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一、 活动目标
1、愿意想象“一瓣橘子像什么”,并乐意欣赏歌曲;
2、在吃吃、玩玩中体验开“橘子船的”的乐趣。
二、 准备
幼儿:观察过橘子的特点;
教师:将若干橘子剥好。
三、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我要请你们猜猜一个东西是什么!(拿出橘子,请几个有儿闻一闻,然后说出水果名字。)对,是橘子。你们喜欢吃橘子吗?怎么吃呢?(剥开来吃)剥开后,橘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一瓣一瓣的)一瓣橘子像什么呢?
2、交流:一瓣橘子像什么?
幼儿先自由交流,然后在集体面前讲述(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完整的语句讲述),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想象橘子像船。
3、欣赏歌曲
1)第一次欣赏,交流:橘子船开到了谁的嘴巴里?
2)一边开橘子船来吃橘子,一边再次欣赏歌曲。
3)律动。
4、游戏:橘子船找朋友。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并将橘子船开到乖宝宝嘴巴里。吃到橘子的乖宝宝要到集体前表演一个节目。并轮流进行。
四、 反思
小朋友很喜欢吃橘子这样的活动。他们的.想象力真是很丰富,有的说:“一瓣橘子像玩玩的月牙”;有的说:“一瓣橘子像树叶”;有的说:“橘子像香蕉”;有的说:“橘子像玩具”;有的说:“一瓣橘子像小船”……请幼儿一边欣赏歌曲,一边吃橘子,他们很开、心。把橘子当船一样开到嘴巴里这样的吃法,对于他们来说更是觉得惊喜。所以他们在活动时特别积极,对音乐地欣赏效果比较好。这次活动不足的地方就是整合性不够强。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探索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对声音的注意和兴趣。
2、知道有声和无声,能区分声音的快与慢、强与弱等特性。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台,各种声音磁带一盘、音乐磁带一盘。
2、小手鼓一面。
3、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跟着指挥做
游戏目的:集中幼儿注意力,培养灵敏的反应能力。
游戏做法:孩子和老师一起围坐成一个圆圈。根据老师指挥手势的不同,孩子们变换不同的动作。如老师双手放在地上,幼儿就拍地;老师双手放在膝盖上,幼儿就停止动作;老师在胸前屈臂平抬双手,幼儿就拍手等等,动作规则可以自编。
(二)声音在哪里
1、通过上面的游戏,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于教学活动中。这时老师放录音,让幼儿仔细、安静地聆听。录音中放出的是各种声音,如不同动物的叫声、小河流水的声音、打雷下雨的声音、钟表的声音、汽车的声音等。
倾听后,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并模仿。然后,出示与这些声音有关的图片,幼儿听录音时,能迅速指出录音对应的是哪张图片的内容。
2、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除了以上声音,生活中还有什么声音?
3、让幼儿试一试我们身上能发出什么声音?
4、有声和无声:老师拿一面手鼓,有时击鼓,有时不击,这就是有声和无声。请孩子闭上眼睛,听到鼓发出声音时,就把手举起来,没有鼓声就把手放下。
5、跟着鼓声做动作。
(1)首先是非移动式的动作,用手模仿走路,这样能更清楚地听到鼓的节奏。
(2)然后起立,围成一圈,让幼儿跟着鼓声走路。快、慢、停结合起来,让孩子尽量配合鼓的节奏走。
(3)让孩子即兴发挥,可以向前走、向后走、绕圈走、蹲着走等等,只要能跟上鼓的节奏就可以。
注意这时要求孩子们要表现出鼓声的特点:走、停、快、慢、强、弱。让孩子用感官充分感知声音的这些特性(最后可以请孩子当指挥击鼓)。
6、让幼儿倾听“音乐”。
听后告诉他们,音乐可以通过各种乐器演奏出来,也可以由人演唱出来,小朋友以后就可以和老师一起,慢慢地熟悉音乐,和音乐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让音乐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
活动反思
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萌发喜爱打击类音乐活动。本次活动符合《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艺术领域的要求,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足之处是幼儿在为音乐伴奏的时候,兴趣很高,对用力大小、感受音乐的轻重方面没能更好地进行对比,再进行巩固,让幼儿着重让幼儿感受一下,效果会更好。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本次活动音乐选自海顿的第94交响曲片段,音乐有较明显的强度与力度变化。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故事、图谱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与强度、力度的变化,并引导孩子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的变化来表现乐曲力度结构的变化。
2、重点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表现惊愕的感觉以及学习一下一下根音乐做简单的动作。难点是:用身体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神秘感,突出表现的强力度带给人的惊愕、震撼的感觉。
2、学习一下一下地跟音乐做简单的身体动作,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3、学习用轻松、愉快的即兴舞蹈来表现享受音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开展过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幼儿有游戏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图谱,小猫、小老鼠的头饰。
3、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以利于幼儿进行表演。
(三)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并做简单的动作。
小老鼠们,猫在睡觉,妈妈带你们去玩吧!(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随着音乐幼儿走进活动室,坐在座位上。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幼儿游戏情景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引发了兴趣,熟悉了乐曲的旋律,就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2、播放乐曲,并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曲子。
小老鼠们,你们开不开心啊?现在妈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玩的音乐,咱们一块来听听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音乐)
(听到特别响的声音时,教师做出吓一跳得感觉),刚才怎么回事啊?妈妈吓了一跳,你们有没有吓一跳啊,你们为什么也会吓一跳啊?妈妈听出了里面的音乐是不一样的,你们有没有听出来啊?听出来的小老鼠告诉妈妈你听到的音乐是怎么样的,看看是不是跟妈妈一样的?(请幼儿说出音乐的不同,大胆说出自己的感觉)
我的小老鼠真能干,听出了音乐里不一样的声音,其实这首曲子还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呢,这是一个关于猫和老鼠的故事,现在妈妈跟你们来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和着音乐讲述故事)
妈妈把故事讲完了,刚才音乐响的时候妈妈的脚步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妈妈的脚步是这样的呢?音乐轻的时候妈妈的脚步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妈妈的脚步是这样的呢?为什么妈妈会吓一跳呢?那吓一跳的时候是什么音乐啊?我吓了一跳,你有什么感觉?(然后引导幼儿说出吓一跳的感觉尝试做吓一大跳的动作。让幼儿分别学习脚步重与轻的动作。)
评析:本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吓一跳的感觉尝试做吓一大跳的动作。让幼儿分别学习脚步重与轻的动作,解决活动中的重点。
3、看图谱听音乐讲故事,让音乐与图谱提示的符号及故事情节线索建立联系。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我的小老鼠表现得真好,妈妈把去厨房的路都画下来了,你们看这是什么?是老鼠的脚印,我们看看这些小老鼠的脚印有什么不一样的?为什么?想想刚才的音乐,看看这里的脚步,我看哪个小老鼠能发现其中的秘密。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的。(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再次欣赏音乐)
离大懒猫远时,走路重一点,脚印颜色深;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小老鼠走路特别轻,脚印颜色浅,跳舞的时候脚步特别轻快。
幼儿听音乐,指图谱。
这么多的脚印告诉我们去厨房的路,咱们也顺着小老鼠的脚印去找东西吃吧?但是妈妈有一个要求,看着这些脚印,一个脚印我们走一步,会不会啊?(教师指图谱幼儿学看,坐在座位上,用脚来踩出脚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幼儿听音乐模仿小老鼠走路。
这么多小老鼠的脚印告诉了我们小老鼠在去厨房的路上是怎么走的,我们来学学小老鼠走路吧,但是要跟着音乐,一步一步有节奏的走,音乐响的时候我们可以走的响,音乐轻的时候我们要走的轻点。妈妈先请一个小老鼠来试试,再请别的小老鼠一起去找食物。(幼儿跟着音乐走路,进行1-2遍)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图谱理解乐曲内容,引导幼儿幼儿分辨乐曲第一段中的不同力度,并请幼儿加以表演,有效地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
4、听音乐做游戏。
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创编小老鼠在厨房吃、喝、跳舞的即兴舞蹈。
现在我们听着音乐来做个游戏,叫猫和老鼠,请一位老师做猫,其他小朋友做老鼠,我们厨房悄悄的拿吃的东西,听到那个音乐的时候小猫要伸个懒腰,小老鼠要停止不动,等猫睡下了,我们继续出发,主人准备了很多吃的,拿到吃的之后,我们就拿在手上,悄悄地走回来。(游戏进行2-3遍)
评析: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即兴舞蹈,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的动作,并引导幼儿互相学习,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活动结束。
t:我们小老鼠真能干,没有吵醒小猫,吃了这么多好吃的,我们还是悄悄地走回我们的家吧!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懒猫》
一只小老鼠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想到厨房里偷吃东西,可去厨房的路上有一只大懒猫正在睡觉,这可怎么办呢?小老鼠想了想,于是就轻轻地轻轻地往厨房走去,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它走得更轻了,这时大懒猫突然伸了个懒腰,可把小老鼠吓了一大跳,大懒猫醒了没有?没有,它接着又睡着了,小老鼠这才轻轻的走到了厨房,来到厨房后她又吃又喝,吃饱喝足后还跳起了舞呢。
三、活动后反思
音乐欣赏,是一种有意识地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理解是音乐欣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这种理解既包括对乐曲情绪、也包括对乐曲所表达内容的理解及乐曲结构和表现手法的理解。理解不仅有语言的表现,更有表情、肢体动作的表现。小班幼儿对音乐理解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虽然他们能对生动形象、节奏鲜明的乐曲有反应和感受,但并一定能完全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运用多种策略去引导孩子感知音乐的内在魅力。在享受的同时去分析、理解和表现。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什么样的指导策略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个人经验与音乐偏好,尊重幼儿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让幼儿尝试自主欣赏音乐呢?本次活动我运用了以下策略:
1、情境渲染策略:无论何种乐曲,都会表达某种情感或是描述某种场景。本次活动我便以《小老鼠和大懒猫》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教师带动的氛围中去感受、理解音乐。这里的情感感染既有前期环境的创设,也有教师语言、肢体的引导。
2、尝试体验策略:教师要掌握引导的艺术,不要以过多的语言、过于具体的描述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听赏,要让幼儿从聆听引发感受、做出表现,说说对音乐的感觉、想像,配合音乐做即兴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表演等等。就是说除了听觉之外,还借助了动作、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帮助幼儿体验音乐、增强感受。本活动中教师出示了与音乐相应的图谱,引导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充分地体验音乐。除了听觉之外,还借助了动作、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帮助幼儿体验音乐、增强感受。并鼓励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
总之,小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情感所指向的事物比较单纯,容易被生动有趣的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教具所吸引,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音乐欣赏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渲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为之而动,联想位之而生,在整个活动中都能保持好奇心,让他们始终处于充满期待的位置上。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名称:做客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做客》,知道进门前先敲门;
2、喜欢玩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歌曲《做客》,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引出主题。
——“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歌,说说看你听到了什么?”
——播放音乐,幼儿倾听
——“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
小结:原来是小客人去朋友家做客。
二、倾听音乐,理解歌词。
1、第一次倾听,模仿敲门声
——你们有做过客人吗?我们今天也来做一次小客人。那我们先来听听怎么做小客人。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客人进门前要先做什么了?谁来学一学?”(鼓励幼儿模仿敲门的动作。)
小结:原来做客人的时候进门前要先敲门,这样才有礼貌。
2、第二次倾听,理解歌词。
——那小客人刚才敲门了,里面有没有主人呢?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1)用问答的形式学会介绍自己。
——主人听到敲门声是怎么说的?(鼓励幼儿先学会唱:谁呀?你是谁?) ——客人又是怎么回答的?(鼓励幼儿用回答的形式学会介绍自己。教师扮演主人接唱:喔,***呀,门儿开开请进来,门儿开开请进来)
2)游戏:请小动物进门,学唱“喔,***呀,门儿开开请进来,门儿开开请进来” ——你们都会介绍自己了,都进来了,可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朋友还没有进来呢!你们一起邀请他们进来,把你们的.小门准备好,看看谁是很开心很热情的欢迎小动物,小动物就会进你们的小门哦!
——播放音乐,幼儿学唱“喔,***呀,门儿开开请进来,门儿开开请进来”
——真开心,你们都进来了,也把小动物们也请进来了,你们开心吗?那我也来问问小动物们,看看他们是不是和你们一样觉得很好。“你好吗?”小动物没有说话,要不你们帮他们说。让我来听听谁会帮小动物回答?“你好吗?”(我好呀!)
3)幼儿依次示范,学唱歌曲后半段。
——我邀请***上来给大家表演一下他是怎么帮助小动物的。(幼儿示范,教师拉着小朋友的手接唱后面的内容。)
——我们两个人再邀请其他小朋友上来,让快乐变得越来越多,好不好?(教师带着一名幼儿再邀请两个小朋友上来。依次进行,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台一起玩。)
三、完整听歌曲,玩音乐游戏《做客》
——现在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做主人,一组做客人,来玩这个游戏。看看是主人热情还是小客人有礼貌?小客人要先准备哦!(教师带着孩子玩音乐游戏一到两次。)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 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乐。
活动准备:布娃娃一个:音乐操作卡片《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用积木搭好一个“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T:“看!谁来了?她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呢!”(教师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抱抱、亲亲她)
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儿园了!”(教师带 幼儿来到用积木搭的幼儿园)
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高兴)
2、学新歌
T:“听 !”(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伴奏说歌词)
T:“那我们和布娃娃一起来唱歌吧!”(教师用布娃娃演示带领幼儿用琴声歌唱,学会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
(二)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
幼儿能随教师的琴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
T:“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
T;“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T:“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教师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该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同伴进行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励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
应
例如:(老师)× ×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 (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 ×│×× ××│×-‖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一、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0世纪20年代初,欧洲的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体学兴起,哲学、心理学也取得了新的成果。人们更关注人和人自身的发展,一种“回归自然”的思潮产生了,影响着社会,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在艺术领域,对人体以及相关的体操、舞蹈艺术,都在寻找着一种新的感觉;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新音乐教育体系风靡欧洲、、、、、、这些都给了年轻的奥尔夫以很大的启示。他开始产生摸索“动作与音乐教育彼此交融和补充”的想法,想由此建立一种“新的节奏教育”。1924年成立的京特音乐舞蹈学校,既是实现这种想法的开端。奥尔夫从这儿开始了音乐教育的改革实验。
二、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概念及教学目的
1、体态律动教学概念
体态律动教学,原来是指有音乐伴奏,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的节奏感的教学方法。
2、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目的
a) 身心平衡发展
b) 培养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反应能力
c) 发展创造力
d) 节奏感训练
e) 发展音乐感的基础教育
三、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的声势教学
1、声势概念: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奥尔夫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5卷本中采用的是被称为“古典声势”。
2、声势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基本形式4种包括:拍手、捻指、拍腿、跺脚
3、四个声部声势的记谱方法:
右手、右脚(符干朝上)
左手、左脚(符干朝下)
拍手标记只记在一行谱上,符干都是朝上。捻指、跺脚标记也是记在一行谱上,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左和脚。只有拍腿标记是记在双行谱上,分别表示左腿和右腿,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手和左手。
4、阐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应用声势的方法
1) 节奏训练
2) 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
3) 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准备-拍腿练习
4) 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4种形式完成
5、声势节奏训练中的“节奏模仿教学”(由教学或学生拍一个节奏型,其他学生模仿)
6、体验拍手的节奏模仿谱例游戏
谱例1(四拍子)
谱例2(三拍子)
7、体验拍手、拍腿、跺脚声势谱共同进行的节奏模仿游戏
谱例一(四拍子)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脚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脚
谱例二(三拍子)
8、节奏模仿教学提示
所谓节奏教学模仿,即不看谱,通过动作和声响的模仿进行的节奏训练,这是节奏教学入门的教学,不要急于进行看谱练习,这种练习最易把握节奏型的感觉和训练听觉的听辨与记忆能力
9、声势中十六宫格节奏训练
这种练习是对四拍子的节奏及拍率进行训练,对孩子的反应能力,特别是各种走向对思维方式的多向进行,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孩子对于各种走向的可能性探
索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10、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1)、阐述固定音型定义:源于意大利文ostinato,原文为“顽固”意指一个音乐动机,或小型乐句(4-8小节)不断重复贯穿于一段音乐,甚或全曲。
(2)、了解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a、它可以作为一种节奏基石,从孩子最熟悉的语言、身体动作、日常生活中的音响很自然的获取
b、减少了技巧学习的难度,使多声部教学变成极简单、极方便的事,以极小的成本获得较高层次的多声部的合说、合唱、合奏的教学效果
c、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最接近人本身,最自然、也最体现奥尔夫教育观念
d、培养了即兴创作能力,又训练了孩子一脑多用的能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也使唱、动、奏于一身的综合训练成为可能。
(3)体验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提供四拍子固定音型的伴奏)游戏
谱例一(四拍子的固定音型)
11、阐述声势中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做准备的拍腿练习的意义
(1)介绍拍腿练习的方式:双手拍双腿、单手拍单腿(左右手交替或单手连续)、双手在腿上交叉拍打(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或双手在一条腿上交替拍打)
(2)体验拍腿练习游戏(奥尔夫.凯特曼编写)
四、奥尔夫音乐中的身体动作教学
1、逐一阐述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身体动作教学主要内容
a、节奏训练
b、身体与动作认知
c、空间运动
d、即兴创作
e、群体关系训练
f、空间时间距离感的训练
g、听力训练
2、身体与动作的认知游戏
游戏名称:《熟悉身体部位的游戏》
游戏目的:
a、培养反应能力,创造能力
b、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默契配合
c、对身体部位的认知,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准备:鼓
游戏过程:
a、教师击鼓,学生跟着鼓点走,随着音量速度变化动作也要做出反应。 b、接下来听教师的鼓点,鼓停时按口令要求身体某部位做动作。
c、自由组合(两人或三人一组)按教师口令用身体,某部位组成一个造型。如“头碰头”“膝对背”“脚对肩”造型要美,要有特点。
d、老师小节。
3、即兴创作游戏
游戏名称:《用身体摆图形》
游戏目的:通过用身体姿势创造(形成)各种图形,培养群体协作能力。 游戏过程:
a、用自己的身体(站立或躺卧)写阿拉伯数字1-9.
b、用自己身体摆出图形(适于学成人)
c、教师出示图形卡片,全班分几组各组自组的图形,一起商议怎样用身体合作摆出图形,其他组做出评价。
4、群体关系训练
游戏名称:《照镜子》
游戏目的:领头与跟随的体验,培养对群体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群体内部自己的行为的责任感。
游戏过程:
a、两人为一组,甲当照镜子的人,乙当镜子。
b、甲对着镜子做各种动作、姿势,乙要跟着模仿甲的动作,然后交换角色。
5、一颗豌豆(创造性形体律动)
(1)教师用吉它弹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颗圆圆的.小小的豌豆种子,正静静躺在泥土中睡觉。
(2)教师边用吉他弹奏一首轻快优美的舞曲,边用语言暗示幼儿想象:下小雨了,小豌豆醒了,喝下了甜甜的雨水;小豌豆慢慢地发芽、长叶、伸展枝蔓;叶蔓爬上了豆架,在微风、细雨、阳光中越长越粗壮,越长越茂盛;新开出的花朵和蜜蜂、蝴蝶一起跳舞;胖鼓鼓的豆荚长出来了,越来越多,终于把豆架压倒了;最后,许许多多的新豌豆一颗颗地从开裂的豆荚中滚出来、、、、、、
(3)教师弹奏起一首温柔的摇篮曲,并用温柔的语调说:下雪了,小豌豆们盖着暖和的雪被子,做着甜甜的梦,等待着下一个春天、、、、、、
(整个活动中,教师怎么说,幼儿就自由地按教师的暗示去怎么想、怎么做) 分析:对于正式的舞蹈练习来说,这仅是一个准备性活动。其目的是让幼儿将全身的肌肉、关节都活动开。但这个活动,充满了浪漫的艺术气息,充满了天真的体验和主动的表达。因此,它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十分独立、完整的创造性形体律动教学活动。另外,教师即兴弹奏的音乐,简单而富于表现力,为幼儿的想象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充满美和激情的背景。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解儿歌的内容,初步学念儿歌。
2、欢参加装扮活动,体验装扮的乐趣。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欣赏过儿歌。
材料准备:娃娃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包《娃娃不见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如果你喜欢的东西不见了,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二、观察感受。
1、情境表演:娃娃不见了。
2、交流讨论:娃娃找不到妈妈了,怎么办?
三、欣赏儿歌《娃娃不见了》。
1、教师朗诵第一编后提问:
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布娃娃?
你听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布娃娃丢了)(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语句)
2、听赏第二遍后提问:
布娃娃丢了后怎么办呢?(解释——到处找)
最后怎么样了?(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语句)
四、学习儿歌。
1、跟随教师念儿歌。
2、分组、集体念儿歌。
五、尝试体验。
请幼儿作妈妈,带着娃娃去公园玩,将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来。鼓励孩子大胆表现,并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
六、延伸活动。
1、说说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图片上的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
2、选择自己喜欢的娃娃,找出他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为娃娃的'身体涂色。
附儿歌:
我有一个布娃娃,大大的眼睛黑头发,
我到公园去玩耍,丢了我的布娃娃,
我哭我哭我大声地哭,呜呜哇,呜呜哇;
我找我找我到处找,找到我的布娃娃;
我笑我笑我大声地笑,哈哈哈,哈哈哈。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初步分析音的高低,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2、 通过游戏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人矮人图片、磁带、铃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小朋友为客人老师表演歌曲《小花、小树》。通过小树长高了引出主题。
二、进行部分:
1、 教师出视高人矮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图片上是谁,有几个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还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礼物,一会儿老师就帮他们把礼物送给你们。”
2、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进入主题。“高人和矮人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都要一起到树林里散步,可是今天他们来到树林时发现以前散步时的音乐被换了,他们不知道哪一段音乐是高人散步时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时用的音乐。小朋友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3、 初步分析高低音。“我们这里有他们散步时的音乐,仔细听听现在是谁在散步,是高人在散步,仔细听听这是谁在散步,是矮人在散步。高人走路的声音很高,矮人走路的声音很低。”
4、 幼儿和老师共同来创编高人与矮人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高人矮人走路。”
5、 教师为小朋友发礼物——铃鼓。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安顺时针方向,听音乐学高人矮人走路,边走边拍打铃鼓。
三、 结束部分
教师和幼儿一起跳健康操。“高人矮人今天特别高兴他们想请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跳健康操,你们愿不愿意?”大家一起跳健康操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学习按音乐的旋律变换动作。
2、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重拍,会躲闪,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3、能愉快地进行音乐游戏活动。
二、活动准备
CD碟,图谱一份,大锤子一个,小鼹鼠手偶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入室:完整放音乐,幼儿随音乐跟老师做小鼹鼠的模仿动作。
师:春天来了,鼹鼠宝宝睡醒了,觉得肚子饿了,想去找东西吃,请跟妈妈一起出发吧。
2、完整欣赏乐曲一遍,出示图谱,操作并讲述《鼹鼠宝宝》的故事。
3、引导幼儿模仿小鼹鼠的动作,重点学习躲过农夫敲打的动态。
①老师扮鼹鼠妈妈,有节奏的向孩子们演示小鼹鼠躲闪农夫的`动作,在重音上躲闪。(老师边讲边做躲闪的动作)。
②教师哼唱乐谱,帮助幼儿重点练习躲闪的动作,并用声势提示幼儿在重拍的地方进行躲闪。
4、集体听音乐用动作表现乐曲。
5、游戏《小心农夫》。
游戏规则:请一位老师当农夫,其余幼儿跟着鼹鼠妈妈当鼹鼠宝宝,按照音乐进行动作,当农夫要打小鼹鼠的时候,会躲闪,若能躲闪不被农夫打到则小鼹鼠赢,若给农夫打到则打到的小鼹鼠就要到农夫的家(老师指定的地方)休息。
6、出室:听着音乐出室。
师:我们战胜了农夫真高兴,我们一起把小土豆拿回去分给其他的小鼹鼠吃吧。
四、活动结束
1、
2、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6-13
小班音乐的教案02-28
小班的音乐教案01-03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07-05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05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05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07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07-05
小班音乐教案06-14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青蛙音乐会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