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8 09:44:37 炜玲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通用12篇)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渡荆门送别》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人,是屈原之后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或称“大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

  二、问题探究

  1、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的情景,又展现了作者激越、乐观开朗的胸怀。

  2、简要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明月映入江水,好像飞下的天镜;浮云在江面凝聚,形成海市蜃楼般的美景。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一幅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3、赏析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尾联中一个“送”字表达巧妙,本来是“我”依恋故乡水,却变化角度说是故乡水“送”我,含蓄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尾联抒情方式巧妙,借故乡水对“我”的依依不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或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三、诗歌主旨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2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与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

  2、准备多媒体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几首诗词,一起来背诵。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语:这些诗词都透着浓浓的乡情,体现了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透着乡情的诗歌——《渡荆门送别》。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是现实主义诗人。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3、背景介绍: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3、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4、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

  教师问: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可以分为几联:

  明确: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研习首联。

  (1)问: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出蜀的目的:到楚地远游,楚地在湖北、湖南一带。

  (2)手法是什么?

  明确:叙事。

  3、研习颔联和颈联。

  (1)全班齐背诵。

  (2)颔联写了哪些景?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明确:高山、平野、江流;白天;远景,俯视动感。

  (3)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

  明确:雄浑壮阔意境高远。

  (4)颈联写了什么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明确:江月、云霞;比喻;傍晚;近景,仰视。

  (5)哪两个字写得好?

  明确:飞(动感)和结(动感、联想:彩云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

  4、研习尾联。

  (1)问:此段抒情,抒发的是什么情?

  明确: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从5岁至25岁一直生活在蜀地,对蜀中的山水怀有深厚的感情,初次离别,难舍难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的山水依依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万里送行舟,和常人抒发情感的角度不一样。

  (2)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水送人,人思乡”。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赏析这首诗歌:

  1、第一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历来有“蜀楚咽喉”之称。楚国,今湖北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属于楚国。李白这首诗是写于青年时期,即乘船顺江离川之际。此时李白才二十五岁,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比起他以后的走南闯北、浪迹天涯的一生游历来说,荆门之行实在算不得什么,可的确是他生平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又是乘船走水路,所以路途就显得格外遥远而漫长。到达荆门山下时,蜀中家乡的山川已不复在望,所以不论是在地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觉得离家乡已经十分遥远了,因而这首诗的头两个字就是“渡远”,他感到来到了一个与家乡完全陌生的.地方,从蜀入楚,他在心理上,是把荆门山当做家乡的最后一个标志,通过这座山,就走出了家乡,所以叫“荆门外”。第一句这五个字两组词的确说明了李白的做诗虽然天纵豪情,但是一旦写起律诗来,同样是非常注意字斟句酌、中规中矩的。

  2、第二联开始描写楚地的山川景物,“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江流到荆门山时,地势已经渐趋平缓,眼界也随之开阔起来,大荒,是辽阔无边的原野。李白刚刚从两岸高山夹峙的三峡中出来,随着江船的东下,身后蜀中的群山已经越去越远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而长江从落差极大的三峡奔泻而下,至此也渐次平静下来,浩浩荡荡地流向这一片广袤的新天地。

  这一联是李白写景的最著名的句子,一般来说,李白的名句都是抒发内心的满腔豪情的,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吟天姥吟留别》),都张扬着极其强烈的个性光芒,使人一望便知是李太白的情怀与风格,而无人能望其项背。不过这一联却纯粹是写景,而且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句式相近,用词相似,气势相当,同为唐诗中最华彩的乐章,而被许多评论家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我们知道,李白的精神世界是最容易为山川景物所打动、所感染的,当他突然面对一个与自己二十多年来所熟悉的巴山蜀水完全不同的楚地的“平野”和“大荒”时,不但在视野上大为开阔,而且内心感到一种无形的震撼,充满了喜悦,他要迫不及待地随着大江一起,带着自己年轻浪漫的心和建功立业的情,扑向这一片崭新的天地,“山随平野尽”,预示着作者在船到荆门山时,已将巴山留在身后,已把在蜀中生活的一页翻了过去,留在了记忆之中;“江入大荒流”,是望眼远眺,楚天辽阔,境界超远,宣告了诗人在即将进入楚水之际,已经在憧憬一种全新的人生历程,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忍不住跃跃欲试、大显身手了。这一联实际上既是写景,同时也是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旷世英才,面对新生活,走向新世界时的真情告白呀!

  3、第三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然是写景,不过用的是远近结合、虚实相间的写法。飞天镜,天空中飞落的镜子。海楼,即现在所说的“海市蜃楼”。荆门山以下,江流减缓,夜幕降临,在平静的江面上,可以看到有一轮明月的影子在波光中浮动,明月与江水同时出现在笔下,都是李白最喜爱的入诗的景物。月亮在这个夜晚,也不安心于独自呆在寂寞的广寒宫了,她从天上“下凡”来到了人间,跳入了江中,浮上了水面,宛如一面明亮的镜子,她随着江面的涟漪而愈发显得摇曳生姿,并且与江船一起结伴前行,是那样的情意绵长,含情脉脉。

  写过柔美的夜景,李白意兴未尽,大笔一挥,又勾勒出绚丽的日景,“云生结海楼”,月落之后,黎明降临,天空彩云,舒展起伏,变幻万千,不时出现海市蜃楼般的奇观。可以断定,初出四川的李白此时肯定没有见过真正的海市蜃楼,但是他却大胆地运用这一在沙漠中才会出现的景物,来形容他面前那无限高远的荆楚天地间变化莫测的景象。其中所传达出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李白此时那种出得峡来以后,豁然开朗的心胸与跃跃欲试的豪情。“飞天镜”也好,“结海楼”也好,在崇山峻岭、江水湍急的三峡之中,是不可能领略的,现在不论是夜晚,还是晴日,都可以“极目楚天舒”了,以明亮如镜的月影反视江流的平缓,用层出不穷的云楼衬托江天的辽阔,这一联,一上一下,一远一近,白昼夜晚,明月彩云,把作者本人一直生活在蜀中,初次出峡,见到广漠平原时的欣喜与振作一览无遗地合盘托出,使人们既欣赏了大自然的奥妙,又体会到了诗人那充满年轻活力的脉搏,写景即是抒情,状物更是言志,从颔联和颈联这四句诗中,你能说年轻的李太白不就已经俨然成为一个融情入景的行家里手?

  4、全诗的最后一联也写得十分精彩,“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正当李白陶然沉醉于荆楚大地神奇旖旎的风光而思绪万千之时,船外那无语东流的江水却不知怎的,引发了他思乡的情怀。李白从小在蜀中长大,从“五岁诵六甲”开始,遍访蜀中名山,早年读书于江油县的戴天山中,后来又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挚的情感。现在“辞亲远游”,乘船离开四川,如今已经远离故土了,心中难免依依不舍,而这种对家乡的留恋之情一时又无处宣泄,结果聊胜于无地在江水中找到了寄托,他不说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却说从家乡来的江水一路上对自己殷勤呵护,万里护送,这种看似无情却有情的写法使得全诗在结尾处显得分外凝重含蓄。

  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这联结句“得象外于圜中,飘然思不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过全诗直到结束也没有一个字提及“送别”朋友的离情别恨,看来这首诗并不是什么赠别朋友,而是诗人自己在远离故土之际向家乡告别,所以,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这首诗题中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以这种形式来告别自己的家乡,除了李白之外,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五、课堂总结:

  李白的《渡荊门送別》诗历来为诗坛所注目,这不仅是因为第二联写得气势非凡,大气包举,更是因为全诗充滿了一种无人可及的浪漫情调。开头写荆门一带的江山形势,尤其着力描写了长江出三峡、入平原的浩荡之势。全诗以“渡远”始,以“送行”结,从开篇到结尾一气呵成,给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沒有送別诗所慣有的感伤与悲凉,是千古奇诗。

  六、布置作业:

  1、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预习下一课。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李白

  首联叙事出蜀目的

  颔联写景平野江流(白天远景俯视)对仗雄浑壮阔

  颈联写景江月云霞(傍晚近景仰视)对仗和比喻意境高远

  尾联抒情热爱故乡、依依惜别之情(拟人)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3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本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诗人简介及背景介绍

  三、教学新课

  1、听录音,明确节奏并正音,然后全班齐读。随之欣赏歌曲《渡荆门送别》。

  2、字词释义(师解),然后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生答)。

  (1)渡远:乘船远行;从:跟从,随从;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尽:消失;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天镜:比喻明月;云生:云彩兴起;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仍:依旧,照旧;怜:爱。(2)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3、叙事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答: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4、描景

  (1)a、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对偶;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颔联画面的`壮美。)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用的很好,试分析揣摩其艺术效果。

  答: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野,用一“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

  (2)颈联里展现了几幅图?分别是何时的图?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两幅图所展现的画面。

  答:两幅图(水中映月圆、天边云霞图);晚上,白天;

  5、抒情

  (1)“故乡水”如何理解?(师解)

  诗人从小开始,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都一向在蜀地生活,而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它为“故乡水”。

  (2)此时的“送”是友人送别我或者是我送别友人,还是江水送别我?请说出理由。(生答师总结)

  答:从“渡”字打头看全篇主线——水;

  随、尽、入、流——为写故乡水张目;

  月下、云生——低头见天镜,抬头于水天相接处见海楼;仍——前面所写之景皆与“故乡水”有关

  所以,此时并非诗人送别友人或友人送别诗人,而是饱含深情的江水,不远万里的从故乡一直把我送到遥远的楚地来。(3)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答)答:拟人

  (4)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生答师总结)答:表达依恋、思念之情。

  四、总结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4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3、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领读。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名作品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著有《李太白集》。

  4、选自《李太白集》。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诗人正值青年,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5、学生齐读、背诵。

  三、细读品味: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的大气魄。本是诗人乘船顺流东下,可在诗人眼里,竟是长江跟着自己游览。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5

  一、诗句的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二、诗句具体分析:

  步骤:请同学简析,教师点拨,再课件展示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三、诗的整体感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

  《渡荆门送别》练习

  (一)渡荆门送别(6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关于这首诗,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是唐代的李白。

  B、是一首五言绝句。

  C、韵脚有游、流、楼、舟。

  D、划分节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0、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答案:

  9、B

  10、A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6

  教学目标

  1、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2、品读,欣赏出峡美景。

  重点难点

  1、体会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2、欣赏出峡后的美景。

  3教学过程3、1第三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唐诗三百首》

  1、激趣导入,话谈诗人李白。

  一曲动听的儿歌,不仅让我们想起儿时背诵过的诗歌。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朝则更是一个诗歌鼎盛的时代,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这个时代,诗歌大放异彩,名家辈出,就曾产生了被人们誉为“李杜”的两位大诗人,他们是李白和杜甫,下面我们先来谈一谈李白。

  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李白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他25岁出蜀离家,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足迹踏遍半个中国。42岁时,被唐玄宗召到京城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未得到重用,反而遭到权贵的诽谤,迫使他上书请还。44岁离开长安,再度漫游。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因参加李璘幕府而受牵连。晚年四处漂泊,生活困苦,62岁病死在安徽。

  这节课,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活动3【讲授】朗读诗歌

  3、朗读诗歌,感知全诗内容。

  ⑴这首诗是李白25岁出蜀离家,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时所作,那么,这时的李白仗剑东游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指名回答)那么在朗读时就应该读出一种豪情、锐气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下面就请一位同学试着用这种情感读出来。(指名朗读,学生点评。)

  ⑵倾听录音,听录音跟读,注意节奏,体会情感。(放录音)

  ⑶学生随音乐自由朗读。(放音乐)

  ⑷指名朗读,学生点评。

  ⑸请以诗人李白的口吻,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⑹诗歌围绕这次出游主要写哪几方面的内容?

  活动4【活动】研讨诗歌

  4、合作讨论,欣赏出峡美景。

  ⑴诗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绘出峡美景的?诗人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来写呢?(注意联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诗人是如何描绘出峡美景的?试从用词和写景角度等方面作点分析。(学生讨论,交流)

  ⑶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试结合诗句,发挥想象,给你喜欢的画面拟个适当的'标题。

  ⑷诗人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如此美丽、壮观而神奇呢?

  5、探究质疑,体会诗人情感。

  ⑴下列思乡名句与诗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表现情感方面有什么异同?请你探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⑵清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你是怎样认为的?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6、直面李白,穿越时空隧道。

  读完这首诗,假如有机会让你穿越时空隧道,直接面对诗人李白,当你和他谈起这首诗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7、拓展比较,丰富诗歌积累。

  旅夜抒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⑵试比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异同。

  8、与同学们共勉。

  儿时背下的诗词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 ——郭沫若

  活动5【练习】背诵诗歌

  背诵诗歌。

  活动6【作业】默写

  默写诗歌。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7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学习赏析这首诗以壮景传豪情的表现手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古诗的经验和知识,对写景抒情一类的诗词有一定的积累,对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能做简单的认识和分析。本课将继续学习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作者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但是“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却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咏。全诗蕴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广阔的时空之中,写景有灵动之感,情蕴悠长。

  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品味把握这首诗描壮景,抒豪情的表现手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理解诗人昂扬振奋与深沉低婉交织的情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示标

  1、以李白写景抒情的著名诗句引入新课;

  2、提示课堂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学习赏析颔联和颈联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学生活动:

  朗读思考: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活动2【活动】循标预学

  读全诗,解题目。朗读涵咏这首诗,仔细体会,然后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提示:首联开篇点题叙事,交代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颔联颈联紧扣荆门写景,选取山、江、月、云、平野、大荒等景物,尾联点出“送别”,表达思乡之情。

  预设:

  随 平野 尽 入 大荒 生 结 海楼 仍 怜(连)

  学生活动:

  1、学生先默读这首诗,体会诗的节拍押韵、起伏对应、抑扬顿挫;

  2、然后小组交流,读出对这首诗的理解。

  3、小组交流3分钟,朗读展示,解说题目。

  生生交流诗句中一些字词的意思。

  朗读指导: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读名联,解景语。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

  预设:

  写出了乘船出蜀特殊的游览感受,景物辽阔高远,雄健、奇伟、瑰丽,壮阔、恢宏、绮丽、梦幻。

  表达了诗人初看平原时的兴奋、激动、欣喜的豪迈之情,写出了一个初上征程、满怀豪情的青年。

  学生活动:

  3分钟,小组讨论,思考交流:

  颔联和颈联写了哪些景物?诗中的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诗人借这样的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

  万里长江:壮阔

  山、平野、江、大荒

  水中映月:静谧

  天边云霞:绮丽(瑰丽)

  豪迈之情(喜出望外、欢欣鼓舞、满怀豪情)

  小组发言不一定全面,要注意引导生生之间相互补充、评价。

  抓动词,析效果。从颔联和颈联中选出一个你认为用得最传神精炼的动词,分析其表达效果。

  预设:

  随——跟随,写出行船的过程和变化,将山化静为动,亲山送亲人;

  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广阔无际的原野,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喜悦与开朗;

  入——流入荒寂辽远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江流天地,波涛滚滚;排山倒海,一往无前。“入”字平中见奇,衬托得天空辽阔高远;

  飞——仰观天宇,皓月当空,银辉四射;俯察江流,明月倒映,皎洁如镜。著一“飞”字,动感十足,神韵完备,既写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随形之感,又唤起诗人童话般的美妙联想。月亮犹如天上来客,飞抵江流,沉落水底,亲近诗人,追随诗人,相依相伴,情意绵绵。

  结——仰望天空,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嵌一“结”字,拟人生情,引人联想。彩云犹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一到早上,就铺撒出五彩斑斓的锦缎来,似在装点美丽的天空,又如迎接远道而来的诗人。

  学生活动:

  3分钟,小组讨论,思考交流:我认为,哪个动词最能表现景物的壮阔高远、奇伟瑰丽,这个词在诗句中是如何描绘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小组确定一个人发言,一个人黑板前板演,写要点,写关键词。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8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了解诗歌的结构方法,领悟表达方法,学习写作诗歌。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学习诗歌的写作。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送别的诗句。老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许多送别诗,你们能说说有哪些?提示:《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等,你还记得吗?

  生回答并朗诵。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很特别的送别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学生听读,注意节奏、字音,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2.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什么不一样?它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以前的送别诗是友人相送,表现的是友情,而这首诗,一下子看不出来是谁送谁,表现的是乡情。一般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依依难舍缠绵悱恻,而这首,却是兴致勃勃满腔豪情。)

  三、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介绍作者

  2、逐句串讲

  这首诗首联叙事,颔颈两联写景,尾联抒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前两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后两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个“飞”字极富动感,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变幻,构成海市蜃楼般的景色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天镜”飞,“海楼”结,写出了李白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情,而是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谊,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切。表现了作者浓浓的乡思。

  综观全诗,似乎诗人写送别之情只有尾联两句,其实不然,中间两联写两岸青山挺立,夹江相送;写江流天地,地老天荒;写月照孤舟,依依相伴;写彩云变幻,绚丽多姿。全是为了烘托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诗人要走了,离开生他养他的山水明月,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这份山水亲情就充盈在这字里行间。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逐句教读,边读边纠正学生的发音,指出应注意的节奏、字音。

  2、根据诗歌的主旨确立朗读的感情基调。(兴致勃勃 豪情万丈 热爱家乡)

  3、讲清朗读时每联的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具体要求。

  首联是诗歌的起,内容是叙事性的,语调应该比较平实,语速适中。

  颔联是诗歌的承。李白顺流而下,兴致勃勃地来楚地一游。刚出三峡,看到的是茫茫原野,辽阔江天。眼前顿时一亮,心旷神怡。这一句要读出诗人的兴奋。语调上扬,语速稍快,音色清亮。

  颈联是诗歌的转,由实景转为虚景,同时也是感情的转折上升点。这句要读的跌宕生姿,读出诗人的万丈豪情。语气铿锵有力,语速快慢结合,音色浑厚粗犷。

  尾联是诗歌的合,也是情感的归结。由于前几联的蓄势这里是一个总的爆发。要读出诗人的无限乡思,对家乡之水“万里送行舟”的'感激和感动。语气深沉,语速徐缓沉稳。

  4、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颔联:诗人乘船顺流而下,过了荆门随着平野的到来,眼前豁然开朗,群山向后退去,只有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他站在船头兴致勃勃地吟道:(生朗诵)

  颈联:你就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李白,面对天镜飞、彩云结的雄阔景色,想到自己很快就能投身仕途,一展雄才伟略,于是,你意气风发地吟道:(生朗诵)

  尾联:诗人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家乡。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李白满怀深情地吟道:(生朗读)

  5、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

  6、抽查朗读,点评。

  7、齐读背诵

  五、体会写法,指导写作

  1、让学生找出这首诗押韵的句子或者韵脚,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诗歌,如:

  《赠汪伦》行 xíng 声 shēng 情 qíng

  《静夜思》光 guāng 霜 shuāng 乡 xiāng

  教师点拨归纳,总结一般规律。(韵母相同或相近叫押韵,偶句押韵或偶句加首句押韵。)

  2、这首诗哪几句是叙事的,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弄清结构,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生答,教师点拨,总结。

  3、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答,教师点评。

  4、这首诗写景的两联,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渴望放浪一游和一展雄才伟略的万丈豪情。

  这种借写景来抒发情感的方法叫什么表达方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教师小结。

  5、自由命题,以赞美家乡思念家乡为主旨写一首诗。要求:注意偶句押韵;注意诗歌的起承转合;学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6、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7、集体交流。

  六、课堂总结

  由学生谈收获。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首联起 叙 事

  颔联承 借景抒情

  颈联转 借景抒情

  尾联合 直接抒情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字词,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重点)

  2、同题扩读,体验本课学习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歌曲《渡荆门送别》,交流有关李白的知识。

  1、初读诗歌,说说感受

  ①导入:同学们,课间我们听的是吟唱版的《渡荆门送别》。每当乐声乍起,歌韵初扬,我就心醉神驰,仿佛已经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和李白在荆门的长江上把臂同舟共游了。

  ②介绍荆门山: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人们常把荆门山称作“蜀楚咽喉”。等到长江冲出峥嵘突兀的荆门山口,才真正流入江汉平原地带,水面骤然变得宽阔,江流也随之显出舒展奔放的姿态。

  ③介绍诗人:(出示幻灯片)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

  那一年,李白25岁,第一次离开故乡蜀地,此时舟出荆门山,故乡在身后,他乡在眼前,人生的征程与壮游从此开始。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录这段旅程的诗歌《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④自由朗读诗歌: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提示:豪迈、雄健、壮阔、深情、富有想象等。

  ⑤根据学生的感受,朗读全诗。可以有不同的朗读处理,用最能渲染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的方式演绎《渡荆门送别》。

  2、想象画面,领略意境

  ①再读诗歌,想象画面:

  苏轼赞王维的诗画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高明的诗人都是善于营造画面的。(板书诗中有画)

  朗读全诗,闭上眼睛回味,诗人为我们呈现了哪些画面?

  (可以采用“男生读一二联,女生体会;女生读三四联,男生体会”的方式进行。)

  ②根据想象,展现画面:

  同学们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依稀的画面,让我们和诗人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走到画面里去。来,我们化身为李白吧!

  (出示幻灯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示例:我看见天险雄秀的荆门山渐渐远去,漫长的水路把我带到了楚地,家乡已经十分遥远,眼前是平阔的江面。我心里充满憧憬,就要去新天地闯荡,迎接我的会是怎样的舞台?

  ③梳理想象,找出依据:

  根据示例,找出想象在诗歌中的依据。

  渡:(水路)

  远:(家乡已经十分遥远了)

  “渡远”与“远渡”比较:“渡远”有主动追求闯荡之意,“远渡”显得平实。荆门:(天险雄秀);外:陌生场地;游:去新天地,内心憧憬。

  ④仿照示例,呈现画面:

  如果我们想象的画面能够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大家的联想,那应该说就是非常成功的。现在请大家仿照老师的例子,小组合作,选择一联,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来描述此情此景。(提醒第三联画面有时间的变化,夜晚我看见……黎明我看见)

  ⑤评析画面,落实想象:

  采用以下的方法评析想象的是否合理。内容上看想象是否有据;形式上可以采用一个小组展示后,自己小组找理由证明,其他小组评价;或一个小组描述后,请其他小组说说其想象的依据。

  ⑥小结:“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我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了解了诗歌所营造的情境画面,也触摸到了诗人憧憬、豪迈、喜悦、依恋的心灵。

  (板书画中有情)

  (三)品味余味,体悟情感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比较本首诗与传统送别诗的异同,充分体会诗人的感情,解决下面的问题。

  1、《渡荆门送别》是传统的送别诗吗?

  提示:送别有友人,诗中却没有“友”。

  2、回顾李白的送别诗

  提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3、本诗中的“送别”之意体现在哪里?

  提示:末句。和传统的送别诗不同,送别诗人的不是朋友,而是——故乡的水,这样的送别实在是别具一格。

  4、有些版本里,“怜”也写作“连”,朗读体会哪个版本更好

  “怜”与“连”比较:

  提示:“连”只有联系之意,缺少人与物的融合。“怜”是互相的,故乡爱诗人,诗人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补充资料:青莲乡的通口河与平通河,汇流成涪江经嘉陵江注入长江。

  5、感受末句的委婉情味

  李白自5岁开始读书,15岁学习剑术,直至25岁远渡荆门,一向在蜀地生活,此次出行,面对流过蜀地的江水,不禁产生故乡情。但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本无感情的故乡水怀着深情厚意,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呢?

  提示:原文委婉尽致,极有情味。李白赋予了自然江水情感和生命力,流水似乎也变得多情,世界因诗人的多情而呈现为多情。

  6、这一份对故乡的多情,并不仅仅在尾联体现,而是贯穿整首诗。诗中哪些地方也体现了“送别”之意?

  从:本意“作”,不妨释“顺”或“随”,李白驾船顺着流水来到了荆门,逆水回望,家乡的渡头无影无踪。流水陪伴之意可咀嚼。

  随:船在动,山一路跟随着动,一直跟随到荆门山,才与我告别。

  入:长江一直流入天地的尽头,会一直看着作者奔向前程,而无论李白走多远,故乡的山水都会装在他的心中。

  仍:始终,回应上文,说明以上所写之景,皆与“故乡水”有关。明月是江心的明月,云朵是江上的云朵,作者的视野,始终没有离开故乡的水。

  小结: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道:“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现在我们可以告诉沈德潜送别之意不仅有,而且还很浓。长江是一根弦,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便是长江弦上奏出的雄伟奇丽的歌。游子即使远行千里,也一定不会忘记故乡。这种浓厚的情意在短短几个字中便尽显无遗,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我们走进了一个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这个空间便是意境,它引发我们的遐想,触动我们的.灵魂,也能体悟诗人的情感。让我们用朗读再一次进入那一幅幅富有情感的画面吧。(板书:意境)

  (四)拓展阅读,把握诗意

  李白曾三渡三峡,每一次都关系着他的前途和命运。同样是写三峡,情感却不尽相同。我们通过诗歌呈现的画面,来感受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

  1、拓展一:联系学生熟知的李白诗作。我们熟知的《朝发白帝彩云间》一诗,是李白获罪流放时接到大赦的诏书,他快乐得像个孩子,口占一绝:(出示幻灯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学生朗读,简单交流从文字中体会到的情感。这里的喜悦之情合着流水都洋溢在诗句中。

  2、拓展二:此前一年,流放时李白所写的《上三峡》却写尽了时光难度,逆境难熬的心情。(出示幻灯片)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上三峡》

  学生朗读,简单交流从文字中体会到的情感。

  3、拓展三:(出示幻灯片)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这种“真”是可以检验的,即能否让人具体感受到。李白是以生命的激情来面对山水的,他笔下的山水无不融入了诗人强烈浓郁的情感基因,因而放射出动人心魄的个性美。情感出境界。

  小结:(出示幻灯片)“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叶嘉莹)

  今天我们通过诗歌的语言,融入自己的想象,通过品读画面,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悲、欢、苦,触摸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心灵也变得丰富起来。这就是诗歌带来的魅力。

  轻舟载着他超凡脱俗的诗魂远去了,而悠悠的长江水,永远在人们心中奔腾。来,让我们送送李白,再一次吟咏《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渡荆门送别》。

  2.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及对“送别”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古诗。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意。

  2.放录音,营造气氛。

  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明确: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4.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明确:“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5.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请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明确:“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教师补充: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的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6.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明确:不是,是告别故乡。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说破。从对方来写,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

  7.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了思乡深情。

  8.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探讨:

  (1)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象。“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象。“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送别”有几种理解?

  课本提示中说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到底哪种理解更合适?

  这首诗的确写的是送别,不过是送李白者仍在舟中,而诗人李白已经上岸了。诗人与朋友在长江千里舟中相伴来到荆门,现在李白离舟上岸,在告别的时候说“可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因为李白自己不能再相送,就寄托意于江水,只有它能代为送客,江水滔滔,朋友继续推舟前进,自己上岸,更代为舟中朋友感到寂寞,以后,只有故乡江水依然相送,凭这寄托彼此的乡情友谊。至于课本提示和沈德潜评价的理解,当然也有它的道理。

  9.小结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诗中并无送友的离情别绪。当时,年轻的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壮志,展望前程,自不免心情激动,祖国壮丽的山河,更增添了生活的光彩。全诗一气直下,如大江奔流,格调轻快,意境高远,想象瑰丽。中间两联,尤以颔联为佳,气象博大,气势飞腾。“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色,反映了诗人的开阔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历来被称为不朽的佳句。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这种奇想,言尽意远,韵致清扬。

  (三)齐读,背诵这首诗。

  (四)结束课程。

  【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交代旅程;

  颔联喜悦开朗;

  颈联新奇景色;

  尾联思念故乡。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1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1、熟读诗歌,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2、你觉得诗中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句有深层含义?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的诗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

  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及学生活动要求

  教学过程:

  导入:

  知识储备:小组交流:介绍作者、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个人展示或小组交流解决,5分钟)

  活动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1、朗读两首诗歌,小组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展示朗读-----其他同学纠正读音-------全班齐读课文(5分钟)

  2、初步了解诗歌的诗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小组内交流----代表展示)(10分钟)

  活动二:赏析诗句

  1、赏析诗歌《渡荆门送别》:你觉得诗中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句有深层含义?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内交流----学生个人展示----其他小组补充点评)(15分钟)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人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是为自己对故土的依依不舍)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活动三:拓展:

  收集李白其他的诗歌,体会李白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钟)

  作业:背诵诗歌

  教学资料备忘:

  背景资料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5)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12

  【设计理念】

  1、由于中考文言诗词重在考查学生背诵以及名句名篇的默写情况,因此我在授课的同时注重名句的引入及新诗的背诵,所以在设计课堂导入这一部分时我特意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

  2、诗歌重在诵读。因此运用多样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着重讲解第一首诗,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首诗。

  3、诗歌中的名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名句的理解与讲授将成为课堂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

  2、理解、赏析文中佳句,积累名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或用笔把诗词中的画面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感受到诗词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3、理解并积累古诗词中的名句。

  【教学难点】

  1、诗词中有关名句的理解、赏析;

  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

  熟读两首诗,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教师准备录音机、课件、投影仪及适合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授以方法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课文,并提示方法:吟读诗句,感知内容;品读诗句,感悟意境;说读诗句,感受思想。让学生带着方法先来学习王维的边塞诗。

  二、听读诗文,插入背景

  (一)播放录音。请学生听范读,注意字音、节奏、轻重、语气、语调及情感。特别提示:塞、骑、都、燕这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二)了解作家作品。让学生说说作者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这么优美的诗篇的,引出诗人及其创作背景。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王维和李白。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王维及李白的资料及创作背景。

  三、吟读诗句,感知内容

  (一)自由读。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朗读方式来诵读全诗。如,个人朗读、集体合诵、男女配读、配乐朗读等。

  (二)个别读。请个别学生或小组内的学生以不同方式在同学面前展示朗读才能。

  (三)感知内容。1、学生对照注释,解词析句,理解诗歌内容;2、思考《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写了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诗句,感悟意境

  问学生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试和小组同学品析交流。

  (一)“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引导学生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含义及蕴涵作者怎样的感情。

  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10个字轻轻带过。

  (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幅图画,也可用笔简单地勾勒一下。

  可从画面、线条、色彩方面点拨学生。如:

  画面上: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景物虽少,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线条上:一望无际的大漠,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色彩上: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照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色彩丰富,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境吗?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可结合课后练习三来谈,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统一。)

  (设计意图:掌握对名句的理解赏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读诗句,感受思想

  (一)你们的描绘让我身临其境,仿佛看到那幅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那你是否想过能描绘出这样开阔壮美画面的人,会拥有怎样的胸怀呢?(豁达开朗。)

  (二)仅仅是豁达开朗吗?能否结合诗中的字、词、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预设:可引导学生抓住“单”、“孤”、“征蓬”等字、词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能够说出类似“孤寂”、“荒凉”、“消沉”等即可。)

  (三)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四)让学生带着对诗歌的体会再次诵读此诗。并选择喜欢的语句背诵,提示学生注意字形的书写。

  六、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教师把学生从王维诗之宏大、诗画一体的风格特点引到李白的诗上。让学生运用上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学《渡荆门送别》,点拨如下:

  (一)一组学生可从朗读方面来学习。谈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感知内容,引导回答《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预设: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

  (二)二组学生可从语言品析方面入手。

  1、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2、引导学生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预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

  (三)三组学生可从情感上把握。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长江两岸的景时,他的感受是什么?那么他想抒发怎样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本诗抒发乡愁的是哪一句?写景的又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出作者浓浓的乡思。“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七、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通过李白这首送别诗,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与月相关的诗句,或者还知道那些送别诗。

  (预设:如:明月几时有、举头望明月、月下一壶酒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八、自主选择,书写作业

  喜欢文学的你,可以挥动手中的笔,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这两首诗中你认为最美的景色;喜欢绘画的你,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你心中最美的图画;喜欢背诵书写的你,还可用最直接的方法背诵默写这两首诗;喜欢交流的你,可把你的想法发送到老师的邮箱里,我们继续畅谈。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渡荆门送别》01-14

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01-12

语文教案《渡荆门送别》4篇01-14

语文《长亭送别》教案02-18

《长亭送别》语文教案02-10

语文教案:长亭送别02-28

语文《长亭送别》教案10篇02-18

《长亭送别》语文教案10篇02-10

语文教案:长亭送别9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