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中生物教案【精】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教案1
一、版本: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 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等知识的学习。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ⅰ)。
(2)技能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内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体内,大约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完全是因为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怎样起作用的?显然应是本节课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
①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解决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②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活化能这个名词在高中生物教材体系中是第一次出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这个名词都很陌生。化学反应之所以能进行,就是达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来不能进行反应的物质发生了反应,是增加了反应物的自由能,还是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通过实验和类比,必需要让学生理解。在过去几年的高考中,虽然出现了实验设计,但在教材中没有关于控制变量的内容,在本节教材介绍了控制变量的系列名词,但对刚刚接触高中生物实验的学生而言,不能说不是一个难点。
五、设计思路
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入手,引出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再从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斯帕兰札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进入学习情境,是有趣的,并能和学生已有经验──对消化酶的了解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既然学生们知道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就让学生通过比较实验来认识酶的催化作用以及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教师在安排学生做实验时要注意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落实好本节课的目标。本节课的实验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建议教师利用直观的手段(绘图或电子幻灯等)将实验的装置特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装置分别向学生展示,以增加学生实验操作和讨论的效率,或者采取分组实验进行实验讨论(此法效果很好)。
在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体会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以及什么是对照实验,再通过对实验中自变量改变训练学生在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变量。显然,这种编排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确认和控制变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亲身感知酶的作用,顺理成章引入酶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知识点。教材利用卡通式插图、图解和文字叙述,指出酶能够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通过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以及绘制“没有催化剂、无机催化剂、酶的催化效率曲线”的比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催化作用更加显著),利于学生理性认识。
六、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实验材料、器材
七、课前准备:
分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材料用具的准备;ppt课件制作。
高中生物教案2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1、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2、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
3、进行菊花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即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______状态时,在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表现出可以发育成____________的能力。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1、在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会出现________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
2、过程
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脱分化)组织――→( )丛芽或根等――→(生长)完整的植物体
思考:马铃薯长期种植,产量会降低而且易感染病毒,要想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培育无病毒的马铃薯应该怎么办?
三、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1、材料的选择
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植物的种类、材料的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____________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是______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如N、P、K、Ca、Mg、S;__________,如B、Mn、Cu、Zn、Fe、Mo、I、Co;________,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______等;还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_。
3、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中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激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为例。
使用顺序实验结果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____,
但细胞不____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____________
同时使用______频率提高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与结果
比值高时有利于____的分化,抑制____的形成
比值低时有利于____的分化,抑制____的形成
比值适中促进__________形成
4、其他影响因素
pH、温度、光照等条件是重要因素,不同的植物对各种条件的要求往往不同。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时,一般将pH控制在______左右,温度控制在________、℃,每日用日光灯照射____、h。
四、实验操作
1、制备MS固体培养基
(1)配制各种母液。
(2)配制培养基。
(3)灭菌
将分装好的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2、外植体消毒
菊花茎段用水冲洗、加洗衣粉用软刷进行刷洗、用流水冲洗,吸干水分。外植体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______,然后用无菌水清洗,吸干表面的水分,再用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______,、最后用________清洗。
3、接种
所有的接种操作都必须在________旁进行,并且每次使用器械后,都需要用______________。
4、培养
接种后的锥形瓶放在无菌箱中培养,培养期间应定期______。
5、移栽
6、栽培
答案:一、全能性、离体、营养物质、激素、完整的植株
二、1、稳定性细胞分化
2、愈伤再分化
思考: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只有根尖和茎尖中几乎无病毒,因此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的马铃薯植株。
三、1、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未开花植株
2、MS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蔗糖、植物激素
3、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用量的比例、分裂、分化、既分裂也分化、分化、根、芽、芽、根、愈伤组织
4、5、8 18~22 12
四、1、高压蒸汽灭菌
2、消毒、消毒、无菌水
3、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
4、消毒
1、细胞分化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多细胞生物体,一般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的。细胞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含有相同遗传物质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各种器官、系统,从而完成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当细胞分化开始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调节,不同细胞的不同基因会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被激活,活化一段时间后有些基因的活动停止,而有些基因还在继续活动,从而产生了特定的蛋白质(即基因有选择性的表达),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组织,也就是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细胞分化,这是发生在生物体一生中的一种持久变化,当然胚胎时期达到限度。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由于体细胞大多是通过有丝分裂繁殖而来的,一般已经分化的细胞仍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含有与本物种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即全能性。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具有恢复分裂、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能力。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比较强,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了限制,特别是一些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很难用它培养成一个新个体,但它的细胞核中仍有保持物种遗传性的全部遗传物质,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已取得成功的克隆羊——多利就是一例。
2、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它容易与根尖、茎尖的分生组织发生混淆。可以通过下表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异同。
组织类型、细胞来源、细胞形态、细胞结构、细胞排列、细胞去向
根尖
分生组织、受精卵、正方形、无液泡、紧密、分化成多种细胞组织
愈伤组织、高度分化细胞、无定形、高度液泡化、疏松、再分化成
新个体
相同点、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3、污染的预防
污染就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容器内滋生菌斑,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植物组织培养不同于扦插、分根、叶插等常规无性繁殖。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所以对培养条件的要求较高,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非常严格。
污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细菌污染一般是由接种人员造成的,如未戴口罩,接种时说话,或手及器械消毒不严等。另一种是真菌污染可能是由植物材料灭菌不当造成的。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做好预防。
(1)防止外植体带菌。①选择好外植体采集时期和采集部位。外植体采集以春秋为宜,优先选择地上部分作为外植体,阴雨天勿采,晴天下午采,采前喷杀虫剂、杀菌剂或套塑料袋。②在室内或无菌条件下进行预培养。③外植体严格消毒。做消毒效果试验,多次消毒和交替消毒。
(2)保证培养基及接种器具彻底灭菌。①分装时,注射器勿与瓶接触,培养基勿粘瓶口。②检查封口膜是否有破损。③扎瓶口要位置适当、松紧适宜。④保证灭菌时间和高压锅内温度。⑤接种工具使用前彻底灭菌。⑥工作服、口罩、帽子等布质品定期进行湿热灭菌。
(3)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如一定要规范着装,操作过程中不说话等。
(4)保证接种与培养环境清洁。①污染瓶经高压灭菌后再清洁。②接种环境定期熏蒸消毒、紫外灯照射或用臭氧灭菌和消毒。③定期对培养室消毒、防止高温。
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既要考虑到药剂的消毒效果,又要考虑到植物的耐受力。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消毒用过的有毒药品应收集后统一交给有关专业部门处理,以免引起环境污染。
一旦发现培养材料被污染,特别是真菌性污染,一定不要打开培养瓶。应先将所有被污染的培养瓶统一放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后,再打开培养瓶进行清洗。
题型一、细胞的全能性
【例题1】、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①用培养基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②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③用单个烟草组织培育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解析:①和③都属于已分化的细胞经过培养形成可育的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实际上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发育成新个体,是由未经分化的细胞(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因此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答案:B
题型二、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的条件
【例题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的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或组织,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
解析: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植物细胞脱离母体后,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适宜的外界条件的作用下,植物细胞就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答案:C
反思领悟: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的条件:一是离体的组织或细胞;二是需要一定的激素、营养及其他适宜条件;三是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题型三、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例题3】、(20xx?安徽理综)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外植体――→①愈伤组织――→②芽根―→植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时,一般选取____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______,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时常采用根尖或茎尖部位,原因是该部位含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MS培养基的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植物组织培养也应注意无菌操作。
(3)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
答案:(1)茎尖(或根尖)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2)有机物植物激素外植体消毒不彻底(3)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
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B、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限度
C、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种类会发生变化
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
2、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B、主要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C、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需要阳光、D、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要求无菌操作
3、下列关于愈伤组织形成过程的正确叙述是()。
A、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植物细胞分化的结果
B、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植物细胞分裂的结果
C、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动物细胞分化的结果
D、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动物细胞分裂的结果
4、下列关于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全部正确的是( )。
①接种室要消毒②无菌操作③接种时可以谈话④外植体如茎段、茎尖可随机放入培养基⑤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⑥接种完立刻盖好瓶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5、在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下列哪些条件?()
①消毒灭菌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③适宜的温度④充足的光照⑤充足的养料
A、①③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⑤
答案:1、C细胞分化不会使遗传物质种类发生变化,它的实质是遗传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选择性地表达。
2、C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在无菌操作下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完整植物体的过程,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恒温箱的门应该关闭,不必见光,因为在无光条件下愈伤组织长得更快。
3、B愈伤组织只存在于植物细胞;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在培养了一段时间以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4、D整个接种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不能谈话,防止呼吸产生污染,因此操作过程应禁止谈话,并戴口罩;接种的外植体放入培养基时注意将形态学下端插入,而且分布均匀,不能随机放入,以保证必要的营养和光照条件。
5、D离体的植物相关结构在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不需要光照,因为该过程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营养物质来自培养基。
高中生物教案3
染色体变异
【摘要】通过“问题——情境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热情,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关键词】染色体变异问题——情境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本节课位于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了基因突变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第3节人类遗传病做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2。主要内容。本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及实验。教师应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入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B、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B、通过对具体事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间的联系。3)情感目标:A、了解染色体数目变化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B、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热情,使学生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4。重点、难点和关键。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教学难点:A、染色体组的概念。B、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3)教学关键:成功地用好各种直观教具与各种教学方法。
二、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
1。教法运用: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科特点,坚持以启发探究性原则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讨论、观察、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法指导:依据教法,指导学法,体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直观教具的使用和电化教学手段,教给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运用形象记忆,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三、教具使用
依据直观性、科学性的原则,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获得感性认识,积极思考。
四、教学程序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激活原有的知识系统,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植物杂交、生长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言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悬念。本节导言我以大家熟悉的西瓜引入:我们通常吃的西瓜是有子的,但是现在有一种西瓜无子,而且又大又甜,大家想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请看教材“问题探讨”,并讨论西瓜“无子”的原因。
想知道更多有关的知识吗?据报载,在上海第五人民医院降生一猫叫综合症男婴,婴儿面容特殊:小头小脸、眼距宽、塌鼻梁、皮纹改变,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因哭声像猫而得名,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一,解放后全国有记载的仅20例。研究证明,这是因为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而引起的遗传病。为什么染色体部分缺失就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些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染色体变异
2。出示目标,自学交流。
多媒体展示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师生互动,建构目标。
多媒体展示如下资料:
A、人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患猫叫综合征。
B、果蝇X染色体上某一区段的重复,可使正常的卵圆形眼变为棒状眼。
C、如果人的第22号染色体和第14号染色体发生易位,会使人患惯性粒细胞白血病。
D、如果使萝卜的染色体增加一倍则主根粗大产量高;如果使番茄的染色体增加一倍则所含的维生素C大约多了一倍。对玉米和番茄来说细胞内少一条染色体就不能成活。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染色体的变异包括哪些类型?染色体变异有什么特点?得出结论:染色体变异可以分为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大多是有害的,因为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多媒体演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教师点评:缺失和增加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移接和颠倒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其结果导致了生物性状的改变。其实,染色体除了可以发生结构上的变异以外,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物体染色体的数目也会发生改变,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那么,什么叫染色体组?
多媒体演示:雌雄果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
教师小结:果蝇的精子和卵细胞中只含有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多媒体展示果蝇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图示
让学生据图分析并思考:A、染色体组的概念?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多少对同源染色体?B、分析配子中有多少条染色体?有什么特点?C、果蝇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组织教学又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符合认知规律,把难点分散、转化,便于学生接受。
(3)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我们在初中学过蜜蜂中的工蜂和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而雄峰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因此,雄峰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工蜂和蜂王的一半。像这样,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体细胞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由学生分析回答:玉米(2n=20)由其花粉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
普通小麦六倍体(6n=42)由其花粉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
教师总结:可见多倍体、二倍体和单倍体的划分依据是不同的;多倍体、二倍体是以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来划分;单倍体则只要含有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即是,与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的多少没有关系。
4。巩固练习,及时反馈
五、教后反思
对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学生不太了解,但是,无子西瓜、多倍体草莓等,学生并不陌生。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概念的学习;并提醒学生,尽管大多数染色体变异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变异是有利的。而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直接讲述学生难以理解其实质,可从具体实例,如:果蝇的染色体分析,创设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认识,效果不错。在教学中以爱心鼓励学生,促使学生“亲其师,并信其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高中生物教案4
一、教材内容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
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导入新课(2min)
由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引导学生记忆探究实验的相关结果;使学生对细胞呼吸有总体的认识:
①回顾细胞呼吸的概念。②上节课的探究实验得知细胞呼吸分为两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二)学习新课(36min)
1、有氧呼吸(1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3~94有氧呼吸部分。(2min)
(2)教师做出下列总结:(4min)
①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氧的参与。②作为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还需要有酶的参与。(提示:本章第一节内容)③在前面学习细胞器的时还了解到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提问:从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出发,线粒体的哪些结构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线粒体为什么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
ppt展示线粒体结构示意图,标示出各部分结构名称。说明线粒体基质与内膜上分布着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3)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7min)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子葡萄糖脱氢氧化成两分子丙酮酸,脱下少量的氢[H],释放少量的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彻底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两分子丙酮酸氧化脱羧,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出少量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较多的ATP。列出每个过程的反应方程应式,强调[H]的写法,讲解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各阶段生成的能量多少。
由三个阶段的反应方程式推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请学生上台写出反应式,并修正讲解。(1min)
(4)教师做小总结:(4min)
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氧化分解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6mol氧气和6mol水,将产生12mol水和6mol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38molATP。
其表达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0+能量
通过表格比较三个阶段,它们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呢?
共同点:都需要酶的参与;不同点:从反应场所,反应物,生成物,放能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强调:①反应场所从细胞质到线粒体中,又从线粒体基质到线粒体内膜上的区别。②第三阶段产生大量能量,与氧气参与反应有关。③各阶段的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联系: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第一、二阶段的反应产物[H]作为第三阶段的反应物参与反应。
2、无氧呼吸(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4~95有氧呼吸部分。(1min)
(2)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两个阶段:(3min)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过程:①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②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不彻底,而有氧呼吸丙酮酸被彻底分解。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根据产物的不同分为——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板书两种无氧呼吸的反应表达式:
①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②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CO2+少量能量
(3)引导学生参考有氧呼吸的概念归纳得出无氧呼吸的概念,并试着标出关键词。(3min)
特点:不需O2;有机物分解不彻底;放能少。
了解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196.65KJ),与有氧呼吸(2870KJ)相比较少。
提问:与有氧呼吸相比,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什么无氧呼吸只能够释放少量能量?
答: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不彻底,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只释放出少量能量。
3、细胞呼吸原理及运用(7min)
(1)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5min)
ppt出示并填写相应表格,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揭示细胞呼吸的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构建知识框架,通过箭头表明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及其产物,分析得出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5min)
(3)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分析生产实践中的现象。介绍细胞呼吸原理常常运用的几个领域。(2min)
①发酵技术:酿酒等;②农业生产:晒田等;③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低温储藏等。
(三)布置课下作业(2min)
完成P96页习题,尝试把归纳所学知识,画成表格或概念图。
高中生物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教学策略
本节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实施教学。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学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引发学生思考。事实上,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出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但人们未必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过。教学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题目上做文章,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中组织讨论。
实地观察时,提示学生根据踩踏情况,将杂草进行分类: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轻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要作较长期的观察,将观察的情况列表记录,必要时将观察到的情况绘图,或用拍摄照片方式进行记录。观察时要注意:
杂草的种类;
茎秆高度和长势;
生长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
周围树木生长等其他的情况;
可挖出一些草本植株,观察其根的形态。
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资料(也可让学生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在分析中要把握:(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由此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建议这部分内容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调查:
(1)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2)《退耕还林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时的主要政策,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群落演替的良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绍,故在本节中该概念没有出现。由于在本节练习中涉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应适当介绍相关内容:
(1)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开来,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2)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一般会逐渐恢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时,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绝往往是不可恢复的;
(3)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982年原产美国的松材线虫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次发现传入我国,到20xx年,已经在江苏、安徽等十多个省八十多个县(市)发现松材线虫危害,每年致死松树600多万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高中生物教案6
染色体变异
【摘要】通过“问题——情境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热情,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关键词】染色体变异问题——情境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本节课位于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了基因突变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第3节人类遗传病做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2、主要内容。本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及实验。教师应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入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B、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B、通过对具体事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
A、了解染色体数目变化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
B、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热情,使学生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4、重点、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
A、染色体组的概念。
B、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教学关键:成功地用好各种直观教具与各种教学方法。
二、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
1、教法运用: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科特点,坚持以启发探究性原则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讨论、观察、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法指导:依据教法,指导学法,体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直观教具的使用和电化教学手段,教给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运用形象记忆,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三、教具使用
依据直观性、科学性的原则,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获得感性认识,积极思考。
四、教学程序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激活原有的知识系统,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植物杂交、生长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言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悬念。本节导言我以大家熟悉的西瓜引入:我们通常吃的西瓜是有子的,但是现在有一种西瓜无子,而且又大又甜,大家想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请看教材“问题探讨”,并讨论西瓜“无子”的原因。
想知道更多有关的知识吗?据报载,在上海第五人民医院降生一猫叫综合症男婴,婴儿面容特殊:小头小脸、眼距宽、塌鼻梁、皮纹改变,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因哭声像猫而得名,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一,解放后全国有记载的仅20例。研究证明,这是因为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而引起的遗传病。为什么染色体部分缺失就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些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染色体变异
2、出示目标,自学交流。
多媒体展示目标: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师生互动,建构目标。
多媒体展示如下资料:
A、人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患猫叫综合征。
B、果蝇X染色体上某一区段的重复,可使正常的卵圆形眼变为棒状眼。
C、如果人的第22号染色体和第14号染色体发生易位,会使人患惯性粒细胞白血病。
D、如果使萝卜的染色体增加一倍则主根粗大产量高;如果使番茄的染色体增加一倍则所含的维生素C大约多了一倍。对玉米和番茄来说细胞内少一条染色体就不能成活。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染色体的变异包括哪些类型?染色体变异有什么特点?得出结论:染色体变异可以分为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大多是有害的,因为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多媒体演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教师点评:缺失和增加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移接和颠倒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其结果导致了生物性状的改变。其实,染色体除了可以发生结构上的变异以外,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物体染色体的数目也会发生改变,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那么,什么叫染色体组?
多媒体演示:雌雄果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
教师小结:果蝇的精子和卵细胞中只含有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多媒体展示果蝇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图示
让学生据图分析并思考:
A、染色体组的概念?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多少对同源染色体?
B、分析配子中有多少条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C、果蝇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组织教学又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符合认知规律,把难点分散、转化,便于学生接受。
(3)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我们在初中学过蜜蜂中的工蜂和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而雄峰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因此,雄峰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工蜂和蜂王的一半。像这样,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体细胞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由学生分析回答:玉米(2n=20)由其花粉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
普通小麦六倍体(6n=42)由其花粉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
教师总结:可见多倍体、二倍体和单倍体的划分依据是不同的;多倍体、二倍体是以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来划分;单倍体则只要含有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即是,与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的多少没有关系。
4、巩固练习,及时反馈
五、教后反思
对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学生不太了解,但是,无子西瓜、多倍体草莓等,学生并不陌生。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概念的学习;并提醒学生,尽管大多数染色体变异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变异是有利的。而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直接讲述学生难以理解其实质,可从具体实例,如:果蝇的染色体分析,创设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认识,效果不错。在教学中以爱心鼓励学生,促使学生“亲其师,并信其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高中生物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教学难点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五、教学过程
〖章引入学生阅读P58。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3.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注意。
〖板书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一般不能透过细胞膜。
2.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问题探讨”中的半透膜。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时,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一般情况下,差值较大时吸水或失水较多
〖板书㈠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膨胀甚至涨破)
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皱缩)
㈡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变小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
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基本不变
〖板书
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质壁分离)
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质壁分离复原)
〖板书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提示1.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离子较多,吸收Ca2+、Mg2+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Ca2+、Mg2+浓度增高。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
3.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板书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小结见板书。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基础题
1.√。 2.√。 3.×。
拓展题
农业生产上的轮作正是针对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而采取的生产措施。如果长期在同一块田里种植同种作物,地力就会下降(俗称伤地),即某些元素含量下降,这样就会影响作物的产量。
高中生物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三、课时安排2
四、教学过程
1、〔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老师提示。
〔生答师提示〕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2、提示:这说明(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提示:(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问题〕以 “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提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Homeostasis: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学生互动〕学生思考与讨论,师提示。
1、提示: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可以让同学先谈谈自己发高烧时的感受。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提示: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提示: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社会联系〕生思考,师提示。
〔讲解〕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出现咳嗽、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关节酸痛或颈僵背硬、腰沉臀重、肢痛足麻、头晕脑胀等。如果呆得太久,由于空气不好,容易使人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就是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据分析,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板书〕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
〔实验并讨论〕生看或做实验,思考,师提示。
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
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3、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
【关于人体血液pH值缓冲作用原理】
人体血液不会因为进入少量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而使其pH值超出7.35~7.45之间,原因是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如H2C0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在此结合有关生化知识对H2C03/NaHCO3在维持血液 pH值稳态中所起的作用加以说明。
它们的电离如下:H2C03一→H+ + HC03- (1) (双向,可逆);NaHC03一→Na++ HC03- (2);由于(2)式完全电离,有大量的HC03- 存在,对(1)式电离产生同离子效应,使HC03-和H+ 结合成H2C03 ,也就是说(2)式的结果抑制了(1)式H2C03的电离,因此血液中存在大量的H2C03和HC03- ,而H+浓度很小。
当血液中进入少量酸(例如乳酸、磷酸等)时,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HC03-,能和进入的酸中的H+结合成电离度很小的H2C03,使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几乎没有升高,因此血液pH值并不明显降低。
当血液中进入少量碱时,此时血液中的H+与进入碱中的OH- 结合成难电离的H20,当血液中的H+稍有降低时,血液中存在的H2C03,就立即电离出H+来补充血液中减少的H+,使血液pH值并不明显升高。
正是因为H2C03和HC03- 的大量存在才会使血液的pH值不会因为少量碱、酸的进入而造成明显升降。
〔小结〕略(黑体字部分)。
〔作业〕练习一二题。
1.D。 2.C。 3.D。
4.提示: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当内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拓展题
提示: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高。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具体调节机制可参考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1、判断
(1)×;(2)√;(3)×;(4)√。
2、选择
(1)D;(2)D;(3)D。
3、画概念图
略
二、知识迁移
(1)水是良好的溶剂,为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溶液环境;水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水在体温调节方面有作用;水是某些生化反应的反应物;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等。
(2)说明健康的人体具有维持体内水平衡的能力。
三、技能应用
(1)否。
(2)血液中的糖分既可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也可来源于其他物质在体内的转化。
四、思维拓展
提示: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主要由氧源(气瓶)和供气调压组件、水升华器和水冷却循环装置、空气净化组件、通风组件、通信设备、应急供氧分系统、控制组件和电源、报警分系统、遥测分系统等组成。它能够为航天员提供呼吸用氧,并控制服装内的压力和温度,清除航天服内C02、臭味、湿气和微量污染等。这套生命保障系统与压力服(给宇航员提供正常大气压)一起,在人体周围创造适宜人生存和工作的微型气候环境,有利于宇航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高中生物教案9
一、教学目标:说出水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态和功能,说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体内分布的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水、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功能是本节重点;学生理解结合水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蒸馏水、佳得乐、绿茶各一瓶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内容:
(一)细胞中的水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三)练习
(四)教师活动直接引入:
设问:非洲的角马、大象不远千里进行迁徙、沙漠中的植物地下的根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几倍,这些生物都在苦苦地寻觅什么呢?
举例说明水对生命的重要性:生命的诞生、沙漠植物的.特殊形态、人胚胎发育的环境、人最长缺水时间和缺食时间比较。水在不同生物、同一生物,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含量变化:细胞中水分的含量最大(在解题时,注意看清楚问的是干重还是献重)。水分的减少对生物的影响(植物的枯萎、人的衰老)。
结合水和自由水:请学生说说认为人体什么结构中有水?指出生物体内的水除了能流动的水的形态以外,还有一种方式是水分和一些物质结合在一起。(可以举无水硫酸铜和五水硫酸铜的关系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结合水的概念、含量、自由水的的概念。
自由水的作用:
1、良好的溶剂(味觉的产生)。
2、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种子遇水才能发芽、光合作用)。
3、为细胞营造液体内环境。
4、物质的运输(血液)。无机盐的种类;着重讲无机盐的作用:
5、生物体的组成部分(血红蛋白的铁离子);
6、参与生命活动(钙离子对人体的作用)
p36旁栏部分:
1、不同种类细胞中的化合物有区别,例如淀粉与糖原;
2、含量有差别:如肌肉细胞中蛋白质教多,而脂肪细胞中脂肪较多。
学生活动简单回答老师的问题。根据p35图,分析人不同生长时期体内含水量的变化。(广告词: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是水做的)列举人体中有水分的结构或者物质。讨论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高中生物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A:知道)。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C:理解)。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C:理解)。
(4)测交法证明基因解释的正确性(C:理解)。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D: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从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二、重点·实施方案
1.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2.实施方案
(1)采用举例、挂图、投影等进行教学。
(2)联系所学知识,演绎归纳本节知识,从而掌握重点内容。
三、难点·突破策略
1.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突破策略
(1)运用减数分裂图说明减数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出示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进行讲解。
(3)应用遗传定律解题---典型引路,讲清思维方法,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具准备:
1.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2.豌豆各种相对性状挂图;
3.对分离现象解释示意图;4.投影仪;5.多媒体课件。
五、学法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并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疑点、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问、勤思考,且做好笔记。
再次,指导学生进行做题思维训练。
六、课时安排
3课时,讲课2课时,实验1课时(也可根据情况把实验内容在讲授课时进行)。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程序
导言
前面学习了遗传物质DNA及其基本单位--基因,知道它的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它的表达使亲代和子代相似。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传递规律呢?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
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
1.了解孟德尔简历
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2)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设疑:什么是杂交法?
教师出示人工异花传粉挂图,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胚珠发育成种子,直到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从而理解杂交试验法。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
(1)同种生物;
(2)同一性状;
(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出示:豌豆相对性状的挂图。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
(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
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
学生回答:否。(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学生阅读教材P4~5。
教师出示挂图: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
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
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略)
讲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他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提问:子二代出现的两种性状,能提示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教师讲述:孟德尔把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同时孟德尔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1064个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l。请问学们注意这个比例。
设疑:豌豆的其他相对性状杂交情况如何呢?
教师出示: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投影。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杂交子二代都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具有规律性。
[三]教学目标巩固
1.孟德尔杂交试验选用什么材料?为什么?
2.什么是相对性状?拟人为例举例子。
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的是
A.狗的长毛与黑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答案:1.略2.略3.D
[四]布置作业
1.P8练习题第一题。
2.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甜是显性性状B.相互混杂()C.非甜是显性性状D.相互选择
分析: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之间相互授粉,甜玉米的果穗上全表现为非甜,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现非甜籽粒也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
答案:C
3.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其自交得到F1植株是()
A.高矮之比是1∶1
C.高矮之比是3∶1 B.全是矮秆D.全是高秆
分析:生长素作用于植物,促使细胞体积的增大引起植株快速生长,但不影响内部基因组成,因此,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的高秆玉米仍然受隐性基因控制,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B
总结
这节课要重点掌握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掌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
高中生物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蛋白质的功能。
(2)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
导入: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
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展示:
⑴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他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
⑵荧光水母的图片
问:这是什么生物?为什么它们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
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题。
展示:一些食物(肉、蛋、乳等)
问:为什么我们经常说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问:蛋白质对人体很重要,那么人体中的蛋白质又能承担怎样的生命活动呢?大家想不想和我一起到人体中去进行一次旅行?
创设情景:三维透明人体场景。
⑴观看人体骨骼肌的三维动画,并问:构建肌肉的主要结构物质是什么?这又说明蛋白质可以具有怎样的功能?
⑵接着让学生观察在人体中可以发生的4个生命活动的场景,并问:在这样的4个场景中分别涉及到了哪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各自具有怎样的功能呢?
⑶总结:蛋白质在生物体中承担的功能多不多?概括出蛋白质的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讲授】教师学生
过渡: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蛋白质们能够承担如此众多的功能,这是否和他的功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掀开它的神秘面纱吧!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结构是复杂的,可是这种复杂的分子却是由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分子作为基本单位所构成。所以认识蛋白质的结构,首先就必须了解氨基酸的结构
创设情景:利用比喻,讲述“4个氢兄弟”和“两个强大势力集团”的斗争故事,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羧基”、“氨基”这些基团和它们的一些书写方法,以及是如何由“甲烷”到形成“甘氨酸”这种氨基酸的,为后面认识构成生物体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以及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打下铺垫。
过渡:氨基酸会不会只有甘氨酸一种呢?告诉学生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其它的氨基酸吧!
创设情景:拥有4种氨基酸的一个表格:
提问:比一比这4种氨基酸,从4个“邻居”的角度来看,有几个“邻居”相同?几个“邻居”不同?
提问:其实其它的氨基酸也都符合这一规律,能否根据这一规律将约20种氨基酸用一个结构通式表示出来?
活动:邀请两位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
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提问:
⑴观察结构通式,不同的氨基酸在结构上只是什么不同?那么甘氨酸和丙氨酸的R基是什么?
⑵观察结构通式,氨基酸们都拥有哪些相同的元素?那么蛋白质呢?
⑶再来观察结构通式,和刚才的.4种氨基酸,问道:如果说从氨基和羧基的角度来看这些氨基酸又有哪些共同结构特点。(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从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氨基与羧基的连接方式两个方面考虑)
总结:对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进行总结,并指出只有同时满足共同结构特点的氨基酸才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否则不是。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氨基酸的结构,但是由氨基酸作为基本单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指出是“相互连接”。
活动:请一位同学到前台来,和我做同样的一种姿势伸展双臂,两腿并拢,让学通过今天课的内容进行联想,可以想到什么?问:我和这位同学连接起来时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再问:那么氨基酸在相互连接时是否也有“左右手”,以及“握手”的地方呢?
创设情景:观看flash动画(蛋白质的形成)
提问:
⑴描述氨基酸分子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⑵有没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总结出“肽键”
⑶虽然和手牵手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没有不同的地方?总结出这种“相互连接”称为“脱水缩合”
⑷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⑸二肽还能继续进行“脱水缩合”吗?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肽”,“多肽”,“肽链”,以及一条“肽链”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总结: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大致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过渡:展示一些常见蛋白质的结构图片,指出这些蛋白质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并指蛋白质的种类有1010—1012可是构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20种
这些氨基酸怎能形成数量如此多的蛋白质分子呢?
活动:讲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请其中一组的同学到台上来扮演氨基酸,其它组相互同学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请2组学生代表发表蛋白质分子多样的原因。
评价并总结: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思考:为什么蛋白质能承担如此众多的功能?
课后小结
在今天的这节课里,我们不仅获取蛋白质的基础知识,而且大家应该感受到蛋白质对生命的意义: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离开了蛋白质,这一切还存在吗?不过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承担者,可它们是生命活动“操纵者”吗?它们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化合物呢?这个问题就留给下节课吧!
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1、扎实严谨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
2、联系实际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
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列举生物资源面临的危机及其原因。
2 .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3.模拟对某个环境事件或资源利用计划做出决策。
过程与方法方面: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课前搜集资料或上网搜集我国或本地生物资源的利 用现状的有关资料 、撰写文献综述,自学归纳完成教学目 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 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身体健康、热爱生活 的情感,培养他 们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难点】
模拟对某个环境事件或资源利用计划作出决策。
【教学方法】
讲 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利用“从社会来”分组讨论:本地有没 有禁渔制度?为什么要实行禁渔制度呢?禁渔制度实行后,渔民一年的渔业经济收入会减少么?
一、 生物资源面临的危机
1.生物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资源,其中来自生物界(除人类外)的资源统称为生物资源。
到目前为止 ,地球上命名和描述的. 有16 0万种左右,而实际大约有500万至1亿中之间。
化石燃料和其他矿产资源是不可更新的资源,如果无止休的开发利用,总有一天会枯竭。
2.现实中的问题
(1)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超量采伐森林,导致 森林的成长速率远远低于开发利用的速 率。
(2)过渡捕捞,不仅使年捕捞量明显下降,捕捞的鱼、虾等水生生物种类 日益减少,种群结构低龄化,个体小型化,而且严 重威胁到其它水生动物的生存。
(3)发菜产于我国内蒙、甘肃、陕西、青海和宁夏等干旱地区,因风干后外观仙头发而得名。用密集的钢丝铁耙楼过的土地恢复 植被则需要2—3年的时间。目前正处在沙化的过程中。
二、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1.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生 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涉及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如何将多方面的利益协调统一起来,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难题。
2.我国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部分法律
(1)1998年4月修订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198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3)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渔业法》
三、 教学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
1.在渔业捕捞中,过渡捕捞造成的危 害是:
A.破坏生态环境。
B.严重危害社会的可持续性 发展。
C.污染环境。
D.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2.目前为止,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已被 描述和命名的有多少万种?
A. 150。
B.180。
C. 210。
D.160。
【布置作业】
1.做学案上的练习题。
2.做社会调查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农环境的破坏、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联系实际,讨论的比较热烈。特别是针对如何使用现有资源、开发新能源,学生提出的方 案很多。充分调动了学 生关爱社会、关爱未 来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物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水分代谢”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它与前面所学知识如细胞成分、结构及植物根、茎、叶结构等内容联系非常紧密;也为今后学习“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植物细胞的吸胀吸水;水分的运输和利用。
(2)理解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义。
(3)通过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进一步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
2、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动手、类比综
合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3、 情感目标: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吸水的原理
教学难点: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主要区别,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二、教法设计:
1、 探究教学法:它由四个环节组成:(1)创设联想,提出探索问题,(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理,(3)设计实验或演示其它教学媒体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结果。
2、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验、图片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 通过设疑引入,为讲边演示实验和动画,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推理及综合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事实会不会就像我们刚才分析的这样,我们可以把细胞放在外界溶液中,亲自观察一下,看看结果如何。 成熟植物细胞
一、用课件动画显示质壁分离过程。
问:刚才看到了什么现象?(原生质层收缩于细胞壁分离开)
问:这种想象叫质壁分离。这里得“质”指的是细胞质吗?(原生质层)
问: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有什么变化?细胞液有什么变化?(液泡变小,细胞液减少,颜色加深)
问:细胞液减少,颜色加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水分减少,浓度增加造成的)
问:细胞为什么会失水?(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问:发生质壁分离以后,在细胞质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中是空的吗?有什么物质?
问:要是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用课件动画显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问: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为什么会复原?
问:细胞为什么会吸水?(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问:通过细胞的纸币分离和复原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1) 成熟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渗透系统
(2)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小结:通过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证明了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根尖分生区时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是吸胀吸水,根毛区的细胞是形成中央液泡的成熟细胞,其吸水的主要方式是渗透吸水。
问:根毛区的细胞能进行吸胀吸水吗?
问:死亡的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吗?
根毛区的细胞吸收水分以后,要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供植物利用。
二、水分的运输
[课件动画显示植物根吸水、利用、扩散的'全过程]
1、根毛区细胞 ——层层细胞——根导管
根毛区细胞——层层细胞间隙——根导管
2、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植物体各部位
三、水分的利用:
根吸收的水分只有1~5%留在植物体内,供植物利用。
四、水分的散失:
根吸收的水分,除了极少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以外,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经叶片表面的气孔散失掉了。通过气孔散失掉这么多的水分有其特殊的生理意义。
水分散失的意义:吸水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五、合理灌溉
植物在一生中都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但是不同的植物一生需水量不同,一株向日葵一生耗水约30千克左右;一亩稻田,在整个生长期间耗水大约30万千克左右。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相同(如小麦一生的需水量曲线图)。这些水分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因此如何用最少的水去获取最高的产量,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植物,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量不同,进行合理灌溉,既不影响产量,又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高中生物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三、教学课时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板书〕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缩手反射
膝跳反射
非条件发射 哈欠反射
反射的种类 惊弓之鸟
条件发射 谈虎色变
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问题〕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答〕略。
〔板书〕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思考与讨论2〕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及板书〕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探究与交流】:
突触中传递的递质中有一种是兴奋性递质叫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很快被胆碱酯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研究发现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被破坏。结果动物会怎样呢?
【课外实践】:20xx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瑞典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早发现了在神经细胞之间某种信号的传导,即所谓的“慢突触传递”。这些发现对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信号传导中的紊乱如何引发神经或精神疾病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人们研制出了治疗帕金森综合症以及其他抗精神疾病的药物。请你收集相关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板书〕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资料分析〕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板书〕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思考与讨论3〕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可能是H区出现了问题。
〔旁栏思考题〕
提示: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久,巩固的方法是复习。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据估计仅有1%的信息能被较长期地记忆,大部分都将被遗忘。能被长期贮存的信息是反复被运用的。通过反复运用,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其中的停留时间,这样就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转入长期记忆。
高中生物教案15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
2.物质循环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圈内周而复始、往复循环的,参与循环的物质数量恒定,而且可以________。
二、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1.生态系统的稳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功能。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________化、结构________化和功能________化方向发展。
2.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变化时,会通过________调节,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为两种调节方式,其中,________调节将起主要作用。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食物链(网)中,食物链的起点都是________,称为________营养级。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向另一个营养级总是________的。
一、1.单方向 不可逆
2. 反复利用
二、1.自我调节 多样 复杂 完善
2.反馈 负反馈
三、绿色植物(生产者) 第一 逐渐减少
聚焦科技扫描知识
生态工程主要原理:物质循环再生。
生态工程是起步较晚的生物工程,但在我国发展特别迅速,已由最初的农业生态系统以及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扩展到了许多生态农业。生态工程遵循“整体性原理、协调性原理、循环再生原理”等。
一、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将生活垃圾中有机部分、人畜粪便等转化为优质生态复合肥。
2.“无废弃物农业”
作物秸秆、人畜粪便还田或用来培养蚯蚓等,用蚯蚓粪便再作肥料,既减少或避免了能源的浪费、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又增加了产值。
二、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既要注意开展雨水和地表水的收集,同时要注意灌溉的技术,传统的漫灌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点灌和喷灌能够节约大量水,因此,这一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灌溉上。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扩大,一些工厂、小区排出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除限制其减量排放外,还实施了回收(造纸厂利用废液回收钙粉、木质素等物质)、再生、再循环的措施,寓污水处理于应用之中。
三、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小流域是河流各级支流的集水区域,这些区域往往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三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生态工程,是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流域治理和利用的生态工程。
在治理过程中,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将治坡、治沟、修梯田与发展草业、牧业、林业结合起来。
四、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沼气发酵用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作原料,通过产生沼气作清洁可再生能源,达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缓解了农村“三料”缺乏的问题,同时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
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又能够为全社会提供能效高、对环境影响小、可持续的能源服务。
目前,我国生态工程应用不断扩展:
1.生态小区和生态城镇:利用本地资源,建设能耗低、废弃物就地资源化的方便、舒适、和谐、经济的小区域。
2.生态恢复工程:在荒山、荒坡、滩涂、湿地及矿山废弃地,发展草业、牧业或林业的工程。
3.生态旅游:不消耗、不破坏当地自然旅游资源,设施生态化的生态旅游。
4.绿色化学工程:生产可自然降解、对环境无害且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洗涤剂,化妆品等。
纲举目张理清结构
生态系统的类型较多,在进行生态建设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
突破难点化解疑点
1.国家为什么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兴建三北防护林工程?不同地区在造林设计上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探究发现:三北防护林跨越中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到这一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如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容易导致下游地区的洪水泛滥,而危害巨大的沙尘暴的发生也与这一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关系密切;同时这里自然矿产资源丰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应考虑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种植适宜品种,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其次要考虑树种的多样性,保证防护林体系的稳定性;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条件恶劣的地区应该结合自然恢复力,而农区的防护林中农田防护林网可能占较大比重。
我的发现
2.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噪声又是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由汽车造成的污染?
探究发现:减少污染的措施:制定法律法规,禁止市区内鸣笛,禁止使用含铅汽油,鼓励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无污染能源的新型汽车,以及对其研究和应用等。
我的发现
3.为什么要针对不同的地形(如山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探究发现:山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恶劣,不易蓄水,交通不便,改造成本高,适宜封山,依靠自然恢复力来恢复植被;山腰、荒地等土壤,虽然水分条件较好,但是仍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对于这样的地方可以自然恢复,也可以人为种植适宜的林木、草或果树等,加快植被恢复速度,这样既能降低土壤侵蚀,又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沟底而言,应建设堤坝系统,它可以蓄水和淤积土地,还能够减少山体的崩塌和滑坡,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坡地和山脚农田来说,土壤、水分条件良好,交通也较方便,土地生产力高,适宜种植农作物来解决人们的粮食和收入等问题,但是在坡地上要以水平梯田种植,以减少水土流失。根据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既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又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和收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