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鳟鱼》的教案
《鳟鱼》的教案
一、双基目标:
1)基本知识: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说明: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多的了解国外著名作曲家的生平介绍,以及对音乐的贡献)
2)基本技能: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不仅仅只限于听歌曲,而且应该更多的从整体上理解音乐作品,比如说伴奏)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更多的了解外国音乐家的作品以及贡献。(最后一条是作为常识了解)
4)德育目标: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被狡诈与邪恶所害。
二、教学重点的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包括调式在内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说明)
2)教学难点:在解决重点的基础上深化调式变化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及重大作用。(由于教学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些困难,所以教学难点由教师讲解,学生了解掌握)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分教材分析、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授新课五个方面来讲。
1)教材分析:《鳟鱼》这首作品是1817年夏天舒伯特20岁时写的一首颇受人们喜欢的活泼的抒情歌曲。(简要介绍一下作品,让学生先简单了解作品)
2)组织教学:
①师生问好歌。(12 34 5 — 15 63 54 32 1—,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②听音模唱训练。(再同一个大小调式中,弹奏同根音的大小三和弦,听辩并分别模唱。这是针对基本技能方面来说的)。
③基本节奏训练。(针对在曲谱中出现的节奏练习)。
3)复习旧课:
根据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回顾所学的有关舒伯特的内容。
(复习要求:因为本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所以要对第一课时所学的舒伯特《摇篮曲》进行简单复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要有连续性。
4)导入新课(从这一环节开始我将使用教学课件)
①这时在屏幕上出现几张关于鳟鱼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在音乐课中学习歌曲中的小动物——鳟鱼。大屏幕出现本课课题《鳟鱼》以及作曲家舒伯特的名字。
②教师开始提问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这首作品以及作曲家的资料,随后在屏幕上出现舒伯特的肖像画以及介绍。
(目的: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作品内容)
5)讲授新课:
①由老师介绍总结一下舒伯特更多的优秀作品。(屏幕上出现三首视听作品)
②首先来听一遍歌曲,听完后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下三段歌词。(先从歌词来了解作品内容。屏幕上出现歌词)
③听第二遍时,要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一下3个问题:
※ 这首乐曲分为几个乐段?
※ 歌词描写是什么样的故事?
※ 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表现的?
(这时我会播放已经做好的flash动画。本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分析乐曲,来培养学生视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最后由老师总结以上问题。)
④最后一遍歌曲。
※ 要求学生听乐曲时,在乐段发生变化的时候举手示意老师。(这时本课的重点,因此在老师的帮助提示下完成这个练习)
※ 根据伴奏音型的不同变化,说出情绪情感的变化。(这时本课的难点,这由老师总结)
※ 歌曲的最后两句于第一、二段的两句相同,但表达的内心心情有什么不同吗?(歌词: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上了当)
6)学生表演故事内容
分别请两组学生上来,根据故事的情节来编排表演《鳟鱼》。(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共有三个角色:渔夫、我、小鳟鱼。表演完毕后由学生自己讨论这首歌曲的寓意,最后由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由教师提问这节课所学习的有关于舒伯特以及这首作品的常识问题。(目的: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五、课堂小结
① 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② 这首歌曲所揭示的寓意。
③ 让学生了解歌曲表现的不同,可以通过伴奏和音乐来表现。
六、布置作业
虽然本课是作为欣赏课来学习,但希望学生回家后能自己学习演唱这首歌曲,记住作曲家。
【《鳟鱼》的教案】相关文章:
鳟鱼的教学设计(精选9篇)04-09
学习虹鳟鱼养殖的考察报告3篇02-08
中班美术教案菠萝教案02-06
小班美术教案小鸭教案11-15
小班美术教案小鱼教案03-06
幼儿诗歌教案大班教案01-06
数学教案贴窗花教案03-27
心理健康教案中班教案11-08
大班音乐教案画妈妈教案11-01
中班教案父亲节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