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语文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认知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并会根据课文情境想像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3、使同学初步懂得“不能迷信他人说的话,凡事都应该自身动脑筋考虑或实践一下,科学发现就是从俺们身边开始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点】
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同学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
教师拿出一个装着大半杯水容器,问:现在俺要将这个苹果放入杯中,你们猜测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假如放入别的东西呢?
二、探究问题,学习生字
1、提出疑问:可是,有位叫朗志万(板书并随即学习生字“朗、志”)的法国科学家却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假如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⑴ 这个问题很长,谁能把这么长的问题读清楚?结合学习“漫”。
⑵ 假如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让同学充沛发表意见,了解小朋友们的想法,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⑶ 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科学家的问题的?(引导读书,找一找文中小朋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⑷ 反馈,引导深入理解。出示: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身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① 想一想,当时,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语气,然后读一读。
② 汇报朗读,并结合“鳞”、“伊琳娜”四个生字的教学。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说理由。(打开同学思路,了解同学的思维特点。)
⑸ 学习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 读好妈妈的话。
② 说说对妈妈话的理解。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
⑹ 了解伊琳娜的实验结果和教授这样问的目的。
① 读第五节,尤其读好“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一句结合学习“哎”字。
② 读好伊琳娜生气时说的话,体会她当时的心情。结合学习“哄骗”一词。
③ 读读科学家的话,说说自身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俺不是哄骗你们。俺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
⑺ 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为什么怀疑?(结合对同学的“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意识”的培养。)
2、复习巩固生字,练习复述故事:
⑴ 看板书认读生字词语:朗志万 伊琳娜
漫 鱼鳞
哎呀 哄骗
⑵ 试一试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今天学的故事。
三、小结提升
1、褒扬同学们这节课的课堂表示。
2、谈谈老师与同学们学了这一课的收获。
3、能告诉俺你们的收获吗?(根据小朋友们的发言,加以整理学习本课所得,出示单元提示,再一次认知“做生活有心人,用自身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发明。”的'道理。)
四、练习书写
1、看田字格,说说自身难以写好的字或想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字。
2、每个字写一个,教师巡回检查,抓住典型讲评。
3、完成其余生字的书写。
【教后感】
1、同学的思维空间是比较大的,就是需要俺们老师去引导、开发。如本课中,俺让同学猜测:在装有水的杯子里放入苹果,会有什么变化?同学的回答有:水漫出来;水渐渐升高;水满起来了……这说明同学是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的,俺们教学就是要经常唤起同学的生活体验,协助理解课文。再如当俺出示科学家的问题后,又说“假如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其中有个同学的思维很独特,他说,这条金鱼可能是塑料的。这个答案俺也没有想到,也肯定不符合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但俺认为小朋友的独特思维应该大加鼓励,所以俺说:“你真是个会动脑的小朋友,想得就是跟他人不一样。这个答案老师都没有想到。”小朋友经历了这样的学习体验后肯定会去更多地动脑筋,想他人没有想过的东西,甚至是他人不敢想的东西。
2、板书的合理设计,作用很大。本课的板书设计,一方面把所有的生字新词通过老师认真的书写反映在黑板上,给同学一个书写的示范,并可以持久进入同学的视网膜,另一方面将这些词语与人物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便于同学利用它概括语言,复述故事,巩固词语的运用,一举多得。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 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 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
2. 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 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
4. 师小结归纳要求:
①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② 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③ 当众演一演。
二、 指导。
1.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 指名读。
3. 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
4. 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 指名说。
6. 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三、 练习。
1. 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
2. 指名上台表演。
3. 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 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2.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
4.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通过与《鲸》的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本文作者的表达。
教学准备:
1.教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 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读一读,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1、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2、 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发言.
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3、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高强。
学习过程:
一、课前组内帮对检查
学案5、6、7题完成情况。
二、课内检查预习
1、小组交流: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生词会读了吗?下面小组内互相检查:学案2(1、6号;2、5号;3、4号),随即纠正,错的改正过来,一会找同学读一读。看哪个组读得最快、最正确。找一两个组的6号读,其余同学、老师相机纠正指导。集体读。
2、小组交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吗?下面小组内分工读(组长分工),读错的及时纠正,再读一读,读对为止。
集体交流:找一个组同学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指导。齐读课文。
3、质疑、解疑:
(1)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通过预习,同学们可能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下面小组内交流一下,解决不了的小组长进行汇总,一会儿提出来。
(3)小组长汇报(写在各自的黑板板块上)。
(4)小组间解疑。解决不了的,老师引导读书,思考、解疑,或者精读时解决。
4、精读理解,感情朗读:
(1)齐读1、2自然段,说说“神勇无比”的意思。当时发生了怎样的一件事呢?
(2)下边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觉着李广将军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标画出有关语句。交流:李广将军怎么样?(力大无比)读读有关语句。教师相机指导,读出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大家练习感情朗读。
(3)下边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觉着李广将军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标画出有关语句。交流:李广将军怎么样?(射箭本领高强)读读有关语句。教师相机指导,读出李广将军的射箭本领高强——大家练习感情朗读。
(4)结合3、4自然段,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自己说——帮对说——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5)背诵并默写《塞下曲》:自己背——帮对检查——集体检查——自己默写——改错3遍。
5、李广的随从看到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
说一说——自己写——小组交流修改。
6、找出课文中带引号的句子,探究一下这里的引号在用法上有何相同与不同。
这位“夜引弓”的`“将军”(引用古诗中出现的词)
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引用人们对李广特别的称呼)
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嗖”的一声。(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或象声词)
7、搜集卢纶的其他诗作,读读背背。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晚、上、送、果、笑、也”等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生宇;认识偏旁“日、辶、竹、习、氵、扌、火、日”和笔画“丶”。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以及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课前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队)
2、绘制一幅女孩头像;
3、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件事,体验自己的心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1、猜谜语,找朋友:
⑴ 课件出示谜语。
⑵ 学生猜谜底,老师相机出示谜底。
⑶ 连一连,找朋友:
老大天天演戏 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 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 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 电话
⑷ 这些谜底你认识吗?你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践谈识字。)
2、揭题:
刚才大家猜的谜底都是平时见到的事物的名称。
大家看(投影出示文中插图),这幅图中也有许多事物等我们去认识呢。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板书课题:在家里
齐读课题。
良好的开始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开课之初,抓住小朋友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引入新课,激起兴趣,然后让学生认读不带拼音的谜底,并说说是怎样认识的,注重了课内外的沟通,激起了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二、看图读文,学习字词
1、仔细看图,说说“敏敏”(插图中小女孩的名字)
家里有哪些事物?
教师随机出示书上八个不注音词语贴在黑板上。
⑴ 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⑵ 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让学生初步了解识字方法,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问同学等。)
⑶ 借助拼音认读书上的八个词语。
(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学情况。)
⑷ 认读不注音的词语:
指名读。
齐读。
⑸ 认读词语中的生字(生字用红色标出,可将这几个生字打乱顺序):
① 同桌互该互查:听听哪个字音没读准,你能当“小老师”帮助同桌吗?
② 指名读,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
③ 开火车读。
2、再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师:作者是怎样把图画内容写成短文的`呢?大家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⑴ 自由读短文,标划生字词语。
⑵ 小组合作学习,认该生字。
⑶ 检查自学情况:
① 请小老师带读,提示难读的字音,如“了”的轻声,“上”是翘舌音,“送”是平舌音。
② 开火车读生字卡。
3、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从读的生字)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吗?
⑴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⑵ 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记住的字该给同伴听。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⑶ 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师: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可以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也可以让同学们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出问题。)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去记。例如:熟字变一变、合一合的方法识记。
范例:“报”的右半部分在“服”中见过,“服”左边的“月”变成“扌”就是“报纸”的“报”。
想一想:“台”可以怎样记?
⑷ 认识8个偏旁,引导理解部分偏旁的含义:
例“沙发”的“沙”,让学生认识“氵”旁;与水有关,在“河、洗”中见过,河边有沙土,“氵”加上“少”就是“沙土、沙发”的“沙”。
再如:“笑”字的“竹”字头,可借用李阳冰的“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的含义,给学生讲笑话,允许学生尽情开怀大笑,想怎么笑就怎么笑,来体会“笑得像竹子一样摇摇摆摆”、“笑得直不起腰来”的感觉,理解“竹”字头含义,也加深了记忆。
4、巩固生字:
⑴ “抓特务”游戏:在黑板上挂出大幅简笔画,上有丛林、山岩等,将所学生字字形、拼音密布于其中,让学生去搜索。
⑵ 找朋友(拼合体字:晚、笑、果、灯等)
三、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把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日、氵、辶”的字说给同学听。
2、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在认读环节中,之所以要让学生互听互查,是因为儿童不易发觉自己的错误,却特别善于发现别人的错误,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巧识字形,初步感知汉字字形的规律,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汇报识字时,让学生做“小老师”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甚至可以让同学们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小老师”提问题,为学生的口语交际创设了情境。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四.教学准备:
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五.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
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2.指读。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4.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相机板书:外形特点
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6.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板书设计:
发现
外形特点
端详
变色龙
捕捉食物
放回
会变色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 认识“立刀旁”;认识11个生字;描写其中的“到、刮、浅、谈”。
2、 积累12个词语。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重点和难点:
1、 识记本课11个生字。
2、 能联系学生已有经验,说说“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说话时做到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达清楚。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大自然到处是一片绿色。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色?学生交流,绿色的( )。
2、出示课题:绿
二、自学课文,学习生字
1、自学课文:课文中绿色指什么?
(1) 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把课文读正确。
2、小组合作,巧记生字。
3、 交流自学情况
(1)游戏:谁的反应快,你说我猜。
(2)指导书写“到”
4、巩固识字
(1) 游戏:你做动作我来猜
(2)去拼音后读生字
(3)变换字序读生字
5、分节指名读课文,正音。
二、 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中的绿指的是什么?
(1) 出示图片 学生交流:风中的 是绿的.。
雨中的 是绿的。
阳光下的 也是绿的。
(2)出示第三小节,指导朗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再读读课文,选你最喜欢的小节,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1)选节读课文。
(2)按兴趣分小组。
(3)交流,用各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小节。
(4)师生评价。
四、熟读成诵,感受全文。
1、配上音乐,朗读课文。
2、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学生交流,句式训练
春天到了,校园里 。
公园里 。
田野里 。
五、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游戏:“蜜蜂采蜜忙”
读词语:绿色 倒翻 到处 哪儿 找 浅绿 淡绿 粉绿 出奇 刮 挤 指挥
2、描写“到、刮”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把握作者情感变化,感受丝瓜的神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领悟丝瓜成长过程中蕴含的内涵,从中获得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2、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微笑面对生活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感悟丝瓜所展现出来的品格,启发学生感悟生活。
四、教学过程:
一、引题:同学们,丝瓜是一种极其平常的蔬菜,从表面上看它并无特别之处,可是文学家季羡林先生却认为丝瓜非常的神奇,那么它的神奇之处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1、指名回答,相机板书。(丝瓜神奇的生长过程、作者情感的变化及从丝瓜身上领悟到的人生态度)
2、文中神奇的丝瓜生长在什么地方呢?指名读读第一自然段。“随意”说明了什么?
(二)学习丝瓜的神奇
1、丝瓜是普通的,可作者为什么又说它是神奇的呢?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描写丝瓜神奇的句子找出来,想想为什么这里表现了丝瓜的神奇,作者抓住了那些关键词语来表现丝瓜的神奇的?然后举手来交流。
2、学生汇报讨论
提示:
①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土壤并不肥沃,但是它却长了出来,不仅只是长了出来,而且还日益茁壮、长大。作者用“竟然”表现丝瓜的成长出乎意料,体现其神奇)
②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作者对丝瓜的长势之快感到惊奇。)
③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丝瓜秧“细”,“竟”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使叶子长得“又肥又绿”,不断的往上爬。)
④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为什么停止了生长?不停止生长结果会怎样?“仿佛得到命令”写出了丝瓜就好像人一样,知道什么时候该长,什么时候不该长,适可而止;丝瓜知道牺牲小我,顾全大局,与世无争,瓜与瓜之间和谐共存,丝瓜拥有智慧。)
⑤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后来居上”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丝瓜的什么特点?很生活化的比喻,写出了丝瓜懂得抓住机会,发展自己。)
⑥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弯了”, “把躯体放在”是为了什么?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表现了丝瓜的什么特点?丝瓜具有主动性,跟人一样有了思想,能行动,有智慧。自己去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体现了丝瓜的神奇)
⑦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原来是怎样生长的?这个样子的改变是人为的吗?平着身子躺在那儿一般是指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做的?“平着身子”、“躺在”,找到自己的落脚点,悠闲自在)
3.老师归纳:作者通过写丝瓜籽、丝瓜秧、丝瓜的“瓜”的神奇来体现丝瓜的神奇。 重点描写了丝瓜的“瓜”的神奇,
4、品读感悟:
齐读表现丝瓜神奇的句子,读出丝瓜的神奇,读出作者的好奇,惊讶,喜悦。再次感受丝瓜的神奇和季先生质朴却不乏味的语言。
过渡:老师读课文时发现,面对丝瓜神奇的生长过程,作者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时而担心,时而惊喜。下面我们就继续探秘神奇的丝瓜背后作者的心情变化。
(三)、深入文本,感悟作者的“担心”。
1、文中几次写到作者的“担心”?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作者担心的句子,想想他分别担心什么?
2、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句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1)第一次“担心”( 我真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份重量,会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重读“真“和“担心”。
结果怎样?(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丝瓜得到了谁的命令?
(2)第二次“担心”(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重读“又”。
结果怎样?(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杞人忧天是什么意思?读后说感受。
(3)、第三次“担心”(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来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下来,一起掉到地上)。重读“担心病”。
结果怎样?(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是一个怎样的台子?
3、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写出自己的“担心”?(用自己的担心来衬托丝瓜的'神奇。自己越担心,衬托了丝瓜越神奇。这也是文章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
4、分角色朗读,感悟“担心衬托神奇”。女生感情细腻,读作者“担心”的句子,男生感情奔放,读表现丝瓜神奇的句子,老师读其他句子。(师生共同朗读,师引读,分男女生读。)
5、过渡:丝瓜在生长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难题,作者多次替丝瓜担忧,而丝瓜总能神奇地打破作者的担忧解决各种难题,丝瓜是怎么做到的呢?作者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徘徊在丝瓜下面,他想了什么?
(学生齐读“我仿佛觉得……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6.作者由对丝瓜生长的认识领悟到丝瓜是有思想的,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想丝瓜会有什么思想?它考虑的是什么问题?又有哪些行动?
7、问题随之而来了,“丝瓜有思想,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此时的作者是左考虑,右考虑,站在丝瓜下面无法与丝瓜对话,感到了莫大的困惑。大家不妨满足一下作者的愿望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丝瓜会说话。
师引导:“细细的瓜秧,浓绿的瓜叶下忽然一个翠绿色的丝瓜探出头来,它轻轻的用头蹭了一下正在沉思中的老人:‘嗨,你在想什么呢?……’”大胆想象接下来会怎么样呢?作者和丝瓜会有什么样的对白呢?同桌合作,展开对话。
8、 “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沉默的奇迹是什么意思?(“沉默”是指丝瓜静默无语,“奇迹”是指丝瓜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生存环境。作者用自己的无能为力来衬托丝瓜的神奇,流露出作者对丝瓜的惊叹和赞美之情。)
作者陷入了思考的迷茫,丝瓜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提示:而丝瓜却无言静观,仿佛一个智者,一切都知道,但一切都不说。就好像人一样,似乎心中有数。
(丝瓜生长的智慧也恰恰在于它毫不张扬的静默)
9、问:此时,作者在丝瓜身上读到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怡然、泰然、悠然、坦然的人生态度。
10、思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的是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老师点评:丝瓜生长的智慧在于它适应环境顽强的生存,甘心牺牲部分发展整体,也在于它毫不张扬的静默与自我约束的自由。而我们人的生存却你争我逐地沉浮在繁华的商品与利益的纠葛中,于是生命中许多精彩的细节被现代生活所掩盖与遮蔽。“怡然泰然悠然坦然含笑面对秋阳”该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境界。
11、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12.作者通过神奇的丝瓜来表现怡然、泰然、悠然、坦然的人生态度,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呢?
提示:托物言志
五、小结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能把极平常的丝瓜写得如此生动、具体,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六、课文小结
读美文如饮甘泉,《神奇的丝瓜》起始平淡,越往后叙述越精彩,由物入情,又由情而入理,情感充沛,思考深入。他也在启示我们平凡的生命也会有诗意和惊喜,希望我们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都具有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