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

时间:2022-06-21 03:45:1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应用题。

  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引入:

  1、在小学里我们学过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中一般有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个量。这三个量的关系是:

  (1)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人们常规定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为______。

  2、由以上公式可知:一件工作,甲用a小时完成,则甲的工作量可看成________,工作时间是________,工作效率是_______。若这件工作甲用6小时完成,则甲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

  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

  问:甲乙合做,需几小时完成这件工作?

  (1)首先由一名至两名学生阅读题目。

  (2)引导

  Ⅰ: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Ⅱ:这道题目要求什么问题?

  Ⅲ:这道题目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3)由一学生口头设出求知数,并列出方程,师生共同解答;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形成板书。

  2、练习:

  有一个蓄水池,装有甲、乙、丙三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6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单独开乙管,12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单独开丙管,18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如果甲、乙、丙三管齐开,需几分钟可注满空水池?

  此题的处理方法:

  Ⅰ:先由一名学生阅读题目;

  Ⅱ:然后由两名学生板演;

  3、变式练习:

  丙管改为排水管,且单独开丙管18分钟可把满池的水放完,问三管齐开,几分钟可注满空水池?要求学生口头列出方程。

  4、继续讲解例题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

  若甲先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问:还需几小时完成?

  (1) 先由学生阅读题目

  (2) 引导:

  Ⅰ: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Ⅱ:这道题目要求什么问题?

  Ⅲ:这道题目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3) 由一学生口头设出求知数,并列出方程,师生共同解答;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形成板书。

  5、练习: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

  若乙先做2小时,然后由甲、乙合做,问还需几小时完成?

  (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丙单独做15小时完成,若先由甲、丙合做5小时,然后由甲、乙合做,问还需几天完成?

  以上两题的处理方法:

  Ⅰ:先由两名学生阅读题目;

  Ⅱ:然后由两名学生板演;

  Ⅲ:其他学生任选一题完成。

  Ⅴ:评讲后对第一题提出:这项工程共需几天完成?

  Ⅵ:第一题还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呢?根据此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学生口答)。

  6、编应用题:

  (1) 根据方程:3/12+x/12+x/6=1,编应用题。

  (2) 事由:打一份稿件。

  条件:现在甲、乙两名打字员,若甲单独打这份稿件需6小时打完,若乙单独打这份稿件需12小时打完。

  要求:甲、乙两名打字员都要参与打字,并且要打完这份稿件。

  处理方法:由学生编出应用题,并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

  课堂总结: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的关系。

  课堂作业:见作业本

  选做题:一件工作,甲单独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丙单独做18小时完成,若先由甲、乙合做3小时,然后由乙丙合做,问共需几小时完成?

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已知有两个数的和与差,和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系,正确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2、指导学生设末知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训练学生分析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会解答所列方程形如ax bx=c的应用题。

  2、会正确找出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3、会进行检验。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2、渗透不同事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使学生感受到人民的卓越智慧,体会到源于生活。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指导学生试算,利用已有经验进行体验。

  三、教学重点

  用方程解答“和倍”“差倍”应用题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分析应用题等量关系,设末知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x的5倍与x的3倍的和是40;

  (2)某数的4倍比它的6倍少24。

  2.根据下面的条件,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大米与面粉重量的和是1000千克;(大米的重量+面粉的重量=重量和。)

  (2)每支钢笔比每支圆珠笔贵3、8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每支圆珠笔的价钱=贵的'价钱。)

  (3)已看的页数比剩下的页数少76页。(剩下的页数-已看的页数=少的页数。)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学校科技组有女生x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男生有()人,男生女生一共有()人,男生比女生多()人;

  (2)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梨树有x棵,苹果树有()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棵,梨树比苹果树少()棵。

  4.解答: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1)学生审题画图,独立解答。

  (2)学生解答后讲解:

  解法1:

  列式:45+45×3=45+135=180(棵)

  解法2:

  列式:45×(3+1)=45×4=180(棵)

  答:两种树一共有180棵。

  (二)学习新课

  1.改变上题的条件和问题,使之成为例6。

  果园里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1)学生审题,将复习题的图改为例6。

  (2)思考:

  ①这道题求什么?与以前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不同?(有两个未知数。)

  ②怎样设未知数呢?

  如果设桃树有x棵,那么杏树就有3x棵;

  比较哪种设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易解。

  将线段图中的问号改为x或3x。

  (3)根据哪个条件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根据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棵,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解方程,

  解:设桃树有x棵。或:

  (5)检验,答题。

  教师:检验时,可以把得数代入题目,看是否符合已知条件。

  学生进行检验。

  ①看桃树和杏树一共的棵数是否是180棵,

  45+135=180(棵)

  ②看杏树棵数是否是桃树的3倍,

  135÷45=3

  答:桃树有45棵,杏树有135棵。

  2.试做:

  果园里杏树比桃树多9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1)思考:

  此题与例6相比,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倍数关系相同,不同点是把两种树的和改成了两种树的差。)

  数量关系为:

  (2)试做:

  检验:

  ①135-45=90;

  ②135÷45=3。

  答:桃树有45棵,杏树有135棵。

  3.小结:

  思考讨论:

  (1)我们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今天学习的应用题,都是已知两种数量的倍数关系以及它们的和或差,求这两种数量各是多少。)

  (2)这样的应用题,我们是怎样解答的?(一般根据倍数关系,设一倍数为x,另一个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再根据这两种量的和或差,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就可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求出得数;最后还要把得数代入题目中去,看是否符合已知条件。)

  (三)巩固反馈

  1.根据条件,设未知数。

  (1)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2倍。

  设()为x千米,那么()为2x千米;

  (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2倍。

  设()为x人,那么()为1、2x人;

  (3)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5倍。

  设()为x千克,那么()为3、5x千克;

  (4)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设女儿的年龄为x岁,那么父亲的年龄为()岁;

  (5)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的1、5倍,设乙桶油的重量为()千克,那么甲桶油的重量为()千克。

  2.独立解答P118“做一做”,P119:4。

  解答后讲解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做一做:

  根据“四年级、五年级共有学生330人”,得:

  四年级人数+五年级人数=四、五年级人数和

  ↓ ↓ ↓

  1、2x x 330

  P119:4。

  根据“如果再往乙袋里装5千克大米,两袋就一样重了。”可知乙袋比甲袋少5千克,得:

  甲袋重量-乙袋重量=乙袋比甲袋少的重量

  ↓ ↓ ↓

  1、2x x 5

  3.将上题中的“如果再往乙袋里装5千克大米”改为“甲袋给乙袋5千克”应怎样解答?

  画图理解:甲袋比乙袋多多少?

  从图上看出甲袋比乙袋多5×2=10(千克)

  根据:甲袋重量-乙袋重量=甲袋比乙袋多的重量

  ↓ ↓ ↓

  1、2x x 10

  列方程:1、2x-x=10。

  4.课后作业:P119:1,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设哪个未知数为x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分散这一难点,在复习中采取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根据倍数关系设未知数。在新授中,通过对两种设法的比较、分析,得出设一倍数为x比较简便。在练习中又设计了专项练习,学生在思考、讨论中,透彻地理解并掌握了这一规律。

  例6学习了列方程解和倍应用题,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变成差倍应用题,着重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异同。讨论解答方法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既可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比较两题的异同上面来,有助于形成两种解法的逻辑关系。

  在学习了和倍、差倍应用题之后,及时引导学生找出这两类应用题的特点,并根据题目的特点总结出解题规律。既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又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看图编应用题》数学教案08-25

《三步应用题练习二十九》数学教案08-26

方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4-21

安娜卡列尼娜作文11-01

分数除法应用题说课稿11-05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04-05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05-14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03-20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5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