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欣赏大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知道其音画合一的艺术特色。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康定斯基作品的认识和感觉,感受画面线条和图形、颜色所传达出来的韵律感。
2、初步尝试用线条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幻灯片、油画棒、白纸。
一、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体验绘画的快乐,激发想象力。
1、师:“小朋友们用笔画过线条吧?你们有没有看见图画上的线条跳舞啊?你们猜猜他们会跳什么舞?”
教师边画线条边引导幼儿说出:“线条在跳圆圈舞、线条在跳直线舞、线条在跳曲折线舞……”
幼儿自由回答各种线条舞。
2、线条所代表的音乐
师:小朋友跳舞需要音乐,那线条跳舞会随着什么样的音乐跳呢?
幼儿自由猜测哼唱线条所表示的音乐。
3、线条随着音乐跳舞
教师播放音乐随着音乐画线条。
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线条急着要上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线条是怎么跳跟着音乐跳舞的。
二、出示康定斯基的画
教师:费老师今天要向你们介绍一位画家,他叫康定斯基,他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画家。他也喜欢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作画。他的画很有节奏感,和音乐一样呢。
出示图画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东西?
幼:各种形状,各种线条,大片的黄色。
总结出有哪些线条:折线、弧线、圆形、横线。
教师:你看出来画家有没有具体的一样东西呢?
总结:这样的画叫抽象画。
教师:画家画的时候,心里想着一首音乐呢。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听几首音乐,听了以后请你说一说,哪一首音乐最像这幅画。(可以学着大画家一样用手比划比划这幅画)
教师分别放小夜曲、凯旋进行曲、马刀舞曲.。幼儿边听音乐边可以边晃动身体做各种动作)
教师:谁来说说像那首音乐?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图画中的线条和音乐很像(一道道波浪线很像跳跃的节奏,黑色的圆圈咚咚咚的像重重的'音乐。折线和很尖很尖的声音很像。)
总结:看来这幅画和每首音乐都有相像的地方,他就像一首很复杂的音乐。
三、教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首乐曲,你可以用一种你最舒服的姿势来听。(播放乐曲“单簧管波尔卡”。)
(“你可以用一种你最舒服的姿势来听”,这个给了儿童一个自由感受和欣赏音乐的宽松空间,也体现了教师对儿童的尊重。在听的过程中,儿童可以趴着,可以在位置上做着各种动作。)
教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很快乐,很兴奋,像春游一样,好像是出去玩,很高兴,有点疯。
教师:你想把这首音乐画出来吗?现在再听一遍音乐,你可以把眼睛闭起来,想一想,音乐和你的画里有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线条。
再次播放音乐。
教师:你决定怎么样画呢,画什么样的线条和颜色呢?
幼儿自由作答
教师:现在就请小朋友开始画吧,让你的线条和颜色在纸上变成好听的音乐。
三、欣赏作品
教师:把你们画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吧。
(音乐声中)教师:“谁来讲讲你为什么这样画?”
幼儿交流。
教师:“线条颜色跳完了舞,我们也一起来跳舞吧。”
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2
目标:
1、感知水中倒影的自然景象,感受倒影的对称、均衡与和谐美。
2、初步了解倒影的特点,有创作倒影画的欲望。
准备:
1、smart课件一份
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一起朗诵《我家门前小池塘》。
2、提问:小池塘为什么摇着太阳和月亮,大家都来照相?
小结:就像我们照镜子一样,美好的事物呈现的水中的影子,我们叫它倒影。有很多摄影家都喜欢拍倒影,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
二、欣赏不同的摄影作品,感知水中倒影的'自然景象。
1、观看视频,幼儿初步进行感知。
2、提问:你刚才看到了哪些景象的倒影?
3、比较图片,让幼儿感知有倒影和无倒影之间的区别。
小结:我们生活中的美好景象有了影子后都会显得更生动、更充实,在画面中也会显得更好看。
三、重点欣赏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幼儿感受倒影的对称、均衡与和谐美。
1、利用翻版,让幼儿自由选择,一起欣赏有代表性的图片。如动物、人物的倒影作品。让幼儿发现倒影特点。
2、游戏:看看哪个是影子在游戏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倒影的特点。
四、欣赏倒影画作品,让幼儿感知倒影画的常见画法,激发创作的欲望。
1、欣赏绘画大师的倒影画作品,了解倒影画的常见绘画方式。
2、在游戏中,欣赏幼儿的倒影画作品,有自己创作倒影画的欲望。
五、活动延伸:幼儿区角或家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副倒影画。
(反思: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具有恬淡、宁静之美,采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既简便又容易,幼儿对这种新的造型产生兴趣,在引导幼儿体验对印的奇妙后,获得创造乐趣。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主要让幼儿欣赏、感受倒影的对称、均衡与和谐之美,了解倒影的特点,有创作倒影画的欲望。开展活动主要采用了白板课件来进行,运用链接、骰子、拖动、互动、放大等功能,让幼儿全方位的感知水中倒影的自然景象,感受倒影的美。同时,在激发幼儿创作欲望的时候,我让幼儿欣赏了点彩、水墨、拓印等创作方法,让幼儿感知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创作出不同感受的作品,但都紧紧围绕了倒影的特点,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并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3
设计意图:
理论基础:《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起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有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使其“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经验基础:大班幼儿已初步的认识风筝结构的对称性特点。从艺术学习经验的的角度,大班已具备美术欣赏的能力,能感受理解作品内容,并能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的理解;上学期已欣赏过《脸谱》,对对称美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课程意义:春天如约而至,放风筝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活动。风筝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由此我们在大班开展民间工艺品风筝欣赏,能增进幼儿对我国传统艺术的了解,丰富对不同风格特点的艺术作品的美的体验。
活动目标:
1、了解风筝文化历史,喜欢中国传统工艺。
2、感受风筝图案所蕴含的寓意美和构图的对称美
3、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表现风筝的寓意美和对称美。
重点:鉴赏风筝图案的寓意美
难点:表达和表现风筝的寓意美和对称美。
活动准备:
1、视频一:以风筝产生、发展、演变历史为内容的动漫。
2、视频二:沙燕风筝、龙型的串子风筝,等不常见的风筝图片若干。
3、实物风筝“连年有余”大小共五只;我地市场常见的实物风筝若干。
4、设计风筝的材料每人一份
5、环境创设:展示区用于风筝展览和视频展示。体验区用于赏析和创作风筝。
6、形象寓意的相关经验准备,蝴蝶代表爱,荷花代表和平等。
活动过程:
一、参观欣赏,初步感受。(展示区)5分钟
1、抛出参观任务。师语:“你们曾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放过风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风筝展览,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风筝。参观后,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什么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2、 幼儿自由参观各种实物风筝,老师与个别孩子交谈,了解孩子们对风筝的认识。
3、 请个别幼儿围绕“喜欢什么风筝,为什么喜欢”交流参观感受。
4、教师小结孩子们的感受交流。师语:你们喜欢的风筝有的是因为图案很美,如喜洋洋图案的,蝴蝶图案的,奥特曼图案的,有的是因为色彩很美,如像彩虹一样的颜色。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只很特别的风筝,请小朋友欣赏,看看它美在哪里?出示实物大风筝,抛出任务。
二、感受鉴赏,表达体验――鉴赏实物风筝“连年有余”艺术美。(体验区)10分钟
1、小组赏析寓意美。(每组一只同造型的小风筝)
(1)师语:请幼儿看看这只风筝上有什么图案形象?鱼有什么好的寓意,莲有什么好的寓意?为什么要把鱼和莲画在一起,它们有什么好的意思?
(2)幼儿分组鉴赏图案形象美,讨论分析其寓意美;教师引导幼儿充分讨论,尊重孩子们的自主体验,鼓励他们大胆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3)小组代表交流感受。教师小结:这只风筝不仅是鱼和莲花的造型非常美,而且这两种形象结合在一起还有一个好的意思那就是“连年有余”,代表着放风筝的人的美好愿望,希望我们的生活永远富足。
2、集体赏析构图美。
(1)师语:除了风筝的图案形象美和寓意美,这些形象的构图有什么地方特别?
幼儿鉴赏构图的对称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鱼和莲花分布在风筝的什么位置,我们以前见过这样的构图没有?
(2)个别幼儿交流看法,教师小结:这只风筝的构图具有对称性特点与以前的脸谱构图方式一样。你们都喜欢风筝,但你们知道风筝是谁发明的呢?风筝有什么来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视频。
三、观看视频,拓展认知 (展示区)4分钟
1、观看视频动漫,了解风筝的起源及演变。(视频故事:风筝起源于春秋,是鲁班发明的,那时的风筝是木头做的,叫木鸢,打仗的时候用它传递消息。到了汉代,有了纸张,每到春天人们用纸做成各种各样的风筝到田野里放飞,希望将晦气带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的运气。现在,风筝成为我国独有的民间工艺品,用于居家装饰等,放风筝也成为人们的一项健身运动。每年的春天,许多地方还举办风筝节。)
2、再看视频图片,了解各种不常见的风筝,再次从寓意美和对称构图美的角度引导幼儿观赏。
3、教师小结:“这段视频让你们知道了风筝的历史,还见识了不少我们这里不常见的风筝,你们想不想设计风筝呢?设计的风筝要有好的意思,还要用对称性原理进行构图。”
四、自主创作,设计风筝。(体验区)15分钟
1、幼儿自主创作设计风筝。
2、教师分组指导。
(1)引导幼儿思考选择有好的寓意的形象;
(2)引发小组内成员互动,推动创意分享;
(3)鼓励幼儿求异创新;
(4)指导幼儿对称构图
3、分组点评。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发同伴互评,指导点评。
4、展示幼儿作品,共同装饰教室,活动结束。
课后反思:
该课程方案,经过几位老师在同课异构的实践结合自己的思考不断发展完善起来。
关于目标重点的设计:风筝蕴含的艺术美的元素非常丰富。在构图上除去对称性特点,还有镶嵌,平衡、饱和等;在色彩上,有对比色的运用,调和色的运用,还有中国红,青花瓷等色彩的特色,一节课不可能让孩子们了解所有的关于风筝的艺术知识,感受所有的艺术美,为此我根据大班的欣赏要求,在中班对理解作品内容本意的基础上提出寓意理解的要求,并作为这节课的重点。
关于活动环节的设计:在几位老师的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风筝的历史非常感兴趣,有一节课里,一位老师用近半小时的超长时视频介绍,孩子们仍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表现出大班孩子特有的求知欲,为此保留了这一环节,并把了解风筝历史作为目标之一,从拓展孩子们认知的角度进行了材料整合。
在同课异构的实践中,发现欣赏环节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教师要么根本没有从风筝艺术美的角度进行分析鉴赏,要么就是将造型美,构图的对称、镶嵌、饱和美,色彩美等所有的艺术美都一一鉴赏。为此在我设计的方案中,主要从内容美和构图美两个方面进行欣赏,即新知识――寓意美和已有的经验――构图对称美,这样既可以使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又突出了重点,还避免欣赏活动不欣赏的现象发生。
在创造美的环节里,有的老师是直接投放对称性构图的风筝进行装饰,有的老师投放印染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印染,都是风筝对称美和色彩美的经验的应用和创造,值得肯定的是他们都让孩子们充分自主,没有提出创作要求。在我的设计里,因为前面的环节都是寓意美和构图对称美的鉴赏,那么在创造美的环节里,我要求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迁移创作,设计的风筝形象要有好的意思,还要用对称的方式进行构图,从而加深孩子们对这两种艺术美的理解。可能创作的空间是小了,但教学的目标性强了,重点更加突出。由此,随后生成自主创作画风筝的活动,虽然当时没有给予孩子们最大的自主,但生成活动对这一缺失作出了及时的弥补。
正因为一节课的容量有限,在实践中,我发现了不少艺术的和非艺术教育资源,如风筝运动,风筝节,风筝有南北两大流派且各有其美,仅从艺术的角度它就可以形成一个教学单元,其蕴含的艺术元素几乎可以囊括中国传统艺术特点。为此,还可以生成以下活动:艺术活动:亲子制作风筝、画风筝、欣赏风筝的色彩美、欣赏风筝构图的镶嵌美、欣赏南北风筝的艺术美、印染风筝、风筝歌舞等;户外活动:放风筝;社会体验活动:风筝节活动;等等。以上这些活动我将依托家庭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和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资源分步实施。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领会画面中所呈现的自然风光之美,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的宁静。
2、在音乐与环境的艺术氛围中用心去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与人物的情感。
3、能对盲女的处境产生深切的同情,愿意给予生活中的盲人关心与帮助。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柔美的音乐(最好是关于大自然),眼罩人手1副。
2、油画棒、白纸、记号笔、教学挂图:《盲女》。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盲女》,播放音乐,师幼共同欣赏。
1、引导幼儿观察整体画面。
师: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幅图画,看看图上有什么?(两个小女孩、彩虹、原野、牛羊、飞鸟、鲜花、蝴蝶)地上有什么?(草)远处是什么?(村庄)
2、师:这幅画的颜色怎么样?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3、引导幼儿讨论画中人物的关系。
师:图上的两个女孩是谁?为什么有个小女孩闭着眼睛呢?
4、师:这个小女孩眼睛看不见,我们叫她盲女。
请你们猜猜坐在盲女边上的小女孩在做什么?
5、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表情,体验盲女的用心感受。
师:盲女的眼睛看不到,她能感觉到这些美丽的风景吗?(可以,眼睛看不见,可以用耳朵听)
6、师:除了听,她还可以怎么感受呢?她会摸到什么?她会闻到什么?
二、教师创设有艺术氛围的环境,引导幼儿去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与人物的情感。
师:你们见过盲人吗?盲人是什么样子的?(有的戴着眼镜,有的眼镜睁开一点点等)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讲述画面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吧!(播放柔美的背景音乐)
师:亲爱的盲姑娘,轻轻地坐到这里来,用你的手去摸一摸,你感觉到柔软的草地吗?用你的鼻子去闻一闻,你闻到清新的空气了吗?你闻到花香了吗?用你的耳朵去听一听,你听到小鸟的.歌唱了吗?你听到牛羊在草地上奔跑的声音了吗?你听到……还有,我要告诉你,天空很蓝,还有一道绚丽的彩虹,草地很美……(教师可以自己创编表现画面意境的文字朗诵)
三、让幼儿闭着眼睛感受周围的环境,激发幼儿的爱心。
师:闭上眼睛以后你有什么感觉?
师:盲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吗?你会怎么样帮助盲人呢?
四、户外写生。
1、准备好绘画材料,组织幼儿去户外写生,进一步感受自认风光之美。
2、幼儿自由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五、回活动室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师:你在画面上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你觉得哪里美?
【活动反思】
作品《盲女》是一幅表现乡村现实生活的油画。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欣赏《盲女》,领会画面中所呈现的自然风光之美,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沉静的自然之美,以此产生对比,从而萌发幼儿对盲女的境遇产生同情、关爱盲人的情感。
在活动的选材上,盲人,可以说是幼儿所熟悉的。无论是在街上,或是在电视中,幼儿或多或少都了解过盲人,知道他们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是多么向往光明。因此,给幼儿欣赏《盲人》,并没有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反而在活动中便于引导幼儿与作品中的盲女感同身受,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所带来的启示。
?盲女》这个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有逐步深入观察画面的探讨,有用心想象、感受的体会,有幼儿蒙眼睛做盲人活动的游戏。整个活动教师都在创造多样化的欣赏方法和途径,从而让幼儿不断地变化角色去感知、体会,这比教师单纯而又有限的讲述生动有趣多了。同时,通过欣赏,还能让幼儿感知大自然的色彩之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对幼儿的绘画能力也有所帮助。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三环节,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教师用舒缓的语气描述着画面中大自然的美,让孩子们感受盲人向往光明的意境。我认为这一环节不但欣赏的形式比较特别,用优美的语言带领幼儿与盲女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而且也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受,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高尚情操。
但是,遗憾的是最后的游戏环节并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原本设计这一环节,是想让幼儿进一步的感受盲人在生活中的许多不便之处,以此对盲女产生深切的同情。但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孩子似乎觉得蒙着眼睛做盲人很好玩,带着好玩的心态去体验,没有真正感受到盲人的无奈心情。
通过活动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此方面的诸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美术欣赏的素养。才能更好地组织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更好地成为幼儿欣赏的引导者。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5
【教学目标】
1、欣赏卢梭的作品《奇异的景色》,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及对动植物的细腻刻画,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大胆创作,画出心中的丛林,尝试运用不同的作画工具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现形态各异的丛林植物。
3、喜欢参加美术欣赏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活动前观看视频:美丽的热带丛林。
2、多媒体课件2个。
3、钢琴曲《迷雾森林》、《森林狂想曲》。
4、水粉颜料、排笔、树枝、眼药水瓶、白帆布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初步感受画面,自由地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导入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画,我们仔细欣赏以下,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画上有些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课件播出作品后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欣赏画面一到两分种,可边看边自由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接着请几名幼儿说说对作品的感觉。
2、仔细观察画面,欣赏动植物的细腻刻画及色彩的运用。
师:“小朋友,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呀?”
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兴趣点,从不同视点对作品进行独立自由的观察。
★如果幼儿首先注意到的是画面中的动物
提问:“你能找到丛林里的猴子藏在哪里吗?它们在做什么呢?有什么样的姿态?你能学学他们的样子吗?”
每当有孩子找到猴子时,将鼠标点到那只猴子,这时画面会放大,并发出卡通音效,既便于孩子们观察,又增强了趣味性。
★如果幼儿首先注意到的是画面中的植物
提问:“丛林里的植物长的怎么样呀?”
教师小结:丛林非常地茂密,一层层重叠在一起,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这些植物像活的一样充满了生命力。
师:我们2人、3人或大家一起合作,表演一下茂密的丛林。(配乐)
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形态各异的植物,以加深对画面的感受并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孩子们首先关注的是画面的色彩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这幅画中什么颜色最多?这些绿色一样吗?
(2)你发现了什么样的绿色?
(3)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种绿色来画丛林?”
利用课件展现绿色色谱,向幼儿介绍画家用了二十几种绿色来画丛林植物,每一片叶子都仔细地描绘,丰富的色彩细腻地刻画出丛林植物的繁茂多样。
3、了解作品名称及画家,欣赏其它丛林组画,进一步感受卢梭的作品风格。
师:“这幅画的'名字叫《奇异的景色》,是法国的一位叫卢梭的画家画的。其实卢梭并没有去过真正的丛林,但是他根据自己的想像画了很多热带丛林的画,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4、大胆创作心中的丛林,尝试运用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现形态各异的丛林植物。
(1)说说你们心中想象的丛林。
(2)介绍作画的工具。
(3)猜一猜:我们可以用粗细不同的排笔画什么?用课件演示。
今天,我们一起合作在布上画一画我们心中想象的热带丛林。
幼儿创作过程中,尽量不去干预,适时帮助、引导有困难的幼儿完成创作。课件定格在四幅丛林组画,音乐循环播放。
5、分享作品,体验创作的快乐。
创作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自由走动,欣赏自己和同伴合作的作品。教师以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肯定幼儿的作品,引导他们从色彩是否丰富、植物的形态是否生动、想象是否独特等方面进行评价。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
2、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生共同欣赏。师: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生: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师:我们来学学她的样子。
2、师: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用了暖色的调子,小朋友,你们能感觉到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生:暖洋洋的。
3、师:阿姨正在做梦,我们看看好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背景出现蓝色夜空)生:梦见了蓝色的夜晚,现在阿姨睡在冷色的调子里,不但睡得温暖、香甜,而且还很安静。
4、师:她还在做梦呢?梦见了她睡在沙漠里,红色为主的沙漠给人什么感觉?(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炎热的感觉。
5、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绿色的草地,以绿色为主的草地,让我们感觉空气很好,阿姨睡得很舒服。
6、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出现背景)生:她梦见自己睡在海边,蓝色的海水,让我们感觉海边好像有风要吹过来,很凉爽。
三、启发幼儿作画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调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试试看,等会儿,我让阿姨搬到你那里去,好吗?
四、过程指导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评价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幼儿作品,请全班幼儿一起体验背景变化后的感受。
课件设计思路与教学活动反思
一、设计思路封面以蓝色泡泡模板为背景,依次出现美术欣赏、梦、设计者、制作者。图片一以盒式向内收缩出现名画《梦》,供幼儿欣赏,感受《梦》的`意境。图片三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剪贴,去掉人物的背景图片四人物不变,插入蓝色夜空背景,让孩子感受蓝色给人冷、安静的感觉。图片五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沙漠背景,让孩子感受红色给人暖、热的感觉。图片六人物置于顶层,插入绿色草地背景,让孩子感受绿色给人空气清馨的感觉。图片七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海边背景,让孩子感受淡蓝色给人凉爽的感觉。图片八出现名画《梦》、图片四、五、六、七,供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大胆用色涂画背景。封底和封面背景相同,依次出现多谢指教等字样。
二、教学活动反思本节课的目标是名画欣赏,毕加索的《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其次是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首先,设计的课件《梦》色彩鲜艳明快,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法中的图片,让图片活了起来。其次,名画的背景采用蒙太奇式的切换,让孩子充分感受随着背景色调的变化,而引起的不同心理感受,这样幼儿很容易将抽象的色调理解转化为直观感受。课件取代了幻灯片的不覆盖性、多变形,名画的色彩明亮、课件制作巧妙,在这里课件发挥了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背景的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大部分孩子想的奇妙却难以表达。孩子们很喜欢创作画,今后我将多设计想象画课题,开拓幼儿的思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初步了解国画,感受我国著名的国画画家齐白石老爷爷的作画风格。
2.在画面中,尝试和探索虾儿多样的组合排列,体会画面安排和构图美。
【活动准备】
齐白石作品图片若干张;国画虾的绘画步骤图解;宣纸、毛笔、调色盘、国画颜料、墨、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的形式导入。
师:“驼背老公公,胡子毛烘烘,热火锅里去洗澡,青袍换成大红袍。”小朋友猜一猜,这是说谁呢?
二.展示齐白石作品。
师:画上有什么?
幼:虾。
师:虾儿生活在哪里呀?你喜欢这些画么?为什么?
幼:喜欢。画得像真的一样。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些画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吗?
幼:用毛笔画的。
师:我们小朋友以前画画用油画棒、彩笔、铅画纸、白纸画,这种画叫国画,国画有它特殊的工具。
分别出示毛笔、国画颜料、宣纸、墨、水并向幼儿一一介绍。
师:小朋友知道这些可爱的虾是谁画的么?
幼儿1:画家画的。
幼儿2:不知道。
师:这些画是我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齐白石老爷爷画的。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虾体晶莹剔透、笔笔传神,所以称得上是画坛一绝。也因此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齐白石老爷爷的画显示了画家非凡的功力。
师:欣赏了这么多幅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谁愿意告诉老师虾儿长得什么样?
幼儿1:像驼背老公公,身体是弯弯的。
幼儿2:虾的身子是一节一节的;尾巴像飞机;尾巴也有点像小扇子。
幼儿3:头上长着刺;还长着两个大钳子像螃蟹,长着长长的细细的胡子。
三、观看课件:动态的虾。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虾在水中是怎样游的。
幼儿1:虾在水中一跳一跳的。
幼儿2:虾在水中弹跳的`很快。
四、观察作画的方法,了解画虾的步骤。
师: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太有趣了,小朋友想不想画?先看一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教师演示画虾的步骤:先用淡墨画虾的头部,再用淡墨画虾的背部直至虾尾,用浓墨点头刺再勾画虾的足,然后用重墨点眼睛再勾画虾的钳,最后用淡墨勾画虾的须。
五、幼儿练习运用毛笔大胆画虾。
教师提出作画要求;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欣赏展示。
1.幼儿自由交流评价作品。
2.请幼儿说说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好在哪里。
3.把幼儿作品展示在作业栏里。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欣赏米勒作品《拾穗者》,从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着手让幼儿感受画面中温馨朴实的自然美。
2.鼓励幼儿大胆欣赏和评价,发展幼儿对艺术作品的解释和评断能力。
3.通过欣赏作品让幼儿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并将自己在劳动中的情绪体验表现在美术创作中。
活动准备:
PPT、人手一套绘画工具,包括纸、笔、颜料等,优美抒情的钢琴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秋收麦田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1.出示秋收季节的麦田图片,提问:这是哪里?是什么季节?你想到了什么?
2.如果此时你在金黄色的麦田上,你会做些什么?
二、欣赏名画《拾穗者》,欣赏感受画面中温馨朴实的自然美。
1.简单介绍米勒:法国有一个大画家,他的名字叫做米勒。我们可以叫他米勒爷爷。他画了一幅很有名的油画,一起来欣赏一下。
2.初步了解作品内容。
(1)这是在哪里?画面中有谁,她们在干什么?
(2)你在画面中还看到了什么?
3.从美术角度欣赏作品。
(1)你们觉得这幅画好不好看?哪里好看,为什么?
(2)画面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是柔和的还是很生硬的?
(3)画面整体是什么颜色?三个农妇的头巾以及身上的围裙是什么颜色?这三种颜色在画面中给你什么感觉?
(4)画面近处有什么?远处又有什么?他们的大小有什么区别?
(5)小结:整幅画看上去很真实,就像照片一样,这就是写实主义画法,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画出来就是什么样子。
4.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1)她们为什么要捡地上的`麦穗?
(2)她们是怎么捡的,用什么姿势?手和身体都是怎么做的?谁愿意来学学她们的动作?你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累?
(3)劳动人民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她们勤劳节约,不浪费每一份粮食。看了米勒爷爷的这幅作品,你明白了什么?
5.了解作品名称。
(1)如果让你给这幅画取一个名字,你会取什么?
(2)米勒爷爷个这幅画取名叫做《拾穗者》。他的很多只都是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
三、幼儿创作。
1.幼儿自由分组合作作画。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展示:每组派出一个代表介绍本组的作品,自己画了什么?如何分工合作的,画面想表达什么?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联想,感受画面构图意境的深远。
2、仔细观察作品,学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奔马”的感受。
3、了解水墨画中的中锋和侧锋所画线条的不同。
活动准备 :
1、徐悲鸿的自画像以及其他作品。
2、徐悲鸿的《奔马》图。
3、“赛马”的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
1、教师播放“赛马”的音乐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有没有看过马奔跑时是什么样的?
2、出示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师幼共同欣赏。
(1)欣赏、感受马强健有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飞的形态。
教师:画面上的这些马在干什么?看上去怎么样?画家画了几匹马?这些马是怎么跑的?(幼儿模仿)马飞奔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模仿)
(2)欣赏这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造型美。
教师:这幅画时用什么工具画的?这些线条看上去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是怎么画的吗?画家哪些地方用了浓墨?那些地方用了淡墨?为什么要这样用?
(3)感受“奔马”的构图美。
教师:大家能不能从画面上看出马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3、出示徐悲鸿自画像,简要介绍画家及他的作品。
教师:这就是画这幅《奔马》的画家和他其它的一些作品。你喜欢他画的画吗?这是我们国家著名的画家徐悲鸿爷爷。他画过很多很多画,他画的马是人们最喜欢的,也是最著名的。
4、播放“赛马”音乐,自由结束活动。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10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用几种蔬菜的切片在圆形或方形盘子上进行图盘造型。
2、能用对称和色彩搭配的方法进行构图。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的切片。
2、方形盘子和圆形盘子多个。
【活动过程】
1、用《买菜》歌进入主题。
2、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菜场,看看菜场里都有哪些蔬菜?蔬菜分别是什么颜色?
3、师:蔬菜可以干什么?(吃)对。蔬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有益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小朋友们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
师:蔬菜除了吃还可以干什么?
下面老师为大家变一个魔术,小朋友们想不想看?闭上眼睛,不许偷看哦!
出示事先做好的蔬菜拼盘小花朵。
师: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小花)
仔细观察,这个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观察用哪些蔬菜拼的,进行叙说)
师:还想不想看魔术?这次老师变成一个更漂亮的,想不想看?
出示大公鸡拼盘。
小朋友们看看,这次老师变出了什么?
仔细观察大公鸡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用哪些蔬菜做的,先拼什么后拼什么,色彩的搭配如羽毛有几层,先铺哪一层,等方面进行叙说)
4、下面老师示范做一个彩色蝴蝶拼盘。
因为做的是蝴蝶拼盘,所以我们要把蝴蝶放在盘子的最中间。我用生姜切成一半作为蝴蝶的身体,拿出一个橙黄色的胡萝卜放在身体的一边,再拿出一个一样的啊胡萝卜放在身体的另一边,因为我们做的是花蝴蝶所以我们把蝴蝶的翅膀上再配上一个其他颜色的蔬菜,这样显的颜色比较鲜艳更加漂亮。下面我们用韭菜做蝴蝶的触角,瞧一只花蝴蝶做好了。但是盘子的边边上显的很单调,不是很好看,我们给盘子的边边上放一些蔬菜,我们这里选择黄瓜作为盘子的花边,再在绿色的黄瓜上放上一些红色的西红柿切片,红色配绿色这样才显得更加鲜艳。好了一只美丽的花蝴蝶拼盘做好了。
5、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做蔬菜拼盘吗?(想)
好,下面请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或是模仿老师的作品,一起动手做做吧!
6、幼儿自己动手,教师在旁指导。
7、举办《蔬菜拼盘》展览,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从颜色、方位评价同伴的作品。请客人老师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连续的图案装饰啤酒桶。
2、学习设计图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受知识就在我没的身边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范画1,课件;各种连续的图案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出示彩色的啤酒桶,讲故事引出课题。
2、师出示没有着色的啤酒桶提出任务。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察图案,发现连续图案。
2、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各种连续图案。
3、在教室内找找连续图案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作品展示,幼儿互相欣赏,老师讲评。
2、思想教育
活动反思:
?多彩啤酒桶》是主题《动感天地》中的一个活动,整个活动经过了两个大环节。
一、让幼儿亲手制作滚动物体——啤酒桶。首先由故事引入,故事中发生的趣事使他们对啤酒桶产生兴趣,激发他们亲手制作啤酒桶的.欲望。教师给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让他们有了一定的选择空间,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自由操作,使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操作中,在粘两个杯子的接口时是比较困难的,幼儿就互相帮助,一人拿着杯子,一人粘胶带,幼儿的合作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幼儿在装饰啤酒桶时,都比较大胆,能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装饰。
二、幼儿在滚玩活动中感知活动的特点——圆的物体容易滚动,物体滚动起来有惯性。让幼儿自由探索滚玩啤酒桶,从玩中感知到了滚动的特点,而不是老师传统地授予他们知识,让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又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解决问题,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12
教案前: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设计意图:
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2.初步了解京剧文化,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二、活动准备:
油画棒、垫板、空白脸谱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片段:
(1)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引起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说一说在片段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这是一段京剧唱段,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2.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1)教师与幼儿观察脸谱,讨论: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装饰呢?
(2)归纳大家的发现:京剧脸谱由许多鲜艳的颜色组成,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3.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油画棒、空白脸谱
(2)提醒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涂色均匀、对称。
4.创作京剧脸谱: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哪幅图,说说原因。
活动后的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掌握了,并能均匀地涂色,但是单凭一节课,就让孩子们了解京剧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从目标来看,目标一中的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在活动中只体现了用对称的方法来设计脸谱,色彩鲜艳和夸张在活动中基本没有体现。目标二制定的比较宽泛,如果既要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又要掌握夸张、色彩鲜艳、对称地画脸谱,可以把活动分为2个活动时间,第一个活动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们欣赏京剧和脸谱,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文化和欣赏脸谱的艺术美(为幼儿创作脸谱做铺垫)。第二个活动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创作脸谱上了。从过程上来看,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学习体现的不够,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带动孩子大胆想象,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整个活动开展下来,发现操作材料过于简单,难度不大,孩子们只是选择颜色图画,如果给一张空白脸谱让幼儿自己创作更符合现阶段的孩子的能力。
通过这一活动,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孩子是实施教育行为的依据。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们的认知背景,还需要了解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特性。2.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怎样的语言能给孩子起到一个提升的作用,正确引导孩子操作 是我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吸引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必备的。
改进后的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一、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根据这3点目标,我将活动目标改为:
1.学习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ppt。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在活动材料上做了很大的改动,首先本节活动增加了难度,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我这儿有许多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哪里?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
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3)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
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本来就长在演员的脸上的吗?怎么上去的?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简单又有趣。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五)活动延伸:
师幼戴着京剧脸谱一起共乐。
幼儿园教学案例的改进评析: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幼儿园 王丽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美术欣赏活动却是教育实践的冷门。如何在美术欣赏教育实践中切实体现新《纲要》精神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从教材分析,京剧脸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极富有民族特色,它历史悠久,样式很多,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我们的孩子们对京剧脸谱了解的少之甚少,因此为了让幼儿了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让孩子初步接触到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更深刻地了解了脸谱的种类,各种脸谱的意义,培养幼儿对中国特有的脸谱艺术的浓厚兴趣。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京剧脸谱,认识脸谱的基本特征。第二个目标是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
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慢慢的孩子对脸谱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了,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本次活动我是以传统艺术---京剧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让幼儿对我国的国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京剧脸谱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能够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在活动中根据幼儿思维直观性的特点,我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通过欣赏经典的京剧表演音像片段,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对京剧艺术和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基本造型特征进行观察讨论时,我采用实践操作法,将一幅脸谱图沿着中心线对折,很快幼儿就发现了左右对称的特点。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到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我感受到幼儿在主动学习中构建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在美术活动中,我改进了教学手段,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激情高涨的.学习情境。它以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走近了幼儿。它将声音、图形、影像等多媒体结合,帮助幼儿打开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发挥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幼儿更容易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品背后画家的情感、态度以及人类文明的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辅助手段,从而提高了幼儿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力和审美情感,激发了幼儿表现 美,创造美的情趣。在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实现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并在欣赏中获得愉快地经验。
一、课件激发欣赏兴趣,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参与美术欣赏教学能大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孩子们全面和谐的发展。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激发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牵引幼儿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在情感共鸣中获得满足。在幼儿有需要自我表达的愿望时,幼儿就会用动作或美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京剧脸谱》,在现代孩子的眼中,京剧脸谱并不是国粹,而是普通的面具,而且还有一点可怕。可设计一个教学课件,绘制或下载各种京剧脸谱片段以及各种精美的图片,另外还有各种脸谱的优秀美术作品,幼儿大开眼界,轻松地掌握京剧脸谱的特征,使孩子兴趣大增,画出了各具特色的京剧脸谱,真是栩栩如生,充满童趣。
二、课件内容丰富,增强欣赏品质:
课前我通过上网、下载、扫描图片等方式找到需要欣赏的教学图片,通过软件制成的课件,让幼儿看到画面品质完好的作品,解决了没有真实作品让幼儿欣赏的难题。
同时还增加了京剧表演的片段《五台山》和同龄孩子的京剧作品,配上音乐、画面、文字提示等,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情不自禁的模仿起来。在模仿与欣赏中让孩子掌握了京剧脸谱的各种知识,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又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课件发散思维,增强创造性:
21世纪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创造性时代。幼儿园《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就是要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性。美术欣赏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另一面也省不了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瞬息变化的社会,他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来适应和推动。而课件的应用,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京剧脸谱》教学中,在欣赏同伴作品以及一些夸张的作品中,让幼儿体验到作品的滑稽和幽默。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形象,同时也消除了不能完美表现京剧脸谱的顾虑。在此基础上,我又适当地加以引导、点拨,幼儿思路开阔,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京剧脸谱”的课堂变得有趣而灵动。使幼儿多角度、多方位地参与美术活动,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但我还觉得有些细节方面还应当有所优化。在幼儿发现京剧表演和平常表演不一样的地方时,幼儿最先提到的是颜色(这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依据幼儿的思路来一一探究,就从颜色着手,让幼儿说出颜色中隐藏的秘密,接着再是图案花纹等等。
另外,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进行讨论的时候,可出示代表人物的图片,比如黑脸的代表人物是包公,白脸的代表人物是曹操,金脸的代表人物是孙悟空,使小朋友们一看就能大概的了解其中的含义。在引领幼儿感受脸谱的色彩上我有些急于总结,应该给幼儿更多自由议论和互相交流的时间,然后再让幼儿表达对脸谱的感受,那样幼儿才能充分表达对脸谱的感受,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和“听众”,使每个幼儿都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表演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可先让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说出自己对脸谱的理解,再戴上进行表演,这就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充满兴趣,过目不忘。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一些中国的传统艺术,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勤思才能出好课,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都不是一遍就成功的,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反思中,才能不断的调整进步。我将在反思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13
教学目标
1.欣赏卢梭的作品《奇异的景色》,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及对动植物的细腻刻画,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大胆画出心中的丛林。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活动前观看视频《美丽的热带丛林》。
2.多媒体课件1个。
3.钢琴曲《迷雾森林》、《森林狂想曲》。
4.水粉颜料、排笔、树枝、纸团、眼药水瓶、小喷壶、白帆布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画面,自由地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课件播出作品,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欣赏画面,边看边自由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二、仔细观察画面,欣赏动植物的细腻刻画及丰富色彩的运用。
1.小朋友,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呀?
小结:我们看到了茂密的丛林里有许多奇花异草,树上结满了鲜艳的果实,丛林里还躲着可爱的小动物。
2.你觉得这幅画美在哪里?(引导幼儿发现画面中动物的美、植物的美、色彩的美,三者次序可根据幼儿的注意点随意调整。)
(1)关于动物的小结:画上的猴子姿态都不一样,有的坐在树上、有的`蹲着,还有的惬意地躺在那儿吃果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画中猴子的姿态。
(2)关于植物的小结:丛林非常地茂密,一层层重叠在一起,画面显得很丰满。这些植物的形状各不相同,它们像活的一样充满了生命力。
(3)关于色彩,教师可利用课件提取画中绿色色谱,向幼儿介绍画家用了二十几种绿色来画丛林植物,每一片叶子都仔细地描绘,深浅不同的绿色细腻地刻画出丛林植物的繁茂多样。
三、了解作品名称及画家,欣赏其他丛林组画,进一步感受卢梭的作品风格。
猜一猜画家在画这幅画时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这幅画是法国的—位叫卢梭的画家画的,画的名字叫《奇异的景色》。其实卢梭并没有去过真正的丛林,但是他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了很多热带丛林的画,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四、大胆创作心中的丛林,尝试运用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现形态各异的丛林植物。
1.你心中的丛林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把它画下来。
2.介绍作画的工具。
幼儿多人合作在白帆布上画一画心中想象的热带丛林。幼儿创作过程中,尽量不去干预,适时帮助、引导有困难的幼儿完成创作。课件定格在四幅丛林组画,音乐循环播放。
五、分享作品,体验创作的快乐。
创作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自由走动,欣赏自己和同伴合作的作品。教师引导他们从色彩是否丰富、植物的形态是否生动、想象是否独特等方面进行评价。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面塑的特点,知道面塑是我国的民俗之一。
2、感知民间艺术的美,体验民间文化的丰富性,体会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自豪感。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准备各种形态的面塑图片,组织幼儿观赏。
2、白面、面板、塑料剪刀等面塑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法引入主题:“孩子们,春节刚过,你们在家都吃什么好处的.了?”将话题引入面塑,然后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家里或者你见过的面塑,你吃过的面塑是什么味道,是什么感觉。
2、教师出示各种美丽的面塑图片,让幼儿观察欣赏,进一步激发兴趣。并且启发幼儿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观察欣赏,进一步让幼儿形成自己的审美风格和情感态度。
3、一边欣赏,教师一边提问:他们有什么特点?是拿什么做的?
4、教师继续深入:“小朋友们见过了那么多美丽的面塑,也吃过,那你们知道面塑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要做面塑呢?有什么含义?”请幼儿自行讨论和交流。
5、教师向幼儿介绍面塑的由来及民间风俗。让幼儿知道面塑实际上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等方面。农家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模、花果模、礼模、馍玩具等。让幼儿感受到我国丰富的文化和民俗习惯。
6、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相互分享和品尝幼儿园准备的面塑。
【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制作面塑。
【活动反思】
面塑这一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很多农村、城市都能找到面塑艺术的踪影。面塑艺术无论是造型、构图还是色彩点染,都有一种和黄土地一样的粗犷美、朴实美、深厚美和广袤美,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面塑艺术在内涵、形式、题材、造型等方面不断更新变化。然而因为高速发展的现代化,“面人”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本教材选用“面塑”这一学习内容,旨在让真正的艺术能够代代相传。但现在的学生对面塑造型这一艺术形式还是较陌生的,也缺少了解和实践。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通过自主学习和视频欣赏,使学生了解有关面塑的知识,认识到面塑艺术独特的色彩及造型的魅力,拉近与面塑艺术的距离,激发起学生对民间面塑艺术的浓厚兴趣。因取材不便加之环保理念,故使用橡皮泥结合示范与小组探究,较好地突破了学生创作中的难点,使其能初步了解面塑的制作方法,并借助橡皮泥制作出一件面塑作品。其中老虎因其独特明显的特征,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们特别爱捏,并且具有立体感,栩栩如生。
因此,我感受到,当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再次撩开古老艺术神秘的面纱时,才越来越感悟到其独特并且不可替代的美,而真正的美是不会被时间淹没的。相信孩子们也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美原来来自于民间、来自于生活,面塑以及许许多多民间艺术是人们追求理想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15
活动由来
点、线、面是绘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擅长用简单的墨线和彩点营造出一种新的空间幻觉,将诗情画意尽显于图画中。《石榴》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了帮助孩子感受点、线的不同艺术表现和无穷的创作空间,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另外,我还选用了《秋声赋》和《鱼》这两幅以秋天景色和鱼为主体的绘画作品,这两幅图中的点与线条颇具特色,但与《石榴》图中截然不同,让幼儿通过对比分析,加深感知点和线不同变化所带来的不同艺术体验。
活动目标
1.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感受作品中色彩、点、线所营造的写意美。
2.尝试用点和线大胆地表现与创作,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有基本的用毛笔创作的经验。
2.课件:吴冠中作品多幅,石榴实物图。
3.国画工具材料:毛笔、毛巾、墨、水粉、宣纸等。
活动过程
1.说一说生活中的石榴。
以石榴实物图导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经验,先对石榴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下面的欣赏活动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这两个石榴有什么不同?石榴长在哪里?
师:是的,秋天到了石榴都成熟了,它们有黄有红,这个还露出了鲜红的果肉。
师:今天,丁老师就带来了一幅名叫《石榴》的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赏名画《石榴》。
我采用了从部分到整体的欣赏方式,紧扣美术欣赏要素,带领孩子共同感知作品中色彩、点、线的写意美。活动中,引导幼儿对色彩不同的点引发联想,鼓励幼儿大胆猜想与表达。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石榴树,以此感知线条的多变。
①赏石榴
师:你找到石榴了吗?它们都一样吗?
幼A:我看到的石榴是红的,这个是黄的。
幼B:有的裂开了,有的没裂开。
幼C:这个石榴有叶子,那个没有。
师:这么多的石榴有的咧着嘴在笑,有的……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预设:开心、丰收、高兴。但幼儿说不出也没关系。)
②赏树
师:除了石榴还看到了什么?
幼:看到了许多树。
师:哪里是树干,哪里是树枝呢?怎么看出来的?
幼:粗粗的线是树干,细细的线是树枝。
师:树干和树枝除了粗细不同,还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观察树枝与树干的线条,注意方向、长短、颜色深浅的不同。)
幼:颜色有的深有的淡。
师:你知道这个树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吗?怎么画出深浅不同的.?原来浓墨和淡墨可以画出不同深浅的树。
师:在绘画石榴树时,画家就用了简单的线,只是,它们长短不同、粗细不同、弯直不同,但却很好地表现出石榴树的不同姿态。
③更多欣赏
师:画面上除了树干、树枝、石榴,还有什么?
幼:还有很多颜色的点点。
师:都有哪些颜色的点?它们可能是什么?
幼:花朵、树叶、小鸟……
师:是的,画家只是用一些简单的点来作画,却令我们感受到了这么多有趣美好的事物。
④表达对画面的整体感受
师:秋天石榴都成熟了,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一片有花有树、挂满石榴的石榴林中你会特别想干什么事呢?你可以试着说一说或者用动作做一做。
小结:画家用一些简单又多变的点和线,让我们感觉到了石榴林的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
3.认识画家吴冠中。
顺势引出作者,帮助孩子们了解作品作者。
师:想不想认识一下画这幅画的画家?(出示吴冠中照片)他叫吴冠中,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他画了许多国画,其中他特别喜欢用一些大大小小色彩不同的点和一些粗粗细细、弯弯曲曲的线的作画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美。还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吴冠中爷爷也是我们江苏人呢!
4.对比感知不同绘画作品中的点和线。
利用吴冠中的另外两幅作品《秋声赋》和《鱼》,与《石榴》进行对比,让幼儿在对比的过程中,感受点、线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运用与表现。
师:吴冠中爷爷还用点和线创作了许多作品呢,想不想再来看一看?(出示两幅作品)美不美?你喜欢哪一张?
①《秋声赋》
师:这幅画的名字叫《秋声赋》,画的是秋天的景色。你有没有找到这里的点和线?它与《石榴》图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幼:这幅画上的点的颜色更漂亮、更大些。
师:这些更大、颜色更多的点可能画的是什么呢?
师:看了这幅画,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吗?(阳光、暖、热闹、欣欣向荣……)
小结:原来简单的点,通过大胆地改变它的颜色和大小,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心里暖暖的。
②《鱼》
师:《鱼》这幅图中的线是怎样的,它与《石榴》图中的线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幅画里的线不像《石榴》图里那样刚劲有力,这些细长的、柔和的线让你们想到了这么多,看来,吴冠中爷爷真的把这两条鱼画活了呢!看似简单的点和线,在不同的画里、不同的地方,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内容。而且,颜色不同,姿态不同,它表现出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5.画一画生活中的点和线。
欣赏后,孩子有了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此环节使孩子对点、线作画的艺术形式有实践操作的机会。
①迁移生活经验
师:你们想不想也用点和线来画画呢?那你想用点和线来表现什么呢?
②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③展示、评价作品
师:谁来说说你用点和线画了什么?
师:你还喜欢哪幅画中的点和线?它可能画的是什么?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从环节和过程上看还是比较流畅的,从目标的达成度来看,孩子们感受到了不同形态的点和线在不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事物、意境都是不同的。
不足之处有以下2点。
1.虽然活动前半部分孩子们对点、线作品进行了充分的欣赏、感受与表达,但要孩子们迅速地内化,并在作品中形象地呈现,从今天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来看,显然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今后,我们还要通过不断的欣赏、绘画,以及练习用笔的方式方法等,来渐渐提高孩子们这方面的表现能力。
2.在之后的对比环节中,提问可以从简,对作品情感色彩的剖析可以省略,重点引导孩子去观察作品中线条和点的不同表现手法即可。
【美术欣赏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02-22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01-08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叶趣》08-26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欣赏盲女》09-29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石头鱼》09-29
大班美术名画欣赏梦教案02-11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42篇03-02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15篇03-02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米罗星空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