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

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

时间:2023-02-19 11:10:5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

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

  (1)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2)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自学,掌握生字词;通过诵读品味,合作学习,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4)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大阅读面,体验创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课件出示:(故事连连看一)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很喜欢画画,常常出一句诗,让前来考试的人画画,以此来选拔人才。有一次,他出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那些考生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一朵花。虽然他们的画也符合诗意,但宋徽宗没有一个满意。但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不禁连声叫好。只见画上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位少女穿着一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

  请问,宋徽宗刚开始为什么不满意?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为什么又连声叫好呢?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故事连连看二)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反馈交流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

  (1)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随问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板书:画多)

  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

  课件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

  3、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谁读懂了第一个问题?汇报一下:(指名汇报,相机朗读)

  ⑴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小骆驼)

  ⑵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骆驼头)

  ⑶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在山谷中走)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

  4、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课件显示三幅画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评评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用“不但……而且……”“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

  5、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

  ⑴读一读画师的话。

  ⑵理解“若隐若现”。

  课件显示:“若”的意思:

  ①要是;

  ②你;

  ③好像。

  应选择哪一种?连起来说意思。

  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这样画有什么妙处?

  6、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

  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

  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

  7、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

  8、齐读课文,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9、课件出示:你还有其他办法画出更多的骆驼吗?

  四、拓展内容

  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课件出示:(故事连连看三)《踏花归来马蹄香》:

  你从哪里看出这个人的画很有创意?他是怎么表现出香的?

  课件出示: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

  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五、拓展练习

  1、导语:这一单元讲了这么多的故事,我们也来练习写个故事吧。

  2、课件出示:(故事连连看四)《十里蛙声出山泉》的画及简介

  启发: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把一个故事写得引人入胜的呢?。

  3、每人在本上写故事,而后交流。

  4、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板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不满意)大徒弟,许多小骆驼

  画师(不满意)二徒弟,许多骆驼头

  (称赞)小徒弟,两只在山谷中走(妙在创新)

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

  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4.教学演示课件《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先观看教学演示课件《想别人没想到的》中“读一读”部分,再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小黑板出示)

  召(zhào)集骆(lu)驼(tuo)连绵(mián)起伏(fú)若(ru)隐若现恰(qià)好

  (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

  (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

  (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

  5.学生读课文,讨论。

  6.学生汇报。

  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板书设计: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用细笔画满

  二徒弟——画许多头

  小徒弟——只画山、一头骆驼——画师满意

  (动脑、创新)

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3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从字、词、句三个方面进行预习的好习惯,并且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在阅读时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初步掌握了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将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自主探究。基本上能抓住重点语句,表达自己比较浅显的体会。但大部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

  2、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4

  1. 、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在山谷中走)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

  2、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师:现在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三位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

  3、师:是啊,你们评价的真好。你们把画师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显示画师的话: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⑴读一读画师的话

  ⑵理解“若隐若现”

  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

  4、反问句的改写。

  5、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生:恍然大悟)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生用“原来——”说话)。

  6、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

  7、齐读课文

  下面,把你们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四)、拓展内容

  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

  ①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特别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并用考画来取仕。有一年,考画的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里的“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这就得让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画上沾着的几片花瓣。只有一位考生画了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显然是马儿踏花归来,马蹄上花香犹存,才招引来了蝴蝶。主考官见了十分欣喜,当众表扬了他。

  ②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

  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鲁班造锯)

  (五)、考考你

  1、导语:讲了这么多创新的故事,老师也想考考你们的创新能力,我们也来“画花”,比比谁画得花多。

  启发:课文中,小徒弟大胆的创新赢得了画师称赞,希望同学们多动脑筋,用最巧妙的方法画出最多的花。

  2、每人在白纸上画,而后交流。

  3、总结: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六)作业:配套练习册。

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3

  教学难点:2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 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1、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 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4、 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 反馈

  1、 同桌互读

  2、 抽生读,检测读音

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6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句话。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很喜欢画画,常常出一句诗,让前来考试的人画画,以此来选拔人才。有一次,他出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那些考生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一朵花。虽然他们的画也符合诗意,但宋徽宗没有一个满意。但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不禁连声叫好。只见画上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位少女穿着一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

  请问,宋徽宗刚开始为什么不满意?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为什么又连声叫好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古时候,有一位的画师要考考他的三位徒弟,他让徒弟们在同样大小的纸上画骆驼,看谁画的多。结果是,纸上画骆驼最少的徒弟却受到了画师的称赞,想知道是为什么吗?下面我们就学习这个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

  二、自读课文,粗知大意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纠正读音。

  (课件出示)

  zhào luò tuo mián qǐ fú ruò

  召集骆驼连绵不断起伏若隐若现

  3、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召集:招呼集合在一起

  连绵不断:绵,延续不断。文中指山峰一座连一座,不间断。

  起伏:伏,低下去。文中指山峰有高有低。

  若隐若现:若,如,像。隐,不显露。现,显露。文中指群山中的骆驼有时看得清楚,有时又看不清,看不清究竟有多少只

  4、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然后用简练的语言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故事的起因:(画师)要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经过: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的骆驼的头),小徒弟(画了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结果:(小徒弟)的画得到了画师的称赞。

  三、讨论交流,领会内涵

  故事的结果真让人感到意外,想知道为什么小徒弟的画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吗?

  1、指名读大徒弟画的内容,你来帮大徒弟说一说绘画构思。

  (要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尽可能多的骆驼,“我”的想法就是把骆驼画的小一点,这样就能在纸上多画骆驼了)

  大徒弟的想法最简单,也是常人的想法

  2、指名读二徒弟画的内容,他的想法好在哪?

  (二徒弟的方法和大徒弟的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他用骆驼的`头来代表整个骆驼,这样他画的骆驼数就比大徒弟多了)

  大徒弟和二徒弟究竟可以画多少只骆驼?

  (无论大徒弟还是二徒弟,他们画的骆驼毕竟受到纸张的限制,骆驼的数量是有限的。)

  他们俩的画法有什么缺陷?

  (无论是画骆驼,还是画骆驼头,太麻烦,要花费很长时间)

  3、那么,小徒弟画了什么,好在哪?指名读小徒弟画的内容。

  (小徒弟只画了一只完整的骆驼和一只不完整的骆驼。)

  读读画师说的话,你有哪些收获?

  (小徒弟的办法之所以好,是因为他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只骆驼,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小徒弟思考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是想别人想不到的事。)

  如果让你画,你想怎么样画?

  (可以画许多骆驼的脚印……)

  四、广泛思考,课外延伸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⑴<<踏花归来马蹄香>>

  你从哪里看出这个人的画很有创意?他是怎么表现出香的?

  ⑵引言:关于赵佶皇帝以诗做画的故事还有许多,比较有名的还有这一篇。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

  下面四幅图,哪一幅最适合"深山藏古寺"的画面,为什么?

  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

  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

  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深山露古寺)

  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深山藏古寺)

  下面,老师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画风,你将怎样画呢?

  总结道理: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五、板书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用细笔画满

  二徒弟——画许多头

  小徒弟——只画山、一头骆驼——画师满意

  (动脑、创新)

  六、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密密麻麻:

  若隐若现:

  2、补充词语。

  连绵()自()为()()大悟

  情()禁若()若()惊()鸟

  3、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改成陈述句)

  (2)少先队员应该助人为乐。(改成反问句)

  (3)草地上开满花。(扩句)

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7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向别人没想到的”这样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 同桌互相检查

  2、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教学评价方案】

  1 达标测评

  参评人数( )

  注:表内【人数】为达标人数。

  2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相关文章:

《想别人没想到》语文教案03-20

《想别人没想到》语文教案10篇03-20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11-01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04-18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12-30

小学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04-18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精选3篇)03-09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15篇)03-08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15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