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班会教案>心理健康>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辅导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辅导

时间:2022-07-31 19:47:23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辅导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辅导

  本应如旭日般充满活力的高中生,竟然是我国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人群。最新公布的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显示,16-18岁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最低谷,从19岁开始回升,到75岁之后随身体衰老而迅速下降。

  这项最新出炉的调查,首次较为全面地评估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主持该调查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首次自主研制了适合我国人群、有统一内涵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使用的《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调查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的39个城市取样,共发放问卷18000份,回收16813份,有效问卷14798份,对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人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心理咨询服务缺口巨大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谐一致,与外部环境适应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态。认知功能正常、情绪积极稳定、自我评价恰当、人际交往和谐、环境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五个维度标志。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总体三状况良好,但不容乐观。受试者中,仅15-18%心理健康状况为“好”;有近20%心理健康状况为“较差”、“差”。这部分人群需要及时的心理健康疏导乃至治疗。调查还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与可获得的服务之间存在巨大缺口,有74%的受访者认为“获得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

  青少年心理健康处“谷底”

  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在16-30岁之间会形成一个“谷底”。从12岁(初一)开始,心理健康指数逐年下降,高中阶段跌至最底,19岁后开始较快上升,30岁后上升趋缓,直到老年阶段(55岁以上)。

  研究小组分析“谷底”成因时指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亲子关系质量、家庭结构和学校教育质量。“与父母相处得好”的青少年在自我体验、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方面好于其他青少年。双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其他家庭结构(如单亲家庭)的青少年。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普通中学或职业中学的学生。

  75岁后心理健康指数下滑

  调查发现,城市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在75岁前保持平稳,75岁后由于日常认知功能的下降,心理健康指数显著下降。

  研究显示,影响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收入、教育程度、职业类型、休闲方式等。其中经济收入对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心理健康指数随收入增加呈上升趋势。此外身体锻炼和人际交往有益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职场上可以影响你钱途的7种心理

  人在职场,就必然要参与社会交往,社交的范围与每个人的职业、爱好、生活方式及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社交中总交不上朋友,或者是交了朋友没多久,朋友又离他而去,平时和同事的关系也不融洽。究其原因,社交中的不良心理状态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也就是心理医生所谈到的社交病态心理。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应努力避免。

  1、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

  这种心理如不克服,会磨损人的独特个性。

  2、怯懦心理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由于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不敢表达出来。这种心理别人也能观察出来,结果对自己产生看法,不愿成为好朋友。

  3、猜疑心理

  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办事,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如有些人托朋友办事,却又向其他人打听朋友办事时说了些什么,结果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4、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说明自己标新立异,对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我就认为坏;你说对,我就说它错,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

  5、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这种人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感情博客,感情说吧)深厚的朋友。

  6、贪财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这种贪图财利,沾别人光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7、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各种事情只要与己无关,就冷漠看待,不闻不问,或者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就是"人格",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一些朋友。

  想法多压力大 中小学生亟需心理减负

  由于学习压力大等原因,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近年来日益突显,引起家长、老师、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每年升学考试临近的时候,表现得更为突出。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走访了首府部分中小学生,发现问题确实不容忽视。虽然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有关心理教育的课程,但是只针对整体的心理教育问题,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还是存在偏差。

  学习压力过大心理焦虑

  随着升学考试的临近,近期以来,到内蒙古第三医院儿童少年心理障碍治疗中心接受心理治疗的中小学生为数不少。

   4月13日,当其他同学都在教室里紧张复习的时候,呼和浩特市某重点中学高三女生小董却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满脸沮丧,看不出一点儿年轻人的朝气。在专家的耐心开导下,小董敞开了心扉。原来,小董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总是排在班上的前一二名。考入重点高中后,竞争一下子变得异常激烈,她的成绩虽然还是保持在前列,但是她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尤其是上高三之后,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学习上,精神高度紧张。“如果成绩下降了,怎么有脸面对老师和同学?又该如何面对父母期望的目光?”她每天总是一遍遍想着这些问题,忧心忡忡。看到别人学数学,她也学数学,别人学英语,她也学英语,连课间上厕所的时候都是一路小跑。即使这样,她的成绩还是下降了,而且越来越糟,注意力无法集中,常常精神恍惚、失眠,越来越焦虑。经心理鉴定,她得的是重度焦虑症。

  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尤其是12、13岁的孩子,让家长很头痛。为此,他们也来到心理咨询室请教专家,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家住新城区总局街的范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性格内向,又特别倔强,一旦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孩子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总是和我们对着干,不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是起不了多少作用。从去年9月份上初中以后,他的反抗性变得更强,喜欢与大人唱反调。前两天天气变化大,我让他上学多穿点衣服,他非要穿个短袖衫,结果一下子感冒了,真是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才好!”范女士无奈地说。

   问题家庭的孩子更要重视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问题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出现心理疾病的概率比普通家庭要高。这里所说的问题家庭主要是指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太忙,在照顾和管教孩子方面存在缺失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只有孩子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时,家长才开始重视,可是已经不容易解决了。

  在新城区某小学就读的五年级学生强强(化名),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先后离家出走两次。强强的姑姑告诉记者,强强的父母离异了,现在是爸爸一个人带着他生活,工作繁忙无暇照顾他。去年冬天到现在,强强已经离家出走两次了,第一次是两天没有回家,最后他们从一家网吧找到了。“3月份的时候,孩子又和同学离家出走了,1个星期都没有音讯,最后是警察从包头把他们找回来的。为了这个孩子,全家人没少操心,什么办法都想过了,可就是管不了,现在连把孩子送到看守所的心都有了……”强强的姑姑向记者哭诉道。

  学校心理教育不健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呼和浩特市的大部分小学都开设一门叫做《心理发展》的课程,但是这门课程针对的是学生整体的心理教育,而对于个别出现心理问题情况比较严重的学生,则要到专门的医院求助。呼和浩特市很多中学都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但是部分私立中学却没有相关的课程或者咨询室。

   据北垣小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张文静老师介绍,他们学校也开设《心理发展》这门课程,任课老师主要是由每个班的班主任兼任。班主任会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来教育学生,如果班里出现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孩子,老师们会教育同学们主动和他们相处,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也会鼓励他们,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积极地面对生活。但是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主要还是依靠家长,毕竟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要比老师多,家长一些不经意的小事情可能就会影响到孩子。而老师要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一个都想得周到。目前的心理课程教育主要针对团体心理健康发展。

  需要各方一起努力

  内蒙古第三医院儿童少年心理障碍治疗中心的孙雅医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专家,主要负责18岁以下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治疗和研究工作。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孙医生认为,在高考和中考临近的时候,孩子们会出现阶段性的焦虑症,主要集中在那些平时学习很好,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学生当中。对自己期望值高,就会产生压力,情绪紧张,考试成绩会越来越差,更严重的时候会不想上学。对于这样的孩子,主要是让他明白紧张的情绪也会耗竭身体的能量,分散精力,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一定要注意休息,让身体放松,补充能量,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业。

  ? 对于家长与孩子相处不好,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更是容易发生顶撞家长的现象,主要是孩子处在特殊的时期,需要家长采用不同的方式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想自己做主,总以为自己可以做好事情,虽然这种想法看着有些幼稚,但是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们是听不进去家长的话的,家长就要注意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孩子的行为只是阶段性的,家长可以在这段时期内放松对孩子的约束,等到孩子自己意识到不能解决一些问题之后自然会和家长请教,这样家长再试着和孩子沟通,或者和他们讲一些自己的经历,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接受,意识就趋于正常化了。

  其实,孩子的心理问题要从小注意。随着80后进入婚嫁期,也出现一个显著的问题,那就是大多80后的父母没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意识,生下来之后就直接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总觉得有自己的父母在,不用自己照顾。他们恰恰忽略了自己才是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和辅导者,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辈的人所考虑的仅仅是怎样保障孩子的安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广大80后的父母们一定要意识到,教育孩子,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仅仅依靠老人。尤其是要给孩子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现在的孩子实在是太顺利了,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经历,这样一旦出现什么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就会走极端。所以要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给他们制造一些挫折,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成熟起来。

  总之,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父母、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综合原因引起的,不仅仅是其自身的问题。其中家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家长一定要多抽出时间来关心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辅导】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辅导教案10-27

心理健康辅导方案12-02

心理健康辅导简报11-16

心理健康辅导简报【热门】01-03

心理健康辅导简报【荐】01-03

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简报01-04

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心得12-15

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方案01-06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案12-04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总结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