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一、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二、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三、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教学难点: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一、了解作者,走进感人的文本
1、以作家史铁生的三段话导入
A“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B“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C“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提问:说出这样话的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人?
2、介绍史铁生生平、出示史铁生去世新闻
二、范读课文,体会复杂的情感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感受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1)你感受了史铁生怎样的情感?
忏悔、内疚、痛悔、思念
(2)如果将文章的题目直接改称怀念母亲好不好,为什么?
三、品味语言,读懂母爱的深沉,。
1、看了文章你觉得那是怎样一个母亲?(出示ppt)这里有四幅画,在你心中母亲更符合哪幅画?谈谈你的理解,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作为依据。(四幅画:分别是深夜低吟的大海:山崖孤零的老树:溪涧匍匐的圆石:即将燃尽扑朔的炉火)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每幅图片中都有和母亲身上相通的气质,学生可以打开思路,根据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2、小结:冰心曾经说过:“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母亲用无私的爱守护鼓励受挫的儿子,燃尽生命最后一点油火,做儿子迷途上的指引的明灯。
四、研读思考,读懂儿子的忏悔
1、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深沉伟大的,那么儿子呢?儿子爱母亲吗?
学生思考回答,小组讨论
小结:作者曾经沉浸在自己命运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仇恨生命、仇恨生活。他爱母亲,却忘却了如何去爱。人生有时就是如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后悔的他惟有完成母亲希望他“好好儿活”的遗愿,才是对母亲的报答。
五、感受坚韧,读懂人生的磨难。
(1)认识的史铁生,一个坚强的“好好儿活”的史铁生。
朗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这里要强调菊花的色彩?文中还有表示颜色的词语吗?为什么这样描写?
(2)小结:尼采曾说过: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他将死亡看作是回家,是恋人的分别,是安息。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一个超越了死亡的人,我们在这里祝愿他“回家快乐”!
六、作业:
(1)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写一篇读书报告(1000字)。
(2)给身在天国的史铁生或他的母亲写一封信,并写一句墓志铭。
附:名人墓志铭
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爱尔兰诗人叶慈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对任何一位画家的赞美,又有什么样的语言,能胜过出现在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碑上的:“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精炼:“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伏尔泰,这位《哲学通信》和史诗《亨利五世》的作者,顺理成章的在专门迎葬伟人的先贤祠里占了一“席”,并受到这样的赞美:“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且使之懂得它应当是自由的。”
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墓志铭出自哲学家柏拉图之手:“美乐女神要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终于在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发现。”
古希腊大数学家刁藩都的墓志铭:“过路人,这里埋葬着刁藩都的骨灰,下面的数字可以告诉你,他的一生有多长。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童年。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的面颊上长了细细的胡须。如此,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结了婚。婚后五年,他获得了第一个孩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自从儿子死后,他在深切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结束了尘世的生涯。”
杰弗逊是和华盛顿、林肯齐名的美国三大伟人之一,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的墓碑碑文是他自己写的:“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卢梭:“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贝多芬:“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美国空军颁发紫心勋章给麦洛维奇,表扬他在越战中的英勇表现。后来他被发现是同性恋者,于是被解除军职。其墓志铭为:“当我在军队时,他们因我杀害两个人给我一枚勋章,却因我爱一个人解除我的职务。”
普希金:“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牛顿临终前曾说:“我只不过是在大海边捡贝壳的小孩”。然而,大异其趣的是,镌刻在这位英国大科学家的墓碑上的,却是:“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
日本医学家野口英世,曾长期工作和生活在美国。为了探究肆虐在非洲的黄热病病源,声誉日隆、功成名就的他,力排众议,毅然决定亲自深入疫区,终于殉职。在纽约乌兹德伦墓地上的他的铜板墓碑上,刻的是:“生于日本猪苗代,死于非洲哥尔多克斯,献身科学,为科学而生,为科学而死。”
英国大诗人莎士比亚对自己遗骸、“阴宅”的珍爱,似乎并不在著名的埃及法老之下,法老库孚墓碑上,有令人恐怖的咒语:“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冀’将在他头上降临。”而莎士比亚的墓志铭,据说是他自己撰写的:“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品味文章平实朴素含蓄的语言,感受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2、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及形象。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及形象。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平实朴素含蓄的语言,感受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课前准备】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课前小研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1、自主交流预习后仍不理解的生字词。学生交流并相互解疑。(扫清字词障碍)
2、自由朗读课文,交流读后的感受或收获。(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关注课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我”和母亲)
相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史铁生的资料
二、体会儿子的痛苦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怎样了呢?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试着来体会一下他此刻的心情?暴怒无常的背后是什么? 补充《我与地坛》中的部分内容: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过渡:面对这样的儿子,面对这样的现实,让我们看看母亲是怎么做的吧。
三、体会母爱
学生浏览课文,画一画描写母亲神态动作的句子,看看你能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体会到一份怎样的母爱?
预设: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从母亲一连串的动词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隐忍,母亲的理解,母亲的宽容。
2、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这些字眼也成了母亲最最忌讳的。这是一个多么理解儿子,多么细心的母亲呀!
3、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不顾自己,就担心自己的孩子。
4、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疼得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从这里看出母亲也重病在身,但她却不告诉儿子,不让儿子伤心。
5、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很爱自己的儿子。师:母爱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点点滴滴,文章当中没有一处直接写出“母爱”两个字,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母爱无处不在。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些细节,用平实朴素却包含深情的语言把母爱写得多细腻,多传神啊!
四、体会“好好儿活”
师:可谁想到,当儿子终于答应和母亲一起去看花时,母亲出去之后,却再也没回来。这一对儿女是母亲永远的牵挂。母亲希望她的儿女能够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同学们,值得欣慰的是这对儿女读懂了母亲的话,你们看,在史铁生的面前,这是一个何等绚丽的秋天!谁来读读最后一段。
生:(读)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师:是啊,我们看到的再也不是那个因双腿瘫痪而自暴自弃的史铁生了。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也是永远铭刻在他内心深处的——(生齐读课题)
师:**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组委会为他撰写了这样一段颁奖词: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五、延伸课外
对这样一位作家,因为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我愿意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几本专著——《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查阅作家史铁生的资料;熟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第一次合作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句经典的话。
“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我们追随老舍回忆了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母亲,那这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史铁生的散文名篇《秋天的怀念》,品读一下他笔下的母亲。现在就让我们打开文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先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开始吧。
(二)、快速读文,初步感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讲一讲?
(三)、研读文本,感受形象
1、你体会到那浓浓的母爱了吗?其实母爱就流淌在字里行间。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地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字、词、句,品一品、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在课文中留下了自己思考的记号。说一说,你从哪里读出了母爱?
预设:“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恶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1、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
2、他当时的内心是什么样的?谁能体会出来?。
3、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了。同学们,就让我们把这样的体会融入到朗读当中,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个21岁的年轻人此刻内心的悲观和绝望。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母亲提出了一个建议?(看花)我们看一看母亲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找到了吗?读一读。
母亲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样说。儿子回答:“不,我不去!”
4、母亲又一次提出要带儿子到北海去看菊花,母亲又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预设: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儿子的回答是:“什么时候?……
1、挡住的究竟是什么?
2、注意此时母亲情感的变化。
央求——喜出望外——笑了——忽然不说——悄悄出去”
3、想一想母亲两次提出带儿子去看花,从儿子的不同表现,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跑”和“踩”有什么特点?
预设: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这句话结尾是个省略号。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呀?你能替她说完吗?
预设: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母亲“扑”过来,扑住的究竟是什么?
2、母亲抓住我的手,母亲“抓”住的究竟是什么?
3、母亲忍住哭声,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
预设: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疼得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你从哪儿看出来母亲病得很重?把这种疼痛读出来。
预设:母亲喜欢花儿,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预设: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悄悄的偷偷的…体现什么?
母爱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点点滴滴,作者在文章当中没有一处直接写出“母爱”两个字,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母爱无处不在。同学们,有了刚才的体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已经走进了母亲的内心世界。这时候,让我们再来读母子的对话,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老师请一位同学读母亲的话,再请一位同学读儿子的话。
老师也被母亲的爱打动了。母亲高兴得过了头,一时失言说出了自己认为不该说的话,她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同学们,你们看,课文中还有两次写到母亲出去了,对比一下,这一次写她出去,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1、她再也没回来,是什么意思呀?
2、这篇文章是作者在母亲去世七年后写下的,你们想一想,我们的这位作家握着手中的笔,当时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短短的十个字啊?
3、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母亲就再也没回来干什么呢?
4、母亲走了,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那有病的儿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儿……
这一对儿女是母亲永远的牵挂。母亲希望她的儿女能够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同学们,值得欣慰的是这对儿女读懂了母亲的话,又是一年秋来到,一对兄妹来到北海看菊花,她们看到了什么呢?(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1、假如是你,你此时会想些什么?
2、那么作者会想些什么呢?
3、谁带上这份怀念之情,来读读这段话?
4、同学们,在这个秋天里,母亲已经不在了,课文学到这儿,母亲在你眼中是个咋样的形象?
5、在这个秋天里,史铁生还会捶打自己的双腿诅咒命运吗?
6、还会把手中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吗?
7、还会砸碎面前的玻璃吗?
8、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史铁生?
9、回头看课题,《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
四、情感升华
1、好好活在你心中留下了什么呢?
2、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写下来。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08-24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02-13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01-14
课件《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08-24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荐】07-09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推荐)07-10
《秋天》的教学设计08-15
《秋天》教学设计08-20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经典15篇)07-06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15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