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时间:2022-11-03 13:02:12 高中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

  第一单元世界地理概况

  提纲挈领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和降水的水平分布规律及主要气候类型。

  3.世界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分布、世界面积大国及领土。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占29%。

  分布特点: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在任何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某些大陆还南北对称,某些大陆的东部边缘被一连串的岛屿群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

  二、世界陆地

  1.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

  一般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叫做大陆,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半岛。

  世界最大的陆地是亚欧大陆。

  世界最小的陆地是澳大利亚大陆。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2

  巩固夯实基础

  一、全球变暖

  1.表现: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6-0.9℃。

  2.人为原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3.影响

  (1)引起海平面上升,对低地国家和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2)引起世界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导致各地经济结构的改变。

  4.防御措施

  (1)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

  (2)采用新能源。

  (3)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4)要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二、臭氧层破坏

  1.原因:人类大量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如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加。

  2.危害: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使全球变暖。

  3.解决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加强国际合作。

  三、酸雨的危害

  1.定义:一般把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2.成因:工厂、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这些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等落到地面,形成酸雨、酸雪、酸雾等,统称酸雨。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3

  一、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1.陆地水体类型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2)分类

  按空间分布

  按循环周期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

  (2)冰川有储存固态水、输出液态水、以冰川融水补给其他陆地水的.功能。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明显。

  (3)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潜水互补;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链接·注意

  分析某一条河流时不但要用联系思维的方法考虑补给方式,还要考虑某一国家、大洲(含分区)的河流湖泊水文变化特征,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来说,可以找出世界主要的大江大河进行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

  3.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概念: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相变化,外因则是太阳能和重力能的作用。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过程和环节构成水循环。

  (3)类型

  海陆间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4

  巩固夯实基础

  一、商业中心

  1.形成:以公共活动中心或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自发形成的。

  2.特点:商品多、流通快、人口多。

  3.作用

  (1)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2)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

  (3)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

  4.组织形式

  商业街

  商业小区:由多种营业点组成,建在住宅区内

  二、商业网点

  1.形成:自然条件是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如山区、平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产品品种不同,产生分工,导致商品流通,出现商业网点。

  2.密度:经济发达、人口多、交通便利,则密度大。山区的商业网点少于平原。

  3.效益

  扩展阅读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2单元 第二节 城市化

  第二节城市化

  巩固夯实基础

  一、城市化及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

  (1)含义:一般是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转变成城市地区的`过程。

  (2)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城市化进程

  (1)18世纪中叶以前,低水平缓慢增长。

  (2)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后,加速发展。

  (3)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空前发展。

  二、国家差异

  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城市发展不合理。

  三、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4)贫困人口增多及老年人问题;

  (5)内城衰落。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4篇11-04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11-04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5篇11-05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4篇01-29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5篇)11-06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计划(通用6篇)04-28

高中生物教案12-06

高中生物的教案12-15

高中生物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