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巴金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自读来理清课文的结构。
3、学会鉴赏散文的含蓄之美。
教学重点
1、灯的象征意义是教学的重点。
2、本文的主旨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1940年生,四川省新繁县人,原名李芾甘,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长篇小说《家》是他的代表作。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二、题解
本文写于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在党的领导下坚决抗日。作者写“灯”,就是象征了党的领导的光明,向往光明的前途。
《灯》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抒情散文,它表明了巴金在抗日战争在最艰苦的年代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当有人提到《灯》这篇散文时,老作家十分动情地说:“《灯》确实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篇散文。”
三、内容分析
1、《灯》的整体结构是纵横递进式的,各部分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实现了两次由“具体物质的灯”到“抽象的精神的灯”的升华,以此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鉴赏这篇散文,首先要理清线索和思路,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所蕴含的哲理和所抒发的浓郁感情,仔细体味文章深广寓意和象征手法。
2、线索和思路。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首先要理清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线索大致如下:
眼前:(1—4)
眼前:(6—8)
联想:(9—11)
从这条线索看,全文内容始终围绕着“灯”展开和深化,使千百个鼓槌都打在了一个点上,但从表面看,这条线索显得零乱,如“眼前灯”和“回忆灯”多次交叉出现。这就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提示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从更深层次理解作品的精神实质。全文总体思路可归纳如下:
[思路]
1段起点——窒闷
↓(苦闷忧虑)
2至8段展开——具象灯的作用无意受惠
↓(扫除黑暗,给人温暖,批路)(眼前灯
升华——心灵作用→回忆灯
↓(给人安慰、鼓舞、勇气)→眼前灯)
拓展——具象灯(灯塔、孤灯)
↓作用(海上导航)有意受惠
9至12段第二次升华——精神灯(指火炬至今亮在眼前)→联想灯
↓作用(人生导航)→回忆灯
深化——精神灯(自杀者看到的灯)→眼前灯
作用(拯救生命,改变人生)
13段终点——微笑
全文就灯的作用实现了两次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又从两个角度写了三类灯:
l无意中使人受惠的灯
l虽是有意施惠,但仅仅是为亲人、情人而点的灯
l不仅有意,而且完全是为了救护一个陌生人而点的灯
就如同“三个里程碑”,将作者的思路与感情逐步推向了最高峰,因而得到启示,使作者在最黑暗的年代看到了光明,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3、突出关键词语
(可以在理清思路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
第一段,说明“噩梦”“窒息”“寒夜”等词语在文中含义。
象征政治环境的黑暗和作者找不到理想出路压仰苦闷的心情。
第二段,“沉睡的大海”比喻什么?为什么“灰白色的马路”“像浪花似的浮起来”?
“沉睡的大海”比喻黑暗的浓重,越是“黑暗”,越衬托出灯光的可贵。“马路”的浮现,显然是灯光的作用,写“马路”实际是巧妙地暗写灯光。
第三段,写灯光“从平房里射出”有什么用意?“扫淡”一词可否换成“照淡”“减弱”?
“灯光”来自“平房”,意在暗示光明、希望在人民之中。“扫淡”一词十分有力,它突出了对光主动搏击,迫使黑暗变淡的情意,“照淡”“减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第四段,灯光使几种人受益?文中强调哪种人需要灯光,为什么?
三种人:“我”,“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黑暗中换索的人”。第三种人最需要灯光的指引,所以作者特意写了眼前一个“夜行者”,说灯光使他“眼里、心上”感到“明亮、温暖”,给他指路。
第五段,说明“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这句话的含义。
强调灯光的普遍作用——指路。
第六段,作者在“廊上”看到“在雨中摸索夜路”看到灯光,感觉为什么没有一点分别?
迷路人需要灯光指路,迷途的灵魂更需要灯光的指引,才能从迷阵中找到归路。文意从灯的物质作用升华到精神作用。
第七段,“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
这是对上文的补充,强调灯光使“心灵”得到了慰藉。
第八段,“我爱这样的灯光”一句抒发了怎样的心情?“这样”指什么样的灯光?
说明作者对灯光的感情越来越深,由赞美到爱。
指“心”得到益处,给那些因苦闷而不眠的人带来勇气和温暖的灯光。
第九、十段,作者引用欧洲两则古老的传说,用意何在?
揭示灯光更深广的象征意义:喻哈里希岛上的才夜孤灯为捕鱼人导航,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曾给恋人以力量,既分别颂扬了骨肉之情和坚贞爱情,又含蓄而深刻地告诉人们,不管现代和古代,不管是中国还是希腊,不管路上或是海中,只要有“灯”,就会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就会有光明,有温暖,就会给人们指出归路,给人以奋然前行的莫大鼓舞。
既然希洛的`火炬早已熄灭,一对情人也已死去,为什么“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
这里的“火光”已经不是实指,它是家的象征,真善美的标志,至今“亮在我们的眼前”是说这种精神千秋万代照耀、鼓舞着人们,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好的人生。
第十一段,“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人更需要精神食粮才能更好地活着。
“永沉海底”是什么意思?
比喻若没有灯光的指引,会迷失人生航向,绝望毁灭。
第十二段,“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寻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灯的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它不仅救活一个人的生命,而且使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灯所象征的团结友爱的奉献精神正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十三段,“在这人间,不会灭的——我想着,不觉对山那边微笑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相信希望之灯永照人间,光明终将驱散黑暗,正义必定胜利。“微笑”与开篇的“窒闷”照应,反映出作者由空虚到充实,由压抑到振奋,由迷茫到坚定的思想发展轨迹。“山那边”指开头的“山”。
四、体味象征寓意
1、什么是象征手法?使用象征手法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关于象征手法,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如“灯”是本体,“光明、温暖、勇气”有着内在的联系。作者描写和所表达的希望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黑夜里的夜行或夜航的人以鼓舞、安慰、勇气和力量,可以使人感到温暖,可以指引前进的方向;而希望,也可以给艰苦奋战中的人以鼓舞和温暖,可以使渴望胜利的们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增添勇气和力量。如果人们由于灾难深重而陷入苦闷、惶惑之中,那心头燃起的希望,就会像灯一们给人指引前进的方向。但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因为象征体的属性是多侧面的,在不同的场合,同一事物可象征不同意义,例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中雷电象征反动势力;而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雷电则成了歌颂对象。
2、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依靠联想建立。所谓联想,就是从某一事物想到其他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从而便抽象的思想、意义、要领形象化具体化。如在《白杨礼赞》中,作者由白杨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想到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正直”有相似点。联想,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横向的,应该放的开收得拢,力求做到形散神聚。
本文多处运用象征手法,体现了含蓄美,如“心灵的美”“熊熊的火光”“一点微光”等,具有含蓄而深远的象征意义。就全文而言,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情况下,对胜利仍然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而象征的本体“灯”又充分当了文章的线索。
五、鉴赏要点
1、含蓄之美
含蓄之美,是许多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共同特质。含蓄,富有暗示性、朦胧性和多义性,意在言外,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这篇散文的主题思想,无论是政治层面的,还是哲理层面的,都不是直陈其理,而是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可以说,作者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某种思想哲理,使作品具有一种含蓄美。这三者形成了因果链条。
这样看来,象征和含蓄是分不开的,散文中,尤其是抒情散文,象征手法经常运用。象征给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的意义,即黑格尔所说的“象征所要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比如,描写风帆,作者用意不在风帆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乘风破浪的意义;描写和平鸽,作者用意也不在鸽子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和平的意义。所以象征性散文中象征本体是手段,寄情寓意才是目的,看完内容,则更能体会暗示的哲理。巴金写“灯”,用意不在照明的灯本身,而在于它给予人们所暗示的光明,给予人希望的普遍意义。这就显得含蓄了。
研究表明,巴金的散文创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散文具有优美、深情、富有哲理的特点,从而具有含蓄美的特点。他的散文集《梦与醉》《龙虎狗》和《废园包》等,都具有这一特点。如果把巴金的《灯》放在他的散文研究与风格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就能更加这篇散文的象征、哲理、含蓄的艺术特征了。
作者把人最常见的灯作为吟咏的对象,寄托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对精神的渴求。读者读完全文,自然领悟,原来作者意不在灯,而在于灯所表达的一种精神。文章总体给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而且用词用句,也常常是含蓄深沉,有着言外的别旨和风神。读者有时真的可能分不清“我”是做了自然的“噩梦”,还是做了人间的“噩梦”;是生理的“窒闷”;是气候的“寒夜”,还是政治的“寒夜”……另外,像“黑暗中摸索的人”“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到路的尽头”“指路”“黑暗光是不会灭的”等,都具有含蓄的言外之意。
2、主题升华
欣赏这篇散文,从头到尾,我们分明可以感到它的主题有一个升华的过程,结尾的“灯”已经不是开头的“灯”,结尾的“我”已经不是开头的“我”于是,我们看到,“灯”由物质变成了精神,“我”的心情也由坏变好,眼前一片光明,主题升华了。
看课文具体内容,先写半夜“噩梦醒来”感到“窒闷”,起来看夜色,看见别人家中射出的灯光,心中一亮,写灯光的作用,回忆灯光曾经给“我”指路;又回到现实,写今晚灯光给“我的安慰和鼓舞”,这时“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再联想到灯塔、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和古希腊的火炬,它们给人指路,回到现实;坚信灯光不灭,并“微笑”了。
总观全文,作者心情从“窒闷”到“安定”“畅快”,再到“微笑”,把“灯”变马“光明、希望、精神”这一抽象的理,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六、完成练习
语文的教案2
明确目标
1、 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的写法。
3、体会祖孙三代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
一、解题
散步的意思是随便走走,是一种休息方式。本文主要写的就是作者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典型的散步经历。所以文题就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文章的线索,作者通过把散步中几个相关的细节连缀起来,从而揭示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这个主题。
二、正课
(一)朗读
1、 轻声朗读《散步》,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音的字,注音。
2、 请同学朗读课文,大家评议。(从有没有读错音的情况,有没有读破句子的情况两方面来评议。)
3、 教师点拨后再请同学朗读课文。
(二)分析
1、(1-3)点题:散步。地点:田野;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开头方法:开门见山。
缘由:(为什么散步?)为了母亲。(为什么为了母亲去散步呢?)“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应该多走走”所以一家人陪母亲去田野散步。——这一段为下文背母亲埋下伏笔。
2、(4)过渡。(这段写什么来过渡?)
讨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的'田野景色来过渡。
(作者抓住哪些事物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召唤?)新绿、嫩芽、冬水。教师备注
(作者为什么看到初春田野的景色就联想到一样东西——生命?)初春田野的生机盎然。
3、(5)入题。
(课文写一家人怎么散步的?儿子怎么说的?表现儿子什么性格?)小儿子从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方式发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表现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话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用儿子的话为下文所要揭示的深刻思想内容作了铺垫。
4、(6-7)波澜。
(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表现“我”什么性格?)一切取决于“我”——走大路。表现“我”爱幼,更尊老。
(故事并没有结束,又起了什么波折?表现母亲什么性格?)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表现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走大路”、“走小路”这两处细节描写。具体体现了一个幸福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爱,融洽气氛。
(为什么要写母亲看到的景物?)母亲看到小路上金色的菜花、整齐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想到这些景物对孙儿的吸引力,更下了改变主意的决心。教师备注
(怎样解决小路难走的矛盾呢?)母亲提出“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上,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形象的表明了我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三)总结
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师备注
达 标 测 试
一、辨别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比喻句。
A、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C、 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D、 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1、比喻句: 2、非比喻句:
二、“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表现了什么?
三、课内、课外补充训练见练习册。
课后教学总结
语文的教案3
我会读
1、过渡: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们来读几个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2、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宇音读准。
3、抽读词语卡片(正音)。
4、扩展练习: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指名说几个)
我会写
1、过渡:我们已经会写很多字了,我们知道字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句子,现在我们来写两个句子吧!
2、看看谁最先知道我们要写的是什么句子?(学生自由读拼音)
3、教师范写“春’’字。(提醒学生要按田字格的'位置写)
4、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句子最漂亮?(学生书写)
5、小组互相评议,推荐写得好的同学在展示台展示。
读读背背
1、过渡:春天里,花园里的花开了,果树上的花也开了,到了秋天,果树上还会结果子呢!
2、学生自由朗读《花园果园》。
3、小组互相读短文(正音)。
4、小组互相交流短文写的是什么。
5、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最先把短文背下来?
6、给能背的小朋友配乐朗诵。
语文的教案4
【设计理念】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感情朗读、思维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从而受到爱的教育。
具体设计有以下几点:
首先,抓住教材特点,长文短教。在学生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提出疑问后,进行启发引导,直奔中心段。这样,就能够在有限的40分钟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在学生划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后,针对桑娜的做法谈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对省略的内容补充、想象;在学生找出并划出“能体现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语句”后,又进一步让学生对渔夫、桑娜和孩子们的将来进行想象,体会出穷人勤劳、淳朴和善良的`本性,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从中受到爱的教育。再则,让学生充分地读,使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2、理解不懂的词语。
3、通过补充省略的内容,提高想象能力。
4、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言行,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教法】
〖情境教学法
1、以教师饱含情感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
2、让学生在心领神会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以感情的朗读去表达情感。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放课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课前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培养他们整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出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教师评价。
(这一步是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让学生找出文中最使自己感动的段落,并从中提出疑问。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出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桑娜和渔夫那么贫穷,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其它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讨论交流,自行解决。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合作兴趣,乐于探究的能力。)
三、直奔中心,激发想象
学生读8~11自然段,划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1、指名读划的句子。
2、出示课件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学生针对“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谈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从而体会出桑娜这个人善良的本性。读这句话,再一次感受桑娜的善良。
(出示课件)她忐忑不安地想:“她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指名读这段话,其他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短话有什么特点。
再读这段话,边读边感受,此时此刻,桑娜的内心都有什么变化。[进行朗读训练——省略号的读法]
让学生想象补充五个省略号的内容和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桑娜极其复杂、矛盾的心理和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一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人物复杂的、矛盾的、变化的心情,二是抓住教材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三是体会列夫.托尔斯泰这位大作家、这位文学巨匠遣词造句的高明之处。)
四、深入探究,拓展思维
1、学生找出并划出能体现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语句。
2、出示课件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通过对“熬”进行换词练习,对渔夫、桑娜和孩子们的将来进行想象,体会桑娜一家岁月的艰苦、生活的艰难,体会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
五、总结全文,升华中心
师生互动: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同时让学生想象穷人富裕的一面,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最后得出结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语文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 在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美的同时品味文章借助人物内心独白直接抒发情感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3. 朗读品味课文语言,理解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4. 学习体会主人公热爱生活,面对挫折毫不气馁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重点词句的感情色彩,领会人物内心情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主人公热爱生活,面对挫折毫不气馁的积极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 词语积累
①注音:胳膊 钦佩 嘟 缥缈 碾 怅惘 坎坷 叽叽啾啾 ②释义:缥缈钦佩 怅惘坎坷
2. 查阅有关张海迪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说到身残志坚,面对挫折毫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的人物,我们一定会想到张海迪,每每听到她的事迹,总会被她的顽强所打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张海迪的童年和少年生活。
(二) 整体把握课文
1. 朗读课文,思考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答:全文以“吹口哨”为线索。具体写了一个瘫痪在床的小女孩在百无聊赖之际恳求妈妈教自己吹口哨,她将自己诸多的情感寄托在忧伤的口哨中。吹口哨让她找到了快乐,学会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病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全文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谱写出一曲无限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生命强者的赞歌。
2. 根据时间顺序,对文章进行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1~6):记叙了童年时,妈妈教病中的“我”学吹口哨。
第二部分(7~10):记叙了“我”在口哨声中度过了乐忧参半的少女时代生活。
第三部分(11、12):记叙了三十多年以后,“我”在病床上回忆往事及当时的感受。
(三) 深入理解课文
1. 文中的“少女”为什么选择“吹口哨”?你能理解她的心情吗?
答:因为病痛的折磨,她不得不久卧病床,不能动弹,不能做任何动作。在百无聊赖中,她只能以学吹口哨来排遣内心的孤寂,渴望能有好转;同时,通过吹口哨,她找到了快乐,学会了坚强地面对生活。文中的“少女”身处病痛折磨之中,仍能想到以吹口哨来减轻病痛。这是文章的主旨。
2.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尤其是写景十分出色,找出这些环境描写,并讨论体会其对描写人物的作用。
答:总体来说,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烘托人物的心情
③渲染气氛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文中多次提到窗外的小树,叽叽啾啾唱着歌的小鸟,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绿色小树,自由自在的小鸟激发起“我”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我”勇敢地活下去,自强不息。
(3.文中多处写到小鸟,请把这些文字找出来,说说作者写他们的原因。)
答:作者希望自己能像小鸟一样自由,这是“我”内心的渴望,它激发“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促使“我”能坚强起来勇敢地面对生活。
4.吹口哨给少女带来了欢乐,但是她是不是从此再也没有烦恼了?
答:不是,有时候她也会伤感、流泪。
5. 少女吹的苏联歌曲是一首怎样的歌曲,让她涌出了泪水?
答:这首歌曲表达的是少女纯洁、美好的情愫,她也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实对她太残酷,理想与现实反差是多么的强烈,所以她伤感地流下了泪水。
6. 文中有多处一语双关,寓意深刻的语句,试分析。
(1) 木轮椅碾过乡村土路的坎坷和泥泞,我告别了少女时代。
答:此句照应第七段首句,是作者对少女时代生活的总结,在文中有承上启下作用。“坎坷和泥泞”不仅真实地写出了当时乡村泥路的'情况,更是暗示了作者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艰辛。
(2) 不知不觉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支歌啊。
答:把三十多年来与病痛如影随形的人生比作一支漫长的歌,病痛折磨了自己三十多年,自己与病魔斗争了三十多年,往后的日子也会一如既往。此句表达了“我”渴望康复以及面对病痛的怅惘和遗憾。
(3) 我很想吹口哨,吹那支悠长缥缈的歌??
答:“悠长缥缈的歌”比喻时时有病痛侵袭的人生之路。当时吹口哨的一个愿望是“吹着口哨病就好了”,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缥缈”的梦,因为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躺在病床上和病魔作斗争,多么“悠长”,但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吹口哨,还是不放弃梦想,多么热爱生活,自强的海迪啊!
(四) 拓展与作业
你从张海迪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语文的教案6
学习目的:
了解小说主旨。
欣赏.如诗如画的边城风景。
学习重点:
1.小说主旨。
2.如诗如画的边城风景。
学习难点
1.小说怎样表达普通生活中的爱。
2.环境对人物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
学习方法
鉴赏、分析、品味
学习过程
一、作者及作品情况
沈从文,现代小说家。原名沈岳焕,湖南人。生活经历比较丰富。十五岁入军队当文书,还当过警察所办事员,辗转于湘川鄂黔一带。一九二二年到北京,经过自学,开始写小说。从一九二五年发表作品起,到建国前出版过六七十种作品集。是现代文学史上多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取材范围比较广泛,都市乡村都有所涉及,写过各种人物,农民、工人、水手、士兵、官吏、绅士、教师、学生都在他的作品里出现。然而,描写最多、最成功的,还是他家乡一带湘西地方一幅幅的风景画和风俗画。西南僻远山区特异的风物民情,神秘的浪漫色彩,浓郁的抒情性和明显的散文美,以及自由多变的形式,自然流畅的语言,使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文章导读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这篇中篇小说以川湘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二三十年代的恬静生活为背景,展开了一个悲剧故事。
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作者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这些话正可证实小说的主旨。这篇作品人物形象生动细腻,山光月色描写得诗意盎然。著名评沦家李健吾称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亚洲周刊》在评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时,将《边城》评为百强第二名,真是很有见地。
三、小说的情节发展
虽然是节选,但小说的结构还是相对完整的,大体情节如下:
(一)翠翠的心事(从黄昏来时到你将怎么样?)
(二)祖孙的依恋(从老船夫回到家中时到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三)夜半的情歌(从老船夫做事累了到还有人在梦里作宰相中状元咧。)
(四)祖父的秘密(从昨晚上唱歌的到不告翠翠一个字)
(五)祖父的暗示(从大老坐了那只新油船向下河走去了到结尾)
四、课堂活动
简析翠翠的形象
五、作业
语文的教案7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以“热爱祖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在阅读的同时,深化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体会钱学森冲破障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工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了解“倒叙”的写作方法,知道倒叙方法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品读研读情感态度价值观:
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倒叙”的写作方法,知道倒叙方法的好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突出爱国情
二、品读语言,感悟爱国情。
品读第一处语言
读: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
思:用“——”画出钱学森说的话。想一想:钱学森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品读第一处语言,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补充资料:冯·卡门教授有关资料)
疑:如果钱学森留在美国,留在恩师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问: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钱学森?
表:是啊,这么优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你为什么还要回去呢?谁来表白钱学森的心声?(出示填空)
尽管在美国拥有,拥有,拥有,但我还是选择了,那是因为我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引:在这么优越的条件面前,钱学森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意愿。用孟子的话来讲,就是——(出示)富贵不能淫再读
小结学习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2、通过感情朗读,感悟句子的意思。品读第二处语言
仿照刚才的学习方法,赏析钱学森的第二处话语
1、自由读读钱学森的第二处语言,再圈圈画画,哪些词语感动着你?从中你体会到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2、大声朗读
3、这段话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4、齐读
5、引出贫贱不能移
6、女生引读,男生齐读
三、细读课文,读出骨肉情:
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看看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四、坎坷归国路,激发爱国情
1、读好美国一位海军高级将领说的话。出示补充阅读:《美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
2、引出威武不能屈
五、突破难点,体会倒叙方法
1、读读课文第一段。
2、体会倒叙这种方法。
六、卓越贡献,生发爱国情
播放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
七、作业小超市
1、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爱国主义精神有不同的体现,想想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如何将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与发展,将你的想法写在书上。
2、搜集钱学森的资料,办一份主题为《走近钱学森》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19.钱学森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
写作方法:
倒叙
语文的教案8
设计目的:
《孔乙己》一文的对话描写在全文中占很大的比重,理解文中有关人物的对话,对把握全文、领会主旨有着特殊的作用。本设计拟从人物的对话切入,以对话教学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领悟鲁迅先生“画眼睛”“勾灵魂”之白描手法及其作用。进而引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及当时社会世态之凉薄。
设想及步骤:
一.以师生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举例阿累的《一面》引发学生回忆文章里面有关鲁迅先生的肖像描写,指导学生得出感受:每处笔墨均极为简省,可描写的人物形态特点却逼真感人。让学生体会到肖像描写对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由此引出鲁迅先生描写人物时常用的“白描手法”(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同时向学生进一步介绍:在鲁迅看来,一位作家在塑造人物的时候,还有“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感情,便是连面目身体也表示着(《鲁迅全集》第4卷第466页)”的另一高超手法,从而将话题由外貌描写方面自然过渡到语言描写方面。引导学生从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入手,去分析其对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从而导入对新课《孔乙己》语言描写这一成功范例的探究性学习。
二.明确人物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对话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对话的概念
广义的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话,主要指两个人之间的口语交流,即“会话”,但也包括一个人有时的“独白”。“言为心声”,对话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一面镜子,是人物袒露内心世界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2.由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对话的'段落,并指出其中哪些段落是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让学生在文中用序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标出。
三.师生讨论,共同分析文中的对话
1.学生找出文中的七个对话段,并明确其中有五个是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的(学生回答,教师必要时加以指点)。
2.师生先就找出的五个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的对话,依次展开讨论。
(分别在4、6、7、8、11段以上四处对话也突出了孔乙己的迂腐可笑,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可笑在我们读者心中却并非轻松,而是饱含着一种辛酸。)
3.师生讨论分析另两处对话。(分别在10、12段。教师要借助掌柜之言语,去触发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从文中感受当时社会世态之凉薄,封建社会里的那种阴森的人际关系又是多么的冷酷无情!从而对文章的主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四.引导学生探究文中人物语言的其他作用
教师设计问题:“言为心声”,在上述这些话中,除前面所提出的作用之外,有的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有些还通过语词的断断续续或与标点的灵活运用相结合,生动地描摹人物神态……要求学生从文中各找一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五.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1.概括文中七个精彩对话的特色:绘声绘色,如闻如见。
2.孔乙己的形象:
3.本文反映的社会问题: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尤其是“对于苦人的凉薄”(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
六.练习设计
课后注意细心观察周围不同人物的语言并作二三个片段描写的练习。
语文的教案9
教学目标
★会认“绝、鸣、柳、岭、泊、吴、含、窗、鹭”,会写“绝、鸣、柳、岭、泊、吴、含、窗”。
★理解诗意,感受诗中赞美大自然美景。
教学难点
★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会认、会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春景图动画,学生欣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题目,学生书空“绝”,在生字本上书写一遍。
2、出示课件,了解“绝句”含义。《绝句》属于七绝。3、出示课件,了解杜甫。
二、朗读并感悟古诗
1、认读生字:鸣、柳、岭、泊、吴、含、窗、鹭
学生认读,老师指导;说说你记住哪些字,如何记住的;给生字组词。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指导读诗出诗的节奏:
出示课件中划出节奏的古诗,老师打着节拍范读;学生试着打节拍读诗;个别学生打节拍读诗;齐读,读出诗的.节奏。
4、理解诗意后熟读:
出示课件第一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齐读这两句诗。出示课件第二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释义“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齐读这句诗。
出示课件第三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门泊东吴万里船”,释义“泊”(停泊)。齐读这句诗。
5、感悟诗境,背诵古诗:
(1)老师从第一句诗中找出两种事物“黄鹂,翠柳”,学生在二、三、四句诗中划出“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船”。
(2)指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体会颜色美。
(3)出示课件“配乐诗朗诵”,个别学生读诗,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交流脑海中的画面。
(4)小结:你们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这是哪个季节?(春季,因为出现了翠柳)。当作者看到这么美的春景时,
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绝句》,当我们被这首诗所吸引时我们禁不住要背下来这首诗。
6、拓展环节:
欣赏《绝句·迟日江山丽》,背诵这首诗。
7、总结:
今天学习了杜甫的《绝句》,欣赏了《绝句·迟日江山丽》,感受到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去积累更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吧!
三、家庭作业
1、给家长背一背《绝句》、《绝句·迟日江山丽》。
2、喜欢画画的同学,给《绝句》画一幅画。
教学板书
《绝句》
杜甫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万里船美
语文的教案10
小学语文教学对象是正在发展中的儿童,如何把小学生培养好,不能有半点差错。他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要把准备的资料书面化,完成教学设计,才能自如地上好课。很多的实践证明。凡优秀教师在上课前,都很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而案例分析更是教师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的途径之一。
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师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和语文本事的过程。因为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的语文本事。如经过钻研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熟悉语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的过程,会转化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及必要的知识;经过研究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资料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景,选择适合学生理解本事,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会提高教师本身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教学本事。由此不难看出,不论是有经验的或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要上好课,必先学会制定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学会根据不一样的教材、不一样年级的学生完成不一样的语文教学设计。这是保证教师顺利地、成功地走上讲台、完成教学任务的第一步。
小学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小结,他的最终目的是使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最优化。所谓最优化,就是教学投入少,而又能到达高效率,使全班学生的语文学习都能到达优良水平。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正如《新大纲》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发展什么学生的发展应是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和“传授”是根本不一样的,“传授”主要靠教师的灌输,学生被动的理解;而“发展”主要靠学生内部的动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质和个性得到提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适当的指导、激励。
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新大纲》中有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本事,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这段话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对小学语文素质的全面概括。语文素质虽然主要指语文本事,但语文本事还与思想、思维、情感、文化知识、学习习惯等品质密切相关。所以说,语文素质也就是做人的素质。经过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本身包含了促进儿童发展的诸多因素。语文是个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有必须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经过语文学习,儿童不仅仅能学习语言,还会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及思维本事、丰富情感。所以经过语文教学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仅是必要的,并且也是可能的。
语文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导学重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导学难点】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时】
1课时
【预习导引】
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何其芳。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丁丁(zhēngzhēng ) 肥硕(shu ) 栖息( qī ) 归泊( bó )
寥阔( liáo )枯涸( hé ) 清冽( liè ) 梦寐( mèi )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人表达的感情。
4.把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写在下面。
【导学过程】
一、导入:
“悲哉,秋之为气也。”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 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忧愁的,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二、简介作者:(投影或由学生介绍)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 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三、检查预习:
1.见预习2.
2.指名朗读,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四、质疑探究: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讨论、明确: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2.诗中刻画了几幅 图画?
讨论、明确:
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五、品味赏析:
1.要求学生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讨论、归纳:
农家丰收图:清 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 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 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明确:
由远及近的顺序。
3.找出你最喜欢的 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讨论归纳:
(1)伐木声飘出幽谷—— 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4)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5)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6)秋天梦寐在 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7)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 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六、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七、教师小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八、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九、布置作业:
1.以“秋天”为题写一 首诗,相信你一定能写好。
2. 课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红的、白的、蓝的……
它不是石子,
却能使滚滚波涛
在我们心中激起,
它不会飞,
却能把我们带到奥妙的寰宇。
它没有口,
却能让我听到,
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
啊,它是什么?
是老师的粉笔,
——老师用智慧和心灵深情地把它浇铸。
(1)给这首诗加一个标题: 。
(2)本诗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和 。
(3)第一句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
(4)表 达主题的句子是哪句?
(5)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带到奥妙的寰宇:
听到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
答案:(1)老师的粉笔
(2)排比;设问
(3)各种颜色的粉笔
(4)最后一句
(5)科学知识的世界;世界每个地方的消息。
【教学反思】
语文的教案12
一、 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读课题:金子
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留下的那个问题吗? 彼得的金子是什么?
2、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读书来找到金子的真正含义吧!
二、 精读训练
1、 自由读1,2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思考:彼得有没有找到金子?
他和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一样?
2) 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彼得不甘心?
默默 埋头苦干 几个月 翻遍 整块土地
指名读第二段
齐读
3) 读到这里,彼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勤劳 有恒心
4) 彼得找到金子了吗?他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5) 为什么彼得付出并没有获得回报,没有发现金子?
读第一自然段
点出‘无意’,‘听说’从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听说:听来的话,不一定可靠。‘耳听为虚’。无意:无心之为,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听说和无意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暗示盲从。
什么叫‘蜂拥而至’,‘一无所获’?
6) 为什么大家都‘一无所获’扫兴而归?
7) 正因为盲从,才使彼得什么也没找到。那么彼得能不能找到金子呢?请大家读一读3—6自然段
2、 自由读3—6自然段
1)大家又发现了什么?
2)是什么让彼得决定留下来?
你从那些地方看出土地肥沃?指名读
3)为什么只能长草的土地在彼得眼中却是成功的希望?
4)他想到了什么?
5)点出‘若有所悟’?什么意思?
6)他‘悟’出了什么?
7)他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抓住机会
让我们再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3、 正因为抓住了机会,付出了劳动,踏踏实实地去劳动,彼得获得了成功。大家想一 想,彼得是怎么付出他的劳动的呢?
出示小黑板
白天,彼得————————————————————
夜晚,彼得————————————————————
整整五年,彼得————————————————————
齐读3—6自然段
4、 那么彼得的真金是什么?
1)他为什么无不骄傲?
2)正因为他是踏踏实实地靠劳动获得了财富,所以他才‘不无骄傲’地对别人说:引——
3)那么,小朋友知道他的真金是什么吗?
4)彼得发现了土地肥沃,并且善于抓住这个机会,付出艰辛的劳动,从而获得了财富,这就是彼得找到的真金。他懂得实现梦想必须脚踏实地,这就是真金。
5)再读第7自然段
6)彼得实现了他的梦想,那么我们小朋友的梦想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实现它?
三、 作业
设想一下,在彼得已经找到真金,明白真金的含义的今天,还是会有很多来自更远的地方的人,此时,彼得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评课情况
丁安文:
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的训练,能够较深地把握课文。但是设计稍显散碎了一点,缺少了对文本整体上的解读。
张静:
问题设计比较深,重点突出,对文本的把握很准。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也很到位,只是问题设计太多,应该留有适当时间让学生去发现。
季瑾:
能够直接切入课文重点,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但是剖析得太过细碎,失去了文章的整体性。
评课人:丁安文 张静 季瑾
教学反思
我想,一堂课下来,有颇多感受,一时也难以说清。还是结合这堂课,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语文、对课堂的认识,并力求深刻反思自我的不足。
一、创设情境,真切体验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中要“注重情感体验”,并使学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里的“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它具有亲历性、内发性和独特性,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将文本所蕴含的内容、情感与自身的认识、情感紧紧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读懂意思、读出韵味、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精心创设体验的'情境,让孩子们走进文本,走进彼得的世界,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感受他在淘金无望时的孤独无助以及种花成功的喜悦。这样,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彼得: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他们也情不自禁的关注着他的举止行为、关注着他内心的情感变化。当他们读到彼得几番磨难,终于获得成功时,不由得深深感叹:“天无绝人之路!”这是他们在深入的情境中的真切体验,也是他们来自文本的独特感悟。
二、从密切的生活联系感受真实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我们都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不可避免的,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形形色色的观念影响着。这些观念左右着他们的成长,也真实的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应该珍视这些课堂上生成的宝贵资源,积极组织引导,让它们“为我所用”,在思维的碰击中创造火花。
初读课文第一部分,孩子们很容易将彼得和成群结队的淘金者混为一谈,认为他也很想“发财”。确实,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虽然这个理解超出“标准”,我没有否认。但是,老师应该马上引导孩子们将彼得和淘金者进行比较,发现他们有着本质的不同:彼得虽然也是抱着“发财”的目标而来,但他更是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工作着的人。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真实的思想认识,又巧妙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了真实,提高了舆论导行的能力。
三、由多维的角色对话里走向精彩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其中,三者之间的对话应该具备交互性,是多维立体的。课堂教学要真正实现这种多位对话的理想境界,必须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民主、宽松、张扬个性、鼓励求异的课堂环境。只有这样,不但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而且使过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
在《金子》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用自己的心灵触摸文本,感受人物和作者的思想和情愫。在对话交流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碰撞出许多耀眼的火花:“不劳而获只能是个幻想,辛勤劳动才会梦想成真。”
“劳动创造一切。”……
这些闪烁着孩子们智慧火花的话语都告诉了我们这么一点:课堂上,只要老师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和文本、和别人的思想进行交流,那么,他们就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四、让课堂回旋呼应,激荡孩子的心
教学完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设想一下,在彼得已经找到真金,明白真金的含义的今天,还是会有很多来自更远的地方的人,此时,彼得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学生说得相当好,看来,是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涵。
一堂课,如何让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如何引发学生深沉的思索,如何激荡灵魂,激起生命的火花?我想,如果,我们能多一些独具匠心的安排,能够多一些荡气回肠的渲染,能够多一些发人深省的追问,那么,学生的情绪也便自然投入于其中了。课堂,不仅仅只是知识授受的场地,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了课堂的情意目标,让我们用心灵去碰撞心灵,用思想去搏动思想,用情感去触发情感。
语文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得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速、节拍等,力求声情并茂,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3、竞赛法:针对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木兰诗》,在《乐府诗集》的带领下,认识了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大家记得她是——花木兰。这节课我们要来继续了解她。
二、听读文本,感悟美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读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图片赏析(探讨图中木兰之美?):
小结:木兰是个内外兼修的女子,不仅外在美,而且还有内在美。
2、小组讨论并归纳: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木兰美在哪里?例如: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勤劳孝顺。
1(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不慕名利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谨慎。
小结:——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木兰真的是集合了很多很多优良品质,不仅比男儿都强,还具有所有女性都有的传统美德,勤劳﹑孝顺﹑质朴,在作者笔下近乎是一个完美的女子形象。
四、复述表演,走近木兰。
(课堂活动)
五、体验反思,互动释疑:(观看花木兰动画片视频)
千百年来,木兰一直是深受中国人们尊敬的女性,因为她勇敢、质朴、勤劳,她的`精神激励了成千上万中华儿女保家卫国。那么,在外国又如何呢?同样,也有很多故事来讲述木兰。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在战争中可能有怎样的故事呢?
可能受人欺凌,也可能被发现是女儿身······
2、木兰回到家乡后恢复女装,伙伴们吃惊,朝廷知道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可能重赏,可能重罚······
六、赞美木兰的话(一句话)。
七、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列举大家熟知的女英雄图片)
八、齐背《木兰诗》:用我们的背诵来唱响木兰的赞歌。
木兰精神值得传颂,现在让我们怀着对木兰的敬爱之情,一起再来背诵《木兰诗》。
语文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认“店、蹲”等15个生字,会写“店、决”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讲述这个故事。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把握故事内容。
2.能根据示意图讲故事,并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大象的大耳朵是它的特点之一。那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下面这几个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吗?
1.出示图片:蜘蛛河马长颈鹿蜈蚣(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2.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那么你们知道这几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吗?我们接下来学习新课文《蜘蛛开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同学们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教授识字方法。(出示课件)
(1)偏旁归类识字:寂、寞;蜈、蚣。
(2)加偏旁识字:店、编、付。
(3)联系生活识字:口罩的“罩”,照顾的“顾”,交换的“换”,匆忙的“匆”。
(4)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出示课件)
三、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再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1)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2)蜘蛛开了什么店?都有哪些顾客?都卖了哪些商品?
3.交流反馈。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你知道蜘蛛为什么要开店吗?(好寂寞,好无聊)
3.师:文中哪些字词写出了蜘蛛无聊的原因?(每天、蹲、等)
4.指导朗读,读出蜘蛛心中的抱怨。(重读两个“好”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生字。
2.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蜘蛛开了什么店,卖了什么商品,他的顾客是谁。(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口罩编织店——口罩——河马;
(2)围巾编织店——围巾——长颈鹿;
(3)袜子编织店——袜子——蜈蚣。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合作朗读,思考: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蜘蛛开了口罩编织店)
(2)蜘蛛为什么开口罩编织店?(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3)蜘蛛的编织店里口罩卖多少钱?(一元钱)你觉得一元钱贵不贵?为什么?
(4)蜘蛛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是谁呀?(河马)给河马织口罩简单吗?(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河马的嘴巴那么大)所以蜘蛛感叹“口罩好难织啊”。(指导学生体会“简单”到“难”的变化)
(5)出示句子: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①指名读句子,指导读出万分感叹、如释重负的感情。
②学习“工夫”“终于”两个词语。
③请学生用“终于”练习口头说句子。
3.出示第5自然段。
(1)学生自由举手朗读。
(2)蜘蛛觉得围巾织起来很简单,你们说对吗?(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织围巾到底简不简单。
4.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学生分组学习第6~8自然段。
(1)分组讨论,小组长按照合作要求指导学习课文。
(2)教师总结反馈。(蜘蛛卖围巾,碰到长颈鹿,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蜘蛛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围巾。可见织围巾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5.指名读第9~11自然段。
最后蜘蛛的袜子店迎来了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蜘蛛的反应是怎样的?(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6.学完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做任何事情不能只图简单,要勇于挑战困难,学会思考应对困难的方法。)4.读句子,完成练习。
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1)“一整天的工夫”意思是,说明给河马织口罩。(2)用“终于”写一个句子。
5.学完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三、复述课文,讲故事
1.(出示示意图)小组内交流故事内容,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奖励讲得好的同学。
2.课文的最后,蜘蛛跑回网上,那么蜈蚣的袜子到底织没织出来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在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发言。
3.师:大家的故事不仅讲得好,编得也好,回家后,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6.你觉得蜘蛛开店还可以卖什么?它可以卖给谁?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9个“会写字”,书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全班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
商:与“摘”的右半部分作区分,“冂”里面不是“古”。
期:左右宽窄相当,“其”字中间是两横。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全班互评。
[教学板书]
20蜘蛛开店
蜘蛛开店
口罩编织店卖口罩河马(一整天)
围巾编织店卖围巾长颈鹿(一个星期)
袜子编织店卖袜子蜈蚣(跑回网上)
做事不能只图简单,要勇于挑战困难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让学生充分理解故事所讲述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入一个环节:把学生平时遇到困难时的各种表现与故事中的蜘蛛作对比,从而让学生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只挑简单的来做,要勇于挑战困难,要学会思考应对困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找几个小伙伴共同来完成织口罩、围巾、袜子的工作。
语文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积累词语,学习准确使用动词。
2.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尝试抓住重点句整体感知课文。
3.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背诵。
4.通过对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尝试抓住重点句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能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搜集有关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1.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句?
生交流:韩愈:早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孟浩然: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
……
2.出示句子:
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开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1)指名朗读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2)理解“黄绿眉眼”:课文用了拟人手法,柳枝发芽时颜色发黄,看上去有黄有绿,就像是柳树刚刚睡醒,在春天睁开朦胧的双眼。
(3)齐读句子
3.这幅艳丽的春意图,有了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的加入,更是富有生趣。
出示: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男女生读
4.这段文字,就是著名作家郑振铎笔下的《燕子》。
板书课题,齐读
二、预习反馈,初步感知。
1.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借助词典理解意思。
(1)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从文中找出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2.交流反馈:
(1)出示:俊俏 吹拂 增添 演奏 活泼可爱 光彩夺目 百花争艳 波光粼粼
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区分:拂——佛 泼——拨
理解:俊俏 波光粼粼
(2)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活泼可爱、伶俐可爱、灵巧、轻快、俊俏……)
(3)重点交流: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板书)外形、飞行、停歇
三、深入理解,读中感悟。
(一)了解燕子的外形,体会它的“活泼可爱”。
(1)轻声读第一节,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交流、板书:活泼可爱
(3)“凑”是什么意思?“凑成”能否换成“组成”?
“凑”的意思是聚集,文中指几个部分合起来。“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便栩栩如生。
(4)小结:燕子外形描写采用了“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
指导感情朗读。
(二)从燕子飞行与停歇时的姿态,体会小燕子的轻快灵活。
1.小燕子长得活泼可爱,它们飞行和停歇时的姿态也十分优雅。
2.自由读课文,先填空,再想想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同桌讨论。
出示:
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着它剪刀似的尾巴,( )着身子在天空里( )过。还有几只( )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 )了一下水面。
有几对燕子( )倦了,( )电线上。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3.交流第一个填空。
(1)重点指导:“掠”。“掠”能换成“飞”吗?(掠——轻轻擦过的意思,写出了燕子的轻快灵活。)板书:轻快灵活
(2)指名朗读第3节,想一想,还有从哪里体现出燕子的轻快灵活?
(3)感情朗读课文第3节。
4.交流第二个填空。
(1)重点指导:“落”。指名读第4节,文中的“落”能与后面的“停”交换吗?(“落”既展现了燕子动态的美,又写出了燕子的轻快灵活。)
(2)齐读第4节
5.理解文中的比喻句:“嫩蓝的填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1)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什么比作什么?(把细线比作五线谱,燕子比作音符。)
(2)燕子正待演奏的将会是什么曲子?
6.男女生朗读课文3、4节。
四、总结全文、理解感悟
1.齐读全文,师总结: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机,使春天更加充满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们,春天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2.练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课文背诵。
(2)你喜欢哪一种小动物,抓住他的外形特点,用“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写下来。
板书:
外形 活泼可爱
1.燕子 飞行 轻快灵活
停歇
教学效果反馈:
《燕子》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优美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感悟燕子优美的外形、优美的飞行姿态、歇息时美妙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飞行时的动态之美,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力。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咀嚼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歇息时与春天景色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文中把燕子落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线谱,学生较难理解。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燕子飞倦了怎样休息?启发学生想象:对照一下插图,再闭上眼想象,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杆上的燕子变成了什么?那几根电线呢?书上哪个词表示出了看不清楚?谁能把它画出来?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先画了几根若有若无的细线,又在细线上画了几个小黑点。我随手在画上添了几根线,把学生画的小黑点连成了一组五线谱。问:“这像什么?几只燕子变成什么了?”仔细读读句子,品味一下,联系刚才想到的,又能体会到什么?再闭上眼睛,把烂漫无比的春天和燕子歇息时的情景联系起来,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了燕子的静态美。
在课后做的练习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内容,少数同学“谱”字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