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1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居住环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使学生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初步知道六种自然环境、景观特点,能在祖国地形图上指出相应的地形区。
4.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推测地球形状的年代以及我国指南针对世界航海事业的作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5.教育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三、教具准备
1. 地球的照片。
2. 祖国地形图。
3. 剪好能饶地球一周的小串纸人。
4. “高原”景观图。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 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大致内容。
2. 继续学习社会课,带领学生粗略的浏览一下第三册的目录,了解学习内容。
(二)新课
1. 导言我们在第一、二册的学习中,大都是从我们居住的社区了解工业、农业的概况。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不到边的`天空,望不到头的 大地,很大的世界里。这个是什么样子?有多大?你想知道吗?
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
问:请你们说说地球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简介:
人们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探索和研究地球。古时候的人由于交通工具落后,科技不发达,活动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周围地区的一小片地方,他们看到蓝蓝的天空像一个倒扣着的大锅,罩在平坦的大地上。因此误认为大地是平的,并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由于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所以今天我们就看到很多的古物上面都有对这种看法的表示。如古时的钱币,就是这样的。
但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早在1900年前的一次月食时,看到地球的影子移过地球时是圆形的,就有大地是球形的想法。多了不起呀!
两千多年前,我国早发明了指南针。有了它,人们在茫茫的大海中航行就迷失不了方向了。这样人们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了。
四百多年前,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向西行。经过三年的艰苦航行,环绕地球一周,又回到了原来出发的地点。这一事实有利的证明了大地是个球体。
古代的巴比伦人认为大地像一个极大的圆屋顶,或者是个从无底深渊中升起的空心山。古印度人认为,有三头站在巨大的乌龟背上的大象,驮着大地这块圆盾。
如今,世界科技、航天事业更发达了,人们通过人造卫星可以用宇宙飞船,从几万千米、几十万千米的宇宙空间给地球拍照。(看地球照片)从拍照的地球照片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上面漂着的白色是什么?兰色是什么?黄色的呢?
在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和研究,人们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等事业不断发展情况下,人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地球的大小
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人串绕地球赤道一周,演示后,讲: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手拉手环绕地球站成一圈,大约需要四千万名同学才能头尾相接呢!
假如你想步行绕地球一圈,每天走100千米,大约要走多少时间呢?
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2万千米。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
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人类就生活在这巨大地球上。那么地球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它提供给人类哪些自然资源呢?
看图: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环境?2.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什么生产活动、怎样生活?给人们提供了什么资源?3.教师指给学生看:这样的自然环境在地图的什么地方?
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地面高出海平面高度在200米以下;适宜居住,交通方便,适宜种庄稼,提供农产品等。
山地:有高低起伏的山峦,海拔在500米以上,山上种树、放牧,山下埋藏丰富的矿产等可以发展工矿林业等。
高原:地势起伏较小,周围多被山地或陡崖环绕,海拔在1000米以上,可以放牧、种树、发展林业、畜牧业等。
小结:以上都是土地资源。
海洋:一望无际水域。丰富物产:盐鱼等海产品;石油等矿产。水产动力发电等交通航运。
河流:长长的、曲曲弯弯的、流过很远的地方。运输、灌溉、养鱼、发电(生活用水)等。
湖泊:陆地中小片水域。养鱼、灌溉、生活用水、旅游等。
小结:以上都是水资源。
本段总结;齐读4页一段,勾画重点:
生活离不开土地和水……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 巩固:
带领学生讨论《说一说》: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教儿歌:
地球是个光球体,最大纬圈4万千米,人们生存不能离,称为地球歌
板书设计:
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一、地球的形状——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4万千米
三、地球:
平原:居住、农作物 海洋:航行、旅游
高地:草原牧场、牲畜 河流:灌溉
山地:森林、矿山 湖泊:养鱼、发电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2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激发学生对保护地球环境的兴趣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地球仪
地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环保主题的绘本或故事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对地球的第一印象。
提出问题:地球是什么?为什么它被称为人类的家园?
二、新课讲解
使用地球仪,介绍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
讲述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存条件,如空气、水、食物等。
展示环保主题的绘本或故事书,让学生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三、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环境?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保护地球的图画,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并一起制定家庭环保计划。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3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自然资源。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准备:
地球仪
世界地图
地球气候类型图
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征。
提出问题:地球是如何支持人类生活的?人类活动又对地球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新课讲解
使用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介绍地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
讲述地球为人类提供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海洋等。
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如污染、气候变化等。
展示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案例资料,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环保活动或社区志愿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4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地球环境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长期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动能力和全球视野。
教学准备:
地球仪
环境科学相关教材
地球环境变化的数据和图表
环保行动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地球环境变化的.数据和图表,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提出问题:地球环境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有何影响?
二、新课讲解
讲解地球环境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包括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等。
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长期影响,如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讲述全球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展示环保行动案例资料,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三、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面对全球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强调全球合作和共同行动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进行一项关于环保行动的调查或实践项目,如制作环保宣传海报、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等。
鼓励学生关注国际环保组织和活动,拓展全球视野。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5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和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认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爱护地球的`情感。
教学内容: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特点。
地球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重要性。
当前地球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
介绍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特点,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讲解地球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强调资源的有限性和珍贵性。
分析当前地球环境面临的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探讨保护地球环境的方法,包括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绿色生活等。
三、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保护地球环境的实际行动计划,并进行分享。
四、课堂总结
强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6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成历史和地质构造。
认识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威胁。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
地球的形成历史和地质构造简介。
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地球形成的动画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讲解
简述地球的形成历史和地质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结构。
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强调其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如生态破坏、过度开发、气候变化等。
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
三、实验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多样性观察实验,记录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种类。
四、课堂总结
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自然。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7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水资源和其重要性。
认识水资源危机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
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和后果。
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
如何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地球水资源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二、新课讲解
介绍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包括淡水、咸水等不同类型的比例。
分析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如过度开采、污染等,并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讲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包括家庭节水、农业节水等。
探讨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如加强水污染治理、推广节水技术等。
三、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调查,了解当地水资源状况和节水措施的实施情况。
四、课堂总结
强调水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呼吁学生珍惜每一滴水,共同保护地球的水资源。同时,鼓励学生将节水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中,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8
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需要保护它。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展示地球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吗?为什么我们要称它为人类的家园?”
二、新课内容
地球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地球的形状:近似于椭球形。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的自然环境:大气层、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地球的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讲述人类与地球的依存关系,如食物、水源、空气等。
展示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正面与负面)。
三、活动环节
分组讨论:列举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讨论如何减少这些影响。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地球、人类、动物等角色,通过对话形式展示地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四、总结
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呼吁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并一起制定家庭环保计划。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9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长远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动能力。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播放地球生态环境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地球和谐共处?”
二、新课内容
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介绍地球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讲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如食物链、生态平衡等。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分析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对地球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探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活的理念和实践。
三、活动环节
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如水污染、森林砍伐等),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环保行动计划:学生分组制定一个校园或社区的环保行动计划,并讨论如何实施。
四、总结
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呼吁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布置作业:让学生将制定的环保行动计划付诸实践,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10
教学目标:
全面理解地球科学知识和环境问题。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全球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保领导力和全球视野。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展示全球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提问:“你们认为全球环境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二、新课内容
地球科学知识和环境问题
详细介绍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如地质学、气象学等。
分析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和趋势,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全球影响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深远影响。
分析国际合作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和挑战。
三、活动环节
辩论赛:组织一场关于“人类是否应该承担全球环境问题的全部责任”的辩论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环保项目设计:学生分组设计一个针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创新环保项目,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四、总结
强调全球环保的重要性,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环保行动。
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关注全球环境问题,并思考自己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相关文章:
教案:地球人类的家园08-17
地球----人类的家园08-17
地球人类家园作文02-19
人类的家园作文04-29
人类家园的优秀作文08-24
我们的家园—地球08-16
地球与人类的对话05-03
地球 家园 小卫士02-26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作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