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必修一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必修一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时间:2023-02-27 16:05:0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必修一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必修一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欢迎大家分享。

必修一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必修一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1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以诵读、讨论、练习为主

  教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第一教时)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习

  1、注音: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xx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xxx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xx 》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 xx》,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xx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xx。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八: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对我国主权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政府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九、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十: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十一: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习三。

  十二: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十三: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

  讨论:赵云的话有道理吗?先主为何不听?结果怎样?这对你有何启示?

  教学说明:

  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下三点:一是多读多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增强文言语感;二是抓住字词,新旧联系,建立文言词汇网络;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切忌死填硬灌。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梳理

  一、 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 同 无能为也已: , “矣” 已 , 了。

  共其乏困: 共其乏困:共,通“供”, 供给。 供给。

  何厌之有 :厌,通“餍”, 满足。 满足。

  秦伯说:说,通“悦”, 高兴。 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 “智”,明智 实词活用:

  二、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夜,在夜里。

  既东封郑:东,在东边。

  名词活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 :军,驻扎。

  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 主。

  夜缒而出: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栓 着往下送。

  与郑人盟: 订立盟约。 与郑人盟:盟,订立盟约。

  2、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共其乏困:乏困, 共其乏困:乏困, 缺少的东 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肆其西封:肆,扩张。

  3、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退,动词使动用法,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 亡 。

  阙秦以利晋: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少。削 减。

  4 名词使动用法,

  利, 名词使动用法, 得到好处。 使…得到好处。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 容词使动用法,使……破损。损害。

  4、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作为边境,把…当作边境。

  既东封郑:封,名词意动用法, 以…作为边境, 把… 当作边境。

  一、 古今异义:

  今:现在。

  以为:以(之)为,把…… 当作。

  行李:出使的人 。

  夫人:那人。

  去:离开,距离。

  二、 固定句式:

  言于……曰:对……说。 所字结构”所+动词= 名词性短语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 (于)氾南

  (烛之武)辞曰

  敢以(之)烦执事

  3、变式句(倒装句):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

  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 何有厌?

  六、重点虚词:

  之

  1、代词。

  2、助词:(1)“的”。

  (2)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3)提前宾语

  (4)补足音节 无实义。

  3、动词,到,去,往。

  以

  1、介词,凭借,用。

  2、连词,因为。

  3、相当于“而”: (1)表并列 (2)表转折(3) 表递进(4)表承接(5)表修饰

  4、表目的,来。

  为

  wéi 动词,做。

  wèi 介词,替,给。

  夫

  fū 名词,男子;老师; 丈夫。

  fú 句首发语词, 无实义。 代词,那。句尾语气助词,表感 叹

必修一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2

  教学目标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了解相关文学知识;

  2、通过诵读,提高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3、把握烛之武的形象和他的论辩技巧。

  教学重难点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是本课的重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提问: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老师要听写一个词。

  明确:斡旋。

  战争从古至今都不可避免,而解决战争的办法从古至今都只有两种:一是一方宣告失败标志战争结束,另一种就是双方通过谈判化解战争。今天我们要读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关于斡旋的故事。

  二、文学常识及背景。(10分钟)

  提问:《左传》大家在初中一定已经接触过了,大家学了其中的那一篇文章啊?

  明确:《曹刿论战》

  提问: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左传》谁写的?都写了些什么?

  明确: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提问:那么,大家还记得与《左传》并称“春秋三传”的是哪两本史书吗?

  明确:《公羊传》、《谷梁传》

  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秦晋的军队包围了郑国,在危在旦夕的关头,佚之狐建议郑伯去请烛之武出使秦伯游说。烛之武经过一番机制的答辩,终于让两国退兵,解了郑国的围。

  提问:秦伯晋侯为什么围郑?

  明确: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提问: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烛之武

  提问:烛之武是姓烛吗?

  明确: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郑通志 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文化知识:姓名的由来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1 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 尧 虞 舜 夏 商 周 姬 姚 姜

  2 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齐 鲁 韩 赵 魏 秦 楚 宋 卫

  地名:东郭 南宫 西门 欧阳

  3 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 司徒 帅 尉

  职务:巫 乐 陶 屠 卜 施 商

  4 以动植物为姓--牛 马 龙 熊(可能是氏族图腾) 杨 柳

  5 以数字为姓--伍 陆 万

  6 少数民族的姓--金 翦 萨 慕容 康

  三、诵读疏通。(25分钟)

  单个学生诵读,教师指导。集体诵读。三遍,以辨明句读。

  请5位学生分句疏通文意,指出自己在阅读中所发现的文言知识,教师补充总结。

  古今异义:

  1、执事:(古)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事情的人

  2、东道主:(古)去往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今)泛指宴客的主人

  3、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东西

  4、去:(古)离开(今)前往某地

  5、无能:(古)不能(今)没有能力

  6、夫人:(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通假字:

  1、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 (说,通“悦”)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6、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词类活用 :

  1、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肆,形作动,扩张,延伸;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作动,损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作名,恩惠)

  10、共其乏困(动作名,缺少的东西)

  重要实词:

  1、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边境。(本文: “越国以鄙远”)

  2、微

  ①细小,轻微(则名微而众寡)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暗暗的。 (《口技》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4、若

  ①似乎、好象(山有小囗,仿佛若有光)

  ②假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你(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④你的(更若役,复若赋)

  ⑤赶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5、说

  ①陈述(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

  ②杂说,一种文体(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③言论、说法(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④高兴(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劝说(范增说项羽)

  6、辞

  ①推辞(辞曰)

  ②告别(停数日,辞去)

  ③推脱(不辞劳苦)

  ④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⑤文体一种(归去来兮辞)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承接)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承接,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

  ①辍耕之陇上(往、到)

  ②子犯请击之(他们)

  ③是寡人之过也(的)

  ④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助词,不译)

  5、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6、夫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男子)

  ②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代词,那)

  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于晋”做状语)

  2、且贰于楚也(介宾短语后置,“于楚”做状语)

  3、佚之狐言于郑伯(介宾短语后置,“于郑伯”做状语)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短语后置)

  5、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式:“何……之有”……怎么……)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于”)

  7、敢以烦执事。(省略句,省略“于”)

  8、焉用亡郑以陪邻(固定句式,“何必……”)

  四、小结。(6分钟)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姓氏”的文化知识,对文章的意思有了一个大致地了解,对课文里出现的文言知识也作了分析,希望大家回去之后好好的归纳整理,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烛之武的形象和论辩技巧。

  再次诵读全文。

  五、作业(2分钟)

  1、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2、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5分钟)

  全班背诵课文。

  二、分析探究。(30分钟)

  提问:第一段很短,只有25个字,却有很多内容,包括那些?

  明确:1、秦晋凶猛,郑国危如累卵2、道出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

  请若干同学分角色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提问:通过刚才同学的分角色诵读,结合原文谈谈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明确:烛之武:有牢骚,但是顾全大局,不卑不亢,刚柔相济,条理清晰,说理透彻。

  佚之狐:有智谋,能举荐人才。

  郑 伯:勇于自责。

  (结合课后第一题疏通故事情节。)

  明确: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提问: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抱怨郑伯,埋没了他的才能。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应该说,这么一个糟老头,又长期呆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满身锋芒,该也消磨殆尽了吧。当然趁机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一来无碍大局,二来也可以发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艺高人胆大,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是属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徒有虚名不够自信的人是不敢这么“放肆”的。

  提问: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明确:1、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2、充分利用秦晋矛盾。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提问:如何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拓展讨论。(6分钟)

  对比分析三国国君形象。

  明确:郑伯,这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形势对于郑国实在是差到了极点。郑国的出路,大致来说只有三条:要么抗争到底;要么屈膝投降;要么化解危机。很显然,以郑国目前的实力,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郑国势必会因此而走上亡国之路,这是郑伯所不愿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结果或可保有相当的利益,最差无非是亡国,但这种结果是极不可靠的,郑伯没有主动权,所以他也不会接受;而想办法化解危机,既可避免一场劫难,又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化解这一天大的难题?显然郑国大臣之中无人能够负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形成了一次波澜,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却大谈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无能为力也已”,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郑伯“之曰”,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可以说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在这里,作者没有写其言,因为他是烛之武说服的对象,如写其言,一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二则也会使行文繁琐不简。所以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这样一来,反面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对秦国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之决策,使秦、郑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烛之武出使之功效。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专霸权,秦伯在这场危机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晋侯所利用了。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预料发展,那么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无疑就是晋侯,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强大的联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晋侯无疑成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失败者。 这时候,事情又起了波澜:“子犯请击之(秦)”,这是对背盟者最好的警告。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如果“击之”,会有什么后果,晋侯是很清楚的:击秦,则郑必助秦。以一国之力而与秦、郑作战,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性格各异的君主形象,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也是每一个决策者应该学习、借鉴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四、总结。(2分钟)

  这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这个人物不仅活跃在古代,在现代依然有现实意义。大家在课后可选择阅读《郑伯克段于焉》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战”的有关内容。加深对《左传》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必修一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02-21

烛之武退秦师作文01-25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语文上册教案08-19

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14篇02-22

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15篇02-2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03-20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03-29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精选14篇)05-23

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