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关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主要权利、主要义务以及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法定程序和基本内容,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了解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能结合实际畅谈自己的职业理想,并结合当前社会上一些人缺乏职业道德的现象谈谈劳动者怎样遵守职业道德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探究社会时政问题等活动,通过讨论、辩论、模拟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方法,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作,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劳动者权利和义务这一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争取集体荣誉的情感。懂得: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应该正确对待劳动着的权利和义务,要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精神,将来走向社会首先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端正对待劳动者的态度,每个劳动者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在为社会的进步做自己的贡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端正自己作为未来劳动者的态度,将来自己走向工作岗位,不管从事什麽职业,应该作“干一行,像一行”,自觉按照职业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
关于“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的教学建议
一、关于“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的教材分析:
本框题在第一节讲述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部门结构以及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引申出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劳动者的权利得到切实保证,义务切实得到履行,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三大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才会飞速发展。本框题着重讲述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等知识,其中提高职业技能以及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本框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第四课实现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职工下岗问题是本框题的热点。解决了本框题的这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后两个框题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本框题的逻辑结构是首先阐明了在我国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的,是通过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的。这里提到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指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在社会主义社会主人翁的权利与义务涉及政治、经济各个方面,但作为劳动者,其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义务。教材列举了我国劳动者享有的八项基本权利和履行的五项基本义务。教师在解释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时可以和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职工下岗现象联系在一起,分析企业职工下岗失去了工作是否意味着企业剥夺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属违法行为?在解释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时,主要讲解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这两点义务。在讲第一点义务时,要从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及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的紧迫感两个角度分析。讲第二点义务要从什么是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三个角度进行。教师可以结合现在社会上一部分人缺乏诚信,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败坏了社会风气的事例,说明劳动者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然后教材分析了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才得到了真正的统一。由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使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了统一。我国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由法律规定并有法律保障的。这里所说的“保障”不能完全等同于保护,应该从两方面理解,即劳动者的权利要受到法律保护,同时,劳动者的义务要受到法律制约。法律既有保护的作用又有制约的作用。
二、关于“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的教法建议:
教材涉及的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有八项,教师在授课时应给学生逐一分析。
第一项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讲解这点权利时可以给出两个材料,要求学生对它们进行分析。
第一个材料是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改革,造成几千万人下岗。对于下岗问题,国家极为重视,采取了大量有效的措施。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岗职工70%实现了再就业,但还有30%没有工作。第二个材料以录像的形式出现。此录像摘自7月16日中央2台的经济、生活、服务节目。其主要内容是江西赣州虔诚大酒店的管理层与酒店内的100余名职工长期以来一直未签定劳动合同,两者相安无事。但近年,虔诚大酒店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对酒店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撤掉了酒店内的两个部门,节目中的主人公童先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下岗了,下岗后,失去了生活的来源。教师提问:上述两则材料中涉及的情况是否都侵犯了劳动者的第一项权利,为什么?通过讨论要使学生明确,国有企业下岗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另外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也是原因之一。对于下岗问题,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实施了再就业工程,国家确实是在采取措施,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得以真正实现。所以材料一涉及的问题不属于侵犯劳动者的第一项权利。材料二涉及的虔诚大酒店的行为则属违法行为。详见录像。
第二项权利: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在讲此框题前让学生课前搞一个调查,即自己的爸爸妈妈经常有加班的现象吗?加班的原因是什么?用人单位支付加班的报酬吗?一般时间、休息日、节假日加班各按什么比例支付报酬?课堂上通过对学生所做调查的分析,要让学生知道即使是加班,劳动法也有明确规定,即“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劳动时间,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并要求学生把这一法律知识转告父母。
第三项权利:劳动者具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首先展示一份材料。材料的具体内容是: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某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为了抓住这一商机获取更多的利益,工厂决定延长劳动时间赶制产品。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凡每天愿意工作16小时者工资翻番。在高工资的诱惑下,很多“外来妹”争先与厂家签定了合同。事后确实得到了厂家许诺的报酬。但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使一些人难于应付,其中一“外来妹”在半睡半醒中做工,不慎被机器弄成重伤。然后提问:这一责任应由谁负?最后,教师要把《劳动法》中的有关规定给学生讲清,使学生知道,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延长劳动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不超过36小时。
第四项权利: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几年发生的几件大的生产事故,讲解此项权利。近几年生产安全问题成为政府反复强调的重点问题,甚至把是否发生生产事故作为考察当地政府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使这样,生产事故还是接连不断。广西南丹矿井坍塌,黑龙江鸡西煤矿瓦斯爆炸……都历历在目。在调查清楚的生产事故中,绝大多数在事故发生前安全隐患就已昭然若揭。但一般职工都认为,安全问题是管理层处理的问题,与自己无关,所以,明明看到安全隐患也麻木不仁。教师要告诉学生,《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产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其他权利有: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权利;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此点放在本节第三框题详细讲解);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见第一项权利中涉及的虔诚大酒店的例子;劳动者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这里主要是劳动者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工会代表有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的开展活动;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关于我国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主要义务,教师主要讲解“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两个重要义务。
关于“提高职业技能”,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课前全班学生自愿分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前两年电视台热播了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请结合张大民的生活态度谈谈他为什么经济生活窘迫?第二、调查你所认识的下岗人员的学历、接受过何种职业技能培训、不能实现再就业的主要原因?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第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劳务贸易迅速发展,劳务输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外向型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和创汇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虽然是一个劳动力大国,剩余劳动力非常多,但,为什么劳动力出口很有限?第四、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劳动者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课堂上由各组的代表对本组研究的问题提出看法。
最后,教师结合下面两个表格分析:二十一世纪,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竞争将从自然资源、资金、产品技术等有形资源的竞争转向知识、高科技、信息等无形资源的竞争,而具有创新能力和技能的人才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竞争优势,人力市场越来越多需要有更高知识和有更高技能的工作者,他们也将得到更高的工资。在美国高技能与低技能工作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明显拉大,在欧洲其他国家,低技能工作者的就业情况则趋于恶化,这些情况反映了技术变化和知识经济兴起的严峻事实,有较高知识和较高技能的工作者更有价值,而技能较低的劳动者在就业和收入等方面将处于不利地位。看下面两个表格:
1970年—1994年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率(%)
制造业总体
有技能工作者
低技能工作者
美国
-0.1
0.0
-0.3
加拿大
0.3
0.3
0.3
澳大利亚
-0.7
-0.1
-1.3
德国
-0.8
-0.5
-1.1
日本
0.2
0.9
-0.2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后期
知识经济
平均文化程度
文盲比例很高
高中
大专
教育的重要性
不大
大
极大
科技进步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0%以下
40%以上
80%以上
关于“提高职业道德”的教法建议:
讲解这部分内容可以进行模拟教学。课前找好两个同性别同学作为某公司的求职者,要求两个人各模拟一份个人档案。其中要求A某的个人档案中学历、工作年限、工作业绩等比B某略有优势,但同时必须在其档案中标明有工作“不良”记录。课堂上把教室模拟成求职考场,在场的所有学生是代表公司一方的代表,待两位“求职者”陈述完自己的情况,并把个人档案用大屏幕展示给大家时,要求学生们评判应该录用谁,为什么?从而引出劳动者必须具备职业道德,作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关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教学上可以通过对“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只享有权利不尽义务的劳动者,或只尽义务不享有权利的劳动者,为什么?”的讨论得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是统一的。权利的实现总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无所谓权利。要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防止看问题的片面性
关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教学建议
一、关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教材分析:
本框题的分析仍以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为基础,主要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建立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作用,其中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是本框题的重点知识。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为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而设立的,因此,与前两个框题一起共同说明了我国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是对前两个框题的进一步延伸。
本框题的逻辑结构是首先从五个角度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第一、社会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或政府。第二、实施方式是由国家立法加以保护的,使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制度。第三、对象是社会的全体成员。第四、主要功能是建立社会化为标志的安全生活网,以消除市场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防止社会动荡。第五、物质基础是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
然后,教材介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现在的社会热点问题讲解,如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企业职工的下岗问题、购买商品房的问题等等。
第三、分析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的原则。在讲解第二点原则:这是劳动者应尽的义务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讲解,比如以养老保险为例,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而我国目前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400美元。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了较大反差。所以,养老保险资金不可能完全由国家包下来,每个人都要交纳养老保险金。最后,教师可以结合现在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讲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二、关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时,通过设疑、提问的方法引出它的含义。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使社会负担加重。我国目前平均6个人负担一位老人,到2025年将减少到3个人负担1个老人。随着每个家庭负担的老年人口在增多,无疑增加了家庭负担,影响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2000多万下岗职工,虽然实行了再就业工程,但至少还有600万下岗职工没有工作。我国进行住房制度改革,从此以后,不会再有单位福利性分房,市场上的住宅哪怕是经济适用房也得几十万元一套……老年人谁来养?下岗职工的生活怎么办?工薪阶层购买住房的资金从哪来……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于社会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有没有解决的良策?有见识的同学可以谈谈其他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从五个方面讲清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教师要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一介绍给学生。
社会保险:针对社会保险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个方面,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或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调查,以回答下列问题:(!)结合我国的国情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养老保险?(2)结合医疗改革前后你家医药箱的变化,谈谈医疗改革的必要性。(3)采访一名下岗职工,谈谈失业保险给他的生活解决了什么问题。课堂上,教师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即养老保险组、医疗保险组和失业保险组,然后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保险的资金来源、保险的范围及其它们的现状。
社会救济:播放一段录像,其主要内容是春节前夕,各级党、政领导到贫困户、贫困灾区慰问、送年货。教师指出,这就是一种社会救济,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临时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贫困灾区的生活问题。社会救济则把“过节送饺子”式的临时救济办法规范化、制度化了,使贫困人口得到定期定量的救助。现在,许多大中城市先后建立了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其中北京从2002年7月10日起达到每月330元。全国城市居民低保平均标准为152元,全国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已经达到1930.8万人。
社会福利:教师课前要求学生回家了解:家里是否买房了?购买的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产,即是商品房?经济适用房?还是所在单位卖的房子?每平米大约多少钱?购置房产共花了多少钱?课堂上,教师把三种类型的房价各选一个进行对比,三种房价的差价很大,告诉学生这个差价就和社会福利有关。告诉学生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的公共福利;二是对国家职工的福利如住房补贴、食品价格补贴、其他补贴(如取暖、交通、探亲等);三是对孤、老、残、幼等社会困难成员的特殊福利。它是社会保障的最高保障。
最后,教材介绍了社会优抚的内容。
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首先,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的题目是“社会保障程度越高越好吗?”(要求学生围绕社会保障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进行探究)。然后,教师可以以加拿大的社会保障为例进行分析。加拿大的社会保障程度很高,但近几年出现了“福利”病,即社会保障福利开支过大,结果导致政府财政背上沉重的负担,财政赤字连年大副增加。与此同时,一些有能力工作的人不愿工作,因为他们靠政府福利就可以过上优哉优哉的日子,因而严重影响了劳动效率的提高及生产的发展。所以,加拿大政府现在采取了严格限制待遇标准的提高、慎重建立保障项目等措施,并严格控制失业救济金的发放数额和时限,以激励和强制失业者重新就业。由此可见,社会保障福利过高会影响社会生产。如果过低,则会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最后,得出结论,社会保障制度即要有利于生产,又要有利于生活。
二是:以失业保险为例,请看下表:
1990年—1997年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总收入
总支出
滚存结余
1990
7.43
1.87
19.20
1991
8.37
2.5
25.07
1993
16.3
9.3
38.7
1994
18
11.4
45.2
1995
35.3
18.9
61.6
1996
45
27
79.6
1997
46.8
36
90.4
自1990年起,我国的失业保险基金的总支出规模在不断扩大,光靠国家财政负担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还需要企业和个人负担一部分。失业保险中要求企业上缴的比例为工资总额的3%,职工个人交纳的比例为工资的1%。交纳失业保险金是每个职工应尽的义务;一旦下岗,享受失业保险金又是下岗职工享有的权利。以此讲清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实现,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是本框题的重点,建议进行探究性学习,题目是“你认为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国家、企业、个人有哪些好处?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完善之后又会有哪些益处?”具体要求: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任何一点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还需进一步改进,但现有的社会保障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实现效率的前提下,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教学建议
一、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材分析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在《劳动法》当中有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劳动合同还详细规定了本单位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本框题在上个框题的基础上,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通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的劳动合同体现出来的入手,主要讲述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原则、法定程序及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由此可见,本框题是上个框题的延续。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是本框题的重点,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列举违背订立劳动合同原则的案例引出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即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是本框题的难点,与学生将来的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讲解此部分内容时,可以把劳动合同制度和过去实行的固定工制度进行一个对比,在对比中总结出劳动合同制度的四点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实行劳动合同必要性。
二、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法建议
教师授课时把劳动合同的含义及其内容放在一起讲解。可以出示一份劳动合同的样本,例如教师所在学校每年要求教师签订的教职工岗位聘任协议书的样本,把这份劳动合同样本以大屏幕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学生浏览后,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劳动合同的双方只要按照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内容去做就可以了吗?在此基础上,教师把劳动合同的含义、内容以及劳动合同包括的两部分内容讲给学生。
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本框题的重点,在教法上建议采用通过分析案例引出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守的原则的方法授课。
第一点原则和第二点原则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点原则是第一点原则的延伸和结果。所以,两点原则可以用一个案例来讲解。首先用大屏幕展示案例,某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惨淡经营,想尝试转产,又囊肿羞涩。万般无奈当中,企业决定从本单位的职工中筹集资金。遭到一部分职工反对后,企业决定停止现行的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并把必须交纳5000元现金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学生浏览完案例后,教师提问:企业的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最后,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出平等自愿原则和协商一致原则。
第三点原则是不得违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展示的案例如下:赵某,男35岁,是北京市某出租汽车公司的司机。1992年该公司与其签订承包合同。合同规定,赵某每年向单位上缴承包年利润后,本人的病、伤、残、亡等企业均不负责。教师提问:如果摆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份劳动合同,你会签订吗?为什么?最后教师讲解,赵某开的是“面的”车,一次发生交通事故,赵某负伤致残,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该出租汽车公司不负担赵某任何伤残待遇费用,赵某和该公司发生了争议并起诉到劳动行政部门,要求解决其伤残待遇问题。劳动行政部门认为企业单位在“承包合同”中将伤、残、亡风险推给职工个人,这种做法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因此该企业与职工签订的“生死合同”是无效的,企业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支付职工的一切有关伤残待遇费用。通过这一案例引出第三点原则。
关于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可以采用模拟教学。找三个学生模拟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一个学生做旁白,另外两个学生构成劳动合同的双方,一个代表用人一方,另一个代表求职者。两个人经过一番有问有答的谈论后,以口头的形式互相承诺,算是订立了劳动合同。教师提问:可以以这样的方式鉴定劳动合同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清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
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意义,可以把固定工制度与劳动合同制度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首先,进行课堂讨论。讨论的内容是:过去是国家包分配,我们的前辈们对于国家分配的工作,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做,不管是否适合自己,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们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为国家默默奉献着。现在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年轻人对待就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喜欢的工作不干、没意思的工作不干、干惯了的工作不干……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喜欢的、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宁愿在家暂时待业,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止。讨论的题目是:你更欣赏那种就业观?
然后,教师把固定工制度与劳动合同制度进行比较,总结出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固定工制度
劳动合同制度
用人单位没有录用职工的自主权。
用人单位真正行使录用职工的自主权。
劳动者在就业上无任何压力。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选择通过竞争实现
就业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经济责任不发生直接关系。
劳动者劳动岗位的延续,也须通过竞争实现。
在学生浏览此表后,教师提问:你认为实行劳动合同制有什么意义?通过第一点的对比,可以看到劳动合同制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使人尽其才。通过第二点的对比,劳动合同制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第三点的对比,劳动合同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外,劳动合同制还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证。
最后,教师要对劳动合同制度下年轻人的择业态度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
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和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录像:此录像的来源: 2002年7月16日中央2台的为您服务节目。
此录像的主要内容:江西赣州虔诚大酒店的管理层与酒店内的100余名职工长期以来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两者相安无事。但近年,虔诚大酒店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对酒店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撤掉了酒店内的两个部门,公童先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下岗了,下岗后,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提问:节目中的主人公童先生当初怎样做就能防止今天的不利局面?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童先生如果当初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根据劳动合同中签订的年限,童先生就不会被辞退。如果用人单位执意辞退童先生,就必须按照劳动合同对童先生进行一定的经济赔偿。那么什么是劳动合同制度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劳动合同的知识。
劳动合同制度(题目)
讲授新课
教师用大屏幕出示一份劳动合同的样本
提问:根据这份劳动合同的样本,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是劳动合同?并延伸出什么是劳动合同制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分析第一个问题“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含义”)
一、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含义(板书)
1、劳动合同(板书)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板书)
提问:根据大屏幕展示的劳动合同的样本,劳动合同中应包括哪些内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大屏幕上的样本,给学生指出哪些是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哪些是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最后总结)
劳动合同应该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就是大屏幕中展示的全部内容,它包括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双方协商后达成的各自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事项的条款。第二部分内容是按法律、法规执行的条件。这些已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事项,不必再写进劳动合同,但要求当事人双方必须坚决执行。这些条件对于调整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有强制性。
2、劳动合同制度(板书)
专门规范劳动合同的制度,称为劳动合同制度。(板书)
劳动合同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
同学们在了解了劳动合同的内容后,还应知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下面请同学们分析几个案例,指出案例中的做法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办?
教师用大屏幕展示案例:
案例一:某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惨淡经营,想尝试转产,又囊中羞涩,万般无奈当中,企业决定从本单位的职工中筹集资金。遭到一部分职工反对后,企业决定停止现行的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并把必须交纳5000元现金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
案例二:赵某,男35岁,是北京市某出租汽车公司的司机。1992年该公司与其签订承包合同。合同规定,赵某每年向单位上缴承包年利润后,本人的病、伤、残、亡等企业均不负责。赵某开的是“面的”车,一次发生交通事故,赵某负伤致残,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该出租汽车公司不负担赵某任何伤残待遇费用,赵某和该公司发生了争议并起诉到劳动行政部门,要求解决其伤残待遇问题。
提问:某小型企业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如果摆在你面前的是一份象司机赵某那样的劳动合同,你会签订吗?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出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二、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板书)
根据案例一:
在订立劳动合同是要遵守平等自愿原则和协商一致原则。(板书)
案例一涉及的劳动合同不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而是采用了强加于人的手段,所以此劳动合同无效。企业职工可以以擅自撕毁劳动合同及违背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的名义状告该企业。
根据案例二:
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守不得违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板书)
在案例二中,劳动行政部门认为企业单位在“承包合同”中将伤、残、亡风险推给职工个人,这种做法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因此该企业与职工签订的“生死合同”是无效的。该出租汽车公司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支付给司机赵某一切有关伤残待遇的费用。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是顶了劳动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劳动合同的内容及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那么,以什么样的形式签订的劳动合同才能真正起到保护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作用呢?下面请看一段表演:
找三个学生模拟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一个学生做旁白,另外两个学生构成劳动合同的双方,一个代表用人一方,另一个代表求职者。两个人经过一番有问有答的谈论后,以口头的形式互相承诺,算是订立了劳动合同。
教师提问:可以以这样的方式鉴定劳动合同吗?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三、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板书)
首先签订劳动合同书,然后由劳动行政部门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进行鉴定。如果以口头的形式约定,在双方发生纠纷的情况下就失去了充足的凭证。
我们在实行劳动合同以前都是国家包分配,我们的前辈们对于国家分配的工作,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做,不管是否适合自己,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们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为国家默默奉献着。现在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年轻人对待就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喜欢的工作不干、没意思的工作不干、干惯了的工作不干…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喜欢的、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宁愿在家暂时待业,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止。
提问:你更欣赏那种就业观?(在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把固定工制度与劳动合同制度进行比较,总结出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固定工制度
劳动合同制度
用人单位没有录用职工的自主权
用人单位真正行使录用职工的自主权
劳动者在就业上无任何压力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选择通过竞争实现
就业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经济责任不发生直接关系
劳动者劳动岗位的延续,也须通过竞争实现
四、订立劳动合同的意义(板书)
在学生浏览此表后,教师提问:通过三点的对比你认为实行劳动合同制有什麽意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通过第一点的对比,可以看到劳动合同制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使人尽其才。
通过第二点的对比,劳动合同制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通过第三点的对比,劳动合同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外,劳动合同制还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证。
所以,在上面的讨论题中,我们的前辈那种服从大局,埋头苦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过去的用人制度是必须推倒的,它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由于不强调竞争意识,压抑了劳动者学知识、学技术的积极性。劳动者在这种外无压力、内无动力的情况下必然造成素质不高。因此,必须提倡和推广劳动合同制度。
教学手段:播放录像、学生表演小品、分析案例等手段
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一段有关劳动合同的录像为起点,导入了所要讲授的内容。这种方法使学生首先在直觉上认识到了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劳动合同与学生将来的就业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引起学生对后面教学内容的足够重视。在讲授新课的教学中,通过一份真实的劳动合同的样本,总结出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学生表演的小品,了解了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通过对固定工制和合同工制的对比总结出实行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上述这些教学方式能够牢牢的吸引学生,使学生在看、听、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掌握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板书设计
劳动合同制度
一、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含义
1、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制度
二、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三、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四、订立劳动合同的意义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关文章:
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人教版)08-17
婚姻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08-17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有依法纳税的义务08-17
党员的条件、权利、义务06-02
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08-17
广告研究企业在赞助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08-06
广告研究企业在赞助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08-05
广告研究企业在赞助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08-05
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一)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