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3-01-17 16:59:07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推荐】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上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概括、推理。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数位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6′

  1、万以内的数是怎样写的?请写出下列各数:

  四千零七十七百八十四千零三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学生在自备本上写数后交流。

  新课22′一、教学例2:

  1、板书:三亿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问:这些数怎样写?

  2、问:这些数的.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板书:

  三亿写作300000000

  三十亿九千万写作3090000000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700300200000

  3、想一想:整亿的数怎样写?

  4、重点分析“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这一中间有零数的题型

  5、练习:做一做中的练习。

  1、学生试写。

  2、学生根据自己的写法回答。

  3、学生归纳:有多少亿,就在亿级上写多少,再写8个0。

  4、学生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够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难点:体会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平方千米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谁来说一说1公顷有多大?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一些图片(呈现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和杭州西湖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

  2、教师提问: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一般用于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

  二、自主探究,认识平方千米

  1、教学例2。

  (1)谈话:同学们,猜测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2)说明: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引导: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呢?又有多少公顷呢?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2、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1)出示教材第35页天安门广场图片。

  (2)天安门广场同学们都熟悉,它的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3)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一些,想像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教材第35页“做一做”。

  想一想、做一做、集体订正。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教材“练习六”第5题。

  先独立填写,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强调填写的单位要与事实相符合。

  2、教材“练习六”第6题。

  学生独立练习,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比较、体会两种换算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教材“练习六”第7题。

  可以用计算器算一算,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4、教材“练习六”第8题。

  同桌两人合作交流完成,集体订正。

  5、教材第35页“你知道吗?”

  学生读一读。

  6、布置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六”第9题查资料。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99×11-900585÷9+15

  2、教学例2.

  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

  ③练习:52+12×4110-11÷79

  3对比、发现

  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

  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

  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

  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上册数学教科书P.58例4及练习九。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引入新课

  1、口算:20×40= 130×50= 100×90= 2100×3= 3000÷6= 4×23= 2100÷7= 28×3=20xx×7= 50×6= 800×5= 720+58=

  2、估算:89×30 32×48 43×22 35×19 24×39 63×29 71×80 52×683、

  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公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人49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104人,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法估算

  学习目标: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二、指导自学

  1、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

  2、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三、学生自学

  1、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指导,教师巡视指导。

  1)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2)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3)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2、检测自学效果运水公司为居民运送纯净水,一月份运送718桶,照这样计算的.话,估算一下,全年可以运水多少桶?

  四、达标检测

  你是怎样估算的?《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页。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小明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cm,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a1800米b1200米c1500米3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他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

  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六、课堂作业:第63页8、9、10、11、12。

  七、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教材分析: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的方法。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本节课从实际生活出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统计中,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又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成绩等。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并不明白。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但是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只能代表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和平均分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教法:

  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学法: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从孩子们喜欢的拍球(乒乓球)游戏入手,把全班同学分为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比赛,让孩子们自己设计比赛的规则,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通过孩子自己想出的比赛方法,能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学生可能会想出选代表来参赛,我们先在男、女生中各选择一名代表来参赛,此时,在规定的10秒时间内决出胜负,哪一个队获胜了,老师就想方设法去激将另一只代表队,逼着他们再去添加补充比赛规则,如:两队再各增加3名队员来比一比拍球总数谁更多?如果哪一个队获胜了,老师就乘机去安慰弱者,加入到弱者队,这样弱者队拍球总数就会增加,就可能会反败为胜。这样另一队就会觉得比赛不公平,两个队的人数不一样,人多的队拍球总数就可能会多。矛盾就这样又一次的被激化了,孩子们就会在比两队的总数不公平的时候慢慢地想到比两队的平均数。这时,我们这节课的课题就会被很自然的引出来了。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既然可以决出两队的胜负,那我们到底怎样才能求出他们两队各自的平均数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一起来探究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有哪些?在小组合作之前,告知学生可以借助老师准备的学习单。学习单上有条形统计图,可引导学生先画出条形统计图,再去想办法求每队的平均数。通过小组合作中同学间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分享同伴的成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求出来后,我继续引导学生:这个平均数代表什么呢?我们该怎么认识理解这个数?我们求出来的平均数和这组数据中的数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呢?通过4个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积极的思考,从而得出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它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它会比这组数据中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会在他们中间。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平均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为此,我会将平均数和我们在之前学习除法运算时所学到的平均分进行对比教学,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来例举生活中那些时候会用到平均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通过“小明过河会有危险吗”、“少儿歌手比赛算平均分”、“打把游戏”的生活情境问题,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碰撞,更进一步的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要灵活,在考虑数学因素的同时,更要全面分析、考虑其他的相关因素,从而做出准确的选择和判断。

  四、板书设计:

  平均数不一样多移多补少一样多524=13先求和再均分:总量总分数=平均数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它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五、作业:课后拓展延伸。

  让同学们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及体重,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这个作业的设计,既可以巩固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培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课前学习

  根据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回顾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分析方法。

  课上交流

  把我们课前的`有关内容相互交流一下

  1、你选择了哪一个统计表,为什么这样选?

  2、介绍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怎样画好直条?(要准确反映数量、还要注意美观。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注意:如果纵轴上是以一代十,如何较准确的反映数量,举例说明。明确:只有准确绘制,才能准确反映现状。

  3、你在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自主探索

  1、设置悬念,用认知矛盾凸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如果用一个统计图来反映该县的人口状况,你准备利用哪一个统计图?为什么?用一个直条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显然是不行的,怎么解决?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如果让你来帮他们完善,你准备怎么做?(讨论)以1985年为例子小组讨论、交流:怎么表示?注意什么?注意区分两种数量,什么方法区分?

  (2)、把剩下的绘制完成。明确:从外观上看,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区别呢?揭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3、分析研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能反映刚才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信息吗?除了这些,还能看出什么信息?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明确: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乡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数量差距逐年增大,人口总数逐年增加。

  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些信息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所以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所以城乡人口差距逐年增大。

  4、突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以上这些信息都是在单式统计图中看不到的。复式统计图使我们更加完整的表达了文章所表达的意思。通过对这个统计图的描述和分析,发现了很多的信息,了解了很多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和意义。

  5、社会问题的渗透:

  通过分析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我们发现该县的人口总数逐年增加。人口总数不断增加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性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介入一段简短的文字,显示世界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25亿,到1987年,达50亿,经短短6年,到1999年增加到60亿,今年7月,联合国发表最新的世界人口报告,全球人口达到67亿,相当于把现在世界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排列起来,可以从地球排到月球排20次。人口数量急剧膨胀,意味着地球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意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到地球资源被消耗殆尽的时候,人类将何以为家?

  我们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而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节约使用资源。

  课后作业

  上网查询25届——29届奥运会中国和美国的金牌数,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你从这个统计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3、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讲练结合法。主动探究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当堂训练

  (一)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

  3、4.4时=4时40分。 ( )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 )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

  (二)独立完成练一练1、2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

  五、作业布置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5+1.5=   7.8-1.8=   3.5+2.5=   6.4-1.4=   100-84=

  3.3+6.7=   85+15=   45+35=   4.5+2.6=   0.49-0.27=

  2计算

  3.54+5.2  6 368-269   18.32+27.57

  二、目标实施

  出示挂图

  1、在歌手大赛的情境中,抽象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模型,探究算法同学们,在电视里看到过歌手大赛吧?出示挂图:这是一次歌手大赛的比赛现场,来看看选手们的得分情况吧,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2、 估计谁的总分会比较高呢?

  小组交流。

  3、高多少分呢?我们还需要来算一算。能用算式说明你的想法吗?

  4、怎样列式?

  (1)8.65-8.55=0.1 0.88-0.40=0.48 0.48 大于0.1

  (2)9.43-(8.65+0.40) 8.65+0.40=9.05 9.43-9.05

  (3)9.43-8.65-0.40

  这样的小数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吗?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试算一下。

  组内交流

  刚才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你觉得谁做得比较好,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或者,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也可以给大家提个醒。

  5、练习

  试一试1

  6、小结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异同吗?

  三、重点探究小数混合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整数的运算定律一样适用于小数的加减法,在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运算。

  完成19页2

  四、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出示购物清单----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西部超市购物清单

  20xx.10.14 15:41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小计

  面包 1(个) 5.40元 5.40元

  酱油 1 (瓶) 4.5元 4.5元

  醋 1 (代) 1.5元 1.5元

  应收:11.4元

  客付额:20元

  找零:8.6元

  请你任意提三个问题和同学一起解决一下。

  2、完成18页2,19页134

  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小数连加、连减和家建好后计算,那么你有什么收获呢?在

  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呢?学生观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

  1、教师:小明、小红和小强,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文具盒每个7元)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7+7+7=21(元)或73=21(元)

  2、李老师也来到商店,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呢?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让学生们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引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

  教师:谁来说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材分析:

  垂直与平行 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学生分析:

  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永不相交比较困难;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和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未知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垂直和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两种位置关系,会初步辨析垂线和平行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类、比较等环节,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感知生活中垂直和平行的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垂直与平行的应用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线垂线等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片段。

  解说:对于一届奥运会来说,精彩的开幕式就是成功的一半。参加开幕式演出的部队官兵经过130多天的艰苦排练后,才形成了如此宏伟、壮观、盛大的场面。横成排、竖成列、整齐划一。实现了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精彩绝伦的目标,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其实在如此盛大的场面里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如果把每个人想象成一个点,你们看,这一排排、一列列像我们数学上的什么呢?(直线)

  沿着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找到许多条直线。把这个场面转化成一张平面图。

  2、出示平面图,找出其中的一些直线。

  这些直线都在舞台表面上,我们就可以说这些直线都在同意平面内。

  板书:在同一平面内。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板书: 两条直线。

  【从开幕式演出的片段入手,把数学问题的研究置身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成平面图,使学生感受到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初步建立垂线和平行线的表象】

  二、观察分类,感受特征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准备解决哪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大屏幕展示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

  2、观察分类

  师:仔细观察这6种情况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把它们分分类吗?想好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汇报:生1:1和2、3和5、4和6分三类。

  生2:1和2一类,3、4、5、6一类。

  生3:1一类,2、3、4、5、6一类。

  在学生说到交叉的分为一类时,告知学生交叉在数学上叫做相交。

  板书:相交

  针对学生的不同分类引发学生的争议,在争议中统一意见,大致按相交、不相交分为两类。

  3、认识平行线

  (1)观察、体会平行线的特点

  师:为何要把1号单列出来?1号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

  生1、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不变。

  生2、不相交。

  师:延长后会相交吗?(不会)

  动画演示延长后不相交的过程。

  小结:像这种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在数学上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平行线。

  (2)揭示平行线的定义

  师: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种位置关系的两条线吗?

  学生举例

  那到底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呢?

  生: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师补充在同一平面内。

  大屏幕出示: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为什么要加上互相呢?

  生:是2条直线啊!

  小结:要说互相平行或平行线至少需要2条直线。

  师:能说一条直线是平行线吗?应该怎么说呢?

  引导学生说出:红线是绿线的平行线,或绿线是红线的平行线,也可以说红先和绿线互相平行。

  【分类活动是开放的,分类结果也是多样的,当学生把它们分为交叉、不交叉、快要交叉三类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利用直线可以延长的性质,把快要交叉的两条直线延长后,使学生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的实际上也属于相交。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中逐步达成共识,也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相交不相交这些垂直和平行概念的基本特征,为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创造了条件。】

  (3)、巩固练习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线,会用小棒摆摆吗?

  用小棒代替直线,摆两根小棒平行。

  展示学生的作品

  再摆第三根小棒也和第一根小棒平行,得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平行,那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让学生动手动脑,加深理解平行线的特点】

  4、认识垂直

  (1)分类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号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平行。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2、3、4、5、6这5中情况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这5种情况中的两条直线又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相交)

  如果要把这5种情况再一次进行分类应该怎么分?

  生:3和5一类,2、4、6一类;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3和5 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在相交的情况中找出特殊的情况相交成直角,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的特点做好铺垫】

  师:为什么要把3、5单独分一类呢?

  生1:因为它们都是十字性的。

  生2、它们都有四个直角。

  (2)揭示垂直的定义

  师: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在数学上叫做互相垂直。

  大屏幕出示: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在分类,比较的基础上揭示垂直的概念,初步感知相交中的特例是垂直,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包含与从属关系进行了潜行的渗透】

  师:你认为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最主要的是看什么?

  生:相交成直角

  师:能不能说红线是垂线。

  引导学生说出:红线是绿线的垂线,或绿线是红线的垂线,也可以说红线和绿线互相垂直。

  同学们请看数学书的封面上有垂直的现象吗?(有)

  在生活中还有垂直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3)巩固练习

  会用小棒摆摆垂直吗?

  学生摆垂直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位置关系:垂直与平行(板书课题)

  再次播放开幕式片段

  【让学生寻找影片中的垂直和平行现象,感悟数学无处不在和数学的美感】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计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3.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三、练习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三课时:1亿有多大(活动课)

  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估算。

  2、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的估算。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一分钟计时口算)

  口算卡:

  50×9= 60÷20= 40×8= 80÷40=

  300×3= 120÷30= 20×3= 180÷60=

  60×4= 240÷40= 80×5= 420÷60=

  50×9= 240÷60= 6÷2= 400÷80=

  24÷6= 720÷90= 40÷8= 359÷40≈

  90÷3= 220÷18≈ 80÷4= 80÷38≈

  60÷5= 62÷20≈

  二、谈话:

  师:今天我们学习什么?

  生:口算除法。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看屏幕上知道的。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老师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个优点,并且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三、1号学案:

  知识点一: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自学 限时5分钟)

  1、请打开书78页,看图理解题意:

  要求80个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也就是求:( )里面有几个( )。

  所以用( )法计算,列式是( )

  2、研究口算方法:

  方法一:算除法想乘法

  因为20×( )=80 所以80÷20=( )

  方法二: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因为8÷2=( ) 所以80÷20=( )

  3、请你完整的列式解答

  时间差不多啦,你完成了吗?看看你的同桌,如果两人都完成,交流你们的'学习结果,如有困难,先求助同桌再四人小组合作。

  没有问题请总结归纳:

  整十数除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①

  ②

  师:有问题吗?说说你们的意见吧

  知识点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5分钟哦,你能行!)

  83÷20≈ 80÷19≈

  想:观察发现,( )接近( ),所以在计算83÷20≈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 ),因为( )÷( )=( ) ,所以83÷20≈( )

  同理,( )接近( ),所以在计算80÷19≈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因为( )÷( )=( ) ,所以80÷19≈( )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把算式中不是( )的数用“ ”法估算成( )数,再进行口算。

  很简单吧,同桌看看你们的答案一样吧!“小结”看黑板,和老师的一样吗?

  没问题就试试看,你会算吗?(选择其中一竖行,同桌两人口述,要说明你的口算理由啊!)

  60÷30= 90÷30= 80÷40=

  61÷30≈ 92÷30≈ 80÷38≈

  2号学案:(请你按照1号学案方法自学下面内容)

  一、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打开书79页(2),快速完成(只说不写)

  1、理解题意,要求 就是求 。

  2、口算方法:⑴算( )法想( )法

  因为 所以 。

  ⑵利用( )计算

  因为 所以 。

  3、完整解答。

  师生汇报

  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计算122÷30≈ 和120÷28≈时(同桌俩人各选一个,照下面的样子说明你的计算方法)

  我选择( ),我观察发现:( )接近( ),所以在估算 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 ),因为( )÷( )=( ) ,所以( )

  比较1号、2号学案,你来总结:(总结完成后看看我的和你的一样吗?)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是:⑴

  ⑵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是:一般把算式中不是( )的数用“ ”法估算成( )数,再进行口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6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时速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3= ,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3= 和160×3= ,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30=

  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略)

  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六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第4题:

  2、问:你能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口算

  3、比一比,谁算得快?

  学生比一比谁算的快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二、综合练习

  1、要求学生完成第5题。

  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

  学生表述口算的过程(多名学生说一说)。

  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学生先填空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三、提高练习

  1、要求学生完成第6、7题。(学生在书中完成第6、7题,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①第6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②做7题时先让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创新。

  16÷4=4(元),理由:“买3送1”相当于买4少收16元,则平均每棵少收4元。

  2、小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一、学术条件分析

  4 (2)年级有xx名学生,其中女生xx名,男生xx名。这些孩子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都不理想。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基础薄弱。他们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不会用到,作业正确率低。有些学生拒绝及时完成作业,喜欢拖延。这学期的数学课,要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想得好,愿意思考,不怕错误,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愉快学习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在各方面都会通过上一段楼梯。

  二、本教材的教学内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大数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二位数除、测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多重条形图、广角数学和教学实践活动。

  三、本教材的教学目标:

  1.知道“十万”、“百万”、“十亿”、“十亿”、“千亿”的计数单位,知道自然数,掌握十进制的计数方法,按几级读写一亿以内和一亿以上的数字,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按要求求出一个数的近似值。体验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了解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公里及其换算;

  3.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知道几个常见的角度,你会比较角度,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度数,按照指定的度数画出角度。。

  4.我会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再除以两位数。我会相应地估计和检查乘除运算。你可以用一位数(100以内)来数两位数,用一位数来数几百个十,用整个十除以整个十,再用整个十除以几百个十。

  5.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知道几个常见的角度,你会比较角度,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度数,按照指定的度数画出角度。知道了垂直线和平行线,就会用尺子和三角形画垂直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图,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理解运筹学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9.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四、教学难点:

  1、1亿以内的读写,培养学生的数感。

  2.让学生掌握乘法的估计方法。

  3.让学生理解竖平行线的概念,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竖平行线。

  4.让学生知道两种复合条形图。他们可以根据图表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查找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运筹学和博弈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提高本学期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理解大数的教学突出数学的趣味,联系生活资料,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数字意识。

  2.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让学生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1)为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素材。

  (2)注重体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我探索活动,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节省对学生数学学习结果的关注,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多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取得了什么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体辅导。

  6.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灵活处理教材。

  7、掌握套路,确保教育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我们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努力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认真、勤奋、求真、求知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8、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好好学习”,不允许任何人落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材分析: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四课内容,是小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新增添的内容,是在线段、角、顶点、三角形分类等三角形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延伸。为今后学习三角形面积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生分析:

  从接触三角形以来,都是针对已成立的三角形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从未涉及到:“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陌生领域。在生活实际中缺乏鲜活实例和经验,固而学生在学习该段内容时,会有与生活实践相割裂的感觉。学生对较抽象的问题无法明白其含义。所以这段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学生不够自信,没有勇气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足,无法完全独立的进行探究活动。需要老师以学生体验过程为主,以感知探索的方法为重,给予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一直在围绕哪种图形进行学习?

  (生:三角形)。

  师:什么是三角形?

  (生: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行就是三角形。)

  师: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三角形的什么?

  (生:边。)

  2、解释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奥秘。

  二、探究活动

  1、用4组不同长度的小棒围三角形,初步感受能否摆成三角形与小棒的长度有关。

  ①师:刚才我们说了“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行就是三角形”,那么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来围三角形,得用几根小棒?

  师:是不是只要给你3根小棒你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怎么验证我们说得对不对呢?

  (生:实际动手摆一摆、围一围。)

  师:那好,课前我们都准备了几组长度不同的小棒,接下来我们就来摆一摆。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一起看一看“活动要求”。

  ②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学生自读活动要求,师:清楚活动要求了吗?开始吧!。

  ③学生动手摆一摆并完成活动记录表。

  ④汇报活动结果。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是不是只要是3根小棒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生:不一定。)

  师:在刚才的4组小棒中,那几组能摆成三角形?哪几组摆不成三角形?你觉得能否摆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生:小棒的长度。)

  2、进一步探究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①课件分别演示4组小棒摆三角形的过程。

  ②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出示第3组小棒(2,3,6)。

  师:这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吗?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2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短小棒与6厘米的小棒重合并且没能首尾相接。)

  师:为什么这3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生:小棒太短了。)

  师:为什么太短了?(生:2厘米加3厘米都不到6厘米,有缺口,接不上。)

  师板书:2+3<6

  师:这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吗?(1,2,5 2,2,8)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几组小棒之间的关系,什么情况下的3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③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师:既然你们觉得小棒太短了围不成三角形,那我现在把2厘米的小棒延长1厘米,这时就成了第4组小棒(3,3,6)的长度,你们刚才摆成三角形了吗?

  课件演示。

  师:出现了什么情况?(3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短小棒与6厘米的小棒刚好重合。)

  板书:3+3=6

  师:那么3,5,8这3根小棒能摆成吗?5,6,11呢?

  师:那么怎样的3根小棒也摆不成三角形呢?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等于长小棒时也摆不成三角形。

  ④小结

  师: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摆不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

  生: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或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⑤探究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或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那大家能不能大胆猜测一下,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生: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大于长小棒时能摆成三角形。

  师:是这样吗?我们再来看看能摆成三角形的那两组小棒的长度,算一算是否验证了我们的猜想。

  学生算一算验证猜测。

  师:那么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大于长小棒时能摆成三角形。

  3、进一步探究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

  ①师:这是我们摆成三角形的那2组小棒。当我们用小棒摆成三角形后,小棒相当于三角形的什么?(生:三角形的边。)

  ②师:请你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同桌两人交流。

  个别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③师:那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

  ④归纳总结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师:这就是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刚才我们是从这两个三角形发现的这个结论。现在我们利用课前画的任意三角形来算一算,看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具备这样的规律。

  (学生计算验证)

  三、随堂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下面陈老师准备了一些习题,敢不敢试一试?

  1、淘气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从下图中你能看出那条路近吗?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2、完成“练一练”1-3

  四、布置作业

  练一练。4

  五、全课小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验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

  2、借助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

  五、教具准备

  “几何画板”制作的教学课件,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根据学生生成的数据输入显现,展示围的过程。

  六、学具准备

  透明彩色喷墨胶片打印线段。

  七、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再现三角形模型——强化对三角形的认识1、谈话导入,复习三角形概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2、操作试验,感受三条线段怎样围成三角形,懂得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任意两条线段的端点两两相接。

  (实物投影:三张印有线段的胶片,胶片的边沿相连。)

  师:看屏幕,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

  教师:谁来围一围?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其他同学观察,评价。)

  教师:刚才的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学生操作,评价

  学生讨论并回答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通过实物投影上三条线段围的变化,一方面帮助学生重现三角形的模型,强化对“每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围的方法。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拆解三角形模型——制造冲突,引发思考1、拆解

  师:如果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剩下的可能是哪两条?

  (板书:11、6和11、11)

  2、讨论

  师:用这两条线段能直接围成三角形吗?能想办法变成三条线段吗?

  师:变成三条线段了,就能围成三角形吗?

  (板书:能?不能)

  学生动手,观察并总结回答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中,想象得到的都是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头脑中也有大量这样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三角形模型。教师通过“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两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想办法变成三条→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吗”四个小步骤的巧妙设计,打破了学生头脑中存有的三角形模型,引发学生的思考: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质疑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审视、思考、疑惑中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研讨。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操作试验,明确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1)明确要求。

  师:实际情况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呢?请你动手试试。

  要求在动手前,小组内先一起说说打算剪哪一条,怎么剪。组内4个人每人剪的尽量不一样,剪完围围看,然后填在记录单上。

  记录单:两条线段11cm和6cm(或11cm和11cm)

  剪后的三条线段是()cm、()cm和()cm

  围成三角形了吗?(√或×)

  (2)小组合作试验。

  教师监控:收集试验数据

  能围成不能围成

  3、8、62、9、6

  4、7、61、5、11

  5、6、62、4、11

  …………

  (3)展示交流试验情况,提取数据。

  师:谁愿意把你试验的情况给大家看看?(学生说教师板书。)

  追问:谁和他的不同?

  还有补充吗?

  谁用的是11和11,说说你们试验的结果?

  师:这两条线段在哪儿相连?

  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师:到底连没连上,最后边的同学看得清楚吗?看来这儿用学具不容易看清楚,咱们用课件清楚地看看。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个能围成?到底能不能围成,说说理由。我们通过课件演示来看一下。

  (播放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围的课件。)

  (4)小结过渡。

  师:通过亲自试验,大家知道三条线段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展示结果

  情况一:

  全是能(或全是不能)的情形。

  情况二:

  有的能有的不能的情形。

  学生将一条线段剪成两条,从理论上分析能够得到无数种不同的剪法,但围三角形的结果只会出现两种:能围成和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生生交流中提取典型数据。通过实物投影变焦放大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看到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情况。几何画板课件随学生生成输入数据和动态演示过程,弥补了学具操作的不足,有助于学生达成统一认识。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不是就内容说内容,而是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试验基础上,补充完善个人和小组的认识,达成共识。学生在剪、围中思考,初步感受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不是在比较每一条线段,而是需要看两条线段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做了铺垫。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2、数形结合,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试验前我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继续研究,你想研究什么?

  师:你觉得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系?

  (2)研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小组同学研究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课件:输人数据生成三角形演示围的情况。)

  (3)研讨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了两条短的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时候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

  那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来看这些能围成的情况,一起来分析分析。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组讨论

  学生说想法

  课件重现了数据对应的图形,学生借助黑板上的数据、屏幕上的图形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教案01-15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12-15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1-29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9-15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5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2-26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01-25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1-26

数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02-17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