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3-01-05 08:37:10 七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合集15篇)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平方根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复习引入)

  1、求下列和数的算术平方根4、9、100、9/16、0.25

  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

  讨论:这样的数有两个,它们是3和-3.注意中括号的作用.

  又如:,则x等于多少呢?

  二、探索新知

  1、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如果=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例如: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所以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2、观察:课本P45的图6.1-2.

  图6.1-2中的两个图描述了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的运算过程,揭示了开平方运算的本质.并根据这个关系说出1,4,9的平方根.

  例4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 100 (2) (3) 0.25

  3、按照平方根的概念,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正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0的平方根是多少?负数有平方根吗?

  一个是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符号: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可用表示;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可用-表示.

  例5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求出它们的值。

  归纳: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联系在于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负平方根。

  4、堂上练习:课本P46小练习1、2、3

  三、归纳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1、什么叫做一个数的平方根?

  2、正数、0、负数的平方根有什么规律?

  3、怎样求出一个数的平方根?数a的平方怎样表示?

  四、布置作业

  P47-48习题6、1第3、4题。

  五、板书设计:

  6.1平方根

  1、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如果=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

  2、a的平方根记为:

  3、平方根的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平方根》同步练习题

  1已知第一个正方形纸盒的棱长是6厘米,第二个正方形纸盒的体积比第一个正方形纸盒的体积大127立方厘米,试求第二个正方形纸盒的棱长.

  《6.1平方根》课时练习含答案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4是2的平方根

  B.2是4的算术平方根

  C.0的算术平方根不存在

  D.-1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是-1

  答案:B

  知识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解析:

  解答:A、4不是2的平方根,故本选项错误;

  B、2是4的算术平方根,故本选项正确;

  C、0的算术平方根是0,故本选项错误;

  D、-1的平方为1,1的算术平方根为1,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正和负)开平方的值,算术平方根为正的这个数的开平方的值,由此判断各选项可得出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较小数;

  2.通过分析、交流、合作,加深对较小数的认知,发展数感;

  3.能用科学技术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重点、难点:

  对较小数字的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感受较小数,发展数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我们已学过一百万有多大,请结合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描述这些大数。

  2.什么叫科学记数法?把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1)2500000(2)753000(3)205000000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入:

  出示“议一议”前三幅图(让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一百万分之一有多少呢?提示本节内容,导入课题“认识百万分之一”.

  三、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绝对值较小数的认知.

  1.出示投影:“议一议”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约为8844米;

  (1)让学生计算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千分之一是多少?相当于几层楼的高度?

  (2)让学生计算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百万分之一是多少?并直观地描述这个长度.

  2.出示投影:“议一议”

  (1)让学生计算出天安门面积的百分之一的面积,并用语言描述.

  (2)让学生计算出天安门面积的万分之一及百万分之一的面积,并用语言描述.

  教师综述: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会接触到较大的数,同时也会接触到较小的数;通过刚才大家的计算,交流体会,感受到一个物体的高度或面积的百万分之一的大小,使大家认识了百万分之一.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 的两边分别是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如果改变 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练习:

  下列说法对不对

  (1) 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 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 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

  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 ,求 的度数。

  [巩固练习](教科书5页练习)已知,如图, ,求: 的度数

  [小结]

  邻补角、对顶角.

  [作业]课本P9-1,2P10-7,8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1.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2.在已有的对幂的知识的了解基础之上,通过与同伴合作,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

  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训练他们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介绍的有关乘方运算知识:

  二、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以课本上有趣的天文知识为引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实际在列式计算时遇到了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给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结合学生现有的有关幂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推导尝试,力争独立得出结论。

  三、讲授新课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a3·a2=(aaa)·(aa)=aaaaa=a5,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即am·an=a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并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三、应用提高

  活动内容:1.完成课本“想一想”:a?a?a等于什么?

  2.通过一组判断,区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合并同类项”的不同之处。

  3.独立处理例2,从实际情境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4.处理随堂练习(可采用小组评分竞争的方式,如时间紧,放于课下完成)。mnp

  四、拓展延伸

  活动内容:计算:(1)-a2·a6(2)(-x)·(-x)3(3)ym·ym+1(4)??7?8?73

  (5)??6??63(6)??5??53???5?.(7)?a?b???a?b?7542

  2(8)?b?a???a?b?(9)x5·x6·x3(10)-b3·b3

  (11)-a·(-a)3(12)(-a)2·(-a)3·(-a)

  五、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特征,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1.请你根据本节课学习,把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方面写成体会,用于小组交流。

  2.完成课本习题1.4中所有习题。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提出问题:

  某地庆典活动需燃放某种礼花弹.为确保人身安全,要求燃放者在点燃导火索后于燃放前转移到10米以外的地方.已知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0.02m/s,人离开的速度是4m/s,导火索的长x(m)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你会运用已学知识解这个不等式吗?请你说说解这个不等式的过程.

  探究新知:

  1、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这个不等式的解法.教师规范地板书解的过程.

  2、例题.

  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x≤50(2)-4x3

  (3)7-3x≤10(4)2x-33x+1

  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请4名学生上来板演,其余同学组内相互交流,作出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点评板演情况.教师作总结讲评并示范解题格式.

  3、教师提问:从以上的求解过程中,你比较出它与解方程有什么异同?

  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体会不等式和方程的内在联系与不同之处.

  巩固新知:

  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2)-8x10

  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

  (1)x的3倍大于或等于1;

  (2)y的的差不大于-2.

  解决问题:

  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它的.树龄一般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m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cm,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cm.这棵树至少生一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

  总结归纳:

  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1、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通过学习,我取得了哪些收获?

  3、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仅做必要的补充和点拨?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1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 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 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 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 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教具模式的演示和通过画图等操作,交流归纳与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

  3、会用符号语方表示平行公理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重点:

  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难点:

  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复习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把教具中木条b与c重合在一起,转动木条a确认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问:在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相交外,还有别的位置关系吗?

  2、教师演示教具、

  顺时针转动木条b两圈,让学生思考:把a、b想像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两条直线,顺时针转动b时,直线b与直线a的交点位置将发生什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b与c木相交的位置?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形成共识、

  转动b时,直线b与c的交点从在直线a上A点向左边距离A点很远的点逐步接近A点,并垂合于A点,然后交点变为在A点的右边,逐步远离A点、继续转动下去,b与a的'交点就会从A点的左边又转动A点的左边……可以想象一定存在一个直线b的位置,它与直线a左右两旁都没有交点、

  二、平行线定义表示法

  1、结合演示的结论,师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平行定义:同一平面内,存在一条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换言之,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a与b是平行线,记作“∥”,这里“∥”是平行符号、

  教师应强调平行线定义的本质属性,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第二是设有交点的两条直线、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交点情况去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两者必居其一、即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或者不平行就是相交、

  三、画图、观察、归纳概括平行公理及平行公理推论

  1、在转动教具木条b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b与a平行?

  本问题是学生直觉直线b绕直线a外一点B转动时,有并且只有一个位置使a与b平行、

  2、用直线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3、通过观察画图、归纳平行公理及推论、

  (1)由学生对照垂线的第一性质说出画图所得的结论、

  (2)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板书、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比较平行公理和垂线的第一条性质、

  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不同点:平行公理中所过的“一点”要在已知直线外,两垂线性质中对“一点”没有限制,可在直线上,也可在直线外、

  4、归纳平行公理推论、

  (1)学生直观判定过B点、C点的a的平行线b、c是互相平行、

  (2)从直线b、c产生的过程说明直线b∥直线c、

  (3)学生用三角尺与直尺用平推方验证b∥c、

  (4)师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结论,教师板书、

  结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结合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公理推论:

  如果b∥a,c∥a,那么b∥c、

  (5)简单应用、

  练习:如果多于两条直线,比如三条直线a、b、c与直线L都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互相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本练习是让学生在反复运用平行公理推论中掌握平行公理推论以及说理规范、

  四、作业:课本P16、7,P17、11、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摸球游戏,了解并掌握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环环相扣的、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概率的定义及简单的列举法计算。

  2.应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下面事件: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②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③三角形内角和是360°;④蚂蚁搬家,天会下雨,

  不可能事件的有 ,必然事件有 ,不确定事件有 。

  2、任何两个偶数之和是偶数是 事件;任何两个奇数之和是奇数是 事件;

  3、欢欢和莹莹进行“剪刀、石头、布”游戏,约定“三局两胜”决定谁最终获胜,那么欢欢获胜的可能性 。

  4、足球比赛前裁判通过抛硬币让双方的队长猜正反来选场地,只抛了一次,而双方的队长却都没有异议,为什么?

  5、一个均匀的骰子,抛掷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求一个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那么能不能不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只通过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学习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二、情境导入

  1、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这个袋子中有5个乒乓球,分别标有1,2,3,4,5这5个号码,这些球除号码外都相同,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拿出来后再将球放回袋子中。

  (1)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它们的概率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概率的值?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三、探究新知

  1、请大家观察前面的抛硬币、掷骰子和摸球游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1)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设一个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有n种,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种结果出现。如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那么我们就称这个试验的结果是等可能的.。

  2、探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1)抛掷一个均匀的骰子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呢?

  (2)不透明的一个袋子中装有大小相同的三个球,一个黄色和已编有1.2.3号码的3个白球,从中摸出2个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摸出2个白球有多少种不同结果?摸出2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间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种等可能的结果,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P(A)=/n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做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的发生的概率为0,记做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

  3、应用新知

  例:任意掷一枚均匀骰子。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多少?

  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

  解:任意掷一枚均匀骰子,所有可能的结果有6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1,2,3,4,5,6,因为骰子是均匀的,所以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结果只有2两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5,6.

  所以P(掷出的点数大于4)=2/6=1/3

  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结果有3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2,4,6.

  所以P(掷出的点数是偶数)=3/6=1/2

  四、实践练习

  1、袋子里装有三个红球和一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小丽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请问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2、先后抛掷2枚均匀的硬币

  (1)一共可能出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结果有多少种?

  (3)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概率有多少种?

  (4)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概率是1/3,对吗?

  3、将一个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2次,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5的概率是多少?

  (4)向上的数之和为6和7的概率是多少?

  五、课堂检测

  1、甲、乙、丙三个人随意的站一排拍照,乙恰好站中间的概率是( )

  A 2/9 B 1/3 C 4/9 D以上都不对

  2、在一次抽奖中,若抽中的概率是0.34,则抽不中的概率是( )

  A 0.34 B 0.17 C 0.66 D 0.76

  3、把标有1、2、3、4…10的10个乒乓球放在一个箱中,摇匀后,从中任取一个,号码小于7的奇数概率是( )

  A 3/10 B 7/10 C 2/5 D 3/5

  4、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办法如下:凡购满100元得奖券一张,多购多得,现有10000张奖券,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则一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

  5、一个袋中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和4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球,则: P(摸到红球)=

  P(摸到白球)=

  P(摸到黄球)=

  6、一个袋中有3个红球和5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球和摸到白球的概率相等吗?分别是多少?如果不相等,能否通过改变袋中红球或白球的数量,使摸到的红球和白球的概率相等?

  六、课堂小结

  回想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同学们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1、等可能性事件的特征:

  (1)一次试验中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有限性)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2、求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步骤:

  (1)审清题意,判断本试验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

  (2)计算所有基本事件的总结果数n。

  (3)计算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数。

  (4)计算P(A)=/n。

  布置作业:

  1、P148习题6.4知识技能 1.2.3

  2、问题解决:请大家为“翠苑小区”亲子活动设计一个有奖竞猜活动方案。

  板书设计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1)

  等可能事件的特征:

  1、 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

  2、 每一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种等可能的结果,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3、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弄清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提出问题某学校计划购实若干台电脑,现从两家商店了解到同一型号的电脑每台报价均为6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甲商场的优惠条件是:第一台按原报价收款,其余每台优惠25%;乙商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优惠20%。如果你是校长,你该怎么考虑,如何选择?

  探究新知1、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汇报,派代表论述理由。

  2、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以下三种采购方案:

  (1)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2)什么情况下,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3)什么情况下,两个商场收费相同?

  3、我们先来考虑方案:

  设购买x台电脑,如果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问题1:如何列不等式?

  问题2:如何解这个不等式?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并板书如下:解:设购买x台电脑,如果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则6000+6000(1-25%)(x-1)<6000(1-20%)x

  去括号,得

  去括号,得:6000+4500x-45004<4800x

  移项且合并,得:-300x<1500

  不等式两边同除以-300,得<5

  答:购买5台以上电脑时,甲商场更优惠。

  4、让学生自己完成方案(2)与方案(3),并汇报完成情况。

  教师最后作适当点评。

  解决问题甲、乙两个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同时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措施。甲商场的优惠措施是: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乙商场则是: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选择哪个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多的优惠?

  问题1: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你该从何入手考虑它呢?

  问题2:由于甲商场优惠措施的起点为购物100元,乙商场优惠措施的起点为购物50元,起点数额不同,因此必须分别考虑。你认为应分哪几种情况考虑?

  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最后教师总结分析:

  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家商场购物花费是一样的;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但不超过100元,则在乙商场购物花费小。

  3、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又有三种情况:

  (1)什么情况下,在甲商场购物花费小?

  (2)什么情况下,在乙商场购物花费小?

  (3)什么情况下,在两家商场购物花费相同?

  上述问题,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适当点评。

  总结归纳:

  通过体验买电脑、选商场购物,感受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用不等式来表示这样的关系可为解决问题带来方便。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就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通过解不等式可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126页习题9.2第1题(1)(2)第3题1、2。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第一章整式的乘除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技能,会判断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同时在学习了有理数乘方运算后,知道了求n个相同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即,在中,a叫底数,n叫指数,这些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幂的概念,具备了幂的运算的方法,为本课打下了基础,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学习有助于培养训练学生的数感与符号感,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而本课内容又是学习整式除法及整式的乘除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进行体会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在实际背景中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经历观察、归纳、猜想、解释等数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数感符号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以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渗透数学公式的简洁美与和谐美。培养学生观察、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法则的探索及灵活运用。

  突破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法则的必要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幂的意义,将同底数幂相乘转化为几个相同因式相乘。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归纳,个人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知识迁移,总结出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法则。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理解“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养成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时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旧知链接、情境引入、归纳法则、探索拓广、反馈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旧知链接

  活动内容:1、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方,那么乘方的意义是什么?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学生课前将数学符号表述写黑板上,上课只口答文字描述。)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54,x3 ,(-2)2,-22 。

  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回忆幂与乘法之间关系,即,从而为下一步探索得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提供了依据,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准备。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3×108m/s,太阳系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4.22年。一年以3×107秒计算,比邻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计算下列各式:

  (1)102×103;

  (2)105×108;

  (3)10m×10n(m,n都是正整数).你发现了什么?

  3、 2m×2n等于什么?(1/7)m ×(1/7)n呢?(-3)m×(-3)n呢?(m,n都是正整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进行推导尝试,力争独立得出结论。.教师鼓励算法的多样化。 )

  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自然地体会到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必要性。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善于将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培养学生数学转化的思想及重视算理的习惯。

  第三环节新知探究,归纳法则

  活动内容一:你能用字母表示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并说明理由吗?

  (1)将引例中的各算式改写成乘法的字母算式。

  (2)观察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3)试猜想:am . an=( ) (自主完成改写算式,观察思考,并进行猜想,发表见解。)

  (4)验证你的猜想。

  (5)小结归纳法则。

  (小组讨论,相互交流。鼓励学生用进行验证。对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引导学生用语言、数学符号两种方式表述,便于理解和记忆,互相补充。)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m· an=am+n(m,n是正整数)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究活动,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并感悟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验证、小结归纳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符号、化归等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二:am · an · ap等于什么?你是怎样做的?与同伴交流

  am· an· ap = am+n+p

  法则应用注意事项:(1)等号左边是同底数幂相乘法。

  (2)等号两边的同底相同。

  (3)等号右边的指数等于左边的指数和。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数、字母、单项式、多项式等整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同底数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时相乘,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也成立,培养学生的联系拓广能力。

  第四环节活学活用

  活动内容一:

  例1、计算:(1)(-3)7×(-3)6(2)(1/111)3×(1/111)2

  (3)-x3.x5(4)b2m.b2m+1

  (学生口述计算的每步过程和依据,师板书(1)解题过程。强调运算方法;强调字母a的指数;强调括号问题。其余自主完成计算,板演练习。集体讲评纠错。)

  设计意图:规范解题步骤的同时,进一步体会算理,并深刻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达到熟练、准确运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目的。

  活动内容二:

  例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m/s,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大约需要5×102s.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

  (独立审题,认真计算,交流讨论,发表见解。小组内交流方法。小结归纳,相互补充。)

  设计意图: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时培养学生用心审题的好习惯。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

  活动内容:课本随堂练习

  1.计算:

  (1)52×57;(2)7×73×72;

  (3)-x2·x3;(4)(-c)3·(-c)m.

  2.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做4×109次运算,它工作5×102s可做多少次运算?

  3.解决本节课一开始比邻星到地球的距离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自主探究完成。)

  设计意图: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突破难点,在交流过程中理解、尊重他人意见,从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及哪些数学思想?

  (鼓励学生多角度地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评价,大胆发表见解和疑问。)

  设计意图:在知识的整理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予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7.1A组1.B组1、2、3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布置,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设计反思:

  1.培养学生数学思想,让学生掌握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给他们时间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整体的数学思想,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进教学和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努力改进教学和评价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课上通过学生自主讲解展示学习效果,教师只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点拨部分难点即可。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概念;

  2.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教学难点: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判断是否是对顶角.

  准备活动:在打桌球的.时候,如果是不能直接的把球打入袋中,那么应该怎么打才能保证球能入袋呢?

  教学过程:

  内容一:

  课件展示桌球运动中球入袋的情景,观察图中各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但是不要求学生说出图中所有的角之间的关系;在对图中角的关系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

  教师提醒学生:互为余角、互为补角仅仅表明了两个角之间的度量关系,并没有对其位置关系作出限制.(为下面的对顶角的学习作铺垫)

  想一想:

  在右图中,(1)哪些互为余角?哪些互为补角?

  (2)∠3与∠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AOE与∠BO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结论: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让学生探索出“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结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说明理由.

  内容二:

  议一议:

  (1)用剪刀剪东西的时候,哪对角同时变大或变小?

  (2)如果将剪刀简单的表示为右图,那么∠1和∠2有什么位置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能试着说明理由吗?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授: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

  算术法:(328-64)&pide;44=264&pide;44=6(辆)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328人,可得。

  44x+64=328 (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学生可能利用逆运算求解,教师加以肯定,同时指出本章里我们将要学习解方程的另一种方法。)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

  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

  通过分析,列出方程:13+x=(45+x) (2)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这个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样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学的方法启发了我们,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也就是只要将x=1,2,3,4,……代人方程(2)的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过程

  一、目标展示

  二、情景导入。

  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三、直线平行的条件

  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如图(课本P13图5、2—5)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

  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

  ∠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1=∠2∴AB∥CD、

  如图(课本P14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用角尺画平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平行线。

  学习目标一: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题组一:

  1、叫做平行线。

  如图:a与b互相平行,记作,a。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b只有与两种。

  3、下列生活实例中:

  (1)交通道路上的斑马线;

  (2)天上的彩虹;

  (3)阅兵队的.纵队;

  (4)百米跑道线,属于平行线的有。

  学习目标二:掌握两个平行公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题组二:

  4、通过画图和观察,可得两个平行公理:

  ①、经过点,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符号表达式:若b∥a,c∥a,则。

  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①、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

  ②、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

  ③、 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

  6、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

  A、有且只有一条;B、有两条;C、不存在;D、不存在或只有一条

  教学设计

  1、落实教学常规,践行学校《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要求》。

  2、优化教学策略,老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倡“学先教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做”,老师依学定教,点拔引领,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交流、展示、应用”中内悟知识。提倡“当堂训练”,在教学设计中,要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环节,当堂落实。力争当堂完成“双基”任务。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情景感受利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广泛性,能利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

  2、让学生感受到可以用数量表示图形位置,几何问题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形成数形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有序数对是“有序的”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书P105画面并提出问题,在建国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观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么组成的吗?

  原来,他们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如第10排第25列举红花,第28排第30列举黄花)整个方阵就组成了绚丽的背景图章。类似用“第几排第几列”来确定同学的位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方法。

  二、师生共同参于教学活动

  (1)影院对观众席所有的座位都按“几排几号”编号,以便确定每个座位在影院中的位置观众根据入场券上的“排数”和“号数”准确入座。

  师:只给一个数据如“第5号”你能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吗?为什么?要确定必须怎样?

  生:不能,要确定还必须知道“排数”。

  (2)教师书写平面图通知,由学生分组讨论。

  今天以下座位的同学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讨论:(1,5), (2,4),(4,2),(3,3),(5,6)。

  师:你们能明白它的意思吗?

  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后得到共识:规定了两个数所表示的含义后就可以表示座位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①怎样确定你自己的座位的位置?

  ②排数和列数先后须序对位置有影响吗?

  生:通过讨论,交流后得到以下共识:

  ①可用排数和列数两个不同的数来确定位置。

  ②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须序对位置有影响。

  (3)让学生的问题都是通过像“9排8号”,第2列第4排,这样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前面的表示“排数”后面的表示“列数”。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4)在生活中还有用有序数对表示一个位置的`例子吗?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倾听学生的交流,并对学生提供的生活素材给予肯定和鼓励。

  例如:人们常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点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p46的练习。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6,1,1。

  2、“怪兽吃豆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图中标志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3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

  1 2 3 4 5 6 7 8

  五、教后反思

  师: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由同学交流解决问题,教师设疑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掌握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2、会运用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化简整式。

  3、会用多项式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教学难点:例2包含了多种运算,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小明找来一张铅画纸包数学课本,已知课本长a厘米,宽b厘米,厚c厘米,小明想将课本封面与封底的每一边都包进去m厘米,问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在铅画纸上裁下一块多大面积的长方形?

  二、引出新知,探究示例

  1、合作探索学习:有一家厨房的平面布局如图1

  (1)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厨房的总面积。

  (2)这三种不同的方法表示的面积应当相等,你能用运算律解释吗?

  (3)通过上面的讨论,你能总结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规律吗?

  (让学生以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索,然后表达交流)

  答:(1)总面积:(a+n)(b+m);a(b+m)+n(b+m)或b(a+n)+m(a+n);ab+am+nb+nm

  (2)总面积相等,由此可得到(a+n)(b+m)=a(b+m)+n(b+m)……①

  =ab+am+nb+nm……②

  第①步运用分配律把(b+m)看成一个数,第②步再运用分配律。

  (3)由(a+n)(b+m)=ab+am+nb+nm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2、运用新知,计算例题

  例1:计算

  (1)(x+y)(a+2b)(2)(3x—1)(x+3)(3)(x—1)2

  解:(1)(x+y)(a+2b)=x?a+x?(2b)+y?a+y?(2b)=ax+2bx+ay+2by

  (2)(3x—1)(x+3)=3x2+9x—x—3=3x2+8x—3

  (3)(x—1)2=(x—1)(x—1)=x2—x—x+1=x2—2x+1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这三题都按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进行,运算过程中注意符号,防止漏乘,结果要合并同类项。

  反馈练习:课内练习1

  例2,先化简,再求值:(2a—3)(3a+1)—ba(a—4),其中a=

  解:(2a—3)(3a+1)—ba(a—4)=6a2+2a—9a—3—6a2+24a=17a—3

  当a=时,原式=17a—3=17×()—3=—19—3=—22

  注意的几点:(1)必须先化简,再求值,注意符号及解题格式。

  (2)当代入的是一个负数时,添上括号。

  (3)在运算过程中,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来计算。

  反馈练习:1、计算当y=—2时,(3y+2)(y—4)—(y—2)(y—3)的值。

  2、课内练习2、3。

  三、分层训练,能力升级

  1、填空

  (1)(2x—1)(x—1)=

  (2)x(x2—1)—(x+1)(x2+1)=

  (3)若(x—a)(x+2)=x2—6x—16,则a=

  (4)方程y(y—1)—(y—2)(y+3)=2的解为

  2、某地区有一块原长m米,宽a米的长方形林区增长了200米,加宽了15米,则现在这块地的面积为平方米。

  3、某人以一年期的定期储蓄把20xx元钱存入银行,当年的年利率为x,第二年的年利率减少10%,则第二年到期时他的本利和为多少元?

  四、小结

  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与疑问?教师及时总结内容并解答疑惑。

  五、布置作业

  课本的分层作业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1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8-24

数学下册教案03-16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0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29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02-03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热门】02-04

【热】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04

【荐】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15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推荐】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