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术教案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走出神殿》
本单元《走出神殿》是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有关“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开设的欣赏课,教学活动围绕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现象和代表作品展开,《走出神殿》从人与神艺术主题的发展、变迁的历史线索切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对照和分析,介绍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及人文主义对西方艺术产生的深刻影响。
活动一:比较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绘画作品中圣母的形象,并交谈自己的感受。联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了解这一时期艺术以人为本,颂扬现世生活;崇尚理性,提倡科学,探索自然的奥秘;崇尚古典知识与学术等特点,针对性地为作品分析做出提示。通过教学活动,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一般方法。
活动二:联系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通过题材、构图、人物形象的动作和神态分析作品表现的情感、思想以及象征意义。
活动三:在对时代背景和欣赏方法的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以波提切利的《春》为例,从人物造型、寓意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更为详尽的赏析和联想,对学习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欣赏论文的写作方法和要点做出提示,选择最感兴趣的作品,写一篇美术欣赏论文。
二、教学目标
◆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鉴别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
◆能够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文化现象,从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的特点等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能够运用口头语言和小论文形式对美术作品进行较完整的评述,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思路
1.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材选用的作品从几个方面入手,围绕人与神的话题层层深入。首页四幅小图浏览了文艺复兴以前表现原始巫术礼仪到宗教美术,让学生对宗教的起源以及宗教美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解文艺复兴美术进行必要的铺垫。
多那太罗、提香和丢勒的作品作为补充,以此介绍文艺复兴从佛罗伦萨发生发展,而后扩展到其他地区,形成一些既有佛罗伦萨艺术成就又有地方特色的画派的史实。
波提切利的《春》是一幅抒情的寓意画,作为写作论文的素材,适合于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知识水平。通过画面气氛的渲染,对人物造型的逐个分析,给予学生细心揣摩的空间,通过写作体会画家用神话人物表现现世生活理想的意图和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提示和作品简介主要供学生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其做出必要的补充和诠释。
教学活动安排应体现一定的梯次,活动一重在画。面的形式分析与人物情感的.联系。活动二通过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认识人文主义的思想特征。活动三以介绍论文的写作方法为主,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2.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或幻灯片资料、图示等,资料内容应注意有局部放大的细节。熟悉和准备文艺复兴以及相关时期详细的史料,并发动学生收集资料,以保证满足课堂上学生的需求。
3.教学策略
三个教学活动一般按两到三个课时完成,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以做出调整。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课堂教学着重研究和掌握欣赏方法,利用课余运用和扩展知识。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人间生活》(中国部分)
教材内容:
结合上节美术课《心灵的慰藉》的教学使得学生懂得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真正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阶段盛行的原因是因为战乱—“五胡乱华”。人在面临巨大的灾难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因为佛教所提出的“无常”观念去领悟人生中“苦”的真谛。
追根溯源,本课《人间生活》中大量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描绘自然是大时代大环境中的人们生活的安定所导致。生活中的“乐”的场景描绘相较于佛教教义对“苦”的领悟在现今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中更为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把握。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地下艺术的画像砖、画像石亦或是陶俑对生活场景的描绘,让学生体会到汉朝墓葬艺术中人们希望把生活中的“乐”继续带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的描绘,在绘画文本上将生活的“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典型为侍女画题材的盛行,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五代顾闳中描绘韩熙载夜半歌舞狂欢之景的《韩熙载夜宴图》;另有风俗画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基于前几节课对美术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从美术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强调到这堂课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单就绘画内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态学生能够更有体会性;但是对于绘画的形式感而言,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多幅叙事性的绘画文本,多采用长卷形式。学生对于中国所独有的长卷绘画形式的陌生;对于古代文人与学生现今阅读习惯的不同;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从长卷形式的陌生感着手去看世俗的绘画内容,去品古代世俗生活的意趣,去悟长卷的形式构图同绘画内容的散点透视设置的统一。试图一改学生用惯用的西方的焦点透视去地辨认绘画人物的叙事性。我认为后者情况---学生习惯性“看图说话”的方式去“鉴赏”美术作品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这样的习惯使得学生在鉴赏形式感很强的绘画作品时带有极大的困惑乃至存在“失语”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尺幅相仿的白纸长卷等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仕女画及风俗画的代表作及代表画家;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模拟、交流诸多方法,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形式与内容结合创作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世俗内容的绘画作品文化感的认同及理解;在积极参与的心态中去体验和深刻地理解美术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喜爱;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世俗题材长卷构图形式
难点:绘画作品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展示《五百强盗成佛》图片及东汉《笑俑》图片
让学生以一个字概括他们的表情分别是什么?(哭和笑)
这两种表情说明了什么样的心理呢?一个字概括(苦和乐)
教师总结:我们在佛教艺术中去体味苦的真谛,在世俗题材中去回味乐的滋味,同学们有苦有乐才是人间真实的生活。你们每天快乐吗?你们想不想知道东汉的人为什么笑的这么乐吗?我们来根据画面内容来找一下有哪些原因。
板书:乐
学习新课:PPT《弋射、收获画像砖拓本》
请同学找寻一下东汉时期人们吃什么?(看图故有思维: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种的)
板书:吃
教师问:米不仅可以吃PPT《庖厨》还能用来干什么呢?
板书:喝
PPT《酿酒场景》
教师问:除了吃喝之外,还有什么能让东汉的人这么快乐吗?
板书:玩
PPT《盘鼓、叠案、跳丸》
PPT《画像砖和拓本》
教师总结:我们看到的这些画叫做“拓本”,我们比较一下原来的画像砖和拓本,就像图章一样,同一个图章,可以在纸上印出好几个一样的图案。这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版画”的来源。
除了这些以刀为工具创作的画像砖展示世俗内容外,在画家的画笔下有没有展现世俗内容的作品呢?我们来看看
PPT《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游玩
PPT《捣练图》张萱—工作
PPT《清明上河图》张择端—节庆
一开始分别展示,第二部一块展示(全景展示)
教师问:你们看得清楚吗?
故意的,你们发觉这三张画都有一个什么特征—很长。
这么长的画,你们觉得古人平常会怎么收藏呢?
板书:“长”-“卷”
教师总结:长卷是中国画独有的构图形式,也是古代达官文人拿在手中把“玩”的绘画形制。
这是一卷尺幅等同于一般长卷的卷纸,你们谁有兴趣把它拿在手上去品读它呢,去体验一把古人的如何去把玩手卷的心情。
两种状况,从左到右,教师引导--古人阅读习惯。从右到左,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讲述先看到的应该是哪一片断?
再次学生回答:什么东西点出了夜宴的主题。
教师总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点明主题。(以屏风为间隔的分割作用,屏风及床的隐私性象征)
我们今天就以《捣练图》为例看看长卷的构图中画家是如何安排人物来突出宫中贵妇工作场景的。
板书:画一展开长卷
左手打开它,我们先看到的是什么?(以古人阅读习惯来书写板书)
板书“张萱-宋徽宗-金章宗”—偶像问题—让学生打开书本,阅读《捣练图》下方的句子,设问:“今天在美国波斯顿博物馆的这张《捣练图》是宋画还是唐画?”
我们看得出这是唐画还是宋画吗?看不出,那就先看画面内容是什么,是宫中贵妇捣练的工作流程图。
画面按照工作流程分为几段呢?--3段
板书:将长卷分为三段。
第一段我们先看到的是哪一位女子呢?
这四位女子在干什么呢?给我一个字概括
板书:捣
她们在捣的这个东西叫什么呢?--练
“练、绢、缎”共性是“丝字旁”,“练”就是用“捣”这一动作将生丝捣成熟丝的第一步工序。
四个女子围着木槽手握木杵捣练的场景,是一个独立的画面,很像我们看西方画中的一个完整的画。那是因为画家张萱在长卷的形制中有两个视线,一个是浏览的视线还在继续向左前进(中国)。还有一个就是四个女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形(西方)?结合旁边的思考题思考,你能看出来吗?
教师演示并总结。
PPT第二个画面,出现两个半人物?
这个画面告诉我们第二个工作流程是什么呢?
一女子坐在毯子上,一女子坐在凳子上,她们在干什么呢?
毯子上的女子在绞丝,红色的披帛和绿色的毯子告诉了我们中国的配色主调是什么呢?
这样的配色方式一直都贯穿于整个画面,第二个女子也是如此。
大家注意,她头上的梳子—玳瑁。这样的器物描绘有别于我们对传统中国画绘画题材—梅兰竹菊。因为这是后人所认为的院画体系—工笔重彩。后者是文人画体系—水墨。
板书—绞,缝
还有半个人物—丫环。
板书—丫环的形象来源。
丫鬟的角色设置在构图中的作用—承上启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还记得这是一张宋画么?我们看不出线条的羸弱来体现时代性,只能在内容上辨认。
丫环手中的扇子:细微展现—指甲盖大小的宋画(形式扇面,文人气质;宋内容萧瑟,唐内容富贵)
我们顺着丫环的指向,将视线转到了第三段。构图巧妙,烧炉子中的炭告诉我们第三段的工作流程是什么呢?
板书:熨
找撞色—桃红配柳绿,万绿丛中一点红。
在紧张的工作场景中,画家设置了一个极为幽默的角色,她在干什么呢?
幽默体现在哪里?
板书:几个圆的形象设计
动作模拟—打招呼。
绘画内容的结束,问:长卷就这么结束了吗?-没有,还有跋尾。专门记录后人收藏的心情及品评言辞。还可以不断的添加,教师最后点出长卷形式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时间性在画面中的展现。
本课总结:PPT-最后,让我们以这个生活在唐朝可爱的小孩子打招呼的动作来结束这堂课。希望同学们也能在严肃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以一份天真、幽默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本身。
教学反思:
凡是美术类绘画作品,均离不开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在《人间生活》这一课中,我发现绝大部分课文中所举例的世俗题材的绘画作品都采用了“长卷”的形式(形制)。所以在课堂展示中我用白纸制作了尺幅相仿的长卷,内容是空白的。我原本设想学生能够根据古人的阅读习惯(从右往左)来展开“长卷”白纸。但是在现实课堂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先前我用言语提示的思考思路没有用心,抑或是没有意识到,倒显得后来的体验程序有点来得突如起来的“尴尬”。我想倘若将这一环节,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流程(起床,吃饭,上学,放学……)以简单的图案画在长卷的形制上,让学生展开的时候,能够以绘画的内容(时间性程序)让学生自己判断展开的方式到底正确与否,我反思到这样的流程设计恐怕在内容上更与学生的生活常态接近,也能在构图顺序上判断出长卷形式作为中国画传统和独有的构图方式,在形式中内含了“时间”这一因素,也带动这一体验去正确的方式“打开”传统世俗题材中中的长卷代表作《捣练图》。
待我欣赏了袁老师的《新实验》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体验环节,想法创新,和教学内容相合,我想这样的体验环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达到既有趣味性又有实效性?品味古画需要心境的安宁,则不适宜多人参与。一个学生抑或逐个体验为佳,趣味性的体验,画面形象的夸张化、儿童画,让学生自己在长卷的形式中去构图,去创作。以一整面教室的白墙为“长卷”画纸的模拟,让学生按照从右往左的一般构图方向去模仿绘画中人物的`位置、动作及言语乃至人物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老师们的点评:
课堂是不是无需示范
课堂是不是无需老师示范?老师如何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引导和提升?很多课堂老师不知道怎样进行演示示范或必要的引导,胡老师通过自己体验拉动长卷这样的形式,这样一件较为灵活的办法让学生获得一些要素性的东西,即古人的阅读习惯。胡老师把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教学语言变为了“如果我来做我想这样做?从而引导学生为什么这样做?”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
当然,这堂课似乎还是老师讲得太多了,学生参与的东西还是少了点,在师生互动方面还有待于思考。
老师有效示范作品的构图
课堂条理清晰。老师通过人间生活和的吃喝玩乐来串连整节课内容,分析原先学生不易理解的大量古代绘画拉近了学习距离,让学生觉得原来这些绘画也就描绘了平常不过的生活而已。
注重细节。老师在分析绘画作品时不忘提示学生理解的知识点,如《捣练图》中的凳子引出由唐朝引进的胡凳;让学生尝试打开古代长卷来理解古人阅读的习惯;找仕女服饰的颜色来说明中国传统的压色法,等等,让学生在欣赏中国古代绘画时懂得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语言幽默。能让学生在长时间集中精力来欣赏作品,气氛轻松而活跃。
教学示范的有效性
老师示范能促进课堂有效性,能使学生极快地掌握美术技巧、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绘画、制作水平。但老师示范必须是有效的,胡老师的课是一节欣赏课,其中的几个教学示范给我印象很深。关于长卷怎样展开的示范,我觉得,胡老师用一张自制的白纸作为长卷,通过先请学生亲手体验展开方式,再自己演示长卷这一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讲解了中国古代画卷的特色,整个环节流畅自然,示范到位。老师在讲解《捣练图》的构图时,特意提到了两个人物(丫鬟和小姑娘)的动态为画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及时做了两个示范,画了这两个人物的发髻,个人觉得,如果胡老师能示范两者的动态,对讲解这幅画卷的构图这一教学内容会更有效。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不仅会促进学生对绘画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其教学的功效也更为直接和深刻,良好而准确的示范,不仅直观和显形,同时,在技能技巧的训练方面,也能起到催化作用。教师的示范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学习美术的习惯培养均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我个人认为:美术教师有效的示范是解决目前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的有效方式。
总之,胡老师在这一节欣赏课中,教学思路清晰,讲解到位,语言较为幽默,当然如果多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效果会更好。
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赏析
第一次聆听高中老师执教的美术鉴赏课〈〈人间生活〉〉就题目来看就是一节非常值得赏析和探究的内容,我们知道绘画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他改造着生活,美化着生活,也记录着人类辉煌的历史,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精神的愉悦。但是到底怎样个反映生活、描绘生活,人们怎么个精神追求法,尤其在古代,唐宋时期,绘画艺术究竟怎么个反映记录生活,对于在坐学生来讲自然是想深得其中三味,迫切想知道个所以然。对这节课自然充满向往。
带着这样一种向往,胡老师的整个教学设计,也基本不失所望,以一条暗线,主要通过世俗的绘画内容和长卷的形式,结合唐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学生一起解读古代绘画艺术是这样来记录优雅和闲适的人间生活。整体把握,细节玩味,重点难点基本落实。
下面对几个教学行为的细节部分作具体观察分析:
一、关于导入
胡老师选用了两张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五百强盗成佛》图及,《笑俑》图来分析推导苦乐相伴才是生活的真谛,我们在佛教艺术中体味苦的真谛,在世俗生活中回味乐的滋味,在教学内容上承上启下,两张图片完成一个知识的衔接和转换,导入自然流畅。
二、关于课堂中出现的两次示范
其一是讲到长卷形式时,教师准备了一个模拟长卷,让学生表演试着怎么打开,打开的顺序,教师再亲自打开,这一看似蛮不经意,但这具体的把玩过程中,学生到是体味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打开动作,确能反映出一个人对古代绘画艺术的精神和形式的领悟。一卷在手,不知究竟往左打还是往右打开,方向来一个颠倒,视线不知从何展开,全无秩序,不是告诉别人我是外行一个吗。双手握卷,右手拖住,左手徐徐打开,视线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随着长卷徐徐打开而慢慢移动,无形中到不失优雅和庄重。简单处见真味,如果教师能准备一幅真实的绘画长卷,学生个中体味还会深刻。其二的示范,教师对图中丫环的发型造型,采用了线描的示范,流畅而准确的线条,不仅帮助解读了绘画文本,也向学生解释了丫环一词的由来,通过这一示范,也使课堂充满美术味起来,给予学生的也是在朴实中而有真获得。如果这样的示范能再见一二处,则还要生动不少。
三、关于长卷如何欣赏
教师就《捣练图》从开卷题字,到人物出场安排,构图的承前启后,人物的服饰特点,色彩的搭配,细节的穿插等相关知识,都有涉及,几处细节也分析的魄为生动细腻。但如果对怎么欣赏作一个整体的梳理,提纲挈领的加以点破,教会学生欣赏的方法,学生更能自觉领悟作为古代绘画艺术他怎么个生动传神的将历史回方,将时间定格,让美得以永恒,让我们在这些美的视觉符号里探寻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尚的审美情操而回味无穷。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关于语言组织
观察胡老师的整节课,内容和细节处都是可以的,语言也有风格,只是在点题上略感不足,人间生活一词从开始、中途、结尾都应首尾呼应起来,任何时候都能让人感受到老师牵着这四个字的魂再向我们讲述,这样整节课就能在内容、形式精神上达到形神兼备。
教研员的点评:
美术课堂的教学示范主要是指作品赏析的示范与技能演示,是我们美术课堂极其平常的教学手段,可以说是我们美术老师信手拈来的一种教学行为,可是,由于当下计算机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其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与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作用吸引了我们美术老师,走进了我们美术课堂,让我们乐此不疲。久而久之,我们的赏析示范开始机械化了,作品被大量堆积在电脑屏幕上,泛而平,不管是绘画类还是设计类与雕塑类统统归结集于电脑,现场展示的作品少而又少;我们的技能演示被电脑鼠标替代,神奇而茫然。就这样,美术课堂的美味越来越淡了。这种怪异现象随着学段的升级而升级,在高中美术课堂上尤为严重,课堂上已很难看到我们美术老师的一笔一画,如果我们老师不想动手了,学生还有动手的兴趣吗?难怪,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致会大大下降,关于审美理解与审美创意就更不用说了,课堂上出现的死气沉沉,或者课堂上频频出现的你讲课我说话、你点鼠标我做作业的现象也就习以为常了。
根据这个教学现状,我确定了“示范与欣赏”课例研讨系列活动,组织了市属高中主题研修,定在市稽山中学举行,来自市属高中全体美术老师与市属美术学科基地的部分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展示了两个高中美术欣赏课例,分别是绍兴一中胡红燕老师的《人间生活》与稽山中学袁终斐老师的《新的实验》,带着观察任务与研究问题我和老师们走进课堂、观察课堂、反思课堂。
绍兴一中胡红燕老师的课堂导入采用了作品示范,她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意会佛教艺术作品《五百强盗成佛》中的“苦”与世俗题材作品《笑俑》中的“乐”,从中揭示出课题《人间生活》。二幅作品对比鲜明,形象生动,语言简洁,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们那会意的的一笑与专注的眼光,可知,作品示范取得实效,为课的成功开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胡老师的作品示范导入无疑是成功的,那么接下来,她的教学会如何展开?呈现的作品示范能否如导入那般生动形象?能否让学生的审美思维活起来?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继续观察。
《人间生活》展开的作品赏析分为二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赏析东汉画像石《弋射、收获画像砖拓本》、《庖厨》、《酿酒场景》、《盘鼓、叠案、跳丸》,从“吃、喝、玩、乐”体会人间生活。内容直观,画面形象,四字板书简洁明了,课堂时间也化了不到5分钟,学生们已心领神会;第二环节是赏析绘画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清明上河图》,以《捣练图》为重。先让学生观察与发现三幅画的相同之处——“长卷”,接着,胡老师出示用白纸制作的尺幅相仿的长卷,让学生试着怎么打开,一卷在手,学生们不假思索按惯例从右往左打,错了?再思考,从左往右打,对了?看!老师双手握卷,右手拖住,左手徐徐打开,视线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随着长卷徐徐打开而慢慢移动,无形中到不失优雅和庄重。在这具体的师生把玩过程中,学生们品味到了达官文人的品读雅俗,领悟到了古代书画艺术独有的鉴赏形式感。我们再看胡老师的三处示范:一是板画《捣练图》中丫环的发型,流畅而准确的线条,形象而生动的画面,不仅帮助学生解读了绘画文本,也向学生解释了丫环一词的形象来源;二是肢体示范画中4位女子围槽握杵捣练的场景应不同面向所构成的一个独立的圆形图(西方),结合“从左往右”的品读浏览视线(中国),帮助学生形象地思考中画绘画的不同透视;三是肢体示范画中玩耍的小姑娘的表情体态,引发学生领会这个女孩是画家在画面中所要展现的时间性(长卷形式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时间性在画面中的展现),课堂也就在这个可爱小姑娘的打招呼动作中结束,意喻同学们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以一份天真、快乐、健康、幽默的心态去面对。这三处示范,使课堂更充满美术味、生活味,给予学生的也是在朴实中而有真获得。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对某个问题的探讨的结束,而应当是新思考的开始。这堂课留给我们
思考之一:板书示范如何更加有效,如板书的排列、文字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等等。
思考之二:老师准备的绘画长卷示范是否可以更加有效,如果准备一幅真实的绘画长卷,绘制内容来自于学生身边、生活中的日常情景,可能学生个中体味还会深刻;
思考之三:师生的互动与学生的参与,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对(文本)作品的深度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如《新的实验》一样可以为学生设计体验环节,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思考之四:《人间生活》主题是否可以更加突显,除了作品还可以在语言上给予适当地、反复地提示,有效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会。
希望老师们关注我们美术课堂的教学示范,让教学示范有效于学生的审美理解与审美创意,让美术课堂真正地美起来。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一瓶彩色糖果。
油画棒一盒。
活动目标
学会画圆圈,会在圈里涂颜色。
让宝宝知道好东西要一起分享。
活动过程
1、彩色糖果
——宝宝们我今天拿来了好多糖果哦!看看瓶里装的糖果好看不?
——宝宝你们想吃糖果吗?
——宝宝们先跟老师学画糖果,谁画的好就奖励给谁吃好不?
2、学画糖果
——我们先学慢慢的画圆。(教师可以把幼儿的手画圆,让幼儿感受一下。)
——宝宝们你们画完了吗?举起来让老师看看谁画的圆最好。
——糖果我们画完了,我们在多画几个糖果吧!
——我们在给糖果穿上彩色的'衣服吧!不要涂到圆圈的外面哦!
——涂完了,我们都举起来吧!大家一起看看谁画的好,谁涂颜色涂的好。
3、奖励彩色糖果
——宝宝们都这么棒,老师都不知道糖果奖励给谁了,怎么办那?
——老师知道宝宝们都很懂事,那是不是好吃的应该大家一起分享啊?
——我们一起吃好吃的糖果吧!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2、让学生体会颜色的和谐之美,并创造出一些很有趣味的绘画内容。
教学重点: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制版和上色
教 具:
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小铁夹,一些大小粗细不一的铅笔或硬笔,以及圆珠笔,静物。
学 具:
水粉颜料,水粉纸,吹塑纸,画笔,小铁夹,铅笔或硬笔,以及圆珠笔。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吹塑纸,让同学猜猜这是什么材料?
板书:吹塑纸版画
二、 简介版画:
版画是刻刀或其它工具在平面板材上作画,它不同于一般绘画,刻制一块版画即可印出多幅同样的作品,版画主要分黑白两色和彩色的'。
三、引入吹塑纸版画的印制方法:
(一)水粉颜料印制的,称水粉印吹塑纸版画板
(二)用油墨印制的,称油墨印吹塑纸版画板
四、 吹塑纸版画需要经过三个过程才能完成:
(一)自画
(二)自刻
(三)自印
五、画前提示:
不论是油墨印还是水粉印都应选用细腻单层塑料纸板为好,新买的吹塑纸有一层油性物质,而粉印版画是水性颜料,往版子上涂色时会因为油水分离而产生水珠现象,因此有必要在制版前对吹塑纸板表面进行一番处理,可用毛巾蘸洗衣粉擦拭整个吹塑纸板表面,擦拭后再涂色时,颜色就会附上。
六、讲解吹塑纸版画
1、它是利用吹塑纸这种材料,用圆珠笔、5B铅笔或自制粗细不同的硬笔,竹笔在上面用近似篆刻中阴刻的方法,直接刻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内容。
2、学生动手制版、自画、自刻,以摆好的静物为例,3人为一组制作,两个人制版,另一个人在水粉纸上涂底色(一般以黑色为好)。
教师作巡回指导,刻外轮廓纸选用较粗的笔刻,稍微刻重一点。
3、印制过程:
A、 固定一端。
B、 涂上颜色,颜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轮廓线,颜色要浓要稠。
C、 涂好一部分颜色后将画纸盖回版上,在相应的部位用手掌压扫,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
(注:1、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种颜色的笔,将所有的部分一一涂好;2、粉印除平涂外,也可采用又叠印的方法,产生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
学生动手涂色。
七:简介油墨印吹塑纸版画
八、教师总结:
吹塑纸版画的最大特点是取材容易,工具简单,制作方便,费用低廉,效果独特,可以拓印多幅原作。
今天这堂课就学到这里,同学们,祝愿你们用你们手中的画笔描出你们心中的美好蓝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附:
选三十人,三人为一组,每组准备好水粉颜料,水粉纸,画笔,粗细不一的铅笔和圆珠笔。
板书:
吹塑纸版画
印制方法:
一、 水粉印
二、油墨印
制作过程:
一、 自画
二、 自刻
三、 自印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3、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教师出示学生自制的玩具“东南西北”。玩一玩。
2、教师出示另外一个玩具,并故意装出可笑的声音:“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嘴巴。你想和我交朋友吗?”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讨论:这个玩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自学方法
1、读一读:大嘴巴,呱呱呱,一张一合笑哈哈。
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
2、看图,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折叠。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折叠有困难的孩子。
4、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不要随地乱扔,要集中处理。
三、装饰
1、欣赏范图,让学生说说它们美在哪里?让学生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学生拿出准备的彩色纸和糨糊动手装饰“大嘴巴”。
提示:a、折边,角要对齐。b、糨糊不多也不少。
3、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
四、交流评析
1、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五、游戏活动
把大嘴巴套在手上,玩一玩。
美术教案 篇6
20xx年11月25日,通过选择拔,我代表片参加我县教研室举办的中学主任级“百校千课”优质课竞赛决赛,获一等奖第一名。评委们一致盛赞:原本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被你演绎得这么精彩,我们都还想听呢!
其实,在课前我问了一下本校的老师我所执教的班情,他们都说这是一个最差的班级。可是整堂课下来,我发现同学们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我想,无论如何也算是一次小小的成功吧。
现在想来,这堂课成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1、诗意的`语言。虽是思品课,但我们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应尽可能地使用诗意的语言,何况是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呢?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参赛,我都能做好这一点。
2、科学合理的情境创设。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在整堂课的构建中,我设计了情景导入、知识抢答、视频观看、请您欣赏等环节,使得整堂课循序渐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趣盎然,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们不仅品尝到了一顿精美可口的文化大餐,而且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特别设计“泰和人民的骄傲”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到中华文化就在自己身边,是那么可亲可近,甚至有学生在课下跟我说,“郭老师,今天听了您的课,我才知道原来我们泰和的文化都那么博大,有空我一定要登录‘中国泰和网’再了解一下我们泰和的文化名人。”
其实,情境的创设,每个老师都不陌生,关键是要看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想,这将是我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境界。
美术教案 篇7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在欣赏中外瓶子艺术的基础上,能运用剪贴和描绘的方法创作一件纸工艺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和实践,感受瓶子的造型特点和对称形的折剪方法,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色彩进行装饰美化,并表现出欣赏中的一些艺术感受。教学理念: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应表现出以下特征,即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反馈原理:学习者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的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育者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习者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3.序进原理:来自环境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情感状态和行为结构,教育者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现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基础。
4.情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设制情境、悬念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
教法:情景创设法、观察指导法
学法:观察法、实际操作法
学情分析一年级小朋友对瓶子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外形、各种类型的瓶子,对瓶子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这些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已具备了一些制作能力,能用剪刀剪一些形状较简单的物品。我所执教的一年级班学生思维普遍较活跃,有较好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极其美化方法。
2.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进行美化与装饰。
3.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4.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玩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和美化方法。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1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和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创作一个造型别致的瓶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材料:
教师用具:瓶子造型完成作品五幅,示范画一幅,剪刀一把。
学生用具:8K素描纸,剪刀一把,水彩笔,油画棒,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整齐摆放好学习用具,做端正。
二、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米老鼠来到了我们班!
他来我们班干什么呢?--它想开花瓶店卖花瓶。
想请同学们帮它设计一些漂亮的瓶子
2.揭示课题--漂亮的瓶子。(板书课题)
三、新课讲授:
1.欣赏、观察(多媒体出示图片)
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下这些漂亮的瓶子,在欣赏的同时要带着三个问题去观察:看一看瓶子由哪几部分组成?你喜欢哪个瓶子?为什么喜欢它呢?一个瓶子有哪几部分组成?(瓶口,瓶颈,瓶肚,瓶底,瓶耳)
生:(我喜欢XX瓶子,它里面有XX样的花纹,色彩点缀得很漂亮)
(我喜欢XX??)
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兴趣,懂得从细处去观察。
通过刚才大家看到那么多漂亮的瓶子有什么感受?(瓶子的形体,装饰千变万化,美不胜收)(左右一样、有的有瓶耳、有的没有、有的瓶耳不对称)
2.发现,解决
刚才同学们,发现瓶子左右两边一样对称的瓶子,大小一样,提问(谁能找出一个快速剪出瓶子的办法?)生:拿一张纸对折。
(1)教师师范画
师:要依靠对折的线描画出半个瓶子的造型,这样打开纸就是一个完整的瓶子造型。再设计花纹、图案和添上漂亮的颜色。
(2)展示对称瓶子
(3)展示不对称的瓶子:(水果、蔬菜、生活用品等瓶子形状)
请学生说说老师设计的瓶子外形,花纹和图案有什么不同。
四、学生创作:
米老鼠开这个瓶子店需要各种形状、花纹和图案的瓶子,请同学们现在每个人设计一个漂亮的瓶子送到它店里吧。
1.可用对称方法,画出半个瓶子的造型在添加图案,漂亮颜色。
2.还可以设计不对称,有创意的瓶子。
教师巡视指导:可以从瓶子的外形,色彩,花纹和图案几方面来设计。
五、小结,讲评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评:
1.外形美得瓶子。
2.有创意的瓶子。
3.教师评价:结合学生作品不同的特点,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美术》教案02-17
美术教案01-26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的教案06-20
经典美术教案02-23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大树》美术教案03-27
《爱心》美术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