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教案《猫》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教案《猫》,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故事背景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影响。
三、理解词义
1.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2.忧郁:忧伤愁闷。
3.毫无生意: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
4.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5.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6.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7.若有若无:好像有,也好像没有。
8.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9.畏罪潜逃:犯罪后怕受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②段):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③一?段):写第二只猫的来历、外 形、性格和丟失。
第三部分(第15-34段):写第三只猫被“我”冤枉并打伤,最后死“我”痛悔不已。
五、问题归纳
1.“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在内容上交代了“我”家养的猫的结局,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第一只猫的特点的?
本题可运用内容归纳概括三步法进行分析。从毛色、形态、性情和动作等方面来写。“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形象地写出了第一只猫的毛色和形态;“很活泼”的性情和“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扑抢“红带”或“绳子”的动作,都写出了猫的活泼的特点。
3.“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 这句话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题可运用作者情感分析法进行分析。将猫称为伴侣,说明“我”对它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免不了为它的不幸而难过。“酸辛”,既有对小猫死去的惋惜,也有失去小猫的痛苦。
4.“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只小猫太活泼了,以至于让人提心吊胆,生怕它丢了。三妹的玩笑话表现了她对这只小猫的喜爱之情。为下文这只小猫的亡失埋下伏笔。
5.“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只猫在为“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的同时,还为家庭作了贡献,它的活泼、能干,更增添了“我”及家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6.“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这句话能否删去?
不能,因为这句话表明由于太喜爱这只猫了,找不到它,心中难免会有不祥之兆,也为下文写小猫的亡失作了铺垫。
7.“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这句话可以看出,我们都在批评什么人?
三妹埋怨邻居家的丫头,“我”诅骂捉走猫的人,实际是批评了两类人:一类是事不关己、不闻不问、麻木不仁的旁观者;另一类是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横刀夺爱的小人。这两类人都会给善良的人带来伤害,而有时这种伤害是长久的。
8.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本题可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因守护不住生命而产生的痛心与惋惜之情。那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作者不想再让自己品尝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楚。从对上文两只小猫的叙述过渡到对第三只小猫的叙述,结束上文,为第三只小猫的出现埋下伏笔。
9.“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 子对鸟笼凝望着了。”句中的“凝望”一词有什么作用?
两次提到“凝望”,写出了猫对两只鸟的关注,为下文“我们”冤枉小猫埋下伏笔。
10.“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永不”则抒发了决然毅然的情绪。并且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照应,使文章在结构上具有了首尾照应的特点。
11.本文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有何好处?
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我”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我”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用第一人称叙述,可以极其自然地借“我”之口,抒发真实感情,揭示作品主题,引起读者共鸣。
12.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仔细体味词语的含义。
作者用了“难过”一词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达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13.写第二只猫的文字中还提到了周家丫头和“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作者有何用意?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14.本文一共写了三次养猫,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为什么要重点写第三只猫?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也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因为写第三只猫最能表现主旨。
六、课文主题
文章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 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自责,进而也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即做事不能主观臆断,那样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如果冤枉了别人,而对方又难以辩解,那会给自己留下更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