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

时间:2022-11-08 13:23:15 八年级历史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3篇)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掌握火车和轮船、有线电视、照相和电影、新闻报纸和出版事业等在中国的出现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创新和探究能力。

  3、通过“旧闻播报”、学习成果汇报、“设身处地”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听从沟通的能力。

  4、通过近代社会生活同古代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古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5、认识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这是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的。

  6、认识工业文明的传入改造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促进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

  7、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作用,它是历史的进步。

  8、认识物质文明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引起精神领域的变化。

  9、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新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并体会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促使中国社会在各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近代交通通迅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等。

  教学难点

  1、分析变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影响。

  2、物质文明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潜移默化中渗透物质决定意识的初步的唯物史观。

  3、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想法

  一、导入:“旧闻播报”

  出示两则新闻太空旅游和烹饪机器人“那么,100年前的中国社会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呢?”引出课题

  二、视频欣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那时的中国社会生活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分组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强调社会生活是包罗万象的,除了书本介绍的内容,它还包括了其他方方面面。

  分成四组。并提出各组学习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a、变化体现在哪里?b、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c、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给每个组发相应的补充资料。

  2、小组合作学习(十分钟)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着眼于三个方面给于指导:

  A、调动成员间的交流、合作。

  B、指导学生整合信息(书本、老师发下的补充资料、个人的知识经验),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中得出结论。

  C、指导学生如何采取新颖、生动、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3、学习成果汇报

  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四、情景纠错:

  五、设身处地:

  六、有话大家说:

  “博客留言版”

  学生以新闻播音员的身份主动的“说”新闻

  学生欣赏描述

  归纳:(交通通迅、文化生活、社会习俗)

  学生讨论、合作

  各组派代表上台

  参与游戏

  培养学生的现场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自然生成认识;科学技术使社会进步、生活变化。

  形成感官上的初步认识。为课堂深入做好铺垫。

  提出问题提供资料,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有椐可依。

  引导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方案策划能力、合作意识和思维创新能力。

  表达和配合

  知识的反馈和巩固

  通过具体情境角色扮演,更深刻体会近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及其局限性。

  随意谈体会,提出问题。课堂并不局限于45分钟,将课堂内容向课堂之外延伸。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提高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多角度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能力目标:运用多媒体,展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大量信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xxx》签订后,列强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状元实业家张提出“xxx”的口号,并在他的家乡创办等一系列企业。

  2.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时期,我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主要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段受到了鼓舞。还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时期,我国近代民族工业萎缩。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概略,使我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3.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二、设问导读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交通工具:

  名称:

  时间:19世纪初,配方发明后相继传入。

  作用:使人们出行,极大地促进了。

  2.通讯工具:

  名称:

  时间:19世纪70年代后传入。

  作用: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文化生活的变迁

  1.和的传入:

  时间:近代以来。

  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保留了珍贵的历史镜头。

  2.新闻报纸的出现:

  名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xx》。

  作用: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2. 出版机构的出现:

  名社: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作用:有利于信息和文化的传播。

  社会习俗的变化

  1.原因:后,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2.简述装束、礼节和称呼的变化。

  三、自我检测

  1.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滇越铁路 D.京张铁路

  2.中国近代报纸中,最著名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

  A.《万国公报》 B.《申报》 C.《中外纪闻》 D.《新青年》

  3.我们觉的《新华字典》由1897年创办的最负盛名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生出版,它是( )

  A.商务印书馆 B.三联书店 C.同文馆 D.外文出版社

  4.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改变社会习俗的法令包括( )

  ①剪辫 ②易服 ③废止缠足 ④改称呼

  A.①② D.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四、巩固训练

  1.电视剧《闯关东》中曾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子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战争期间 C.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2.19世纪相继传入我国的西方近代科技成果主要是

  ①火车 ②轮船 ③电报 ④电影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辛亥革命后,四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行,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4.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桃李劫》 D.《夜半歌声》

  5.我国首次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桃李劫》 D.《风云儿女》

  课后小结

  中国铁路由最初仅有几十公里;近代的通讯手段最初全国只有有限的有线电报和有数的几十门电话,虽然现在看来数量很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占比重显得微不足道,而且根本不能普及到寻常百姓家,但这些变化却表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正发生着重大的历史性变化,它顺应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代表了人类历史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2、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

  3、分析有关资料,理解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4、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能力目标

  能否初步认识人类的'起源;能否说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演进程序;能否科学的想象并简单的描述他们的生产与生活情况;;能否对人类的起源提出各种问题。

  知识目标

  人类诞生的标志与时间;

  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讲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并让学生评论,然后转入话题“人到底是怎么来的?”

  1、站立起来的祖先

  引导学生观察图1-1,想象一下人类的祖先在树上生活的情景。指出:一千多万年以前,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迫使一部分古猿从树上下地生活。

  小组讨论:直立行走对人体质产生哪些影响?

  通过讨论由学生总结出直立行走是古猿向人类迈进的的重要一步,学会直立行走经历了近千万年的岁月。

  引导学生观察图1-3,比较猿“手”于忍受的区别。提问:从猿手到人手的演变过程中,什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投影:打制石器,引导学生注意石器是怎样制成的?有哪些特点与用途?

  观察图1-5,提问: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气候有什么特点?教师补充说明远古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起源有直接关系。

  2、“北京人”的足迹

  学生自学本段内容,教师设计以下问题:

  比较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在所处年代、外貌特征、使用工具、使用火的能力、居住方式等方面的区别。

  活动区:说一说:人工取火或与天然或相比,有哪些好处?

  写一写:想象短文:猿人的一天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08-25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3篇11-07

八年级历史教案02-01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1-09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1-13

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教案11-16

古代历史历史教案12-17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7篇11-10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7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