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23 21:54:48 诗琳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20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

  活动目标:

  一、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家的快乐。

  二、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一、事先让家长帮忙为孩子挑选大、中、小区别比较明显的(苹果、梨子、橘子任选一种)水果三个;

  二、请大班幼儿利用美工课将水果装饰成“爸爸、妈妈、宝宝”一家三口;

  三、水果房子一座、玩具架三个(分别标有“爸爸、妈妈、宝宝”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苹果一家三口,学习3的点数。

  1、鼓励幼儿用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提问:这个快乐的家中一共有几口呢?

  2、出示苹果房子,以“苹果一家”来做客的游戏口吻引入,师逐位请出苹果的家人。

  〈1〉请大家瞧瞧苹果爸爸、苹果妈妈、苹果宝宝分别是谁呢?为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最大的是爸爸、第二大的是妈妈、最小的是宝宝)

  〈2〉提问:这个漂亮温馨的苹果家中一共有几个?(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爸爸亲亲小宝宝、妈妈也亲亲小宝宝、一家好快乐呀?(渲染幼儿感受家的.幸福快乐)

  二、点数水果一家,师巡回指导。

  1、请你们找一找你们的水果一家藏在什么地方,数一数你们家中的水果一共有几个,谁是爸爸、谁是妈妈、谁是宝宝、为什么呢?(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并和出总数。

  三、分送水果一家。

  1、请幼儿谈谈水果爸爸、妈妈、宝宝要做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根据架子上的标志进行分送:送水果爸爸去上班,妈妈去买菜,宝宝去上幼儿园。

  四、幼儿品尝水果。

  1、引导语:苹果一家来做客,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味的水果,让我们一起来尝尝吧。

  2、幼儿在边吃边说的愉快气氛中自然结束。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2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成对的物品、相关的物品进行对应匹配。

  2、初步养成将物品及时归位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拖鞋、球鞋、凉鞋、等鞋子各一双,5双不同颜色的袜子;相关物品的卡片若干组(碗和勺子,牙刷和牙膏,水壶和茶杯,脸盆和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帮妈妈整理鞋子。

  1、出示一堆放乱的鞋子:老师(妈妈)这里有一堆鞋子,小朋友看它们乱七八糟的,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吧!

  2、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你是怎么整理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检查幼儿配对情况并小结:材料一样、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它们是好朋友,所以要放在一起。

  二、帮妈妈找袜子。

  1、出示颜色不同的袜子,分给10个幼儿每人一只,请手拿相同颜色袜子的幼儿迅速配对。引导幼儿找一找哪两只袜子是一双,应该叠在一起。

  2、示范叠袜子的方法,请幼儿尝试将袜子叠整齐。

  三、帮妈妈整理其它物品。

  1、出示碗、勺子、牙刷、牙膏等物品的卡片,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以及用处,并请他们说一说:哪些物品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

  2、请幼儿将相关的物品放在一起,并用语言表述:XX和XX在一起,XX和XX是好朋友可以放在一起。

  四、结束活动。

  1、请幼儿说说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是一对好朋友,可以放在一起?这些东西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

  2、小结幼儿上课情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排一排的感知活动,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物体排列的顺序。

  3、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

  2、大小不同的苹果,操作底板。

  3、音乐,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水果大丰收喽,让我们坐上车,一起去果园看看吧。

  2、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果园。

  二、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1、看看说说,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1)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呢?

  (2)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

  (3)请三位小朋友上台来分别摘一个苹果,让幼儿说出谁摘的小苹果,谁摘的`大苹果,谁摘的最大的苹果。

  2、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排序。

  教师:刚刚长出来的苹果是很小的,后来才慢慢地长大,谁能把这些苹果从小到大一个个排一排,表示苹果是怎样一点点长大的吗?

  (2)请幼儿先比较出大小,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练习将3个苹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1)按从大到小地排序。

  教师:果园的水果运到水果店了,我们去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样整理苹果的吧。咦,叔叔阿姨把最大的苹果排第一,后面应该怎么排呢?

  (2)请小朋友尝试从大到小排苹果。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巩固,加深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教师:很多小朋友们给苹果排队排得可真好,可是水果店里还有许多水果没有摆放整齐,叔叔阿姨也想让小朋友帮忙,叔叔阿姨告诉吕老师一个秘密,这些水果喜欢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样子来排队,你们愿意帮忙吗?

  2、幼儿操作活动,进一步掌握有规律的排序方法,教师适当指导。

  3、评价幼儿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

  四、快乐水果宴

  教师:水果店的叔叔阿姨非常感谢小朋友的帮助,他们准备了香甜的水果,让我们一起去品尝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4

  教案设计:

  石头是幼儿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孩子们都很喜欢玩。近来班里的自然角中有家长为我们送来了几块雨花石,那色彩斑斓的石头更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正好我们小班开展了以故事〈五彩石头路〉为引线的主题活动。那么如何挖掘石头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来对幼儿进行数学方面的教育呢一开始,我想到了数数。但纯粹的数数活动仅仅把石头作为其他教具的替代,也没有多大的意思,而且显得很单调。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石头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围绕它的特征来开展活动。细细的观察石头,它具有不同的颜色,有大有小,有粗糙有光滑。因此我想就此入手,把活动的重点放在让幼儿根据石头的特征来进行排序活动,并整合了有关数学方面数数和分类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石头若干,每人一只筐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2、捡石头——能数量捡石头

  1)听口令捡石头

  2)听拍手声捡石头

  3)石头排队,你捡了几块石头?

  (第一次让幼儿捡石头的环节中老师给了幼儿多种的刺激,通过听口令、拍手、小铃的声音等不同的方法来让幼儿捡相应的石头。然后又让幼儿自己数数捡来的石头一共有几块。同时老师又把石头的数量控制在6以内。使的幼儿能数的清楚、正确。然后让幼儿根据石头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类,使得幼儿对于石头的这两个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了解,又为下一环节的捡石头奠定了物质的准备。)

  3、分类

  把捡到的石头送回家:光滑的石头放在红筐里,粗糙的石头放在绿筐里

  4、捡石头

  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捡不同的石头

  2)数数你捡到了多少石头?

  (再一次让幼儿来捡石头,而这次捡石头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捡石头,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一块一块的捡不同的石头,主要是为后面的排序作好准备。由于幼儿动作有快慢,捡的时候有的幼儿一块一块的在挑选,有的则见一块捡一块。因此幼儿捡的数量都不一样,这样在数数的时候也显示了差距。同时每位幼儿不同数量的石头也为后面的排序铺路造成了数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给幼儿的时间稍长了点,导致有的幼儿捡了17、18块石头,数量过多。不仅为数数带来了难度,更影响了后面的排序。)

  (三)铺路

  1、幼儿自由铺路

  2、交流:你用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法陈列在黑板上)

  3、学别人的方法铺路

  4、学习按间隔的方法进行铺路

  (用石头铺路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有了前面对石头特征的了解的铺垫,因此在幼儿自由铺路的时候,有的幼儿是按照大的石头排好再排小的石头,有的幼儿则是先排光滑的石头再排粗糙的石头。而有的幼儿虽然整条路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在路

  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幼儿用大小间隔的方法拍了四块石头。有的幼儿用光滑粗糙间隔的方法拍了三块石头。老师在孩子自由铺路的时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敏锐的观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们把好的方法说给同伴听,并通过在黑板上的现场图示,让幼儿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图示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图示来进行对应的排序。在幼儿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提升,让幼儿学习间隔的排序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显得着急了点,如果在提升的时候能更仔细、详细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一起铺了一条石头路,上次我们去哪里走过?

  2、一起去踩踩自己铺的石头路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感知石头特征的基础上,学习按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的一个数学活动。其中也整合了数学中的一些数量,分类等内容。

  在这个活动中主要的教具就是石头,老师有意识的选择不同特征的石头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角。石头是幼儿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是幼儿十分很感兴趣的东西。通过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使幼儿对石头的认识更深了一步。同时也得到了数学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老师所提供的石头数量应该更加充足,这样在幼儿排序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的补充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石头。

  本次活动的材料是石头,充分体现了材料的生活化。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而石头本身具备的特征比较多,适合幼儿进行分类和排序。同时这样的材料来源于生活,准备比较简单,不用化很多的功夫。体现了材料准备的简单化,但虽然是简单的材料但在用的时候却是非常的实用。

  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体现了方法的多样化。操作法是提供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自己的摆弄,实践中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是小班幼儿学数学的最主要的方法;游戏法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激发兴趣,也是一种常用方法。

  在本次活动中就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游戏的方法贯穿始终,同时又让幼儿充分的操作,让幼儿在自己的动手中获取新的知识经验。

  在活动中始终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

  在让幼儿学习排序的过程中就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的学习方法。首先让幼儿自己自由的进行排序,然后让孩子自由的进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把孩子的原有的经验进行提升。再让孩子学习新的排序方法,获得多种的排序经验,得到发展。

  教师指导做到三个"最":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大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操作的过程要比结果更为重要,教师仔细观察幼儿的操作,让幼儿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操作方法,然后鼓励幼儿学习新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同类实物。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场地上画有1-4个点的小动物家4个。

  2.教具一套:投影机、录音机、磁带、投影片4张。

  3.学具人手一套、动物印章、印泥、食物、卡片、点卡。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

  1.听音乐《骑小车》去参观动物村(音乐附后),依次出现投影小猫、小狗、小鸡、小免的家,让幼儿说说每种小动物有几只?可以用几的点卡表示?动物家的标记是几个点?

  2.尝试按动物的.数量模仿动物叫几声。

  3.幼儿按点卡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并拿相应数量动物爱吃的食物。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个萝卜。

  二、幼儿玩“找小动物回家”的游戏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师注意幼儿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点卡找相应数量动物的家,并送相应数量的食物给动物。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游戏“小猫小狗小刺猬”脖子上戴着1-4点卡的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组合玩“小猫小狗小刺猬”游戏,结束课题。

  附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当念到“谁”时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动,让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说出被摸着的是几个点的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6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数量变化。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彩石数个、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彩石

  重点难点:

  数清楚彩石掉进瓶子的发出的声音次数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玩游戏,请幼儿猜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教师一粒一粒的`向瓶子里装彩石,让幼儿听彩石落进瓶子里的声音。

  3、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师重新向瓶子里扔彩石(7以内),让幼儿边听边数,然后请一位幼儿说出瓶子内彩石的的数量,再倒出来数一数,看看对不对。

  4、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听听音数数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7

  设计意图:

  辨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因为几何图形认识过程中往往过于单调,幼儿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小兔的家》。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符合幼儿兴趣点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圆形、方形。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带有三角形、圆形、方形坑的小路一条,三角形、圆形、方形的图形若干。

  2、小兔的家。

  3、音乐三段,小兔子头饰、仙女头饰、魔法棒一个。

  活动重点:

  能分清三角形、圆形、方形。

  活动难点:

  知道三角形、方形的区别。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情境:小兔子:呜呜呜……

  小魔仙:小兔子,你怎么啦?

  小兔子:昨天晚上刮了台风,把我家的房子吹倒了,我没有地方住了。

  小魔仙:小兔子,你别伤心了,我用我的法力给你造一间新房子吧,说着一间新房子就变出来了。

  小兔子:太谢谢你了,亲爱的小仙女。

  二、感知圆形、三角形、方形

  1、宝宝你们看,小兔家的房顶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有几个角,几条边,呢?

  2、那小兔家的门会是什么形状的呢?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呢?

  3、你们猜猜看小兔家的窗子会是什么形状的呢?圆形是什么样子的呢?有角吗?

  4、现在我们知道小兔家的房顶是三角形的,门是方形的,窗子是圆形的`,教师出示三角形、方形,你们看这两个图形宝宝长得一样吗?

  5、教师小结: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方形的角和边都比三角形多哦。而圆形的身体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

  三、游戏—-修补路

  1、小兔子要在它的新房子里开个宴会,请宝宝们和老师一起参加,你们愿意去吗?那我们一起出发吧!去小兔子家要经过一条路,你们看这条路怎么啦?路面有很多坑,这些坑都是什么形状的?小兔子和宝宝们走在都是坑的路上会怎么样呢?你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走在这条路上不摔跤呢?(把坑填平,路补好)

  2、你们真聪明,我们一起来修补路,把坏掉的路修补好。这里有这么多材料,怎样来修呢?请幼儿示范修补路。

  3、教师小结:把圆形宝宝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宝宝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方形宝宝放进方形的坑里。(强调把坑填满、填平)

  4、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每人拿两块材料,根据坑的小、形状进行修补,启发幼

  四、结束部分

  1、教师带幼儿一起验证坑都填平了吗?发现问题,启发幼儿解决。

  2、现在路补好了,以后小兔走在这条路上再也不会摔跤了,小兔子很感谢你们,小兔子还在家等我们到它家开宴会呢。我们出发吧,沿修补好的小路到小兔家做客。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情境贯穿整个活动,如先用小仙女、小兔子情境表演导入,充分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方形,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让幼儿和教师一起当魔法师,念咒语一起变小兔子家的房顶和窗子,然后再辨认圆形、三角形、方形,比较三角形、方形的不同,活动中幼儿与教师的互动也很多,宝宝们都很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第三个环节中教师出示了坑坑洼洼的小路吸引幼儿,再通过修补路的游戏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不过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活动中的情境以小兔子的家前面那条路坏了,当小朋友们帮助小兔子把路修补好了,小兔子应该出来感谢一下小朋友们,这样正好首尾呼应,不然给人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对于这次开展的成熟型教师教学活动,虽然有不经人意之处,但是经过这次活动前前后后摸索学习,让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多多锻炼才会更好的成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8

  一、活动准备:

  1、将各色色纸剪成大大小小的圆,贴在磁铁黑板上。剪刀、糨糊、圆形贴纸、画纸、磁铁、彩色等。

  2、幼儿数学用书。

  二、活动过程

  (一)以讲《爱画画的波波的故事》的形式引起兴趣

  随着故事情节让幼儿猜猜波波画的是什么?“小猪波波画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圆,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圆圈是什么,就问波波:“你画的圆圈是什么呀?”波波说:“这个圆圈里有两只手,一只长,一只短,从早到晚绕着转。”哥哥说:“啊,我知道了,是时钟”,姐姐说:“那这个是什么?”波波说:“它下面还有一条长长的线,要抓好,才不会跑掉”。姐姐说:“喔,是气球”哥哥姐姐终于知道波波画什么了。波波又画了许多圆圈,连肚脐眼的圆都有呢?妈妈说:“ 波波真是个很棒的画家”。

  (二)运用操作法让幼儿拼图

  幼儿也当波波,用圆形色纸拼拼贴贴,看可以拼贴出什么造型。完成后请幼儿欣赏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用圆形拼贴出了什么。

  (三)带领幼儿打开《我的数学》第一页,启发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让幼儿给圆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说说图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四)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三、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运用圆形创作造型。

  2、发展幼儿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9

  活动目标: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尝试对3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归类。

  2、在观察图片和提问的引导下,探索用点卡表示实物的数量。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花的图片6张,其中数量为1、2、3的花朵两张;--1、2、3、的点卡片各一张,分类和底板。

  2、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实物和点卡操作图片,分类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图片数量,认识点子标记。

  1、师:小朋友看这儿有什么?每张图片上有几朵花?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2、师:请小朋友说说哪些花是一样多的?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花把它们放在分类盒的一个格子里。

  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都是几朵花?

  4、师:(出示点子标记)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数一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点?

  5、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请小朋友上来拿一张点卡去找和它一样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儿操作活动。

  1、花儿朵朵:

  师:(出示点数卡片和花朵图片)小朋友看!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花朵图片,还有一些点子卡片。;本文现在请小朋友先数图片上花朵的数量,然后将一样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后请小朋友选择点子卡片来表示有几朵花。

  2、给点子找朋友师:(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这画面上有什么?先点一下每样物品有几个,再用连线的方法将和点子一样多的物品连起来。

  三、交流活动:找一样多师:现在看着画面说说和一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

  师:小朋友们都能找到他们的.朋友真聪明!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0

  活动目标:

  1、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

  2、能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3、愉快参与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人物卡三张;《幼儿画册》(第三册p7)

  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2、比高矮——比高矮的'正确方法。

  (1)教师和幼儿比高矮。

  教师站在地上立正,幼儿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谁高谁矮?(学说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

  (2)幼儿与幼儿比高矮。

  一幼儿站在地上立正,另一幼儿站在小椅子上立正。提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引导讨论:小朋友,你怎么想?

  两个人比高矮,哪种方法是公平、正确的?哪种方法是不公平、不正确的?

  (3)游戏:找个朋友比一比。

  3、排序

  (1)三人比高矮。

  爸爸、妈妈、小明三个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学说爸爸最高,小明最矮。)拓展----师幼三人比高矮;人、物比高矮。

  (2)三个排序。

  爸爸、妈妈、小明要像小朋友一样排队,个子矮的排前面,个子高的排后面。排在哪儿呢?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4、幼儿做相关练习。

  (1)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上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2)鼓励幼儿相互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1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操作、描述、讨论的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拼长方形和用语言描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具准备:

  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引入本课。

  二、新授: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

  1、自主操作。提出教材中的拼图要求,鼓励学生拼出不同的图形。

  2、交流拼出的图形。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拼出的长方形,再展示拼出的图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只要表达清楚,就可以。

  3、讨论“议一议”。启发学生根据拼的图和表中的数据去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生充分交流不同发现的同时,要使每个学生了解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4、公式。先让学生试着,再交流。

  三、试一试: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先自己试着算一下,再全班交流。

  四、练一练:

  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三题,是关于学生身边实际物品表面面积的计算,按教材中的要求进行。

  五、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2

  活动目标:

  1、 尝试、探索运用数字、符号、简单的文字等方法记录自己与同伴的生日。

  2、 比较发现同伴之间年龄的大小差异,并判断出谁大谁小。

  3、 乐意与同伴在讨论、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教具:五张小朋友出生的年龄的图片。

  学具:按小组准备,记录单1张,铅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在“生日歌”音乐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今天小熊真高兴,原来它要过生日了。它的生日是:2001年5月26日。(记录在纸上)

  问:它几岁了?应该点几支蜡烛呢?

  二、结合幼儿实际讲讲生日情况。

  1、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吗?你们的生日是怎样度过的?

  2、 教师:你的生日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点几支蜡烛过生日的?

  三、操作:为小熊的好朋友算年龄,涂蜡烛。

  1、 小熊有一群好朋友也知道自己的生日。请你算算他们(操作卡)上的孩子的年龄,为她点相应数量的蜡烛,祝她生日快乐。

  2、 评价:你怎么为她算年龄的,大家看看她算得对不对。(从生出来那年1岁算起,一直算到2006年,就可以算出年龄了)

  四、结合生日卡片,引导幼儿学习通过比较年、月、日,正确判断排列小朋友的年龄大小。

  1、 以小组为单位把操作卡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引导幼儿观察年月日。

  2、 小结排列情况,总结方法:

  先按年份排列,同一年出生的`小朋友看月份大小。同年同月出生的看日的大小。

  延伸活动:

  1、引导孩子记住好朋友的生日,在他生日之际送上最真的祝福,建立良好的友谊。

  2、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有颗感恩的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3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尝试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对小鸡捉虫的本领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情景图(在草地背景图上插入母鸡一只以及黄、黑、白、花四只小鸡)。

  2、点子卡2,,3,4,5各一张,黄、黑、白、花四种盒子。

  3、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察情景图:鸡妈妈带小鸡捉虫

  (价值取向:观察情境图,知道小鸡的名称和数量。)

  1、数一数:鸡妈妈有几只?小鸡有几只?(幼儿学习点数,说出总数)

  小结:点一下,数一下,数到几就把几记在心里,这样就知道他一共有多少。

  2、给鸡妈妈的宝宝取名(小黄、小黑、小白、小花等)

  二、帮小鸡捉虫

  (价值取向:学习手口一致点数,比较物体的多少。)

  1、鸡妈妈告诉小鸡们到草地、花丛里、石头边、大树下去捉虫,看看谁的本领大。

  2、幼儿可分别帮助四种小鸡捉虫(图片),捉到小虫后,分别将它们放在四只小鸡相应的盒子里。

  3、把每只盒子里的虫展示出来,数数每只小鸡分别捉到了多少虫,并粘贴相应的点子卡。

  小结:点一下,数一下,能让我们数得更正确,数到几就用几个点子宝宝表示。

  4、比一比:哪只小鸡捉的虫最多?哪只最少?为什么?

  小结:比较物体的`多少时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三、捉虫送给小鸡

  (价值取向:巩固手口一致点数,对小鸡捉虫的本领感兴趣。)

  1、喂小鸡吃虫。

  2、师幼检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4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2、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正确地说出总数。

  3、发展幼儿地观察力,空间想像能力。

  4、探索数量的物体匹配相应地点卡。

  5、欣赏图片。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字卡、操作材料。

  经验准备:幼儿已在上节课感知过6以内的数量。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数字的含义。

  活动难点:如何用数字去代表物体地数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察PPT课件(小朋友们都见过家里的.厨房)

  今天,妈妈有事不能收拾厨房,我们的小朋友可以帮妈妈吗?

  二、基本部分。

  整理娃娃家。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家”的场景中。

  中班数学教案《干净的厨房》含PPT课件

  (4)认识数字卡,教师出示卡片。;请幼儿说出卡片上的数字是几,告诉幼儿有几个东西就可以用几的数字卡表示。

  (5)请幼儿为娃娃家的每种物品送相应的数字卡,鼓励幼儿边送边说六个碗可以用数字6的卡片表示,两个杯子可以用2的数字卡表示等。

  活动延伸:

  1、数一数圈一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操作材料,请幼儿观察并找出6个的物品,把它圈出来。

  2、交流活动:请幼儿介绍数数圈圈活动,说一说为什么要圈6个物体,进一步了解数字6的含义,并知道数字可以代表物体与数。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5

  一、活动目标:

  1、能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课件、图形娃娃若干、小花朵、长圆形、蓝色、黄色图卡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拍铃鼓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听听老师是按什么方法拍铃鼓的?

  2、引导幼儿发现拍鼓中的`秘密,并用图示记录其中的规律

  老师这有一些图型娃娃,请你想一想怎样用图形娃娃来表示我们刚才拍鼓的规律?

  (1)声——小声——声——小声——

  (2)声——小声——小声——声——小声——小声——

  3、播放本课课件:“给颜色排队”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同时出示图卡和黄色图卡。

  教师:娃娃和黄色娃娃要去参加颜色王国的晚会,它们排着队要出发啦!(教师边说边把图卡按红黄红黄的顺序排列.)

  (2)引导幼儿说一说和黄色排队的规律,的后面应该是什么颜色?

  (3)教师:蓝色也要和、黄色一起去,它们要重新排队了

  教师:按红-黄-蓝-红-黄-蓝的顺序排队。请幼儿找出规律排序并说说蓝色后面应该怎么排?

  4、老师小结:这种按照一定规律把物体排队的方法就叫做排序。刚才我们都是根据物体小颜色不同按一定的规律排序。我们还可以根据物体的长短、粗细、高矮等不同进行排序呢?

  5、再次播放课件

  (1)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排序的规律是什么?

  (2)观看课件图片,引导幼儿完成课件练习。

  6、幼儿操作活动“串项链”

  发给幼儿若干小花朵和长圆形,按一定规律串项链

  7、结束部分

  小朋友,我们串好项链一起去参加颜色王国的晚会,好吗?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6

  预设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掌握4以内数的形成。

  2、能正确认读数字1、2、3、4。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师幼儿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四个指偶;1~4的圆点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导入课题:出示指偶,引起兴趣。

  2、有具体形象到抽象训练:让幼儿操作指偶,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正确认读数字1、2、3、4。

  a、让幼儿出示1个指偶,启发幼儿说出1个指偶的数量用数字"1"来表示,老师出示数字"1",让幼儿说出像什么并认读。

  b、提问幼儿:"1个怎样变成2个?"让幼儿操作验证并认读数字2(方法同上)。

  c、同法,复习3、4的形成,认读数字3、4。

  3、半抽象到抽象思维训练:让幼儿操作圆点及数字卡片,进一步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人读书自1、2、3、4。

  如提问:"2个圆点添上1个圆点是几个圆点?"让幼儿在桌上摆出3个圆点的卡片,并在圆点卡片的下面对应摆出"3"的`数字卡。

  4、听音举数卡:如老师敲"4"下小铃,幼儿举起数字卡片"4"。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几何图形、纸、笔若干。

  活动流程:

  图形分类——认识梯形——观察——变梯形

  重难点:

  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过程:

  一、图形分类。

  黑板上有许多图形,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请一名幼儿操作)每个图形有几个?

  二、认识梯形。

  这是什么图形?它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梯形上面边短,下面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不一样长,有四个角,不一样大。

  三、引导幼儿观察直角梯形、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都是梯形吗?(不是)哪一个图形是梯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它上下两边平平的,不一样长,四个角不一样大。

  四、变梯形

  请小朋友们在纸上画一些梯形,并在梯形上加一些图形,使它成为你认识的东西,好吗?(教师在一旁指导)。

  效果记录:

  幼儿对梯形的认识比较欠缺,问他们一般梯形认识吗?(认识的)问他们这是什么图形(直角梯形)就不认识了,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那,没有一个说的出来的,告诉他们以后就明白了。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8

  设计理念:

  如何让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是我们数学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按特征分类"这一知识点是小班年龄段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孩子们喜好游戏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中,我和孩子们置身在分糖果--选标记--品糖果的情境探索中,通过多次观察,引导动手参与,调动着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玩中学、学中乐。

  教案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能根据物体的特征选择相应标记,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案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颜色、大小有一定的认识。

  物质材料准备:PPT;大小不同的红、绿糖果卡片;"小货架"人手一个;标记图若干。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东东的新店开张了,我们一起进去看一看吧!

  2.哇,店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3.小结:店里的糖果可真多呀,它们不仅颜色不同,大小也不同。

  二、糖果分类,选择标记

  1.初步探索,糖果分类

  货架上的糖果看上去有些凌乱,怎样排放会整齐些呢?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一样的糖果放在一起吧!

  2.交流讲述,分类方法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糖果是怎么放的.?

  小结:你们可真能干,原来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放糖果。可以把颜色一样的糖果放在一起,或者把大小一样的糖果放在一起。

  3.探索尝试,选择标记

  为了让顾客挑选时看得更清楚,我们还可以为糖果送上标记。

  请你看看你的糖果是怎么放的,然后选择合适的标记。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集体交流,总结评价

  三、糖果品尝,体验乐趣

  今天小朋友们帮助东东将一样的糖果放在了一起,为了感谢你们东东拿来一些糖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快去品尝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19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豆子进行10以内的分类、排列,尝试用数字进行记录。

  2、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探索发现,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用的蚕豆、黄豆、红豆若干,幼儿操作纸2份,铅笔,橡皮,盘子。

  2、投影仪。

  3、平时幼儿玩过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红豆、蚕豆和黄豆)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豆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示范操作要领。

  师:这些豆子想请你们帮个忙,给这些豆子排队。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

  师:那第二、第三条线上呢?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操作,用豆子在操作纸1上排队,尝试用数字记录,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幼儿。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讨论“为什么都是七颗,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4)小结:在给相同数量的豆子排队时,豆子大小不一样,排列的队伍不一样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豆子,排列相同长度时,所用豆子的数量不同。

  (1)出示操作纸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师: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用的豆子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2)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视辅导幼儿完成作业。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幼儿讨论操作结果。

  教师: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

  (4)小结:在一样长的线上用大小不一样的豆子排队时,豆子的数量不一样多。

  4、活动拓展。

  启发幼儿利用生活中更多的豆子及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比较,观察还会有什么发现。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20

  一、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并能正确表述比较结果。

  2.能从细到粗给物体排序,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粗细不同的旺仔牛仔罐、吸管、积木、香肠、记号笔、蜡烛等数量若干;课件ppt;幼儿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1.探索发现粗细。

  (1)玩一玩,发现粗细。

  师:今天,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都有些什么?等会儿请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2)讨论,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师:现在,谁愿意来告诉我,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小结。

  师小结:哦,你们都发现了,这些东西有的粗,有的细。要知道是粗还是细除了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动手插一插、叠一叠、比一比。你们都很棒!那到底什么东西粗什么东西细呢?我们一起来比比看。

  2.比较判断粗细。

  (1)比较物体粗细,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①教师先出示不同粗细的`红色和绿色积木进行比较。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块红色的积木,你认为它是粗的还是细的呢?我们请绿色的积木来帮帮忙,和它比一比。

  ②继续出示蓝色的积木和绿色的积木进行比较,知道粗细的相对性。

  师:咦,为什么刚才和绿色的积木比,是红色的积木粗,现在和蓝色的积木比,红色的积木就变细了呢?谁知道为什么?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2)比较三个物体的粗细,找出最粗和最细。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块积木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认为哪块最粗,哪块最细呢?

  (3)小结。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比较粗细的三个秘密。第一,最少要有两样东西才能比较粗和细,单独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的;第二,和不同粗细的物体比,结果是不一样,粗和细是相对的;第三,三种以上的物体比较粗细,能比出最粗的和最细的。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园数学教案02-23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2-24

幼儿园小班对应数学教案02-13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02-12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1-02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1-22

幼儿园小班创意数学教案02-19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6-02

幼儿园小班优质数学教案08-08

【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