骄傲自满了,()会落后。
4、()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还要注意节约。
5、这支笔()我的,()刘江的。
6、()天下雨,()运动会不开了。
●让学生先做,然后再读检查,确认无误时老师再加以讲解,培养学生养成注意检查的好习惯。
三、找出用错的字,并加以修改。
1、开学头一天,我们排对近入教室。()
2、田老师先把诗念一篇,又联起来讲一篇。()
3、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幸勤的圆丁。()
4、小丽每天放学回家后,终是先作完功课,然后在玩。()
●同时引导注意检查自己的题目,注意找全错别字,正确地修改错别字。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学习了课文后,我知道了嫦娥是(),而后羿则是()。
2、田老师的教学特点是
3、嫦娥是怎样与逢蒙斗争的。
4、只所以说老天鹅是破冰勇士是因为它
●注意字不要写错了。
五、默写部分
1、自选一首诗默写,并写出作者。
2、让明亮的眼睛用绚丽的色彩
青山说:绿水说:
●字的书写与标点的用法,注意准确性。
六、作文练习
1、题目:写一个寓言成语小故事。
2、要求:要讲清楚,并把道理说好。
3、视学生的作文加以指导。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三年级语文上册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在学习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本课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课文条理,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解决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1~7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爬上天都峰的过程。
3、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三、教学重点
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点及“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艰难。
四、教学资料准备
1、教学挂图。
2、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趣。
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接下去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
1、(师故意将课题误写成“登天都峰”)让学生指正题目中的错误。
2、释疑:课题中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挂图。
这里有一幅天都峰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天都峰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来描写天都峰的呢?
(通过辨析“爬天都峰”与“登天都峰”的优劣,引出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再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天都峰的险峻峭拔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读出“又高又陡,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
(2)说说课文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陡”写具体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
A、 高:“抬头望”、“这么高”、“云彩上”
“我爬得上去吗?”――――(犹豫、怀疑)有什么好处?
B、陡:“笔陡”、“天上挂下来”、“发颤”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4)小结,悟理。
写天都峰的'高与陡,正说明爬上天都峰非常不容易,那是需要勇气、力量和决心的。
(对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也是中低段学生学写句子的有效途径。)
2、学习3~5自然段。
那么,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想要爬上峰顶的除了我和爸爸,还有谁?那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你怎么知道他也是来爬天都峰的?
(1)课件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2)思考: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和我一样”。)
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小结:
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我年纪这么小,老爷爷年纪那么大,却都来爬。我们是互相惊叹,互相钦佩。表现了这一老一少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朗读。
读出两个人之间互相羡慕、佩服的语气。
(一个“也”字,在文中并不显眼,但通过点拔,进行挖掘,使学生感觉到这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3、学习第6~7自然段。
受老爷爷的影响,我开始爬天都峰。那么,我是怎样爬的?
(1)课件出示句子,填空。
我( )向峰顶爬去。
A、“奋力”是什么意思?
B、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我“奋力”爬山的?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手脚并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爬?
(2)我们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奋力向上爬,结果怎样?
A、“终于”是什么意思?
B、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怎样的心情?
(3)拓展,启发想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假设你是文中的“我”或老爷爷,在爬山途中,你会怎样去鼓励对方?
爬上峰顶,“我”和老爷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会有哪些感觉?
(4)指导朗读。
(通过创设的语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课文,达到文本合一的境界,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三)课堂小结,领悟道理。
学习如登山,我们只有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凭着坚强的毅力、非凡的勇气,才能攀上知识的高峰。
(四)布置作业
把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积累好词好句,学以致用,来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
“我” 老爷爷
互相鼓舞 汲取力量
【教学总结】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一件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一、以读感悟,体验“高、陡”
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时,由于教室的多媒体不能使用,无法展示天都峰的图片,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课堂上我就和学生谈了谈这个假期爬黄山的感受,让学生有个印象,这样对学生理解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会更加容易。然后让学生对第二段进行多次形式多样地朗读,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通过“挂”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
二、研读对话,揣摩心情
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揣摩“我”和老爷爷各自的内心的复杂心情,想像他们的思想起伏和斗争,体会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再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联想“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艰难,他们是怎样互相鼓励和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两个人爬上天都峰之后,为什么会互相道谢,学生就更易理解爸爸说的话了。
三、发挥想像,进行补白
在学习爬天都峰这一部分内容时,课文抓住“我”爬山时的动作词进行了描写,而没有描写老爷爷是怎样攀登的,然后让学生联想老爷爷会怎样爬山,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有的孩子说:“老爷爷一会儿拄着拐杖,弯着腰向上爬,一会儿手扶铁链向上爬。走走停停,十分艰难。”有的说:“一会儿手扶铁链向上爬,一会儿手放在膝盖上支撑着向上爬。”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了人物的内心,从而让学生丰富了语言,思维更加活跃。
四、教学中的不足
本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刚刚开学,学生上课发言不够积极,以后还要多运用一些方法激励孩子多思考,多发言。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在今后教学中,对于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反思。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我的家》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向人们勾画出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赞美了人世间最为可贵的情感——亲人间的真挚的爱。虽然篇短小,却是小朋友们感情的真实流露,富有人情味。阅读诗歌,一种自然质朴的亲情会自由展现、升华,让学生无形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温馨,似乎有吃冰淇淋果冻一样。
教材安排了12个生字:家、有、的、爸、妈、也、中、快、乐、长、大。写3个字:人、个、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爱亲人、爱同学、爱家,有奉献爱的愿望,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
2、识字:认识12个字,在生活中识字。写字:会写3个字;注意笔顺:先撇后捺。
3、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背诵。
4、口语交际:按照简单的提纲介绍自己的家。
5、学法和习惯:继续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爱,也准备付出自己的爱。同时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教育。
2、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相关磁带)、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在这个家里,每个人互敬互爱,充满温馨。出示卡片“家”,谁认识这个字,大声读出来。(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温馨的气氛,有利于下面的课堂教学。)
2、能介绍一下你的家吗?(指导学生完整的句子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说的好的,给予表扬,说地不够完整的,给予适当的补充、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揭题,板书《我的家》。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读中感悟
1、听录音读。
2、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字,在下面划上横线。
3、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互帮互学。在文中找到自己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大声指读,边读边想:课文中的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家中都有谁?(这是一个幸福的家,有我和爸爸、妈妈)
5、认识词语:爸爸、妈妈(指导后一个字读轻声)
6、老师带读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个幸福的家?(用课文中的语言说)
7、同捉互相检查读,熟读成诵。
三、结合实际,展开想象
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爱不爱你们?你们爱不爱爸爸妈妈?怎么爱的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实际的例子,再结合图画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又是怎样爱她的。(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想象画面情景,注意回答问题时声音的响亮及说完整话。)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象,加上适当的动作。)
五、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谁能诚实地说,有的生字我还不能熟练地读出它的名字,需要别的小朋友帮一帮自己。(让该生认读生字新词,不熟练的让他自己指名同学带领自己读。)
2、认识笔画:撇和捺。
3、以“人”为例,认识书写笔顺:先撇后捺。
4、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同时注意观察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总结升华
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每天照顾你们的生活,关心你们的学习,教给你们做人的道理,你们爱他们吗?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
2、 学会写字7个、会读10个字。并能用生字组词。
3、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音乐激趣、谈话导入。
1、 课前让学生唱歌。
2、 谈话:同学们、有一个活泼充满好奇的孩子、他把自己的影子描绘得可有趣了。让我们一起走到他的影子世界去看一看吧。
二、板书课题、启迪思考。
1、 教师板书:影子。 谁认识这个词语? (影子) 有谁注意过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2、 让学生自由回答。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录音范读。
2、 学生自读、标出生字新词。
3、 指名试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
四、 学习生字新词。
1、 出示小黑板的生字词:( 影子。 挥挥手。 蹦蹦跳跳。 嘿。 主人。 小矮人。 竟然。 有趣。 捉迷藏。 )
2、 发挥班内小老师的优势、教认生字。
五、 分析字形、自习生字。
1、读一读字音。
2、 说一说记法:从结构、加偏旁。部首相加等方面帮助识记。
3、 让小部分学生到台上来表演: (挥挥手。 嘿。 捉迷藏等动作)
六、 阅读、感悟课文、引导想象。
1、 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我的影子有哪些变化呢?找出来再读一读、想一想。
2、 小组交流自由朗读的收获。
3、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课文的方式、把课文中最感兴趣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4、 教师带学生到操场上、在太阳底下做各种手的动作、让学生说说手的影子的变化。
5、 师: 说说你们手的影子的`变化。
生: 我晃晃手、影子也晃晃手。我的小手变成小兔、影子也跟着变成小兔。我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生; 影子一会儿跑到我的前面、一会儿跑到我的后面、一会儿跑到我的左面去了、它好像在跟我捉迷藏。
生:接着笑着说: 影子就像自己的小尾巴、你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
师:是啊、影子就像调皮的小孩子、变来变去、真神奇!还有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呢?
6、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影子变化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7、 讨论: “一路上、影子总跟着我、可是它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
七、 总结课文:
同学们、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你会从中发现许许多多的秘密呢!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2-03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检阅》教案11-07
语文翠鸟教案09-03
《语文园地》教案10-05
语文《观潮》教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