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时记趣》 2
幼 时 记 趣
瓜洲镇中心中学
预设目标:
1、口述作者及课文出处
2、读准生字词、学习断句、熟读课文
稚 藐 强 唳 凹 凸 砾 邱 壑
3、借助字典、注释、弄清有关字词解释
察 故 私 拟 强 怡然 徐 唳 拔 鞭 方 之 其 以 为 或
4、口述文中三件趣事、翻译全文
5、探究作者为何有“物外之趣”
6、口述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
这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生动的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二、思路结构(总分结构)
第一部分、第1节总叙“物外之趣”
这一节叙述了作者幼时眼力很强,又十分爱好观察,因而时常获得与众不同的乐趣。自然引出下文对“物外之趣”的具体分述。
第二部分、第2—4节,分别写观赏白鹤之图、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
三、.写作特点
1、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的结构形式,紧扣“明察秋毫”这一线索,使文章前后呼应,脉络清楚,结构严谨。正因为“明察秋毫”能细察藐小之物的“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是总述,是面上的记述。正因为“明察秋毫”,所以能观蚊如鹤,能“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为丘壑,能视蛤蟆为“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样用三个典型事例分述了“物外之趣”,从点上具体记述了幼时的趣事。
2、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
从全篇来看,开头总说“物外之趣”,文字简洁。主体部分写得详尽具体,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突出了“记趣”这一中心。
3、观察仔细、想象奇特
文中很注意观察的描写,对藐小微物“细察”其纹理;对丛草、虫蚁、土砾“定目细视”;
对二虫相斗,观之“出神”。这样的观察,实际上是“观”与“察”同时进行的。“察”这个动作本身就含有思考的意思。因此,观察促进了想象和联想。观察越细致,联想就越丰富,想象就越奇特。例如,把飞舞的蚊群,想象成“群鹤舞空”;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成“鹤
唳云端”;把丛草想象为森林,虫蚁想象为野兽,土砾想象为丘谷。这些都是由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想象的;而这里的联想和想象,又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的,因而事物形象的描写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4、语言简朴、自然、生动。
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吞”、“吐”两个动词,表现了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极为生动传神。“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里连用了“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另外,有些词语用得也很准确。如“冲烟飞鸣”的“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鹤唳”的“唳”字,仿佛使人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拔山倒树”,形容蛤蟆扑来的气势和力量,虽然在成人看来有违事理,但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却是自然、贴切,所以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
目标设定:(学生讨论制定)(3分钟)
目标设想:
1、 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学会断句,注意感情和节奏。
2、 借助字典、注释,了解字词解释、句子含义。
3、 口述文中三件趣事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1、教师活动:生命的街车走过千坎万坷,生命中的风风雨雨已经跌落成碎片。但童年
的回忆却永远定格在我们的整个生涯中。童年的天空是用纯洁的心灵制成的清净的海蓝色;童年的画卷是用希望描绘成的五彩缤纷的梦想;童年的诗歌是用幻想写成的一首完美的欢乐。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追亿幼时的童真童趣。
2、学生口述作者及课文出处,教师补充。
沈复,生于1763年,卒年不详。字三白,号
【《幼时记趣》 2】相关文章:
幼时记趣教学反思08-25
幼时记趣教学反思04-05
幼时记趣教学反思3篇08-24
初一语文《幼时记趣》教案02-26
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教案02-28
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教案7篇02-28
校园记趣作文03-14
童年记趣作文02-22
寝室趣记_750字02-14
趣优秀作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