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

时间:2022-12-09 14:09:07 高一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教案(集合15篇)

高一语文教案1

  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介绍作者及九叶诗派。

  2、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祖国人民深切的挚爱,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诗人赞美的是什么。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具准备:

  录音机和录音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早年留学美国,大学教授,现代九叶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是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二、朗读:

  方式:1、放录音带让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2、由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板书生字生词)

  三、理解:

  方式:在师生一起诵读中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第一节:

  1、站在历史的高度描写中国人民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

  2、表现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

  3、表达对祖国人民深挚的爱。

  第二节:

  通过一个农夫表现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惯于隐忍安于现状的特点,赞美其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节:

  1、表现祖国人民多灾多难。

  2、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第四节:

  赞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过渡:下面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四、鉴赏:

  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再做总结。

  1、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本诗没有固定的句式和篇章构结,形式自由活泼,完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定。

  2、不讲究音韵,但有诗歌内在的旋律。

  本诗没有押韵的特点,但有内在的诗歌的旋律,读来生动感人。

  3、宏大的'包容性。

  诗歌以铺陈的手法,描绘了密集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环境。

  4、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诗人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回响,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存力。

  五、主题:

  方式:由学生思考讨论再做总结。

  这首诗赞美了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五、练习:

  讨论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理解:鉴赏:

  一、环境、灾难、挚爱一、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二、勤劳、隐忍、顽强二、没有音韵,但有旋律

  三、贫困,饥寒、同情三、宏大的包容性

  四、灾难,赞美,顽强四、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高一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与联想,实现“披文——及物——物我合一”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方法,并且能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重、难点)

  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重点)

  3。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难点)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幻灯片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

  (二)诵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橘舸遒遏

  (三)研习全文

  1、前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及人物

  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问题:寒秋作何理解?明确:深秋而非寒冷的秋天。

  2、赏析由“看”字领起的秋景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百)舸——(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要点:“击”透出猛、劲;“翔”突出轻、快。这远比用“飞”与“游”好得多。

  3、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概述此秋景特征:万类霜天竞自由。

  4、面对着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景色,我想到了什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小结:此上阕由景生情,表达了一个胸怀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壮志。

  5、齐读下阕,说说这段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

  明确: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

  6、问题:上、下阕的最后一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请说明。

  明确:上阕为设问,引出下文;下阕为反问,回应前文。

  (四)结合《沁园春?雪》,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词知识。与学生同背《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问题:仔细分析这两首词,谈一谈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字数相同,相应位置的结构相似,韵脚相同。

  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后段十二句。一般呈现出雅驯典重、旷达疏放、豪迈悲壮的风格。

  (五)小结、作业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座的各位若能从本首词中悟得一些,并能给你们的生活一点帮助,中那将是一大幸事。

  请仔细诵读本词,并能熟练背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

高一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 “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师说》教案教学设计25

  课题 师说 韩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

  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6.齐诵一遍。

  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三、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官学)任教。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一副样子呢?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很直白: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古语有云:“经师易寻,人师难觅。”所以说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正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让我们千百年后依然能通过文字发现“百代宗师”韩愈那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

  明确: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

  (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

  ⊙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连用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有如“连珠“。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四.练习巩固——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一写马的对联: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姓——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学习、效法——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或师焉,或不焉

  以……为师,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如: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总结课文: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作业布置

  ⒈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⒉熟练背诵全文。

高一语文教案4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o)函 膏腴(y) 合从(z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ng)翟景之翟读zh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名) 召(sh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镞(z) 笞(chī) 因利乘(chng) 万乘 (shng)之势 将(jing)数百之众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可以一边讨论一边板书要点,最后形成下表(表中圆括号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四、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②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五、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高一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大将军叫吕蒙,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孙权十分器重,但他才疏学浅,还不爱学习,每次孙权劝他学习,他都推三阻四,这不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了,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看看他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二)、资料助读,了解作品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资料。教师补充资料,多媒体显示如下: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现山西夏县)人。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听清读音,注意句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音和句读方面的错误。

  4、展示标有正确读音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字音。

  5、展示标有正确读音和句读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句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疏通文意,

  2、全班以分五大组的形式每组探讨两句话的翻译,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合作共同完成课文的翻译工作。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大屏幕展示重点字词的翻译。

  (五)、再现故事,品析人物

  师:文章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你感兴趣的.人物的语言自由练读。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不悦、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奇、赞叹

  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通过指读、齐读、对比读、师生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体会人物的语言,从而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最后让学生脱本进行人物对话,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孙权:平易近人、关心下属、王者权威、重才、善劝

  吕蒙:虚心听劝、胸怀坦荡、幽默

  鲁肃:真诚、敬才、爱才、讲礼节

  归纳成语:吴下阿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文才,学识的人。

  刮目相待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六)、拓展迁移,比较阅读

  我们学过《伤仲永》,你认为方仲永与吕蒙有何不同?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你觉得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七)、吟诵课文、结束本课

  学生能背则背,不能背就读,课堂在课文的吟诵声中结束。

高一语文教案6

  教学目的:

  1.了解报纸的重要补充部分——副刊。

  2.掌握精读和略读副刊的方法

  3.启发学生做摘抄、剪贴报纸资料

  教学方法:

  以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拔。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

  副刊,一般指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

  中国报纸的副刊起于清末,最初称为副张或附张,大都刊登“清闲”文字。五四运动前后,出现过一些提倡新文学,传播新思想的副刊。

  报纸的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

  副刊的“副”字就是次要的,附属的意思。当然,这是相对于报纸这种宣传工具的主体部分来说的。

  (二)内容分析

  1.读第1节和“怎样阅读副刊”的第1节,概括出副刊的性质、特点、作用。

  (性质:副刊是有别于新闻版面的一种专刊,它虽然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报纸的`主体。

  特点: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作用:副刊起配合作用,补其他版之不足。)

  2.副刊的内容很丰富,可读性很强,这是它的特点,《怎样阅读副刊》这篇短文分别从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它的特点。1节从文体上讲的(念第1句)文体兼备,2节,从种类上讲的(念第1句)种类繁多。

  3.阅读副刊要注意哪两个问题?

  (1)不宜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副刊上

  (2)浏览标题,确定精读和略读篇目)

  4.以副刊中的一篇文章作精读示范,从立意,构思和语言三个方面提示学生怎样精读。

  [例]精读《“盼盼”的微笑》

  在立意上:文章从“盼盼”这个名字的含义入手,表达了中人民向往团结、友谊、进步的强烈愿望,和迎亚运的喜悦心情。

  在构思上,1节提供了全文的抒情线索:“盼盼”的含义然后提出“盼盼”,“你在盼什么?”和“盼盼”,已盼了多久?两个问题,围绕“美好”“亲切”展开抒情,结构全篇两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正是全文的主题所在。

  在构思上,作者充分运用了想象和联想。提出一个问题之后,作者联想到天上的星星,并通过引用中的对比,指出当今世界存在着分岐、动乱和不协调的状况,造成了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相距甚“远”的现实。接着抓住月亮是圆的,地球也是圆的这个共同点,联想到奥运会之旗——五环旗的五环也是圆的特点,表达中国人民向往团结、友谊、进步的“夙愿”。回答第二个问题也是通过黄河日夜奔流,长城历史久远联想到中国终于迎来了亚运会在北京召开的日子,表达出中国人民迎亚运的喜悦心情。

  在语言上,这是一篇散文诗,兼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和语言凝炼的特色,但又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结构较远诗歌松散一些。这篇文章语言深沉、含蓄、热烈,读者要跟着作者的想象而展开联想,才能理解文章内容,文章突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感情,勾画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拓展了文章的意境。

  (三)指导学生积累资料。

  阅读副刊,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做的工作;积累资料,我们说读报纸要注意积累资料,这资料大部分都是从副刊中来的,因此,我们要在阅读的同时,把有用的东西收集起来,将来,为我所用。

高一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2、掌握文言词语绝、强、假、望、闻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体会荀子文章的风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绝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时代的需要,使学生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四读法。(自己总结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新课,简介荀子

  1、荀子的思想:

  ⑴ 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⑵ 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⑶ 性恶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学习和教化。

  ⑷ 礼是治国之本。

  2、作品风格:是学者之文,朴素、深厚、缜密,多用排比和比喻。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一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正音。

  注意如下字的读音:

  中(zhòng)智(zhì)躁(zào)有(yòu)

  (其它参见教材注释。)

  2、学生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学不可以已。

  (意思对即可。)

  3、学生分小组笔译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语言准确;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检查,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笔译的情况,重点指导如下句子的翻译:

  ⑴ 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⑵ 筋骨之强:强健的筋骨。(倒装句式。)

  ⑶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三、完成课后练习,重点学习文言词语

  1、学生做练习二,掌握绝、强、假、望、闻的用法。

  2、教师检查完成情况;

  3、学生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增加义项和例句。注意:绝的义项比较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师指名学生背诵绝、强、假、望、闻等词语的义项和课文中的例句。

  二、细读课文,理清思路(二读。)

  1、学生自读全文,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2、教师检查,全班交流。

  (各组先推荐一人上黑板,还可以由其他同学不断完善,直到满意。)

  参考思路:

  学不可以已──智明行无过──常人成君子──积累、持恒、专一

  (中心) (意义) (作用) (方法)

  三、研读课文(重点是最后一段),分析讨论(三读。)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比喻论证的语段和句子,对比喻进行分类、归纳。(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2、讨论比喻论证的作用、效果。

  3、教师总结,明确本文比喻巧而理至。

  第三课时

  一、审读课文,评价创新(四读。)

  1、教师引导:本文有哪些知识性错误,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请指出来。

  2、学生审读课文,找出不足的地方。

  3、师生交流审读结果。

  参考:

  ⑴ 知识性错误,如蟹六跪而二螯,(应是八跪;一说正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鳝之穴)。

  ⑵ 在论证方面,只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论证。本文只谈了学不可以已的两点作用,即提高自己,弥补不足。还可以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的角度来谈。

  二、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以《新劝学》为题,列提纲,分组发言。要求进一步充实荀子的论证。

  2、教师补充终身学习的有关内容,学生讨论终身学习的重大意义。

  补充:终身教育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它超越了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区别。它响应迅速变革之世界的挑战。要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第8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

  【板书设计】

  劝学

  《荀子》

  智明行无过

  常人成君子

  学不可以已 终身学习

  积累、持恒、专一

  (社会、时代的需要)

高一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略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ò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高一语文教案范例:病梅馆记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比较“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2.善于根据题目,关键性的字、词、句,去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化繁为简。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诵杜甫《登高》,师:请想象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师: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给我们解答吧。

  二、整体感知,明确观点

  Ⅰ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Ⅱ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Ⅲ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千里。

  三、合作探究,品味“木”的丰富意蕴

  1.多媒体显示诗句,学生体味“木”与“树”的不同,得出“木”的第一个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

  ..

  一个落叶的因素。

  .....

  2.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了。

  3.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的不同意味,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

  (表格见学生导学案)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诗歌语言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含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诗歌的关键。

  四、学以致用,鉴赏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三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种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述这首诗的时候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多媒体投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相看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李冶《送韩揆之江西》)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示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重对意象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平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

高一语文教案10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教学目的: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3、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三、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

  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四、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五、布置作业:

  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

高一语文教案11

  教学目的: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教学设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麽?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师配乐朗诵。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四、延伸拓展:

  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踊跃发言:

  生1:李商隐的《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教师点拨)这段感情早已经逝去了,只剩下当事人面对着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来深深的怀恋,然而无论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却也无可挽回了。当初怎麽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

  【相关阅读】

  1、《雨巷》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2、《雨巷》在意象选用上的特点及好处是什么?

  《雨巷》中应该说有三个主要意象:“雨巷”、“我”和姑娘,这三个表面上看似并不特别的意象事实上深藏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时空关系,不仅使整首诗所营造的情境显得模糊、虚幻、迷离,更使得对诗的意义的理解也有了含混复杂的多义性,三个意象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它们统一于一个空间画面内,而且有着同样的情感底色:“独自”、“彷徨”的“我”、“悠长”、“寂寥”、“颓圮”的“雨巷”和“哀怨”、“凄清”、“迷茫”的“姑娘”共同构成了一个黯淡、低沉,迷离而幽长的空间,给人们带来一种孤独、冷寂又带迷茫的情绪。这三个意象的空间关系又是动态的,三个意象在移动中彼此衬托相互呈现:移动是随着“姑娘”的“飘过”展开的,在这种轻缓的“飘过”中,“姑娘”展演着她的颜色、眼光、气味和姿态,“雨巷”也逐渐因为不断绵延的“悠长”、“雨的哀曲”和“颓圮的篱墙”变得更为具体,而“我”的期待和梦想、失望和迷茫随着“姑娘”的身影隐隐显显。这使“雨巷”内的空间关系同样也构成了一种回复,开始“姑娘”离我像梦一样遥远,然后她近了,“我”甚至闻到了她的芬芳,感受到她的惆怅,接着她又远了散了,这种回复的审美功能和音韵及语法上的完全一样,正是这种意象之间多重复杂的关系,以及由这些复杂关系带来的虚幻迷离的色彩,使得诗中的意象一下子超越了一般意象的具体形象和实际意旨,而具有了某种象征性。人们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生发出完全不同的对诗意的理解,如果从“我”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这似乎是一个朦胧梦境的再现;如果从“雨巷”的角度去理解诗歌的意义,这又可理解为“一种人生体验或感悟,一种孤寂仍在渴望、迷茫又有期待的人生况味;如从“姑娘”的视角探索,也是对一段逝去的爱的梦中回忆与追诉,总之,正因为诗人没有把诗的意义限定在一个层面上,我们从中领会的东西才更多了。

高一语文教案12

  教学目的

  一) 知识教学点:

  1。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 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二) 能力训练点

  1。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2。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3。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4。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1。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四) 美育渗透点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学法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1)孝公:崛起(2)五王:强大 兴(攻)(3)始皇:统一(4)二世:灭亡 亡(守)(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高一语文教案13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国前所作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解放后,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其他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高一语文教案14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

  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自己整理有关《史记》的知识,快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三、问题设计:

  ①全文按鸿门宴的前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

  ②宴前共写了哪几件事?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哪件事是“导火线”,这一部分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四、学生带着问题②诵读(1─2)节,教师指导学生不懂之处。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理解(1─2)节的基础上诵读(3─4)节。

  第二课时

  六、学习(3─4)节

  七、问题设计:

  ①宴中这部分共写了哪几件事?它围绕对刘邦的态度反映了项羽、范增之间什么矛盾?

  ②文中的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的特点?通过他们的哪些言行表现出来的?

  八、学生带着问题①②读(3─4)节,并让同学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布置作业:⑴背诵(3─4)节⑵完成练习(二)P91

  第三课时

  十、先检查学生背诵(3─4)节情况。

  十一、先齐读(5─5)节,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其中问题。

  十二、再齐读(5─7)节。

  十三、问题设计: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十四、整体把握全文的写作特色,并要学生自己分析项羽、刘邦的形象。

  十五、作业布置:

  ①背诵(3─4)节,完成练习(三)P91

  ②整理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等。

高一语文教案15

  教学设想

  本课拟通过网上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一种新型的语文学习模式的探索。探索语文学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语文学习、交互式语文学习,从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同时,努力培养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应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与传统教学也有所不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种: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协作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构建知识的促进者,学习的评价者。

  过程

  一、研究性学习

  (一)导读

  1、激发兴趣

  《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

  2、目的、方法

  教师强调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为学生介绍课件的使用方法。

  (二)文本阅读

  1、想象、对比

  学生在阅读好作品时,一般无法克服“一气呵成”的心理,这种阅读热情应该肯定,但同时也有负面影响,重情节、轻思考无疑是突出的现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控制,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上述毛病,有助于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课件中我有目的的把原文分成四个部分(详情见课件)。学生每读完一部分都要按要求对下文进行“原创”,否则就无法继续下一部分的阅读。

  第一部分的问题:如果玛蒂尔德收到参加上层社会的舞会请帖,她会怎么做?

  第二部分的问题:如果玛蒂尔德把借来的丢了,她会怎么办?

  第三部分的问题:如果玛蒂尔德再次遇见佛来思节夫人,会发生什么事?

  第四部分的问题:佛来思节夫人告诉玛蒂尔德夫人是假的,对此你感到惊讶吗?

  学生在“求知欲”的激励下,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故事“接龙”。最终通过自己的“原创”(想象作文)与作者原著的对比,来感受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和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这里,学生或多或少的收获完全是通过比较而悟出来的,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满堂灌”。

  2、交流、借鉴

  阅读完全文后,接着,学生陆续在课件中的留言板上张贴自己对玛蒂尔德夫人的“第一印象”。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隐私”的说话环境,有利于他们畅所欲言。而且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有发言权的局限。这两点提高了学生说话,尤其是说“真话”的积极性。这样,众多的有个性的意见的多元化的撞击,必然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在这时适当的“挑拨离间”,引发意见相左的同学之间的“学术”争论,引导学生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支持自己观点,驳斥别人的观点。 为了让人信服,学生就要学会利用课件中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如果感到课件中提供的材料还不能满足自己学习与研究的需要,学生可以通过课件中提供的'站外链接或搜索引擎进入Internet直接查找相关资料。

  教师主要的工作则是引导学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要防止学生在信息流中淹没自己,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会借鉴,更要善于创造。

  3、协作

  教师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主研究后,引导学生利用课件中的留言板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研究的习惯和能力。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习中发现的问题,研究的结论,寻找恰当的合作伙伴形成小组,充分交流,利用集体智慧形成更具建设性的观点。

  这里的协助还有另一层面的含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高低不平,教师要积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成为教学助手,一起来引导、辅导暂时落后的学生。

  (三)拓展阅读

  在课件中,我还提供了《简·爱》《玩偶之家》《包法利夫人》《德伯家的苔丝》《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作品的内容简介以及全文阅读的网站链接。目的在于启发学生通过与简·爱、娜拉、爱玛、苔丝和安娜等人物形象之间的比较,从而加深对玛蒂尔德夫人的理解把握。

  另外还提供了莫伯桑的其它作品以及契诃夫和欧亨利的主要作品,力求通过量的积累来达到把握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及短篇小说的写作特点。

  二、持续性学习

  学生课后可以通过上校园的局域网随时查找所需的材料,随时发表自己的文章。套句时尚的话就是可以“将学习进行到底”。

  而教师则要定期到网上去回答学生的问题,去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动态的评价。

《高一语文教案(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高一语文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教案(集合15篇)

高一语文教案1

  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介绍作者及九叶诗派。

  2、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祖国人民深切的挚爱,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诗人赞美的是什么。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具准备:

  录音机和录音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早年留学美国,大学教授,现代九叶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是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二、朗读:

  方式:1、放录音带让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2、由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板书生字生词)

  三、理解:

  方式:在师生一起诵读中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第一节:

  1、站在历史的高度描写中国人民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

  2、表现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

  3、表达对祖国人民深挚的爱。

  第二节:

  通过一个农夫表现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惯于隐忍安于现状的特点,赞美其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节:

  1、表现祖国人民多灾多难。

  2、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第四节:

  赞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过渡:下面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四、鉴赏:

  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再做总结。

  1、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本诗没有固定的句式和篇章构结,形式自由活泼,完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定。

  2、不讲究音韵,但有诗歌内在的旋律。

  本诗没有押韵的特点,但有内在的诗歌的旋律,读来生动感人。

  3、宏大的'包容性。

  诗歌以铺陈的手法,描绘了密集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环境。

  4、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诗人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回响,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存力。

  五、主题:

  方式:由学生思考讨论再做总结。

  这首诗赞美了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五、练习:

  讨论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理解:鉴赏:

  一、环境、灾难、挚爱一、句式自由,形式不拘

  二、勤劳、隐忍、顽强二、没有音韵,但有旋律

  三、贫困,饥寒、同情三、宏大的包容性

  四、灾难,赞美,顽强四、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高一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与联想,实现“披文——及物——物我合一”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方法,并且能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重、难点)

  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重点)

  3。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难点)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幻灯片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

  (二)诵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橘舸遒遏

  (三)研习全文

  1、前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及人物

  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问题:寒秋作何理解?明确:深秋而非寒冷的秋天。

  2、赏析由“看”字领起的秋景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百)舸——(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要点:“击”透出猛、劲;“翔”突出轻、快。这远比用“飞”与“游”好得多。

  3、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概述此秋景特征:万类霜天竞自由。

  4、面对着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景色,我想到了什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小结:此上阕由景生情,表达了一个胸怀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壮志。

  5、齐读下阕,说说这段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

  明确: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

  6、问题:上、下阕的最后一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请说明。

  明确:上阕为设问,引出下文;下阕为反问,回应前文。

  (四)结合《沁园春?雪》,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词知识。与学生同背《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问题:仔细分析这两首词,谈一谈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字数相同,相应位置的结构相似,韵脚相同。

  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后段十二句。一般呈现出雅驯典重、旷达疏放、豪迈悲壮的风格。

  (五)小结、作业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座的各位若能从本首词中悟得一些,并能给你们的生活一点帮助,中那将是一大幸事。

  请仔细诵读本词,并能熟练背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

高一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 “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师说》教案教学设计25

  课题 师说 韩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

  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6.齐诵一遍。

  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三、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官学)任教。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一副样子呢?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很直白: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古语有云:“经师易寻,人师难觅。”所以说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正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让我们千百年后依然能通过文字发现“百代宗师”韩愈那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

  明确: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

  (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

  ⊙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连用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有如“连珠“。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四.练习巩固——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一写马的对联: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姓——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学习、效法——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或师焉,或不焉

  以……为师,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如: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总结课文: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作业布置

  ⒈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⒉熟练背诵全文。

高一语文教案4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o)函 膏腴(y) 合从(z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ng)翟景之翟读zh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名) 召(sh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镞(z) 笞(chī) 因利乘(chng) 万乘 (shng)之势 将(jing)数百之众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可以一边讨论一边板书要点,最后形成下表(表中圆括号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四、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②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五、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高一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大将军叫吕蒙,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孙权十分器重,但他才疏学浅,还不爱学习,每次孙权劝他学习,他都推三阻四,这不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了,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看看他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二)、资料助读,了解作品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资料。教师补充资料,多媒体显示如下: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现山西夏县)人。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听清读音,注意句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音和句读方面的错误。

  4、展示标有正确读音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字音。

  5、展示标有正确读音和句读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句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疏通文意,

  2、全班以分五大组的形式每组探讨两句话的翻译,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合作共同完成课文的翻译工作。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大屏幕展示重点字词的翻译。

  (五)、再现故事,品析人物

  师:文章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你感兴趣的.人物的语言自由练读。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不悦、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奇、赞叹

  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通过指读、齐读、对比读、师生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体会人物的语言,从而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最后让学生脱本进行人物对话,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孙权:平易近人、关心下属、王者权威、重才、善劝

  吕蒙:虚心听劝、胸怀坦荡、幽默

  鲁肃:真诚、敬才、爱才、讲礼节

  归纳成语:吴下阿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文才,学识的人。

  刮目相待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六)、拓展迁移,比较阅读

  我们学过《伤仲永》,你认为方仲永与吕蒙有何不同?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你觉得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七)、吟诵课文、结束本课

  学生能背则背,不能背就读,课堂在课文的吟诵声中结束。

高一语文教案6

  教学目的:

  1.了解报纸的重要补充部分——副刊。

  2.掌握精读和略读副刊的方法

  3.启发学生做摘抄、剪贴报纸资料

  教学方法:

  以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拔。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

  副刊,一般指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

  中国报纸的副刊起于清末,最初称为副张或附张,大都刊登“清闲”文字。五四运动前后,出现过一些提倡新文学,传播新思想的副刊。

  报纸的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

  副刊的“副”字就是次要的,附属的意思。当然,这是相对于报纸这种宣传工具的主体部分来说的。

  (二)内容分析

  1.读第1节和“怎样阅读副刊”的第1节,概括出副刊的性质、特点、作用。

  (性质:副刊是有别于新闻版面的一种专刊,它虽然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报纸的`主体。

  特点: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作用:副刊起配合作用,补其他版之不足。)

  2.副刊的内容很丰富,可读性很强,这是它的特点,《怎样阅读副刊》这篇短文分别从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它的特点。1节从文体上讲的(念第1句)文体兼备,2节,从种类上讲的(念第1句)种类繁多。

  3.阅读副刊要注意哪两个问题?

  (1)不宜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副刊上

  (2)浏览标题,确定精读和略读篇目)

  4.以副刊中的一篇文章作精读示范,从立意,构思和语言三个方面提示学生怎样精读。

  [例]精读《“盼盼”的微笑》

  在立意上:文章从“盼盼”这个名字的含义入手,表达了中人民向往团结、友谊、进步的强烈愿望,和迎亚运的喜悦心情。

  在构思上,1节提供了全文的抒情线索:“盼盼”的含义然后提出“盼盼”,“你在盼什么?”和“盼盼”,已盼了多久?两个问题,围绕“美好”“亲切”展开抒情,结构全篇两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正是全文的主题所在。

  在构思上,作者充分运用了想象和联想。提出一个问题之后,作者联想到天上的星星,并通过引用中的对比,指出当今世界存在着分岐、动乱和不协调的状况,造成了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相距甚“远”的现实。接着抓住月亮是圆的,地球也是圆的这个共同点,联想到奥运会之旗——五环旗的五环也是圆的特点,表达中国人民向往团结、友谊、进步的“夙愿”。回答第二个问题也是通过黄河日夜奔流,长城历史久远联想到中国终于迎来了亚运会在北京召开的日子,表达出中国人民迎亚运的喜悦心情。

  在语言上,这是一篇散文诗,兼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和语言凝炼的特色,但又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结构较远诗歌松散一些。这篇文章语言深沉、含蓄、热烈,读者要跟着作者的想象而展开联想,才能理解文章内容,文章突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感情,勾画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拓展了文章的意境。

  (三)指导学生积累资料。

  阅读副刊,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做的工作;积累资料,我们说读报纸要注意积累资料,这资料大部分都是从副刊中来的,因此,我们要在阅读的同时,把有用的东西收集起来,将来,为我所用。

高一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2、掌握文言词语绝、强、假、望、闻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体会荀子文章的风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绝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时代的需要,使学生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四读法。(自己总结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新课,简介荀子

  1、荀子的思想:

  ⑴ 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⑵ 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⑶ 性恶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学习和教化。

  ⑷ 礼是治国之本。

  2、作品风格:是学者之文,朴素、深厚、缜密,多用排比和比喻。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一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正音。

  注意如下字的读音:

  中(zhòng)智(zhì)躁(zào)有(yòu)

  (其它参见教材注释。)

  2、学生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学不可以已。

  (意思对即可。)

  3、学生分小组笔译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语言准确;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检查,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笔译的情况,重点指导如下句子的翻译:

  ⑴ 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⑵ 筋骨之强:强健的筋骨。(倒装句式。)

  ⑶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三、完成课后练习,重点学习文言词语

  1、学生做练习二,掌握绝、强、假、望、闻的用法。

  2、教师检查完成情况;

  3、学生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增加义项和例句。注意:绝的义项比较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师指名学生背诵绝、强、假、望、闻等词语的义项和课文中的例句。

  二、细读课文,理清思路(二读。)

  1、学生自读全文,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2、教师检查,全班交流。

  (各组先推荐一人上黑板,还可以由其他同学不断完善,直到满意。)

  参考思路:

  学不可以已──智明行无过──常人成君子──积累、持恒、专一

  (中心) (意义) (作用) (方法)

  三、研读课文(重点是最后一段),分析讨论(三读。)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比喻论证的语段和句子,对比喻进行分类、归纳。(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2、讨论比喻论证的作用、效果。

  3、教师总结,明确本文比喻巧而理至。

  第三课时

  一、审读课文,评价创新(四读。)

  1、教师引导:本文有哪些知识性错误,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请指出来。

  2、学生审读课文,找出不足的地方。

  3、师生交流审读结果。

  参考:

  ⑴ 知识性错误,如蟹六跪而二螯,(应是八跪;一说正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鳝之穴)。

  ⑵ 在论证方面,只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论证。本文只谈了学不可以已的两点作用,即提高自己,弥补不足。还可以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的角度来谈。

  二、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以《新劝学》为题,列提纲,分组发言。要求进一步充实荀子的论证。

  2、教师补充终身学习的有关内容,学生讨论终身学习的重大意义。

  补充:终身教育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它超越了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区别。它响应迅速变革之世界的挑战。要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第8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

  【板书设计】

  劝学

  《荀子》

  智明行无过

  常人成君子

  学不可以已 终身学习

  积累、持恒、专一

  (社会、时代的需要)

高一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略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ò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高一语文教案范例:病梅馆记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比较“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2.善于根据题目,关键性的字、词、句,去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化繁为简。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诵杜甫《登高》,师:请想象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师: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给我们解答吧。

  二、整体感知,明确观点

  Ⅰ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Ⅱ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Ⅲ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千里。

  三、合作探究,品味“木”的丰富意蕴

  1.多媒体显示诗句,学生体味“木”与“树”的不同,得出“木”的第一个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

  ..

  一个落叶的因素。

  .....

  2.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了。

  3.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的不同意味,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

  (表格见学生导学案)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诗歌语言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含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诗歌的关键。

  四、学以致用,鉴赏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三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种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述这首诗的时候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多媒体投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相看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李冶《送韩揆之江西》)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示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重对意象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平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

高一语文教案10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教学目的: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3、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三、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

  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四、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五、布置作业:

  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

高一语文教案11

  教学目的: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教学设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麽?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师配乐朗诵。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四、延伸拓展:

  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踊跃发言:

  生1:李商隐的《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教师点拨)这段感情早已经逝去了,只剩下当事人面对着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来深深的怀恋,然而无论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却也无可挽回了。当初怎麽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

  【相关阅读】

  1、《雨巷》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2、《雨巷》在意象选用上的特点及好处是什么?

  《雨巷》中应该说有三个主要意象:“雨巷”、“我”和姑娘,这三个表面上看似并不特别的意象事实上深藏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时空关系,不仅使整首诗所营造的情境显得模糊、虚幻、迷离,更使得对诗的意义的理解也有了含混复杂的多义性,三个意象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它们统一于一个空间画面内,而且有着同样的情感底色:“独自”、“彷徨”的“我”、“悠长”、“寂寥”、“颓圮”的“雨巷”和“哀怨”、“凄清”、“迷茫”的“姑娘”共同构成了一个黯淡、低沉,迷离而幽长的空间,给人们带来一种孤独、冷寂又带迷茫的情绪。这三个意象的空间关系又是动态的,三个意象在移动中彼此衬托相互呈现:移动是随着“姑娘”的“飘过”展开的,在这种轻缓的“飘过”中,“姑娘”展演着她的颜色、眼光、气味和姿态,“雨巷”也逐渐因为不断绵延的“悠长”、“雨的哀曲”和“颓圮的篱墙”变得更为具体,而“我”的期待和梦想、失望和迷茫随着“姑娘”的身影隐隐显显。这使“雨巷”内的空间关系同样也构成了一种回复,开始“姑娘”离我像梦一样遥远,然后她近了,“我”甚至闻到了她的芬芳,感受到她的惆怅,接着她又远了散了,这种回复的审美功能和音韵及语法上的完全一样,正是这种意象之间多重复杂的关系,以及由这些复杂关系带来的虚幻迷离的色彩,使得诗中的意象一下子超越了一般意象的具体形象和实际意旨,而具有了某种象征性。人们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生发出完全不同的对诗意的理解,如果从“我”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这似乎是一个朦胧梦境的再现;如果从“雨巷”的角度去理解诗歌的意义,这又可理解为“一种人生体验或感悟,一种孤寂仍在渴望、迷茫又有期待的人生况味;如从“姑娘”的视角探索,也是对一段逝去的爱的梦中回忆与追诉,总之,正因为诗人没有把诗的意义限定在一个层面上,我们从中领会的东西才更多了。

高一语文教案12

  教学目的

  一) 知识教学点:

  1。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 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二) 能力训练点

  1。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2。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3。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4。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1。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四) 美育渗透点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学法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1)孝公:崛起(2)五王:强大 兴(攻)(3)始皇:统一(4)二世:灭亡 亡(守)(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高一语文教案13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国前所作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解放后,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其他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高一语文教案14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

  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自己整理有关《史记》的知识,快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三、问题设计:

  ①全文按鸿门宴的前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

  ②宴前共写了哪几件事?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哪件事是“导火线”,这一部分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四、学生带着问题②诵读(1─2)节,教师指导学生不懂之处。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理解(1─2)节的基础上诵读(3─4)节。

  第二课时

  六、学习(3─4)节

  七、问题设计:

  ①宴中这部分共写了哪几件事?它围绕对刘邦的态度反映了项羽、范增之间什么矛盾?

  ②文中的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的特点?通过他们的哪些言行表现出来的?

  八、学生带着问题①②读(3─4)节,并让同学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布置作业:⑴背诵(3─4)节⑵完成练习(二)P91

  第三课时

  十、先检查学生背诵(3─4)节情况。

  十一、先齐读(5─5)节,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其中问题。

  十二、再齐读(5─7)节。

  十三、问题设计: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十四、整体把握全文的写作特色,并要学生自己分析项羽、刘邦的形象。

  十五、作业布置:

  ①背诵(3─4)节,完成练习(三)P91

  ②整理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等。

高一语文教案15

  教学设想

  本课拟通过网上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一种新型的语文学习模式的探索。探索语文学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语文学习、交互式语文学习,从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同时,努力培养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应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与传统教学也有所不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种: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协作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构建知识的促进者,学习的评价者。

  过程

  一、研究性学习

  (一)导读

  1、激发兴趣

  《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

  2、目的、方法

  教师强调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为学生介绍课件的使用方法。

  (二)文本阅读

  1、想象、对比

  学生在阅读好作品时,一般无法克服“一气呵成”的心理,这种阅读热情应该肯定,但同时也有负面影响,重情节、轻思考无疑是突出的现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控制,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上述毛病,有助于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课件中我有目的的把原文分成四个部分(详情见课件)。学生每读完一部分都要按要求对下文进行“原创”,否则就无法继续下一部分的阅读。

  第一部分的问题:如果玛蒂尔德收到参加上层社会的舞会请帖,她会怎么做?

  第二部分的问题:如果玛蒂尔德把借来的丢了,她会怎么办?

  第三部分的问题:如果玛蒂尔德再次遇见佛来思节夫人,会发生什么事?

  第四部分的问题:佛来思节夫人告诉玛蒂尔德夫人是假的,对此你感到惊讶吗?

  学生在“求知欲”的激励下,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故事“接龙”。最终通过自己的“原创”(想象作文)与作者原著的对比,来感受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和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这里,学生或多或少的收获完全是通过比较而悟出来的,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满堂灌”。

  2、交流、借鉴

  阅读完全文后,接着,学生陆续在课件中的留言板上张贴自己对玛蒂尔德夫人的“第一印象”。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隐私”的说话环境,有利于他们畅所欲言。而且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有发言权的局限。这两点提高了学生说话,尤其是说“真话”的积极性。这样,众多的有个性的意见的多元化的撞击,必然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在这时适当的“挑拨离间”,引发意见相左的同学之间的“学术”争论,引导学生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支持自己观点,驳斥别人的观点。 为了让人信服,学生就要学会利用课件中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如果感到课件中提供的材料还不能满足自己学习与研究的需要,学生可以通过课件中提供的'站外链接或搜索引擎进入Internet直接查找相关资料。

  教师主要的工作则是引导学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要防止学生在信息流中淹没自己,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会借鉴,更要善于创造。

  3、协作

  教师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主研究后,引导学生利用课件中的留言板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研究的习惯和能力。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习中发现的问题,研究的结论,寻找恰当的合作伙伴形成小组,充分交流,利用集体智慧形成更具建设性的观点。

  这里的协助还有另一层面的含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高低不平,教师要积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成为教学助手,一起来引导、辅导暂时落后的学生。

  (三)拓展阅读

  在课件中,我还提供了《简·爱》《玩偶之家》《包法利夫人》《德伯家的苔丝》《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作品的内容简介以及全文阅读的网站链接。目的在于启发学生通过与简·爱、娜拉、爱玛、苔丝和安娜等人物形象之间的比较,从而加深对玛蒂尔德夫人的理解把握。

  另外还提供了莫伯桑的其它作品以及契诃夫和欧亨利的主要作品,力求通过量的积累来达到把握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及短篇小说的写作特点。

  二、持续性学习

  学生课后可以通过上校园的局域网随时查找所需的材料,随时发表自己的文章。套句时尚的话就是可以“将学习进行到底”。

  而教师则要定期到网上去回答学生的问题,去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动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