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汇编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尤以诗最为精辟,堪称中国文学之精粹。
从《诗经》到如今的现代诗,中国诗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久弥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朴素的诗句道出了朴素的感情。“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忠贞情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铿锵有力地说出了他老当益壮的暮年志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仿佛又可以看到陶渊明特有的那份闲适与自然。
诗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内容也更加多元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站在分道的路口,告诉朋友切勿“儿女共沾巾”。“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身陷牢狱,只能望“蝉”兴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将他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志气娓娓道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身处乱世的杜甫,只能空叹国破家亡之恨。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举不完的优美诗句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来到宋朝,诗以词的形式继续发展。
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启了豪放派的大门。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为婉约派作出了诠释。这两派交映生辉,造就了宋词的不灭地位。辛弃疾的“像当年,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又让我们沉浸在宋朝这段半荣半辱的历史。
接下来的元朝诗以“曲”的形式著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将游子的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又道出了百姓的苦难。 元朝以后,诗似乎逐渐没落,但却并未被人们遗忘。清朝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诗的希望。“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琅琅上口的诗句正表达着作者的心声。
中国诗曾经的辉煌是无可磨灭的,现代诗也正被人推崇,我相信诗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诗帮助我了解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读诗的过程中,思想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刹那,我也就懂得了语文之所以被人推崇的原因——她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永盛不衰。
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因为是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春日偶成》,背诵这首古诗。
2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 、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 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熟读成诵。
2 、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 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古诗两首》中的《江南春》 ( 指名背诵 )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诗《春日偶成》(板书)。在 1000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里,北宋诗人程颢踏春郊游,意兴所至,偶有所感,写下了这首诗。
师:听了老师的叙述,你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出题目的意思吗 ? (出示:春日:春天里的一天,偶成:偶有所感,写成诗歌。)
生:春天里的一天,诗人偶有所感,写成了一首诗。
师:程颢偶有所感而写成的这首诗,后来竟成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经典名诗它的魅力何在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欣赏它。 ( 出示全诗 )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分清节奏。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板书:读准)
开火车分行读,正音。
师:古诗是有节奏的。 ( 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诗,范读 ) 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将它读顺。
指名二三个学生朗读。齐读。
三、理解诗意。
师:这首诗你能读懂吗?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明白?出示词语解释,开火车读,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考这首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可以在书上做笔记。 ( 出示:近午天:接近中午,傍:靠近,随:沿着,川:河流,时人:当时的人,识:理解,余:我,将谓:就以为,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由说,同桌交流。
师:同学们,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 ?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学生试说,教师注意引导和纠正。
指导:
“云淡风轻近午天”,解释方法:改变顺序。“近午天云淡风轻”
“傍花随柳过前川”,解释成:“在花丛柳林间穿过”,没有直译,根据诗意巧译。
“将谓偷闲学少年”,解释方法:改变顺序。“将谓学少年偷闲”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都说出来?
学生试说,教师注意引导和纠正。(将近中午的时候, 淡淡 的云飘浮在天空,轻轻的风吹拂着大地,我在花丛柳林间穿过,又走过了前面的小河。当时的人不知道我的心情多么快乐,还以为我学少年的样子,忙里偷闲去玩耍呢 !)
师:我们已经大致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可以说同学们已经读懂了,再次齐读,读出古诗的意思。(板书:读懂)
四、指导朗读、引导想象。
理解了古诗的意思,我们还要去品读古诗的意境。(板书:读悟)
师:各位同学,现在你就是程颢,我想请教一下,你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春景 ?
生:云、风、花、柳、川(板书:云、风、花、柳、川)出示图片。
师:你能具体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景物吗?你可是文采飞扬的大诗人呀!
师:除了这些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美景?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描绘一下 ?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想象。
出示句式:
金黄的迎春花在枝头绽放,像_________________
山坡上,那大片大片的桃花像_________________
油菜花开了,_________
鸟儿在枝头__________
湖面上,几只野鸭_______
五彩斑斓的蝴蝶________
学生描绘春景,教师予以引导和评价。
师:哦,原来程大诗人看到了这么多美景。你能读出这美丽的春景吗?
生再读诗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指名读、评议,齐读。
师:同学们,如果你处在这样的美景中,你会做些什么 ? (要求将句子说清楚说具体)
生 1 :太开心了,我编了个柳条帽子戴。
生 2 :我也很开心,我欣赏花朵上的蝴蝶了。
生 3 :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在河边逗小鱼和蝌蚪玩。
…………
师:诗人程颢看到如此美丽的春景,他也做出了像你们一样的举动。那些在地里劳动的庄稼人、在河边洗衣的姑娘们看到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做出这样的举动觉得非常奇怪。他们会说什么呢?
出示句式:地里劳动的庄稼人会说:“”
在河边洗衣的姑娘会说:“”
________会说:“”
学生想象说话。自由说,同桌互相说。
师: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你认为诗人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能否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呢?
(怡然自得、悠然自得、自得其乐的快乐。)
师:由此可见,作者写乡邻们对他的议论,实际上是为了突出自己心中的——快乐 ! (指板书)指名学生朗读,评价。(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师:程颢在这首诗中先描写了美丽的春景,(板书:写景)再抒发了快乐的心情(板书:抒情),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将心中的快乐和这柔和明丽的春光融为了一体。整首诗读起来,有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令人百读不厌。我们再来读一读。
指名学生朗读,评价。齐读。
五、背诵古诗。
师:优美的诗篇应该储存在大脑里,请读熟这首诗,学会背诵。
指名有感情地背诵,齐背。
六、改写古诗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现代的记叙文,题目就是《春日偶成》改写。(板书:读写)
出示练笔提示:
春景(诗中写到的、想象到的)
诗人的行动(诗中写到的、想象到的)
路人的议论
诗人内心所想
七、学生练写、当堂交流、总结学法。
板书设计:
春日偶成
写景:云、风、花、柳、川 读准
抒情:乐 读懂
读悟
读写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理解“独自、静悄悄”等词语的意思。
2.积累“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游戏”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
1.随文巩固识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快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做游戏的快乐,体会大家在一起玩更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理解“独自、静悄悄”等词语的意思。
2.积累“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游戏”等词语。
教学难点
体会做游戏的快乐,体会大家在一起玩更快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跺跺脚……”你快乐吗?快乐就像阳光,像雨露,播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快乐就像清风,像空气,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用心体会,快乐就在你的身边。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快乐的人,他为什么这么快乐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怎么都快乐》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怎”,翘舌音“绳”和边音“蓝”的读音。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讲、行、许”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玩、很、当、音”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
水井边,来发言。事情理,说一遍。(谜底:讲)
街心两堆土,移走别添堵。人车各走道,畅通无拦阻。(谜底:行)
午前把话谈,很久都不完。语中多称赞,答应把愿还。(谜底:许)
形近字歌示例:
音:亲人来探望,钢琴奏乐章。歌随琴音起,情深意也长。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玩”左窄右宽,右部竖弯钩要圆润有力。
“很”左稍窄,右稍宽,最后一画捺要舒展。
“音”点写在竖中线上,“立”上横短下横长。
“讲”左窄右宽,最后两画有区别,第一画是竖撇。
“行”左窄右宽,左边的双人旁要写得稍高一些。
易错提示:
“许”右边是“午”,不要写成“牛”。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元—玩(玩乐)—完(完结)
艮—很(很多)—狠(凶狠)—跟(跟前)—恨(怨恨)
当—档(大排档)—挡(阻挡)
(4)多音字辨析。
得
dé:得到得过且过
de:听得认真
děi:得听我的得亏
巧记:时间过得(de)快,转眼上小学。考试得(dé)高分,得(děi)亏方法好。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诗歌写了一个人玩很快乐,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四个、五个甚至很多人玩都能找到快乐。这首儿童诗告诉我们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
(2)诗歌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1节:写一个人玩很好。
第2节:写两个人玩也很好。
第3节:写三个人玩起来更有劲。
第4节:写许多人玩更快乐。
(3)第1~3节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三节的结构相同,都是先写“几个人玩,很好”,接着写这样玩的特点,最后是具体的'玩法举例。
学标点符号:省略号
省略号又称删节号,是一种标号,标志语言的省略。如文中的“正好用纸折船,折马……”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大家都很喜欢玩,这节课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玩乐方式。那么,每种玩乐方式分别适合几个人玩呢?下节课的学习将告诉我们答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语文教案 篇4
课文:《丝绸之路》
一、理解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
2、教师指点:
(1)出示丝绸之路所经路线。(课件出示)
( 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们的首都北京。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
(2)介绍丝绸之路。(书本第9页资料袋)
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课件出示)
(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三、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字词见资料汇总1“识字教学”)
1、抽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无拼音时)
2、抽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拼音时)
3、难写字指导(根据预习时抄写情况)
3、抽读词语盘点中词语
5、抽读补充词语
6、出示文中多音字词语及句子。
7、理解部分词语意思(大部分放到段落学习中理解)
四、理清思路,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检查预习中分段情况)
1、初步说说文章大意(围绕课题选择了哪些材料)(完成阅读提示1问题)
(1)大致说。
(看见石雕引起遐想 故事 历史意义 回到群雕)
(2)教师指点(课件出示)
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古朴典雅),引起人们(遐想):公元前(115)年,(中国使者)和(安息国将军)在安息边境(互赠礼品);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文化繁荣)。两千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还会引起(遐想)。
2、交流预习中的分段。(理清思路,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课件出示)
教师指点(段意是初步的,可用小标题,完整段意放到具体学习中再概括)
第一段(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古朴典雅,引起人们遐想
第二段(2—12):中国使者和安息国将军在安息边境互赠礼品。
第三段(13):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文化繁荣。
第四段(14):两千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还会引起遐想。
五、完成阅读提示2问题。(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默读课文,思考:读了本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说。
3、引导学生讨论:读了本文,你觉得“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找到全文的中心句。
4、教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概括。
(1)中心句: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2)“伟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件出示)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六、深入读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谊之路”。(学习第2段)
(1)抽读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思考: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2)交流。
(3)教师指点:
①按事情发展顺序列出提纲,
迎候——出现——列队、奏乐——问候——互赠物品——表演魔术
②读一读,说说感受到什么(隆重、热情)(感受彼此间友谊。)
③小结:有感情地读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④理解“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学习13段)
(1)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2)读课文第13自然段。
(3)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4)交流。
(5)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文化之路。
(1)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2)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3)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
(4)小结: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七、学习首尾段
1、有感情朗读首尾段,再次感受丝绸之路的伟大。
2、学习写作方法
(首尾呼应)
八、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作者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
(说明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2、领会现代意义
(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
九、布置作业
1、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3、练习纸部分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文章取材于希腊神话。记叙了一个叫普罗米修斯的神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的困苦,把火种传播给人类,不顾宙斯的阻挠,不惜触犯天规,从阿波罗驾驶的太阳车上勇敢地盗取了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忍受着几个世纪的可怕刑罚,终于被海格立斯搭救,获得了自由,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赞美和钦佩之情。文本内容精彩有趣,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理解“暴跳如雷、无遮无盖、日晒雨淋、昌盛、蜷缩、驱寒取暖”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而忍受痛苦的坚强意志,学习他聪明、善良、正直和勇敢的品质。
3、在感悟普罗米修斯精神基础上,感受“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为了真理、文明,敢于反抗权威势力的正义之士的精神归结。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偷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偷”字,你想到什么?(小偷、偷窃等不光彩的人和事)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位小偷,他叫普罗米修斯,不过他并不是一位普通的人,而是一位伟大的神,他帮助我们人类从天上偷来了火种。完整课题:《天上偷来的火种》
2、齐读课题,质疑。
(如:为什么要偷?怎样偷?偷的结果怎么样?)
过渡:偷,本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可是人类却把普罗米修斯称为“从天上偷取火种的英雄”,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从中找找答案。
说明:
由一个“偷”字入手,并让学生据题质疑,从而引入课文的学习。通过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二、自学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了解人物
(一)学习2、3、4小节
1、师:课文那几小节写了普罗米修斯偷火种的原因?(2-4小节)
2、谁能来说说他为什么要偷火种呢?
学生交流。出示第二小节并划线:
那时,地面上还没有火。真的,连一丁点火星也没有。人类没有火烧烤食物,就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照明,就蜷缩在山洞里,熬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1)理解划线部分的作用。
(2)句式训练:
这件事,他没有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引读第二小节。理解“蜷缩”的意思。
3、师:没有火的日子是非常悲惨的!不仅没有熟的东西吃,晚上没有照明,而且也不能——(指名学生交流:没有开水喝,没有温暖,遭受野兽的侵袭等)作者没有把这些一一例举出来,用了什么符号来表示?(省略号)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用上“没有……就……”来说说人们的悲惨生活吗?
想象说话:人类没有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
4、哎!人类没有火的日子,真是——悲惨呀!作为人类的守护神——普罗米修斯,看到这样的情景,他是怎么做的?他会怎样请求宙斯呢?
想象说话: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悲惨的情景,请求宙斯说:“_____________。”
5、而作为神和人类的主宰——宙斯,同意了吗?他是怎么说的?(男生齐读宙斯的话)
6、小结:人类的悲惨生活让普罗米修斯于心不忍,真诚的.请求又遭到了宙斯断然的拒绝,这就是普罗米修斯要偷火种的两个原因。
那么他又是怎样偷的呢?
说明:
学生通过“没有……就……”的想象说话,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到了人类生活的悲惨,又为普罗米修斯请求宙斯的想象说话练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而由于宙斯残酷的拒绝,更加深了对普罗米修斯为什么是“偷”火,而不是“取火”的认识。
(二)学习5、6小节。
1、指名读,思考:普罗米修斯是怎样偷火种的?
2、交流:偷取火星 藏入苇管
3、体会普罗米修斯的机智。
为什么要藏入苇管中?课文又是怎样描写他偷火种时动作?
过渡:普罗米修斯成功偷取了火星,带回了地面,从此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学习7、8小节
1、出示第八小节,交流:火给人类带来什么?除了文中说到的,人类还会用火干什么?
想象说话:人类用火________,用火________,用火________,还用火________。
2、小结:人类用火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作者不可能全部写出来,就用一个省略号来代替,而且火给人类带来的进步,又怎是这三言两语能表达的呢?
3、引读第8小节。
过渡:在漫漫的长夜,火给人带来光明;在寒冷的冬日,火给人送来温暖。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了火,人们才能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和武器。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可火给普罗米修斯带来的又是什么呢?(遭受折磨)
(四)学习9~14节
1、课文哪一节具体描写了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折磨?(12小节)
2、出示第12小节及图画。学生轻声读,划出表现刑罚可怕的语句。
交流。理解:无遮无盖 日晒雨淋
3、多么可怕的刑罚,普罗米修斯偷了火种,违抗了宙斯的命令,气得宙斯暴跳如雷。
理解“暴跳如雷”的意思。
所以,宙斯用这么残酷的方式惩罚普罗米修斯,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会怎么想呢?
想象说话:宙斯用这么残酷的方式惩罚普罗米修斯,他想:_____________。
4、那么普罗米修斯在受折磨时,你能猜出他是怎么想的吗?
想象说话:普罗米修斯遭受着折磨,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所以,虽然他有机会让自己免受刑罚,只要他——(学生答:收回火种),可是他并不愿意这样做,他坚定地回答宙斯——(学生齐说: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火种,决不收回!)
5、折磨是无休止的,刑罚是可怕的,普罗米修斯失去了人身自由,遭受着日晒雨淋、严寒酷暑,鹫鹰的啄食是令人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而且时间是那么漫长。引读第13小节。
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重点,要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过程中体会到宙斯的阴险和狠毒,体会到普罗米修斯的坚定、正直和勇敢。教学过程可先采用各种方式读懂、读熟内容后,再提出问题,进行深层次研读,引导学生通过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多次的强化朗读,更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内心感受,体会普罗米修斯勇敢、顽强的精神力量。
6、学到这里,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人类称他是“偷取火种的英雄”了吗?
7、小结:
出示句子:为了造福人类,给人类带去火种,普罗米修斯敢于违抗宙斯意愿,甘愿忍受一切酷刑。
8、引读14小节。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饱受折磨,真让我们难受。而他的英雄行为也感动了海格利斯。终于有一天——
四、感悟中心,体会精神
1、“普罗米修斯,这个从天上偷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句中为什么要用上“终于”?你是怎样理解的?
2、阅读完整个故事,我们深深地敬佩这位人类的英雄,谁能用上自己的语言来称赞他?
说话练习:罗米修斯是__________的英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
师:普罗米修斯,这位为了人类的希望与文明而甘愿献身的英雄获救了。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的形象。而在我们真正的人类世界,在各个领域,也有许多人为了普及真理,为了传递希望,为了播撒文明的火种甘愿忍受各种煎熬,甚至付出生命,他们被我们敬呼为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他们就是我们心中的普罗米修斯!
说明:
普罗米修斯是一个神,他为了播撒文明的火种甘愿忍受酷刑。其实这种为了正义与真理而甘愿奉献一切的英雄形象是我们人类才特有的精神美德。“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是这一类人物的精神诠释。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在对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的精神品质了解的同时感悟到人类才是这种精神的真正代言,那无疑能把学生的审美能力、批判能力领向更高的境界。
五、复习巩固,拓展总结
1、复习词语
2、齐读课文
3、仿写练习:
仿照课文第12小节的写法,选择其中一题写下来。
(1)没有火,人类的生活多么悲惨啊!
(2)火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多么大的方便啊!
总结: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们再次感受到火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更加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伟大。奥运圣火就是为了纪念普罗米修斯,它象征着人类生生不息。今年,第28届奥运会就在我国北京举办,就让象征着光明、勇敢、团结和友谊的奥运火炬从我们的手中继续流传下去吧!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3、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4、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2、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较多且较为难读,对于平、翘舌音,要多做强调。在书写方面,要指导学生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描红时提示学生多加注意。
2、阅读教学
通过品析词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将阅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3、情感态度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知文章,再逐一品析重点词、句、段,在阅读和品析中感受老麻雀对幼鸟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感恩生活中的爱。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认读生字、词语,在文中圈画出生字词,不懂的地方作标注。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掩护”等词语。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麻雀的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哪些与麻雀有关的成语或俗语呢?
课件出示:
预设:鸦雀无声;门可罗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出示猎狗的图片)那么关于狗的成语或俗语大家又知道哪些?
课件出示:
预设:鸡飞狗跳、鸡鸣狗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画虎不成反类犬。
3、对比麻雀与狗,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预设:麻雀小而弱,猎狗大而强。
4、那么当这两者相遇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整体感知猎狗与麻雀的差别,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圈画出不懂的生字词,通过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语。
2、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我会认”中的生字。
课件出示:
嗅奈拯嘶哑庞
注意“拯”是翘舌音,“嘶”是平舌音。
3、出示本课“我会写”中的生字,指导记忆、书写。
课件出示:
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
(1)让学生观察生字,找出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
(2)区分形近字:“躯”与“驱”,“搏”与“博”。可以从偏旁入手,“躯”与身体相关,所以是身字旁,“搏”是用手搏斗,所以是提手旁。
(3)指导书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
教师着重指导:“嗅”,注意右部下面有一点;“齿”上宽下窄;“幼”字的偏旁不是“纟”,而是“幺”。
4、出示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
摇撼:摇动。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庞大:(形体、组织或数量等)很大。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根据课件提示,概括课文内容。(先出示填空,学生完成填空后再出示答案)
课件出示: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三、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1、看一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描述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预设: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第4、5自然段描述了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2、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出各部分的大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归纳。
第一部分(1~3自然段):“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教师可教给学生用分清主次内容的方法进行归纳。)
第二部分(4~5自然段):老麻雀在庞然大物——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教师可教给学生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进行归纳。)
第三部分(6~7自然段):小麻雀得救了,“我”带走了猎狗。(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进行归纳。)
设计意图:
教师适时归纳分段常用的方法,一方面划分段落层次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分段的段意理解段中的关键词句,明确文章中心。
四、总结
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却蕴含着一种浓浓的情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情感吗?(母爱)这节课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也认识了更多的生字,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作者是如何把这个故事写清楚的。
五、作业设计
1、书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回忆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
2、同学们说得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设计意图: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防止学习断层,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温故而知新。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弄清这一部分交代了什么内容,了解这一部分是故事的开始。
2、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在书中画出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
课件出示:
我顺着树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反复读一读这些句子,对“呆呆地”和“无可奈何”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理解这两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从描写小麻雀动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预设:“呆呆地”说明小麻雀吓傻了,“无可奈何”说明了小麻雀没有任何办法。从小麻雀的动作、外形中,可以看出小麻雀从鸟巢掉落到地上时的孤独和无助。
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反复咀嚼文中的关键词语,教师适时给予指引,使得学生读起来有明确的方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习的结果更重要。
3、小结第一部分的学习,过渡到第二部分。
猎狗发现了这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第二部分。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小麻雀的危险是什么?课文中哪句话表明了这种危险?在文中画出来。
预设:小麻雀的危险就是猎狗想吃掉它。“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句话表明了这种危险。
2、(课件出示句子)从猎狗的动作中,你觉得这只“分明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遇到了一个怎样的敌人?
课件出示: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预设:从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的动作看,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凶狠、比自身强大百倍的敌人。
设计意图:
将猎狗的凶神恶煞与上文中小麻雀的孤独无助进行对比,为下文写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幼儿做铺垫。
3、品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话。
(1)教师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话,并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
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谁出现了?它是怎样出现的?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表明它的到来让猎狗意想不到?
预设: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老麻雀出现了。课文中用“突然”一词表明老麻雀来得迅猛,让猎狗意想不到。
(2)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第4自然段中的第2、3句话。(课件出示这两句话)
课件出示: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3)提问: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什么?为什么说老麻雀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地?
预设: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了一块石头。因为老麻雀想拼命拯救自身的孩子,所以落下得很利落,很干脆。
(4)提问:“绝望”是什么意思?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是什么样子的?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预设:“绝望”的意思是没有希望,老麻雀觉得没有什么胜算可以救小麻雀。“挓挲”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老麻雀临战时的紧张状态,“绝望地尖叫”突出了老麻雀虽然惊恐、害怕,但仍然勇于面对强敌的形象。这里说明了老麻雀拼尽全力,不顾自己的安危,只想着救小麻雀。
4、指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1)课件出示问题一:
课件出示:
“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
老麻雀为什么会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预设: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是弱小的,没有任何捍卫自身和幼鸟的武器,所以,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是,它又十分地愤怒,表示出绝不畏缩的态度,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2)课件出示问题二:
课件出示: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预设:在猎狗面前,老麻雀没有只顾自身的安危而丢下自己的孩子不顾,而是毅然猛扑下去,为拯救自己的孩子准备与猎狗进行殊死的搏斗。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就是伟大无私的母爱!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用词的精妙,这对学生平时的习作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那样: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提出问题: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
预设:猎狗愣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被老麻雀奋不顾身救小麻雀的行为所震动。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预设:因为“我”被老麻雀果敢、坚定的行动和奋不顾身、拯救幼子的精神所感动,也由于怜爱之心的驱使,所以“我”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五、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1、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无私的爱,吓退了猎狗;正是这种伟大的爱,感动了充满爱心的作者——屠格涅夫。
2、《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
课件出示:
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3、因为爱,小麻雀得救了,我相信,这只小麻雀将沐浴着老麻雀那种浓浓的爱而健康成长。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也是沐浴着父母之爱在一天天长大,在你们的成长道路上,也会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谁来说说你的爱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2)学生自由畅谈故事。
(3)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时此刻的你们肯定有千言万语想对你们的父母说,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行动来表达你们对父母养育的感激之情吧。
设计意图:
引用“原文”资料补充课内,体现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更加明确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爱,维系着生命,使生命充满活力。引出父母之爱的话题,既使文中的爱得到了升华,同时又将这种爱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勾起学生回想父母对他们的点点滴滴的爱,使他们明白要对父母的爱怀着感恩之心。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好词佳句。
2、阅读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阅读教学。
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创设多种途径阅读,达到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的效果,既有利于学生划分文章段落层次,还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如本文通过阅读,老麻雀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中,使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情感体验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主题升华。
首先,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适时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其次,凭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在教学的结尾阶段,当学生感受到了老麻雀的母爱之后,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爱,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来,使同学们表达出真情实感。升华文章感情的同时,也使母爱这个话题得到了延伸,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作业设计。
在作业设计中增加了课外阅读推荐,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把人和景物综合在一起,有独到的好处,可以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很好的借鉴。
语文教案 篇7
[分析教材]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四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特色]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自读课文,贴图讲故事。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3、按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故事比自己刚才讲得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和对字词的理解。
1)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3)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进行练习说话。
(4)说说怎样读才能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
(5)小组比赛读后互相评议。
2)“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读这一句,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欲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是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好词好句及好的表达方式,而是经过自主探究才发现的。
教师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通过读--议--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觉不到温暖,才觉得“孤单”,要读出丑小鸭的不幸与悲伤的心情。
3)指导理解“惊奇”和“羡慕”。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
(2)说说丑小鸭惊奇时是什么表情?(呆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3)这时丑小鸭会想什么呢?(天鹅真美啊!要是我也能变成白天鹅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么多好朋友该多好啊!)
(4)正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希望自己也要有,这就叫“羡慕”。
(5)想一想,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羡慕别人呢?
(6)请同学们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自由读,男女生赛读)
(7)学生互评,评出各自的优缺点。
3)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1)各小组讨论:要读好这个自然段,要通过观察丑小鸭的表情来理解“惊奇”的意思,不生硬又到位。
先从概念上解释“羡慕”,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不失为妙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而且每一次通过比赛读、互相评价,力求让学生感受到读有所得的喜悦。
特别注意哪几句话?
A.生汇报。
1“美丽极了!”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2“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3“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呀!”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B.师生赛读。
C.师生互评。全班再齐读一遍。
三、自主创新,改编、续编故事。
1.如果现在你再来讲这个故事,有没有信心比课文讲得更好?
1)在学习小组内讲。
2)每组派代表上讲台来讲。
3)学生互评。评出“创意奖”
2、你还可以接着这个故事讲下去吗?
1)学生自己续编故事。
2)学生互评,评出“异想天开”奖。
四、自编自演,深化理解。
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会感情,不是老师让他们怎么读就怎么读,这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
师生赛读,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师生互评,特别是学生评老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懂课文本身。由于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2、小组合作编排课本剧。
3、每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合作表演课本剧。
4、学生互评,评出“最佳演员”奖。
经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理解丑小鸭在逆境中坚持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已经水到渠成。
课本剧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合作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自然就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魅力。这些都体现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自我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以读为本,鼓励评价。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悟出感情,在读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训练。并且让学生在评价中自悟自得,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二)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用“图”,灵活用“文”,把图作为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文字训练的材料,把文作为提高朗读能力和品析词句的一个范例。教学中,教师更为关注的不是教材本身蕴含的知识目标,而是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
(三)
激发想象,鼓励创新。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课文进行加工,变成课本剧来表演。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飞速发展的经济与科技给人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极力学生要不断创新。
2、学会课文生字15个,读准多音字“的”“都”,理解并积累词语。
3、会用“相当于”“差不多”写句子,初步学会打比方的句子。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自动人行道的特点和作用。
5、结合课文,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教学难点:“相当于”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15个,读准多音字“的”、“都”,理解并积累词语。
2、会用“相当于”、“差不多”写句子,初步学会打比方的句子。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自动人行道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1、你乘过电梯吗?谁来说说电梯的样子和作用?
2、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种新型的电梯。(板书:自动人行道)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课文。
2、听后说说对自动人行道有哪些新的认识。
三、自学课文。
1、师生共同商量拟定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自主汇报学习成果:你学懂了什么?(你想把哪个字、词教给大家?)
2、教师随机加以指导或强调:
(1)读准字音:型、增、景(后鼻音)。
(2)教学多音字。
的dì()都dōu()
de()dū()
(3)注意形近字的区别
形速旅购
型束族钩
(4)强调“港”的写法:“港”字右下部分是“横折横、竖弯钩”三笔。
(5)随机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五、研读第1、2段。
1、自动人行道是一种特殊的电梯,是一种特殊的人行道。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自由读课文,划划有关的句子。
集体交流。
2、细读重点句,理解课文。
问:读了这两段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号又从脑袋里冒出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穿插解决下列2个重点句的.理解。)
(1)“它是一条大型自动传送带,有人叫它平面电梯。”
A、重点理解“大型”、“传送带”这些词语。
B、为什么有人叫它平面电梯?
教师随机以课本为利,演示电梯的垂直运行和自动人行道的平面运行,帮助学生理解。
C、特点:平面运行(板书)
(2)“它像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给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A、重点理解“穿行”、“峡谷”、“增添”、“亮丽”等词语。
B、读读、比比下面的句子。
自动人行道像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自动人行道像一条长龙卧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长长的自动人行道穿行在高楼大厦之间。
通过研读、比较,体会文中的句子。用“长龙”、“峡谷”这样的比喻,写出了自动人行道的“长”。用“穿行”写出了它的“活动”。教师随机可通过板画,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C、指导朗读:注意句子的停顿,用朗读表现它的“长”与“亮丽”。
D、概括特点:长(板书)。
六、小结并完成作业。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相关作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有关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黄继光》教案01-11
语文复习教案01-1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项链》教案01-30
【热门】语文的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