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2-04-07 06:07:13 二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七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9~60页例1及第60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先进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动,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再进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动,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其异同,帮助学生理解有剩余的情况,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余数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够准确求出余数。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运用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学习。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故事描写法:周末小熊打算请2个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请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打开冰箱一看,发现只有7个草莓,3人怎么分7个草莓呢?他很苦恼。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苦恼吗?谁能来说一说?(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品析:把教材中的情景进行了改编,增加了课堂的趣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新知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导入法:请同学们拿出10个小圆片。

  ①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

  ②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能分,有的说分不出来)

  这样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品析:活动导入,让学生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思考没有刚好分完怎么办?于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老师的引导进入新知的学习中。】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课件出示6个草莓摆放的结果图: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品析: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①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②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③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①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②教师板书规范写法:

  7÷2=3(盘)……1(个)

  余数

  ③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写法:首先在等号的右面写商,然后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④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①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②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 几个一份 分的结果 算式表达

  6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正好分完 6÷2=3(盘)

  7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还剩1个 7÷2=3(盘)……1(个)

  【品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什么是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归纳: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质疑二: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讨论后总结: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你能帮老师简单总结一下刚刚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本节课中,我们明白了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一样。”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使用故事导入,通过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况,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

  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出示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分一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样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1)

  7÷2=3(盘)……1(个)

  余数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主要是运用计算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操作实践法:如果摆1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个)。

  学生动手实践,得到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小棒根数 摆的结果 算式

  8根 8÷4=2(个)

  9根 9÷4=2(个)……1(根)

  【品析: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情趣盎然,积极参与,并把操作结果一一记录,为下一步观察、比较、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故事描述法:孙悟空开了一家眼镜店,给人做镜框,他做一个正方形的镜框用4根铝合金条。8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9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1根;10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2根;11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3根……真有趣,孙悟空的眼镜店里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就是我们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今天就跟孙悟空一起探究这些有余数的除法里有趣的数学问题——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品析:把用小棒摆正方形编写成孙悟空做镜框的童话故事,大大增加了课堂情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5种情况)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①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②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

  ③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④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3)教师小结并板书:

  余数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板书)

  【品析:充分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课本插图。

  【课时按排】

  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 6课时左右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平均分(一)

  【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 做一做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

  第1题: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应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插几枝?

  四、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学习。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37页情景图)【品析:直接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任务实践法:老师拿着叠小旗,挥动手中穿小旗的绳子说:“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啦!我们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老师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们要把它们平均穿在7条绳子上,每条绳子上要穿几面小旗?如果每条绳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几根绳子?谁最先解决这两个问题,谁就担任这项任务的小组长。”【品析:以任务实践法导入,非常有挑战性,学生会跃跃欲试,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入学习亢奋状态之中。】 口算竞赛法:老师用卡片制作竞赛题,按要求说答案和应用的口诀:

  (1)①7×7=( ) 口诀:

  ②8×7=( ) 口诀:

  ③8×8=( ) 口诀:

  (2)①3×( )=21 口诀:

  ②( )×6=48 口诀:

  (3)将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

  用( )法计算,列式( ),口诀:

  在学生兴奋的竞赛抢答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品析:竞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时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

  明确:8行小旗,每行7面。

  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用了哪句口诀?

  3.改变条件并探究。

  结合情景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

  (1)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发现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据除法意义,引导学生列式。(56÷8)

  (3)说一说:怎样求商,汇报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

  结合情景图,引导学生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1)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各自想法。

  4.引导比较,提炼方法。

  (1)比较:两道除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2)提炼: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可以解决这两道除法计算。

  (二)自主解决分星星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49颗星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

  2.独立完成。

  3.学生列式计算:49÷7=7。

  4.学生比较小结: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因为写出的除数和商相同。

  5.学生举例: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品析:通过情景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两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行独立探究。】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

  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诀;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

  质疑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组内讨论,归纳总结。

  ①找出已知条件;

  ②找出所求的问题;

  ③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

  ④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通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形成系统知识链。】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同时要求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引导进入例1的教学,也就是第一个数学信息。为了让学生掌

  握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条件、问题,由问题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求平均每行挂几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包含除法的题型。怎样计算56÷8呢?学生先回忆前面学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学习,我教给学生一些通俗的语言,如:看着被除数背除数的乘法口诀。其次,通过改变条件的办法,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其余的两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出要求:边算边想用了哪句口诀。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8 口诀:七(八)五十六

  ↑ ↑

  除数是几就说几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教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呈现方式与例1相同,继续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将乘法算式去掉了,让学生继续利用迁移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采用谈话、指导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本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片。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题图片上还布置了很多心形的气球,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特写问题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我们带来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问题:根据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出示例题2图片。【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合,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 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们,过六一啦,我们心形气球来给小朋友们庆祝六一,要装扮咱们的教室,我们一共来了27个伙伴,怎么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几行?站3行,每行要站几个?怎么计算,我头都大了。哈哈,其实我的头本来就大!我们只会飞,我们可以不会数学,现在都讲究合作共赢。哪位小朋友能帮我们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我们就跟他一起玩,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品析:把心形气球卡通拟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问题,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进入数学情境中,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趣味儿歌法:同学们喜欢儿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数九歌》,配乐朗读,并一一出示相对应的景色)学生说说听儿歌的感受。这首《数九歌》告诉了我们数九寒天的一些天气变化,你们知道吗?这首儿歌里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品析:用学生喜爱的儿歌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为后面练习的设计做好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看图填一填。

  ( )×( )=( )

  ( )÷( )=( )

  ( )÷( )=( )

  (2)汇报交流。

  ①彩球的总个数。

  提问:用什么方法求的,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用乘法求。从行数考虑,每行摆9个,摆了3行,共27个;从颜色考虑,红、紫、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9个,共27个。

  ②看图提问题。

  预设:有27个心形气球,每行9个,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

  学生提问并列式,集体交流,27÷9怎么计算,用哪句口诀呢?(三九二十七)

  追问:根据“三九二十七”,你还能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吗?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列式27÷3,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呢?

  2.学生举例。

  像例题一样用9的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况。(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3.感悟算理。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三道算式的道理。【品析:通过在情景图下面直接给出三组算式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得出结论。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9的乘法口诀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用9的乘法口诀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第103页“做一做”、第105页练习二十的第2、6题。

  内容简析

  例1 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例2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亲自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方法来学习克和千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请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品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实践操作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质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实践操作,掂一掂,感受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作了铺垫。】 游戏体验法: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一胖一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品析:在游戏中感悟物品的质量,体验轻重,在欢快的游戏中开始了对物品质量问题的思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①课件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②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④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⑤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⑥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①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②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黄豆,使这些黄豆共重1克。

  ③提练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黄豆?

  ④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2.认识天平。

  (1)看一看:①出示天平。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②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该题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最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品析: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认识“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①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图。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多请一些学生来提一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

  ②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①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质量。在老师准备的其他物品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②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③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感受。

  (4)游戏:猜一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道它的准确质量,让学生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并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品析: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的实际质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①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盘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质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①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弹簧秤的单位。

  ②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是多重,有几个。

  ③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3)认识体重秤。

  ①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重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③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品析: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有1克重,哪些物品有1千克重?

  学生列举交流,比如1个2分硬币、1粒花生米、2粒黄豆等大约有1克重;2瓶500毫升的矿泉水、1升大瓶可乐、16个鸡蛋、4袋牛奶等大约有1千克重。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还知道了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材的安排是分两个课时认识克和千克的。由于这一节是学习质量单位的开始,学生虽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 ↓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约重1千克

  ↓ ↓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比较重的物品常用秤来称

  第2课时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4页例3、“做一做”及第106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内容简析

  例3 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量策略。

  2.本课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法: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苹果)大家经常吃苹果,苹果有大有小,谁能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老师这里有20个苹果,大家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借着学生的兴奋情绪,提出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的问题,为新授做好了引导。】

  实践体验法:老师带来几个苹果,它们有大有小,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掂一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有1千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苹果,交流苹果的轻重大小,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教师出示例题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进入新课教学之中。

  【品析: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法,通过讨论交流,确认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2.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品析: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辨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3.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通过“知道了什么?”环节理解教学,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 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4.解决问题。

  (1)通过阅读“怎样解答?”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

  (2)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3)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4)汇报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三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三第6题:写出除法算式。

  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对照算式画图。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

  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24+63= 46+53=

  62+17= 35+24=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42+3=72

  1 7 5 04 2

  + 2 + 2 6 +3 0

  1 9 7 6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4 5

  + 2 ? +? 4

  5 97 9

  开放题: 3 6

  + 6 3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 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精选5篇)03-2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10篇)02-1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通用11篇)08-29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9篇)05-06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2篇)02-18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4《1 want to be an actor》教案04-23

关于人教版初中数学说课稿06-05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通用21篇)06-08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精选8篇)02-24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跳绳》05-08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七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9~60页例1及第60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先进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动,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再进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动,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其异同,帮助学生理解有剩余的情况,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余数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够准确求出余数。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运用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学习。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故事描写法:周末小熊打算请2个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请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打开冰箱一看,发现只有7个草莓,3人怎么分7个草莓呢?他很苦恼。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苦恼吗?谁能来说一说?(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品析:把教材中的情景进行了改编,增加了课堂的趣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新知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导入法:请同学们拿出10个小圆片。

  ①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

  ②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能分,有的说分不出来)

  这样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品析:活动导入,让学生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思考没有刚好分完怎么办?于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老师的引导进入新知的学习中。】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课件出示6个草莓摆放的结果图: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品析: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①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②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③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①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②教师板书规范写法:

  7÷2=3(盘)……1(个)

  余数

  ③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写法:首先在等号的右面写商,然后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④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①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②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 几个一份 分的结果 算式表达

  6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正好分完 6÷2=3(盘)

  7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还剩1个 7÷2=3(盘)……1(个)

  【品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什么是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归纳: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质疑二: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讨论后总结: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你能帮老师简单总结一下刚刚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本节课中,我们明白了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一样。”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使用故事导入,通过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况,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

  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出示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分一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样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1)

  7÷2=3(盘)……1(个)

  余数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主要是运用计算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操作实践法:如果摆1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个)。

  学生动手实践,得到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小棒根数 摆的结果 算式

  8根 8÷4=2(个)

  9根 9÷4=2(个)……1(根)

  【品析: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情趣盎然,积极参与,并把操作结果一一记录,为下一步观察、比较、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故事描述法:孙悟空开了一家眼镜店,给人做镜框,他做一个正方形的镜框用4根铝合金条。8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9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1根;10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2根;11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3根……真有趣,孙悟空的眼镜店里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就是我们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今天就跟孙悟空一起探究这些有余数的除法里有趣的数学问题——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品析:把用小棒摆正方形编写成孙悟空做镜框的童话故事,大大增加了课堂情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5种情况)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①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②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

  ③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④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3)教师小结并板书:

  余数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板书)

  【品析:充分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课本插图。

  【课时按排】

  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 6课时左右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平均分(一)

  【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 做一做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

  第1题: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应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插几枝?

  四、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学习。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37页情景图)【品析:直接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任务实践法:老师拿着叠小旗,挥动手中穿小旗的绳子说:“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啦!我们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老师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们要把它们平均穿在7条绳子上,每条绳子上要穿几面小旗?如果每条绳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几根绳子?谁最先解决这两个问题,谁就担任这项任务的小组长。”【品析:以任务实践法导入,非常有挑战性,学生会跃跃欲试,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入学习亢奋状态之中。】 口算竞赛法:老师用卡片制作竞赛题,按要求说答案和应用的口诀:

  (1)①7×7=( ) 口诀:

  ②8×7=( ) 口诀:

  ③8×8=( ) 口诀:

  (2)①3×( )=21 口诀:

  ②( )×6=48 口诀:

  (3)将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

  用( )法计算,列式( ),口诀:

  在学生兴奋的竞赛抢答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品析:竞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时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

  明确:8行小旗,每行7面。

  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用了哪句口诀?

  3.改变条件并探究。

  结合情景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

  (1)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发现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据除法意义,引导学生列式。(56÷8)

  (3)说一说:怎样求商,汇报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

  结合情景图,引导学生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1)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各自想法。

  4.引导比较,提炼方法。

  (1)比较:两道除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2)提炼: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可以解决这两道除法计算。

  (二)自主解决分星星的情景问题。

  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49颗星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

  2.独立完成。

  3.学生列式计算:49÷7=7。

  4.学生比较小结: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因为写出的除数和商相同。

  5.学生举例: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品析:通过情景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两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行独立探究。】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

  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诀;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

  质疑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组内讨论,归纳总结。

  ①找出已知条件;

  ②找出所求的问题;

  ③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

  ④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通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形成系统知识链。】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同时要求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引导进入例1的教学,也就是第一个数学信息。为了让学生掌

  握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条件、问题,由问题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求平均每行挂几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包含除法的题型。怎样计算56÷8呢?学生先回忆前面学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学习,我教给学生一些通俗的语言,如:看着被除数背除数的乘法口诀。其次,通过改变条件的办法,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其余的两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出要求:边算边想用了哪句口诀。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8 口诀:七(八)五十六

  ↑ ↑

  除数是几就说几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教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呈现方式与例1相同,继续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将乘法算式去掉了,让学生继续利用迁移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采用谈话、指导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本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片。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题图片上还布置了很多心形的气球,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特写问题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我们带来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问题:根据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出示例题2图片。【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合,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 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们,过六一啦,我们心形气球来给小朋友们庆祝六一,要装扮咱们的教室,我们一共来了27个伙伴,怎么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几行?站3行,每行要站几个?怎么计算,我头都大了。哈哈,其实我的头本来就大!我们只会飞,我们可以不会数学,现在都讲究合作共赢。哪位小朋友能帮我们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我们就跟他一起玩,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品析:把心形气球卡通拟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问题,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进入数学情境中,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趣味儿歌法:同学们喜欢儿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数九歌》,配乐朗读,并一一出示相对应的景色)学生说说听儿歌的感受。这首《数九歌》告诉了我们数九寒天的一些天气变化,你们知道吗?这首儿歌里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品析:用学生喜爱的儿歌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为后面练习的设计做好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看图填一填。

  ( )×( )=( )

  ( )÷( )=( )

  ( )÷( )=( )

  (2)汇报交流。

  ①彩球的总个数。

  提问:用什么方法求的,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用乘法求。从行数考虑,每行摆9个,摆了3行,共27个;从颜色考虑,红、紫、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9个,共27个。

  ②看图提问题。

  预设:有27个心形气球,每行9个,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

  学生提问并列式,集体交流,27÷9怎么计算,用哪句口诀呢?(三九二十七)

  追问:根据“三九二十七”,你还能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吗?

  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列式27÷3,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呢?

  2.学生举例。

  像例题一样用9的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况。(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3.感悟算理。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三道算式的道理。【品析:通过在情景图下面直接给出三组算式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得出结论。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用9的乘法口诀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相同点: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②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不同点: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用9的乘法口诀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第103页“做一做”、第105页练习二十的第2、6题。

  内容简析

  例1 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例2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亲自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方法来学习克和千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请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品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实践操作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质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实践操作,掂一掂,感受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作了铺垫。】 游戏体验法: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一胖一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品析:在游戏中感悟物品的质量,体验轻重,在欢快的游戏中开始了对物品质量问题的思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①课件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②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④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⑤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⑥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①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②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黄豆,使这些黄豆共重1克。

  ③提练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黄豆?

  ④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2.认识天平。

  (1)看一看:①出示天平。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②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该题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最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品析: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认识“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①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图。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③多请一些学生来提一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

  ②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①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质量。在老师准备的其他物品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②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③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感受。

  (4)游戏:猜一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道它的准确质量,让学生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并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品析: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的实际质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①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盘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质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①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弹簧秤的单位。

  ②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是多重,有几个。

  ③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3)认识体重秤。

  ①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重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③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品析: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有1克重,哪些物品有1千克重?

  学生列举交流,比如1个2分硬币、1粒花生米、2粒黄豆等大约有1克重;2瓶500毫升的矿泉水、1升大瓶可乐、16个鸡蛋、4袋牛奶等大约有1千克重。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还知道了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材的安排是分两个课时认识克和千克的。由于这一节是学习质量单位的开始,学生虽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 ↓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约重1千克

  ↓ ↓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比较重的物品常用秤来称

  第2课时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4页例3、“做一做”及第106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内容简析

  例3 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量策略。

  2.本课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法: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苹果)大家经常吃苹果,苹果有大有小,谁能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老师这里有20个苹果,大家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借着学生的兴奋情绪,提出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的问题,为新授做好了引导。】

  实践体验法:老师带来几个苹果,它们有大有小,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掂一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有1千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苹果,交流苹果的轻重大小,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教师出示例题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进入新课教学之中。

  【品析: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法,通过讨论交流,确认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2.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品析: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辨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3.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通过“知道了什么?”环节理解教学,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 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4.解决问题。

  (1)通过阅读“怎样解答?”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

  (2)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3)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4)汇报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三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三第6题:写出除法算式。

  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对照算式画图。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

  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24+63= 46+53=

  62+17= 35+24=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42+3=72

  1 7 5 04 2

  + 2 + 2 6 +3 0

  1 9 7 6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4 5

  + 2 ? +? 4

  5 97 9

  开放题: 3 6

  + 6 3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 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