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数学估算教案

数学估算教案

时间:2023-10-17 16:55:3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估算教案2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估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估算教案20篇

  数学估算教案1

  教学目标:使学生重视估算的现实应用,理解估算的方法,并学会用“≈”表示估算结果。

  教学重、难点:加法估算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教学用光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说说下面的.各数各接近几百。

  896401609593689

  2、揭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家电图,商店里有这么几样商品,请你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各自的价格。

  估计一下,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几百元?指名口答说说自己的想法。

  500元是一个准确的价格吗?(不是,它是一个大约的价格,所以在这里不能用等号,而要用约等号“≈”

  读作:二百零六加二百九十二约等于五百元。

  指导学生写约等号,再齐读。

  2、教学试一试。

  完成第(1)问题。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自已解决,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和理由,列出相应的算式。

  完成第(2)、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不同的方法。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7题。

  数学估算教案2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例5

  (1)投影出示例5图,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确此题并不用求出准确数,只要估算就行了。教师板书:49104

  (2)学生讨论估算方法

  (3)汇报:

  生:4950 104100

  50100=5000,应该准备5000元。

  生:4950 104110

  50110=5500,应该准备5500元。

  (4)比较

  师: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

  生:第二种估算方法好一些。

  要求带多少钱,在估算时要把近似数取大些,才不会造成钱不够的现象,所以这道题用第二种估算好一些。

  2、P60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方法。

  二、巩固练习

  1、P61、1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不一样,只要是正确的都给予肯定,不作统一要求。

  2、P61、2-4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估算方法。

  3、P62、5

  先在小组内交流估计方法,后在全班交流

  4、P62、7,P63、9、1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P63、12

  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

  三、布置作业

  P62、6,P63、8、11

  数学估算教案3

  教学目标:

  1、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会用除法估算和口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根据倍的意义,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合理地进行除法估算;正确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和估算,这节课我们专门来进行有关练习,来进一步巩固除法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还要用口算或估算的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看谁最有收获。

  二、组织练习

  1、专项练习

  (1)口算

  第一组:

  30÷3400÷29000÷3

  60÷2800÷45000÷5

  学生先口算,再从各列中任选一个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第二组:

  16÷2=30÷5=21÷7=

  160÷2=300÷5=210÷7=

  1600÷2=3000÷5=2100÷7=

  第三组

  6÷2=8÷4=9÷3=

  72÷9=36÷6=32÷8=

  先口算,再观察每列中三道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比一比第一、第二列,说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估算

  第一组: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先独立估算,有困难的可以找老师帮忙,或把难题直接写到黑板上。集体交流,如果出现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第二组: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297÷4378÷5435÷7469÷8194÷6

  学生练习后交流。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17页第4题。

  学生读题后问:本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可以用哪种计算?(口算、估算)

  指名板演,集体校对。

  (2)教科书第18页第6题。

  学生独立填写空格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结: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中,求一倍数的要用除法去计算。

  (3)第18页第7题。

  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会计算56÷4和64÷4吗?我们后面将学习他们。

  (4)挑战题:a第18页第8题。

  B找规律填数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三、课堂小结:今天你又有什么收获?你现在是怎样看待除法口算、除法估算的?

  四、作业布置:完成《课堂作业本》第9页。

  数学估算教案4

  教学目标:

  学会用网格法来比较难以数清的对象的数目进行估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我们所选的对象的大致个数。

  教学难点:

  选取适中的格子作为样本。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画面:木材厂堆放着一批圆木,数一数有多少根木材?

  2、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发现:数量太多,数不清楚,怎么办?

  3、引导学生画上网格线,进行估算。

  用估测的方法算出圆木的数量。

  划分成同样大小的格子。

  数一数一格有多少根。

  乘上格数。

  凑成整数。

  二、小组讨论,发现问题

  (1)木材在方格线上怎么算?

  (2)凑成什么样的整数,是整十数,还是整百数?

  (3)每个人选取的格子一样吗,估算的结果一样吗?

  小结

  (1)记数对象正好在框线上,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计算。

  (2)凑成什么样的整数,看实际需要。

  (3)每个人选取的样本不一样,在估测前要说明选取的是哪一个。

  三、练习提高。

  1、书P83,分别选取不同的格子进行估测。(学生独立作业,注意书写格式)

  左上格 左中格 左下格

  右中格 右上格 右下格

  教师可先示范“左上格有44根”的计算过程。

  2、大约有多少颗糖?

  小胖数的是红框线的格子,进行估算。

  第二行第一格有3颗,

  小亚数的是绿框线的格子,进行估算。

  第一行第四格有6颗,

  自己选一个格子,进行估算。

  四、全课总结。

  五、质疑问难,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数学广场--通过网格来估算

  (1)记数对象正好在框线上,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计算。

  (2)凑成什么样的整数,看实际需要。

  (3)每个人选取的样本不一样,在估测前要说明选取的是哪一个

  数学估算教案5

  教学目标:

  1. 知道计算策略——巧算,即通过容易的题推算出难的题。

  2. 知道精确计算与估算。

  3. 能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4.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5.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报数的游戏好吗?

  要求:我说一个数,请你们说出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准确。

  出数:57、82、259、473、698、546、739

  2. 师:游戏做的真不错。

  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

  1. 师:小朋友,最近我搬新家了。瞧,这里有几张我拍的照片。你们觉得我的.新家怎 么样?

  2. 师:我还准备买一台微波炉和一只电饭煲,你们愿意帮我一起出谋划策吗?这是我从大商场中了解的商品信息。你们帮我参谋参谋哪个好。 出示商品介绍。

  微波炉 三星牌 451元 A 飞利浦 392元 B 电饭煲 三角牌 176元 C 飞利浦 287元 D 3. 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请你们每个人帮我挑一台微波炉和一个电饭煲。 先列一个算式算一算要多少钱,再列一个算式算一算我大概要带多少钱比较合适。 交流汇报。

  4. 小结:刚才大家帮我挑选了微波炉和电饭煲,还帮我估计了大概要带多少钱。那么, 在估算的过程中,大家都是把实际的价格估成了什么数呢?

  生:整十数和整百数。

  师:那在这两种方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用整十数进行估算。

  出示课题:《用整十数估算》

  三、巩固新知

  师:这里还有一些我准备采购的商品,请大家用整十数估算帮我估算一下大概要多少钱。 (选一个来算一算)

  A.榨汁机 185元 电烤箱 308元

  B.饮水机 298元 电热水壶 107元

  C.吸尘器 349元 电吹风 183元

  <<<12>>>

  交流汇报。

  四、拓展新知

  1. 师:刚才大家为我出了许多金点子,还用整十数估算的方法为我估计了买这些东西 大约要带多少钱,你们真的很能干。

  2. 师:这次布置新家我还要添置许多东西,还有一些用去的钱要算一算。我一个人算 得有点累,你们愿意帮我算一算吗?

  出示:购物清单

  师:这里有三组购物清单,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用好办法算得又快又正确,好吗?

  窗帘 餐具 灯具 300+200 282+201 463+337 298+193 276+195 460+330 308+203 280+200 458+324 3. 师: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算得特别地快,你们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好办法吗?

  生:先算最容易的300+200,其它两道题的结果可以根据300+200的结果进行推算。

  师:很会动脑筋。这两道题的加数与300和200都比较接近,所以我们可以先把容易的题先算出来,再推算出比较难的题目。

  生:298+183,我是这样算的:298比300小2,183比200小17,一共小了19,所以298+183的结果比500小19是481。

  生:308+213,我是这样算的:308比300大8,213比200大13,一共大了21,所以308+213的结果比500大21是521。

  师:真聪明。接下来就请小朋友用这个本领再来算一算其它的题目。 汇报,核对。

  五、小结

  1.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本领?

  2. 师:其实,估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用处,有些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 出结果,只要大概估计一下结果就可以了。当然,估计的结果越接近精确算的结果越好。

  数学估算教案6

  教学内容:16页例2

  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二.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数学估算教案7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51页。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转化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上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创设现实的学习情景,增加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对比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多次经历过估算,对于估算的基本方法学生并不陌生,教学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一种合理的、简洁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估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选择一种合理的、简洁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为了办好奥运会,青岛人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想知道青岛的小学生在做什么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

  师:仔细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我为奥运种棵树几个字。

  生2:育才小学有18个班,平均每班发223包树种。

  生3:光明小学有12个班,平均每班发340包树种。

  3、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为了美化青岛,青岛市政府向全社会发出了倡议书,还免费向市民发放树种呢,人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植树造林。根据两位小同学的介绍,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生2:我想知道光明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数学估算教案8

  教学内容

  《除法估算》选自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P51的内容。

  教学思路

  小学数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其他知识也密不可分。因而,在教学“除法估算”这一部分内容时,设计围绕从学生刚经历的秋游活动来展开,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发现估算的题材、自主探索以感知估算的价值、小组合作来交流估算的策略、尝试解题来总结估算的方法、实践运用以提高估算的能力。

  设计理念

  1、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经验(除法计算)、直接经验(秋游的感受)和现实世界(生活中的数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2、注重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并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尊重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经历除法估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

  2、能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3、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秋游场景引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后,出示秋游时拍的照片,询问学生当时的心情,一下就让学生回想起秋游那天的情景,因那天是远足秋游,学生对步行印象极深。在导入新课前,就提供路程和时间,让学生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复习,求出同学们步行每小时大约行多少米。接着让学生把计时的单位改小,继续求每分钟的步行速度,便于我们判断走得比较快还是慢。此时顺利进入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的教学中。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自行探究。

  1、关于所需车辆的计算:

  师:同学们走的速度很快呢,是玩的心情很迫切吧!怪不得有同学问老师:“为什么不坐车呢?大家想知道原因吗?”

  (1)出示题目并讲述:老师联系车子的时候只有中型客车,每辆车子可以坐44人,而我们四年级参加秋游活动的学生一共有235人。现在只有5辆车子可以用,你们认为够吗?

  (2)学生自己思考解答后交流。

  师:请同学来说说你的结果。(交流情况)

  生1:我觉得不够。因为235÷44≈6(辆),要6辆车子才可以。现在只有5辆,所以不够。

  (240)(40)

  生2:我认为够了。235÷44,235的近似数取200,235÷44≈5(辆)。

  (200)(40)

  生3:我认为是不够的,老师还没有算在里面呢。

  生4:老师,我用小数做的行吗?

  师:当然可以了。你课外知识真丰富!请你说说看。

  生4:我用235÷44≈5.3,把结果求近似数就是约等于5,所以我觉得5辆车就够了。

  生5: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不能把后面的直接去掉,应该要向前面进一。

  生6:我同意生5的观点,5辆是不够的。我是这样想的:一辆车可以坐44人,那么5辆车大约可以坐44×5≈200(人),而200人<235人,多出来的人就坐不下了,要用6辆车才够。

  师:是啊,多出来的人怎么办呢?不去了吗?

  师:我看,问题主要是在生1和生2的两种解法中 235,也就是被除数的取近似数出现了分歧,那先来解决除数取近似数是怎样统一的?

  生7:只要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十数。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生都摇头表示没有)。问题是被除数到底该怎么考虑求近似数呢?在现实生活中来考虑这个问题,哪一种更符合实际呢?

  生齐:生1说的那种。

  生2:我现在想想应该是不够的,刚才没有仔细考虑。

  师:那就是说,被除数取近似数时,要考虑尽量和原来的数接近。

  生8:老师,那230也接近235的,为什么要取240呢?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9:因为240÷40是整数6,计算方便,算得快。

  师:为什么会这么快?

  生9:因为我想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师:这个方法真妙啊!把除数的近似数求出来后,用乘法口诀来想,找个最接近被除数的,把它取作被除数的近似数。你真会动脑筋!

  师:(小结)我们用估计的方法求出了5辆车是不够的,所以决定远足秋游,还能观赏沿途风光呢,倒也是一举多得。

  2.关于缆车票价的估算(出示缆车图)

  (1) 理解价格表

  师:到了坐缆车的地方,同学们可兴奋了。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注意到了这张价格表呢?你能看懂它吗?(指名学生发言)

  生10:大人坐缆车上山要20元,上山、下山一起要30元。

  生11:大人光上山不下山是20元。儿童的票价是大人的一半。

  师:两人说得都很棒,生11补充得更好,那按价格表的说明,同学们每人应该付多少钱呢?

  生12:(口答)30÷2=15(元)

  师:老师要负责付同学们的费用了。请大家帮忙算一下:一个人的票价是15元,我们班级有58名同学参加秋游,那么该付多少钱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13:我们小组认为老师要付15×58≈1200(元)

  (20)(60)

  生14:我们小组认为老师只要付15×58≈900(元)

  (60)

  师:怎么一下就相差了300元?该听谁的呢?

  生15:我们小组是列竖式计算的,其实只要15×58=870(元)

  师:同样是估算,相差300元,这里就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况,估算目的是计算快速,但也要注意准确。大家想知道事实上老师付了多少钱吗?

  (学生纷纷猜测)

  生16:老师,我想您付的钱应该比870元少。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16:因为我想集体乘坐应该可以优惠的,很多地方集体购票都可以打折的。

  师: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的确如你所料,老师实际上付了775元。

  (生恍然,纷纷点头。)

  师:58个同学乘坐缆车,总共用了775元,你能算算自己用了约多少钱吗?

  列式:775÷58 ≈

  生解答后交流:除数58的近似数是60,被除数考虑能被60整除,而又接近775,所以求近似数是780。师板书:775÷58 ≈ 13(元)

  三、提供数据信息,鼓励学生自选解题。

  在学生掌握了除法估算的方法以后,出示一组信息,让学生选择其中对于自己想了解的情况有用的数据,进行计算解答,并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反思:

  这堂课上得生动活泼,同学们都投身于自己探究知识的活动之中。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在实践后的体会如下: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也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以往教科书上枯燥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我们现在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将学习和学生们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

  2、估算与生活

  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数学估算教案9

  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乘法估算方法的过程,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2、能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较准确的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我国人口十五亿,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我校有0多人,刘老师大约40岁等等,这些值都是估算值。

  现在丫丫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估算一下,一起看看好吗?

  学生读题并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事情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

  买门票大约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帮忙估算一下吧!

  你还有其它方法吗?(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约需900元。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9×90=810(元)

  (3)把9看成10,需920元。10×92=920(元)……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把你估算的方法向你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好吗?一定要说清楚你估算的过程呦!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计算一下,看实际需要多少元?

  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差比较多,怎样做到合理地进行估算.

  1.小组内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共同算法。

  2.小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准备作补充。

  3.9×92=828(元)

  把92看成90只不过少看了两个9,而把9看成10却多看了1个92,所以把

  92看成90更接近计算结果。

  四、实践与应用

  1.估算一下:在大桥上观察,1分钟过去了38辆车,大桥上1小时有多少辆车通过?

  2.估算一下这文章大约有多少字?

  3.小组合作,估计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4.作业:书上45页第2题。

  板书设计

  估算

  (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约需900元。

  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

  9×90=810(元)

  (3)把9看成10,需920元。

  10×92=920(元)……

  实际计算:

  9×92=828(元)

  教学随笔:

  数学估算教案1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16除法的估算。

  二、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目标确定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似数”“加减法估算”“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它与“加、减、乘法估算”又有所不同,后者一般都运用“四舍五入”(学生有所感悟)法取出近似数再计算,而除法的估算要根据除数来选择被除数的近似数,不一定用“四舍五入”法,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估算的本质轻松地算,合理地算。

  教学目标:

  ①经历估算的过程,探索并估算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估算。

  ②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

  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品德教育。

  2、教学策略选择

  设计意图:

  估算教学的意图简而言之不外乎两个方面:学会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本课中,我创设了“走进校园”的情景串,让学生围绕校园里发生的人、事等问题展开有层次的讨论,在估算方法得到拓展提高的过程中,实现估算意识的积累发展。

  教学策略:

  ①从已知中学。虽然除法的估算方法与已学的加、减乘法有些不同,但教学中,我没有另立门户,而把它放入估算大系统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估算的本质,探索、感悟除法估算的方法。

  ②在生活中学。创设体现需要估算的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体验价值,感悟方法,提高能力。

  ③在思考、讨论、反省中学。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分析、反思、比较各种算法,使学生能为每个问题最适宜的解决。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了解起点,创设情景。

  1、揭示课题“估算”

  2、提问:对于估算,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回答:“求出大概数”“要用四舍五入”“是近似的”......

  3、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走走,看有什么需要用估算解决的问题。

  4、我校是个半寄宿制学校,有住校生289人,走读生251人,请同学们估一估我们学校大概共有学生多少人?

  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汇报各种计算方法,教师课件显示这些方法。

  5、呈现材料,提出问题。

  (图片播放走读生午餐的餐厅和学生公寓)251人分6排就餐,289人分住20个寝室,从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索比较,归纳方法。

  1、探索解决“每排大约坐几人?”(围绕下列建议进行)

  建议:

  ①先安静地想一想,把你的算法记下来。

  ②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③选出组内最好的方法,准备汇报。

  2、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预计):

  ①252≈300③252≈2506≈5

  300÷6=50250÷5=50

  每排大约坐50人。每排大约坐50人。

  ②252≈240④252≈250

  240÷6=40250÷6=41...4

  每排大约坐40人。

  [备选]如果学生提出260÷6等方法,要组织讨论,以明确其与250÷6方法相同而不必板书。

  3、比较:以上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提出喜欢第一种,第二种都予以肯定

  [备选]若学生以最接近实际结果为由提出第四种方法最好,可以通过“你们觉得他的想法怎样?”组织讨论。

  4、:估算时不仅要好算,还要尽可能接近准确数。

  三、联系实际,合理估算。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每个寝室大约住几人?”。

  2、学生汇报(预计有两种方法):

  ①289≈300②289≈280

  300÷20=15280÷20=14

  每个寝室大约住15人。每个寝室大约住14人。

  3、引发思考:两种估算的方法都合理,为什么结果有差别?

  :估算时有时会估大,有时会估小。

  4、(1)改题:规定每个寝室住20人,289人要安排几个寝室?

  (2)组织讨论:用280÷20=14估算为什么不可取?

  (3):生活中的问题有时估大更合理,有时也会出现估小更合理的情况,这就要求同学们解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估算。

  三、巩固知识,灵活应用。

  1、比一比,谁算得更快?

  ①4年12月31日全校师生去距离学校2750米的瑞安广场冬游,同学们每分钟步行90米,从学校出发后,约()分钟到达。

  ②教师口述:在冬游现场,每个同学发到了这样一张倡议书(课件显示倡议书)他告诉大家我们的结对学校湖岭镇三小孩子们窘困的生活情况,估一估这张倡议书共有()个字。

  在学生提出“首先得知道每行多少字、有几行”以后,出示“每行32字,23行”学生估算。

  ③在倡议书的倡议下,5年2月26日我校12个班共捐资11362元,平均每班大约捐资()元。

  2、比一比,谁算得更合理?

  信息①5年2月28日,政教处王老师带了40张佰元币准备给湖岭镇三小的孩子们买学习和生活用品,先买运动鞋,批发价每双9元4角,买110双要付出()张佰元币。

  信息②2月29日,王老师把剩下的7533元分装在11个红包内,准备送给11个特别贫困的孩子,每个红包最多放()张佰元币。

  信息③2月30日,4位老师带着学生代表70人前往湖岭镇三小。至少要租()辆面包车?(课件中面包车上写有“限载20人”字样。)

  [备选]如果出现每辆车多坐5人租3辆的答案,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

  五、课堂,升华情感。

  学生代表看了同龄人艰苦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后,回来向全校同学号召: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勤俭节约,尽一切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课件出示)

  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即找准了建构本课知识所需的学习起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建立了一个根基。

  加法估算起到引入情景与复习的双重作用。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展解读信息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引领学生在交流中加强各种算法的比较,减少重复,沟通各算法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方法背后的方法”,达到“闻一知百”的效果。

  既尊重学生的想法,又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从而学会“倾听”、“比较”、“完善”“创造”。

  既巩固方法,又引出新问题。这样从同一学习材料中,提炼出两个不同的需用估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广泛应用,还有利于他们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说法的理解。

  呈现学生经历过的手拉手活动图片,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这些需用估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切身地体验了估算的必要性和价值,而且现实背景中的具体情况更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结合情境进行品德教育,为学习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使课堂绽放异彩。

  数学估算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估算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学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通过估算活动,培养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 1米、1分米、 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然后自己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自己比划的单位长度准不准。

  3、不用尺子测量,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用尺子量一量,然后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更准、更直。

  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的本领最棒。

  二、新课学习。

  1、根据第一次的差距再画一次,并检测是不是画得更准一些了。

  2、例5

  (1)摸一摸数学练习册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是长方形的'。)

  (2)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又要怎样才能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自己思考的过程。)

  (3)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把数学练习册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

  (4)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

  估测的时候,虽然我们手中并没有尺子,但我们心里应该有一把尺, 1mm、 1cm、1dm、1m都已经在我们的脑子中有了印象,再加上身体或者其他物体的辅助,相信让我们的估计会更加准确。

  三、巩固练习 :第46页做一做第1、2题。

  1、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

  2、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如图)。你能说出哪条路近,哪条路远吗?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说一说怎么样估计的更准确吗?

  数学估算教案12

  一、说“教材分析”

  “数学与购物”是实践应用的教学内容。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更好体会到“数学缘于生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真正做到“数学为我所用”。

  估算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前几册的学习,对估算意识、方法和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是“估算费用”,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常见的估算策略进行总结,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创设了一家人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提供了所购物品的价格表,提出“估计花了多少钱”这个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教材中提供了5种不同的估计策略,其目的有二:一是对常见的估算策略进行总结;二是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接着,通过“试一试”的三道生活化习题进一步巩固各种估算方法的应用。最后,在“练一练”安排了一些具有操作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习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对自己与他人的表现进行正确的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总结和掌握常见的估算策略。教学难点是:比较分析各种估算策略的适用性及其之间的联系,合理选择所需策略。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准备以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主要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估计策略;再通过探索、交流等活动在小组内对各种策略加以比较与分析。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估算教学的具体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上课我准备对学生说:“周末,淘气的爸爸妈妈带着淘气去超市购物,他们买了很多东西。这张是这次购物的帐单。”呈现帐单,淘气“说”:如果有人能估算出共花了多少钱?我就请他吃饭哦!此时学生开始积极思考估算的方式,由此引出本课主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帮淘气‘估算费用’。”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教材原有的情境,该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估算的策略,再和全班同学交流他的思路。鼓励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估算策略。

  2、学生把自己的估算策略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对各种策略加以比较与分析。

  3、小组汇报。选择一种估算策略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4、教师引导总结各种估算策略,分析每一种策略的思路和适用性,并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边总结边板书)

  教材提供的估算策略有五种:(1)去尾法,将最高位加起来,得出至少需要多少钱。(2)进一法,将个位上的数字往十位进一,变成整十进行运算,得出最多需要多少钱。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估出结果的范围。(3)四舍五入法。(4)凑10法。把可以凑成10或接近10的加数分别相加求和。(5)约5法,对个别加数个位估算成5,再求和。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多种估算的策略,最后再汇报交流,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为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学习、参与的机会,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与平等。各学习小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与交流,初步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走进生活,应用拓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本节课的练习设计着重体现了层次性、实用性、灵活性三个特点,分为基本练习和扩展练习两种层次。

  数学估算教案13

  教学目标:

  使学生体会学习乘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乘法数是一位数估算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情境图。

  提出问题:(1)螃蟹每千克29元,买6千克螃蟹,200元够吗?:

  (2)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大约能卖多少钱?3×312三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29×6≈312×3≈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学习估算方法。

  (1)29×6≈如何估算?

  讲明:估算的方法29≈3030×6≈180

  (2)学生独立估算:312×3≈

  引导学生归纳乘法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乘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乘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

  1.做p14页3、估一估,连一连

  2.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买69本,200元够吗?

  (2)湖边种着4排柳树每排62棵,一共大约有多少棵?

  (3)一盒胶卷能照36张相片,3盒胶卷大约能照多少张照片?

  (4)一篇文章400字小王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69×3≈_____。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62应估成什么数?为什么?

  (3)学生独立列式估算36×3≈_____。组织学生交流第2题:

  (4)学生独立列式估算。组织学生交流说出理由。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乘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估算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

  作业:补充估算:12×553×638×9

  49×461×7319×5

  121×3287×8411×6

  数学估算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

  2、计算。

  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1)集体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

  (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

  (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3、计算比赛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问:“大约”是什么意思?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时,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在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也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数。

  指名学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

  267÷3≈100(元)

  (30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

  267÷3≈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2、学习教材第30页例9.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大于20,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

  指名学生板书。

  方法一:18≈20

  20×8=160(个)

  方法二:182≈180

  182÷8>20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

  (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

  (5)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4次运呢?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

  (2)估算一下,把530平均分成5份或平均分成4份,每份大约是多少。

  (3)精确计算。

  (4)交流计算结果。

  3、现有643盆花摆进花坛,平均放进5个花坛中,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多少盆?

  (1)出示题。

  (2)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独立列式解答。

  (5)提问:怎样理解还剩多少盆?(余数就是还剩多少盆)

  4、3位教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已知成人票价10元,学生票价5元,10人以上的团体票价为6元,怎样买票合算?

  (1)创设情景。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关信息。

  (2)营造解题氛围。

  (3)分组合作,尝试多种解答方法。

  (4)比一比,哪小组既解答合理又方法多样。

  (5)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开购票是合算的?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团体票合算?

  (6)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时间和空间。

  四、思维训练

  如果同一节目每月播出的时间相同,每个节目每月各播出多长时间?

  (1)出示题,讲述题意。

  (2)解读图意。

  (3)理解题目中所提的问题。

  (4)直观看图,正确解答。

  (5)交流解题思路。

  数学估算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估计的现实应用,理解估算的方法,并学会用 表示估算的结果。

  2、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价值。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当小营业员活动。请问大家,想不想当小营业员呀?

  生:想。[课前测评 想想做做第1题]

  师:想当小营业员必须经过测试,合格者才能入选。请看测试题,说出卡片上的数各接近哪个整百数?(出示卡片,生口答)

  问:503接近几百? 答:503接近500。

  207接近几百? 207接近200

  师:同学们真棒,欢迎大家成为小营业员。

  二、新授:

  1、 出示例题:(课件展示书上商品图)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超市展销的商品。

  生:一部电话机206元,一辆自行车604元,一台取暖器292元,一台电风扇195元。

  师:你们的口才真好。咱们来听听顾客的问题吧。

  (课件出示字幕:估计一下,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几百元?)

  师:求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生答,师板书 206+292)

  师:这道题需要我们求出准确的钱数吗?为什么?

  (生:不需要,因为问大约需要几百元。)

  师:大约需要几百元,就是让我们求出整百数。四人小组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指名口答,师板书:206元接近200元,292元接近300元,200+300=500(元)

  2 、引出课题

  师:刚才大家求出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500元。就用到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法估算。

  (板书课题)

  3、 认识约等号

  师:加法估算在生活中购买物品时经常用到。简便的写法是这样的(师板书)这个像波浪线的'符号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约等号。指尖像在爬山一样,先上坡再下坡又上坡。在你的桌面上练习写几个。我们来齐读算式。 206+292500(元)

  4 、小结:师指算式问:500元是怎样得来的?算式中为什么不写=而写?

  我们在进行估算时,一般先把某个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大约的数,因此不能用=,而要用表示。

  三、教学试一试(课件展示)第一问

  师:第一位顾客对大家的表现很满意,请看下一位顾客的问题,买一台电话机和一辆自行车大约需要几百元?

  生小组讨论,反馈 206+604800(元)

  第二问

  师:接着看她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妈妈带800元内买回这两样物品吗?

  生讨论,交流 206+604=810(元)

  第三问

  师:继续看她还有什么问题,800元钱能买回哪些物品?

  师:想一想,800元买回商品的总钱数必须怎么样?四人小组讨论,组长记录,发言。 (师巡视,全班交流)

  师选择自行车,风扇。板书:604+195800(元)

  师:一台电话机和一辆自行车大约是800元,一辆自行车和一台风扇也大约是800元,为什么带800元钱不能买回前两样物品,而能买回后两样物品?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生:估计的结果有时比实际结果多,有时比实际结果少。

  师:在今天当小营业员的活动中,大家积极动脑,解决问题。老师为你们的表现喝彩,你们也表扬一下自己吧!

  四 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

  第2题 师:咦,这群小蝴蝶来干什么?原来它们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谁愿意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蝴蝶,使其飞到相应的花上)

  第3题 师:小蝴蝶给咱们出的这道题,就是把某个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的练习题。根据这个知识,咱们来试着解决下面的习题。请同学们打开书40页,把估算结果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4题 师:我们已会估算两个加数的和,那你会做下面的题吗?

  (指名口答,说出理由)

  第5题 师:老师要求你们独立完成下面的题,能不能做到。请同学们做40页地5题。(集体订正,同桌互说想法)

  第6题 师:看到同学们的突出表现,茄子老师给咱们出了一道题,大家敢不敢做?(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第7题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种买法。下面,我们来看白菜老师给大家出的这一道最有趣的题。(指名口答,说出理由)

  五、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了加法估算知识.利用这个知识,我们来做爸爸、妈妈购物小帮手,好吗?谁来说说怎样估计几样商品的总价钱?

  板书设计

  加法估算

  206元接近200元 大约需要几百元?

  292元接近300元 206+292500(元)

  200+300=500(元) 读作:约等于

  数学估算教案16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二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7~8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重点难点:

  会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39、74、68、99、17、44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8×4

  62×7

  89×7

  12×8

  37×3

  81×6

  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2的主体图。

  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主体图向我们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师里的哪些信息?

  2、教学例题2。

  教师:根据画面的内容,口头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例题2:多媒体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22个座位,现在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1)教师:这一道题只要我们判断多媒体教师能否坐得下350名同学,因此不用大家计算,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大家想应什么方法估算?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2)汇报: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小结:大家根据已学在估算知识,想出了三种方法,通过这一道我们知道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提问:你是怎么估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课堂本上。然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8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画面的内容说说从“学生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估算教案1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填空

  20+20+20+20+20=()×()=()

  400+400+400+400+400+400=()×()=()

  在学生完成此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来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估算卖出T恤的件数

  出示:欣欣商场5~9月份平均每个月卖82件T恤,帮售货员阿姨算算这5个月一共大约卖了多少件T恤?

  学生用82×5≈400估算出5个月一共大约卖出T恤400件,在学生汇报时要求说出是怎样估算出来的。

  2.估算卖出冬衣的件数

  教师:看来欣欣商场T恤的.销售量还不错,下面我们再来看本商场12月份冬衣销售的情况:(出示下表)

  种类毛衣大衣羽绒服夹克其他

  数量(件)7270687069

  你能很快算出大约销售了多少件衣服吗?

  怎样才能做到“很快”呢?

  这个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你准备怎样来估算这道题呢?

  在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分别把每个加数都看成了哪个整十数?这样做是怎样想的?

  你是怎样想到用乘法的呢?

  你们的这种方法用算式该怎样表示呢?

  现在你能再把这道题和估算卖T恤件数那道题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

  那后一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什么呢?

  3.练习巩固

  教师:你们能很快估算出欣欣商场7月份一共大约卖了多少件服装吗?(出示下表)

  短裤西裤休闲裤连衣裙短裙其他

  29730030530030030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然后全班汇报。汇报时说清楚:是怎样估算的?为什么要像这样估算?算式里用的是什么符号?特别要说到表中的每个数都接近或等于300。

  4.估算方法

  在学生上节课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和本节课学习的用乘法的形式来估算几个都同时接近某个整十或整百数相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系统地和:到底该怎样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呢?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三第5,6,7,9,10题,思考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略)

  四、全课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样进行估算?

  五、拓展延伸

  在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要用到估算的地方?举一、两个例子写在你的作业本上。

  数学估算教案18

  一、教材内容

  (P.59例2做一做 和 练习十四的第5~11题)

  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两课时,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下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方法作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

  3.体会估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

  练习十四第5、6题。

  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然后集中订正答案。

  2.新课引入

  计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计算并不要我们得出准确的结果,只要估算一下大致的结果就行了,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估算,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出示教材第59页例2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画,图上的小朋友在议论什么呢?

  从小朋友的话语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要知道礼堂里的座位能否坐下350名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都能很快回答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18)

  (2)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在估算乘法的时候,是怎样估算的呢?

  师:22×18怎样估算?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估算能力较差的小组。

  师:通过上面三种估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大家认为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

  (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得到三种不同的结果,你们认为哪一种估算的结果最接近准确结果?

  组织学生再在小组中讨论、分析。

  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地思考。

  (4)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尽量接近准确数。

  生:估算乘法时,把接近整十整百的因素,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口算,就能估算出乘法的结果。

  生:分小组汇报估算的方法,教师根据估算的方法板书:

  ①18≈20 22≈20

  20×20=400

  大约有400个座位

  ②18≈20

  22×20=440

  大约有440个座位

  ③22≈20

  18×20=360

  大约有360个座位

  生齐答:能。

  六、巩固练习

  1)第59页“做一做”

  ①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2)第61页第7题:投影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②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③投影展示学生的算式,说说估算方法,集体讲评。

  (3)第61页第8题。

  ①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说说从“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②人人动口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

  ③请个别同学汇报。

  (4)第62页第9题,夺小红旗游戏。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开始计算。

  ②请优胜组派代表介绍经验。

  ③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

  (5)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12题。

  七、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练习十四第10、11题。

  九、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出示情境图,引出估算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探索估算结果与方法。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三种不同的估算方法,估算完再让学生笔算出精确的结果,通过比较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让学生明白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与它们最为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同时让学生知道先估算再计算,可以帮助验算。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2×18≈

  (1)18≈20 22≈20 22×18≈20×20=400

  (2)18≈20 22×18≈22×20=440

  (3)22≈20 22×18≈20×18=360

  数学估算教案19

  【学习目标】

  1。经历对具体问题进行估算的过程,能用四舍五入法。收尾法。去尾法对数据取近似值进行计算。体会估算的意义。

  2。经历估算和调整的过程。

  3。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估算方法进行合理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发展估算能力。

  【重点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使学生明确何时取较大的近似值,何时取较小的近似值

  【学习过程】

  一、 知识回顾:

  1、取近似值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2340保留2个有效数字得到的近似值为_______,误差为_________

  二、情境导入:

  李阿姨听说明天邦威的衣服打8折,于是她打算去购买前几天看到的`价值199元的羊毛衫,那么李阿姨明天大约需要带多少钱?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用哪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得到的)?如果李阿姨带150元够吗?实际花费了多少钱?

  三、合作探究

  【组织活动一】(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经历估算和调整过程。) 妈妈在超市购买了如下物品

  物品 价格

  纯牛奶 43。20

  白兰瓜 12。60

  牙膏 16。80

  清洁剂 18。20

  酱油、食醋 10。70

  1、你能帮妈妈估算买这些物品大约需要多少钱吗?请先对每个数据的十位数分别用三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取近似值后,再求和:

  (1)对每个数据, _,然后求和得:_____________

  (2)对每个数据, ,然后求和得:_____________

  (3)对每个数据,_____________,然后求和得:_____________

  2、(1)请计算一下购买这些东西具体一共花了_________,上面三种估算的结果产生的误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取近似值的方法)与实际支出的误差最小。

  (2)采用去尾法与实际支出的误差较大,如果想进一步减小误差,在初步估计大约需用______元后,再对_______进行估算、调整: 经过调整后的估计值为___________元。

  精讲点拨:先找出初步的估计值再加以调整,就可以取得更好的估计值。

  【组织活动二】1。自主完成

  例1 估算637 4

  例2 小莹准备到新华书店为班级购买44本课外读物,如果每本定价为9。80元她带了450元人民币,请你估计她所带的钱是否够用?

  2。小组交流

  3。精讲点拨:估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略大或略小的估计值。

  四、有效训练:

  1。一辆汽车2。1小时行驶了120千米。估算该汽车经3小时可行驶多少路程?

  2。试就下列各种情况,判断在估算过程中,画有底线的数量应选择略大还是略小的数值替代。

  (1)小莹有人民币200元,估算她可以购买单价为 19。2元的书的数量

  (2)计算器每台售价148元,估算1500元试否能购买10台计算器

  (3)一辆旅游大巴车最多可载客53人估算接载300 人共需多少量这种旅游大巴车。

  (4)一条长5米的绳子,可剪出多少条长为0。4米的短绳子

  3。选用适当的方法,估算下列各式的值:

  (1)50518 (2)319。29+510。24

  4。天泉宾馆的电梯最大质量是500千克。现有7人在电梯门前等候,他们的体重分别是47千克、55千克、56千克、61千克、68千克、73千克和84千克。请估算他们一起进入电梯后是否超重。采用哪种取近似数的方法估算比较合理?

  五、小结反思

  这节课我学会了: ;

  我的困惑: 。

  六、当堂检测

  1。小明有300元钱他可以买单价19。8元的书多少本?其最大估计值为( )

  A、17 B、16 C、15 D、14

  2。小亮、小营、大刚、小明四个同学估算24。3739。71的值分别为800,960,

  1000,1100,其中( )的误差最大。

  3。选用适当的方法,估算下列的值。

  ⑴0。2689 ⑵219。2+48。67

  4。小亮估计他5岁的表弟已出生3000天,他的估计合理吗?为什么?

  5。分别用收尾法和去尾法取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精确到个位

  0。003 0。003

  8。98 8。98

  6。估算357。6+34。74—161。46—64。1

  (1)把上式中的各数,分别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个位。列出算式,求出估计值;

  (2)把上式中的各数,分别用收尾法精确到个位。列出算式,求出估计值;

  (3)把上式中的各数,分别用去尾法精确到个位。列出算式,求出估计值;

  (4)用计算器计算上式的值,并与上述三种估算方法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七、自我评价

  A B C D

  掌握知识的情况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给自己一句鼓励的话

  数学估算教案20

  复习内容:

  三位数加法和减法的估算和计算。

  复习目标:

  1、提高学生估算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复习过程:

  一、口算:

  30+80= 500+80= 690—600= 130—50=

  740—40= 30+900= 500+300= 110—60=

  二、出示:

  电话 手表 自行车 电风扇 水壶

  206元 298元 604元 195元 96元

  1、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很多,教师选取其中的一个问题如:电话和手表一共多少元?

  师:你能很快地知道它们大约是几百元吗?你是怎么估计的?

  师:现在我们要想知道它的精确结果,怎么办?

  请同学们在本子上进行计算。请两个同学上来板演。

  师:请观察计算结果和你的估算怎么样?差不多吗?

  如果要想更准确的知道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可以怎么样?(验算)

  请大家一起来验算。

  师:加法可以怎样验算?

  师:从黑板上的问题中你选择一个先估算再精确计算最后验算。

  师:对于加法的估算和计算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2、师:你还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选择一个问题先估算大约等于几百,再精确计算,最后验算。

  师:对于减法的估算和计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三、在结果小于500的算式后面画√。

  299+185 136+398 67+414

  961—498 728—206 635—199

  四、一个剧院有680座,一年级198人,二年级205人,三年级250人。先估计一下,剧场的座位够不够坐?再算一算,如果够坐,空多少个座位?如果不够坐,差多少个座位?

【数学估算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估算教案02-28

数学估算解决问题教案01-25

数学估算解决问题教案5篇01-25

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01-11

三年级数学下册估算教案12-27

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13篇03-03

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15篇01-11

四年级数学教案:乘法估算03-11

数学《除法估算》教学反思(通用5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