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中考作文>中考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指导

时间:2024-06-20 10:56:31 中考作文 我要投稿

中考作文指导精品(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考作文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作文指导精品(15篇)

中考作文指导1

  规则一:标题要让人一眼看出与主题或话题的关联

  作文如果是自拟标题,那么拟题的第一原则是切题,即切合主题或话题,其次才是简练、有新意和有文采。比如,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如果拟出世界因爱而美丽难忘一个人自行车的故事胸怀的宽度心锁这样的题目,就让阅卷老师对该文是否扣住了话题产生怀疑。不如这样拟题来得恰切:最初的感动迟到的感动感动的瞬间收藏感动感动其实很简单。

  规则二: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最好都点题

  点题形式多样,既可以点出完整的主题(或话题、标题),也可以点出主题的关键词,还可以把主题稍作改动但保留其关键词。例如,作文《你我走过的日子》开头: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原本平静的心,泛起了涟漪。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住在外公家的日子,想起了外公你陪我度过的快乐日子。

  如果首段较长,那么点题的最佳位置在该段最后一句。因为首句点题有时会让人觉得肤浅,段中点题又不易让老师看到,而末句,既有前面的铺垫,又易引人注意,所以是点题的最佳位置。

  有些记叙文(特别是小小说类的)开头可以不点题,但结尾一定要点。如作文《一道风景线》的首段才一句话:母亲下岗了。它并没有点题,但末段点题了:人们常说,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道最美的风景线,那不是别的,就是母爱!当然,点题不仅可以在文章首尾,也可以在文章中间,这样可以使文章一直处于紧扣主题的'状态。

  规则三:文章最好分成五至六段,形成凤头、猪肚、豹尾的格局

  首段和末段可短些,两三行即可,中间每段可长些,七八行较好。老师很不喜欢首尾各一小段、中间一大段的孕妇肚式分段,也不大喜欢两三行就作一段的满天星式分段。首段短才能迅速入题,末段短才能突出主旨;中间七八行作一段,是因为这样长的段落能较完整地叙述事情的一个片断。当然也不能绝对化,在行文过程中,根据需要在中间两个大段之间插入一两句过渡语并单独成段,有时也会给人灵活和流畅的感觉。

  规则四:作文实际篇幅以超过规定字数的底线一两百字为宜

  比如题目要求不少于600字,那么考生不要只写600字,而要超出一两百字,直观地说,就是要写到答题卡上600字标记下面四至八行。作文字数没达到底线的,扣分绝对不只每少50字扣1分;字数刚达到底线的,也会给人一种挤牙膏、凑字数的感觉;超出底线一两百字,会给人一种内容充实的感觉。当然作文也不必太长,不必写到答题卡的最后一行。文章写得太长会花去许多宝贵的时间,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后面的附加题和复查前面的答案,而且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塞得过满、没有回旋余地的压迫感。

  规则五:在题材上要写自己经历或可能经历的事情,不要写自己不大可能经历的事情

  比如,一个东莞的考生,写发生在欧洲某国的故事,写发生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故事,写发生在几百上千年前某朝的故事,写求职场上某大学生遭遇的挫折,都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感觉这个故事是从哪本杂志上抄过来的。也不要照搬作文题目中的材料,因为那只能证明作者文思匮乏。高考作文的选材其实很简单,基本上是以我为圆心,以我的活动为半径来画圆,要能突出作为高中生的我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当然,写我并不意味着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可写,也并非要原原本本地写,而要有取舍、有变形、有重组地写。考生可以将我不同时空的言行写在一件事里,可以省略某个环节而放大某个细节,也可以将同学的见闻嫁接到我的身上。这并非造假,因为写作(不包括新闻报导)从来都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经过艺术加工的文章,人物形象更鲜明,故事情节更生动,作品主题更深刻。

  规则六:文章立意不但要明确,而且要正确

  考纲和评分标准对立意明确有要求,但对立什么意却没限定,只是要求考生感情真挚,写出自己独特而真切的体验。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是真实的就可以写呢?不是。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所以,作文要以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宣扬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为基调。利用高考作文来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对教育制度的鄙视、对父母师友的厌恶等不良情绪,或者在文中为自己追求刺激、贪图享乐、逃避责任的行为作辩护的,一律打低分甚至零分。

  规则七:文体还是自然传统的好,不要再使用拾人牙慧的创新体式

  大约十年前从高考作文传过来许多创新文体,如题记、小标题、后记、片段体、镜头体、剧本体、合同体、辩论体、诉状体、广告体、BBS体、QQ体、演讲稿、播音稿、调查报告、新闻访谈、数学证明题等。这些非主流文体,早些年前偶尔使用还能给人新鲜感,但由于后来用得过多过滥,现在已成明日黄花了。另外,科幻小说、童话、寓言等文体也尽量少用,因为它们给人低幼之感,不利于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中考作文指导2

  1、抒情式

  结尾抒情,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表明观点、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永远的苏武》结尾——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啊,我们永远的苏武!

  以“壮哉”“伟哉”“奇哉”“雄哉”表达对苏武的敬仰赞美之情,有感染力。

  《平凡成就伟大》结尾——

  大地无语,那青松、鲜花、小草和浪花都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应时刻铭记:平凡也可成就伟大。

  《该忘记的与该铭记的》结尾——

  让我们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吧!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2、对比式

  对比式结尾能在鲜明的对比中彰显文章主题。

  《与永恒拔河》结尾——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后面这些人,托起了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

  3、反复式

  相同语句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回肠荡气。

  《一路同行》结尾——

  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赠予的阅历和经验;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人生美丽的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4、后记式

  结尾以后记的形式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倾诉情感,既文采飞扬,又显得含蓄而富有哲理。

  如《那鱼那鹰那人》后记——

  鱼,终究离不开给予它生命之源的水。

  鹰,终究离不开给予它希望之源的天空。

  我,始终逃离不了父母和亲人朋友们用爱心编织而成的幸福网……

  结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比喻式结尾,语言优美,意蕴隽永含蓄;逆转式结尾,结尾突然逆转,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中考作文指导3

  一、好作文题的标准

  1、简练

  简练就是要简短而精练,简,要简得明白,练要体现干练。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敢多字也不得少字,且言简意赅。要注意的是,简练并不是用字数来衡量的,而是从字与词的结合中所表达的意义给人的感觉来判断的。简练的文题是用最少的字给人最明确的`意义和感情倾向。

  2、新颖

  新颖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一种潮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想出办法让自己的东西新颖,那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道出自己的个性思考。但是,新颖决不是标新立异,必须合情理。应该说,我们所说的新颖只是别人想漏了的,或者说只是一时还没有想到的,而决不是怎么想也想不通的,想不到的东西。

  3、切主题

  话题作文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但大都有一个主题意向,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把这个主题意向尽量的明确化。这时,如果你的作文题能够对作文的主题有一定的暗示或提示作用,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阅卷教师可以很快地抓住你的作文的主题思想,给阅卷者一个先入为主的阅卷思考,有利于考分的提高。就算你的作文对主题的表现不是很突出,但有文题的补充也是相得益彰的。

  4、有文采

  阅卷教师大都是一些很有文采的人,他们对文采是非常敏感而且也很看重的,如果你的文题能拟出一定的文采,无疑会一下子唤出阅卷教师心中那份珍藏的美感,让人产生作者也一定是一位有一定文采的人的猜想,从而获得高分。当然,作文的内容也应该有一些文采。

  5、有内涵

  文题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应该是耐寻味。当然,考场作文在阅卷的过程中由于阅卷教师时间的关系,这一点很可能被忽略,但,真正有内涵的让那些阅卷高手们落眼就见的东西,还是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中考作文指导4

  今天我说一篇文章。要求比较宽泛,文章中要有“笑”的元素,可以以它来当标题,也可以是文章中必须有关于笑的情节。

  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作文呢?其实是为了锻炼大家发现的能力,也锻炼大家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面对同样的作文题目,高手和一般同学在想法上是很不一样的。

  不擅长的同学,可能搜肠刮肚也找不到好的题材,最后只好胡编乱造,草草敷衍成文,字数600完事大吉;稍好一点的同学,会在行文当中考虑文章的结构;阅读面稍微宽一点的同学,或者头脑稍微灵活的人,会想到自己从前读过某一篇文章,可以加以灵活的运用和改造,于是一篇文章就写成了。

  再说说真正的擅长写作文的同学:他们会认认真真的去思考文章的主题,然后寻出一件事情,对照自己读过的名篇佳句,细细确定文章的结构,甚至在作文纸上写到第几行事情进展到什么程度,都有比较细致的规划,在语言方面呢,则会借鉴已有的成熟的篇章,之后文章便洋洋洒洒的写于作文的纸上,毫无疑义的是,这样的作文一定会稳稳的得高分。

  其实能够灵活借用文章,只要稍加训练,那么离真正擅长写作文就并不遥远。

  会写作文之前,务必会读别人的作文,会读作家的名篇佳作。

  只有会读的人,才能从读的过程中汲取营养,或者是闪光的字句,或者是巧妙的修辞,而最上层的理解,这是文章的结构和内在的思想。

  现在回到这次作文的具体要求,文中要有“笑”的元素。

  思维不一定有顺序,但行文却是有顺序的。围绕着一个“笑”字,我们的思维当是发散的。就“笑”的主体而言,具体如下:

  是谁发出的笑?是父母还是老师?还是其他的亲人,或者陌生人呢?或者是作者自己呢?为什么会笑?

  “笑”也是有原因的:是欣慰还是感恩?是舒心的微笑,还是含泪的微笑?是悲伤之后的微笑?是成功之后发自内心的微笑,还是面对失败时发出的苦笑?

  感受“笑”的角度,眼耳鼻舌身,这是人的五官,对于“笑”这个事物而言,用眼睛去感受,毫无问题,但我们是否可以考虑用耳朵去感受呢?

  在文章的艺术手法上,如果一般人都用眼睛去感受,有人用其他感官感受,那么文章就会变得很新颖。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具体的'事件,还没有选好,文章的主题,也没有确立。可见作文的构思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那种希望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作文方法,可能会沦于僵化。

  下面结合具体的文章来说一说。比如某一篇文章的标题叫《那串串难忘的笑声》,文章的开头两段,是这样的:

  春天来了,篱笆院内的老槐树,再一次挂满了雪白的花朵,清风徐来,满树的花儿像蝴蝶在空中翩然起舞,花海中的老屋,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不断飘来。老屋陈旧,却很干净。院子里不见一片树叶,一丝杂草,连花盆都时时刻刻整整齐齐。每次走到门外,外婆的笑脸总会出现在窗口,她的白发一年年增多,可脸上的笑容却没变,久病多年的外公也直起身来,望着我嘿嘿直笑。

  像这样的文章的标题,以及文章的开头,都是非常有新意的。笑的主体是外公和外婆,笑的原因是看见了外孙来看望他们。我们也看到作者感受“笑”的方式,既是听觉的,也是视觉的,这就比单一些看到了笑容要丰富得多。

  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在开头不长的篇幅中,小作者运用了环境的描写,又展现两位老人的生活和状况,所以读完了开头,后面的文字也同样会吸引大家。

  大家都学会了吗?

中考作文指导5

  1. 我自己感觉到自己长大了。长大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四时变幻的风景。我不想为摘一只青苹果,而担搁去欣赏一路旖旎的风光。此刻,老师的那句话又响在了我的耳边,人生是汇入大海的,不能因一时的浪漫而滞后在池塘里……(《长大》)

  2. 每一滴水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双眼睛都嵌进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条泛着清丽的旋律的小溪都闪烁着美的光辉。不要空叹人世的无奈,且用美丽的心情来看待人世的繁华多彩,细细品味那无处不在的美吧!(《无处不在的美》)

  3.经过不断地努力,终于,我的成绩不断上升,在班队选举会上,由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器重拥护,我担任了班长一职,这是多少汗水和辛劳浇灌而成的荣誉呀!随着同学们的掌声雷动,我的眼眶渐渐湿润了。长久以来,我的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终于,我学到了隐藏在其中的丝丝甘甜。回家后,我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她点了点头,莞尔地笑了,我要感激她,是她教会发了什么叫奋斗,什么叫成功,我也真正了解了什么叫真正的朋友。流光里,红了樱桃,绿了芭焦,我们笑得灿烂。因为我们知道,彼此生命的某一篇章中,正有一个美丽的青春亮点在不停闪烁……(《走过雨季》)

  4.看到这感人的话语,我的心早已被这真诚的祝愿所打动。打开另一个礼品盒,竟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串风铃:小巧、精致。不愧是我的朋友,连我最想要的东西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回想起来,这些真诚的鼓励、真诚的批评、真诚的祝福曾陪伴我度过了多少失败后的.夜晚,又陪伴我迎来了多少个成功的黎明。拥有真诚,世界将多一分希望!拥有真诚,生活将多一分色彩!拥有真诚,人间将多一分温馨!(《拥有真诚》)

  5.雨还在下,冲洗干净了玻璃窗,一切都那么明亮;天很高很蓝,空气很新鲜,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顿时精神抖擞。看着在圆池里的人,我放声大笑,撕毁了圆的束缚,我就是一个完整的我。雨过天晴,我甩了甩头上的水珠,幸福地笑了!(《半个我》)

  6. 又过了几天,母亲在确信儿子已经走后,再次走进儿子的房间。抽屉上的锁还在,但却没有锁上。母亲屏住呼吸,用略微颤抖的手打开了抽屉——里面什么都没有,一片空白,连一张小纸条也没留下。母亲的心顿时如同抽屉一样变的空荡荡的。(《心灵的距离》)

中考作文指导6

  题型分析

  (一)考察目标:考生能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的观察和感受生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经历的体验、看法或感悟等。选择恰当的主题、角度和表达方式,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适当运用平时所学的写作技法,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写出一篇内容充实,文情并茂的文章。

  (二)考察方式:根据考试题目要求,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

  (三)中考作文常见类型:

  1、命题作文: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2、半命题作文: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人们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3、材料作文:指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的中心来立意、构思和写作,所写文章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和主旨。

  4。话题作文:指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题一般不强调主旨观点,内容、体裁上也不予限制。

  中考语文写作辅导

  (一)写作思路与步骤

  ◆写作动笔前的3个准备工作:

  1、审题(明确题意、文体)

  2、选材,确定中心主旨

  3、列好提纲,确定大概内容

  ◆写作的6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拟好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写好题目是中考语文高分作文的方法之一。“题好一半文”,一个亮丽的题目,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好的作文题目要简洁、新颖、有寓意或概括性。

  第二步,开头亮眼

  开头是文章的脸面。万事开头难,正因为难,它才值得我们去用心琢磨。开头可以简洁地引述材料,准确地提出观点,用题记点睛,或用名言开门见山。

  第三步,推敲语言

  好的文章要使用准确、得体、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上要做到用词妥当,修辞正确。灵活合理地使用同义词、反义词、俗语、成语、名言警句和多种修辞手法,都能够为文章增色。

  第四步,写出层次

  层次是文章的眉目。层次又是文章逻辑线索的外在体现: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总分总式等。总之,文章要能够反映作者的思路、层次、段落之间合理布局,详略得当,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第五步,添加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写文章不能“假大空”,泛泛而谈,要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故事去支撑和体现。材料要做到典型性:必须是众所周知的;必须是吻合观点的;必须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第六步,结尾升华

  结尾是文章的落幕,要给读者(阅卷教师)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常用的结尾方式有:与题目呼应,与观点呼应,与开头呼应,总结呼吁式,哲理感悟式,抒情寄语式。

  (二)写作方法技巧

  1。关于卷面。

  考场作文,是阅卷老师读了你的作文后打分的。卷面的整洁、写字的工整、段落结构的协调,都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的视力感觉,对阅卷老师的打分心理产生冲击。一个好的卷面,即使作文不怎么出色,分数也不会少。一篇生动的作文,如果卷面不整,分数就不会高。

  2。关于文体。

  考生可以准备一种体裁模板。例如,记叙文写作,在备考的时候,提前阅读优秀的记叙文范文,掌握几种叙事方法。譬如:开头情景渲染、开门见山点题、中间注意插叙等等。

  3。关于标题。

  根据新课标精神,近两年的作文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成为主流。去年的,命题作文约占70%,半命题约占7.5%,话题和材料作文,占15%。即使出现了材料作文,有些也是二选一题目。

  4。关于立意。

  作文的立意必须积极向上。对于有争议的内容,不要太大胆。譬如,你要求中日开战夺回钓鱼岛,中菲海军在黄岩岛摆战场,你骂朝鲜独裁,等等类似的内容,只能降低你的分数。一句话,我们要写阅卷老师愿意看的,作文得高分才是正途。

  5。关于题材。

  慎写古人,譬如,每次中考,司马迁、李白、屈原、陶渊明、林则徐等,都会当做材料出现在作文里,老师们已经看腻了,大家要避免这个误区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同学们写什么题材,强烈建议用第一人称,写你自身经历的事儿,写你生活中真实的感悟。大家储备素材的时候,要找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发生在身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一般来说,在考场上瞎编乱造,多数会出现纰漏,导致减分。

  6、关于结构。

  作文的结构无非是“总分总”、“分总”、“总分”。就考文而言,前两者比较适用。大家一定要记住,作文的开头不要很长,不要因为玩弄作文书上的技巧而弄得开头超过了5行。关于结尾,我们一定要明确,结尾就是抒情和扣题的。在结尾必须抒情,归纳你想表达什么,而且扣题,最好“糊膏药”(出现标题或标题中的关键词)。

  7、关于语言。

  备考作文,语言的准备是最难的。在此给考生们提几点建议:一是遇到你喜欢的句子和段落,你干脆背下来,也许能用在考场上,反正就是这一锤子卖卖,即使没产生作用,也不会扣分。二是,记住要有描写。写人要有动作和语言描写,写事注意细节和环境描写。三是,句子最好短一些,不要一逗到底,一个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都有了,就用句号。四是注意修辞手法。

  (三)高分佳作案例解析:

  《我们一起走过》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从我遇见你开始,你似乎一直在为我编织文学的梦。那时懵懂的我,总爱听你念绝句,听你把满天大雨划为古韵,把水墨画画在心里。是红楼梦吗?是苏小妹吗?是陆游吗?是李太白吗?太多太多了,让我觉得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就像一场属于文学的盛大的桃花宴,甜美而滋润。这样的你,这样深沉,儒雅,才华横溢的你。(解析: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就像一场属于文学的桃花宴,这一段文学角度来谈一起走过。开头轻灵美妙的小诗表达与老师相遇的意义,然后通过听老师朗读感受到老师的深沉、儒雅、才华横溢。)

  “凝望里,你被望成千翼之鸟;聆听里,你被听成千孔之笛”。记得你说,你要带我们这群孩子去北京,看看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值不值得奋斗。记得你说,学习有时候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毅力。也曾记得,你读张洁的《我的四季》“一个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全力以赴。”那坚定的声音,我从来不敢忘记。那时的盛夏,梧桐落下一地清凉的绿意,铺垫我们一起走过的光影。这样的你,这样热情,奋斗,诲人不倦的你。(解析:这一段从老师对我们学习意志的教育方面来谈一起走过。三个“记得你说”就充分表达出了老师对我们的期望与教育,突出了老师的热情、奋斗、诲人不倦。)

  “说是那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那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有你的三年短暂得就像睡了一觉,可是正是在这一觉里,你让春风寄给我一场幸福的梦。在梦里,你教给我文学知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你教会我自信,奋斗。现在想起来,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就像一席凉凉的烟雨,点洒在花前,我的眉间。这样的你,这样循循善诱,让我铭记的你。(解析:总结了老师在三年中对“我”的教育及幸福的感受,语言优美,突出老师的循循善诱和难忘。)

  “愿你有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一支曲子已温柔而起,是不是你的二胡弦音?想象的河流正奔向远方,有没有浸透你的梦境?再小坐一会吧,喝一口碧螺春再走吧,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已经结束,我将用整个春天为你饯行。(解析:在即将分别的时刻,充满了留恋我们美好的祝福。表达出老师对我们的祝愿和我们对老师的不舍。)

  亲爱的老师,请允许我最后改变舒兰的《乡色酒》来感谢你陪我走过这三年:

  三年来,你用文浸染了我,我正年少韶华正好,你浓,春色也浓;三年后,我在考场回忆你,你是一杯清水酒,你满,思念也满。(解析:最后用改写舒兰的《乡色酒》来表达对老师感激与思念。富于文彩,主题突出。)

  点评:

  一、文学色彩浓厚,可见作者有着极深厚的文学功底。每一段开头都用诗词领起,不仅点出了本段的意义,而且深深的吸引着读者。在赞美老师和谈自己的感受时也用诗的语言,如“那时的盛夏,梧桐落下一地清凉的绿意,铺垫我们一起走过的光影。”生动地表达了老师对我们教育后的感受。最后改写舒兰的诗来结束,表达了主题。

  二、紧扣文题,条理清晰。段段体现“一起走过”而每一段又从不同的侧面表达对老师的赞美。

  片段组合式作文

  一、片段组合式作文含义:

  “片段组合式”作文,顾名思义,是指由几个能体现文章主旨的片段共同构建成的作文样式。其整体布局为:总—分—总,主体部分三至四个片段构成,其结构匀称、明晰,结构模式一般为:开头点题定向,领起下文。主体分承,片段组合,各个片段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勾连。结尾呼应前文,点明题旨。

  两种组合方式:

  横向排列组合,即把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画面组合在一起,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于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突出其普遍性。

  纵向排列组合,即把同一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片段组合在一起,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于表现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状况,突出其发展性。在实际写作中,还可能有其他不同的剪接方法,诸如时空交错、对比、跳跃等。

  二、“片段组合式”作文的优点:

  1、中心明确,表达准确,易于发挥,不易错判。

  2、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一目了然。

  3、选材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很大,既能充实文章内容,作者思路也容易打开,解除了无话可说、写不下去的障碍,4、片段之间无须衔接,省去了过渡语句,因而方便作者不须过多考虑结构安排。

  5、片段数量可多可少,因此可灵活控制篇幅。

  三、“片段组合式”作文的类型:

  1、小标题式

  概括了段的内容,中考满分作文《嗅觉中的生命》一文,小作者着力表现了种子对生命启程的向往和发力、兰花追求生命成熟的热烈奔放、老人面对生命黄昏的纯真深情,重点刻画三个场景,开头与结尾形成呼应,形式整齐,浑然一体。

  2、诗句连缀式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雅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苍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豪迈。如果写以“美”的话题作文,就可顺手来用。恰到好处的引用、化用经典名句,会使文章平添一股书卷气,增加语言亮点。

  3、岁记式:

  岁记式以“岁”为主线,简明地记叙在每个“岁”中的主要事件,而将许许多多的内容作为艺术“空白”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再创造。可以用“五岁——十岁——十五岁”、“小时侯——长大后——而现在”、“初一——初二——初三”、“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将来”、“童年——少年——青年”等围绕几个时间段写人生经历或事件,脉络清楚。岁记体经常和回环反复句连用,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回环体的一唱三叹之美。这种写法运用得当,能使作品简洁而不乏韵味,短小而又别具一格。

  4、镜头式

  它巧妙撷取生活中的小镜头,设置出一种能充当全文的结构线索。如有篇中考作文《复习生活剪影》拟制了这样的小标题:?清晨的闹钟声——数学课上的鼾声——晚自习的笑声。

  5、片段议论式:

  议论文中的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等也采用了片段式作文形式。如《说“勤”》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勤出智慧”“勤出成果”两个片段,体现文章的并列关系;如《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先阐述“为什么”,然后阐述“怎样做”,体现文章的递进关系;如《保持清醒,祝你成功》先从正面阐述,在再从反面阐述,形成对比,体现文章的对比关系。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开头一定要把自己的立意交待清楚,且不可模糊、晦涩、拖沓,各片段都应紧扣话题或中心选材,体现中心的某个侧面,即具体内容不一样,但体现同一话题或中心。

  2、片段数量适中,两到三个为宜,片段既要有联系,又要有层次,体现主题,反复共鸣,各片段之间应是并列关系,而不应互相包含、交叉、重复。

  3、精心拟写开头和结尾,不可随便省略。每个片段的开头或结尾,结构上要尽量相似,形成遥遥想望的排比或反复。每个片段的开头或结尾要能概括片段意,要能强调文章主题。

  4、一定要有文采。或运用比喻、排比、对偶修辞手法;或运用整句增强气势;或引用名言、诗歌、典故。

  5、各片段应力求简洁,只求关键,不求其余,力戒拉杂繁琐。几个片段所占版面基本相当,不可有大的悬殊。

中考作文指导7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 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 ,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话题:可从“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错过’ ”角度立意。材料提示了“错过”三方面的内容。人生美景应珍惜,不应错过。美景错过了没关系,但不能错过预定的'车站。错过也是一种美丽,成就另一番人生。可从这三方面立意。导语提示应写每个人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强调情感真挚。

  每一次错过,都可以演绎成一段精彩的故事,话题可由此生发开去,编故事,写议论文等等。写作时应紧扣话题,将这一次次的错过上升到 理性的高度,描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这样的作文才大气,才有深度。

中考作文指导8

  明确考试目标,突出复习重点

  1、初中阶段要掌握三类文体的基本写作特点和写作要求,能根据作文题目、有关情景或材料,确定写作要点和中心。

  2、能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选取符合题意的材料。

  3、能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实、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的文章。

  温馨提示:

  在考纲要求中明确提到,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表现真情实感,要表现出考生自己对事件的心得体会;作文中的事件内容要具有典型性,选材的角度可以以小见大。考生需要重点关注自己身边的小事,从身边的事件、人物选择切入点,进行深刻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

  在作文的行文内容中,不得出现夸大事实的情况,考生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不可以曲解主题,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注意行文的流畅性、真实性、完整性。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获取作文的素材或者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事件进行分析等等。

  文章内容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紧扣主题,能够充分表达考生的真实想法。

  紧扣主题,传递正能量

  能准确表达自己熟悉的人、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并能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展开想象和联想,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发表议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作文的重点在记叙文中,要求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能力上有一个层次。考生的文章内容需要注意选材角度,行文注意前后的逻辑关系,前后文若需要出现情节转折,考生则需要注意内容转折的合理性,不可以夸大事实内容;考生要注意不要虚构文章内容,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平时多多积累素材,多观察身边小事。

  复习时,考生还应对自己平时的作文作一番细心的清理分析:自己的作文经常出的毛病在哪儿,弱点在何处——是审题不准,还是不明、不新?是材料贫乏,还是陈旧?是结构不善,还是条理不清?

  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或者自己一直反复出错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是。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在复习中真正做到对症下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分情况。适时调整复习重点,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

中考作文指导9

  考试前

  1、提前半小时到场,不要跑错考场,宁愿早到不要迟到

  2、提前看好卫生间的位置

  3、考前把重要的知识点、公式再背一遍,一进考场就写在草稿纸上防止忘记

  面对试题

  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分点答题,标好序号

  2、选择题多用排除法

  3、做完一个版块,就先涂卡,防止最后来不及涂

  4、遇到难题先跳过,但一定不要漏题,先写上你觉得最合适的答案,最后有时间再返回来改

  5、忽然忘记某个字怎么写?翻翻前后文,可能会找到,也可以用其他字词代替

  6、检查的时候不要轻易改答案,除非百分百确定原答案错误

  其他注意

  1、一定要反复确认个人信息

  2、老师是为考生服务的,有问题可以提

  考完对答案?

  1、考完一科千万不要对答案。考完一科对答案没有任何意义,毕竟走出教室的那一刻,这科的成绩就已经无法改变了。感觉良好可以安心准备下一科,感觉不好的`更要认真准备挽回局面。如果是为了估分准备,走出考场后可以将自己写的答案写下来,等所有科目都考完再对答案。

  2、抓紧时间准备下一科目考一科扔一科,下一科更重要。不要因为前一科影响到下一科的发挥。

中考作文指导10

  1、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2、分叙法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3、详叙法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4、略叙法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5、直接抒情法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中考作文指导11

  技法概述

  清代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即文章的主题,这一表述形象地表明了千古文章意为高的观点。综观20xx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满分作文,因立意而胜出者不在少数。考生如何在立意正确的基础上做到立意深刻、高远,是有法可循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列举如下:

  一、留心生活,由小见大法

  由小见大,是指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所刻画的形象进行取舍、浓缩、强调,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在作文时,我们常常选取的是小角度,叙述的是小事情,描写的是小场景,刻画的是小人物,但这并不决定我们写出的文章立意必然肤浅。善文者,虽然选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能表现出大的思想、意义。中考作文中,考生不妨借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小人物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

  二、善于类推,由此及彼法

  由此及彼,即运用发散思维,由此物联想到彼物。针对此类立意的文章,作者可以通过横向组合的方式展开笔墨,在横向拓宽中表达主旨;也可用板块式行文,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支撑文章的主旨,从而使文章的主旨更为丰厚,更为深刻。

  三、关注热点,由浅入深法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时,考生要聚焦生活热点,揭示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及时代性的社会问题,由浅入深地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象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且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四、展开联想,由实到虚法

  由实到虚,是指从眼前实在的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描述所选对象的.表象,而且要揭示其蕴含的精神实质,即由对现实中某一事物的描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虚拟内容。由实到虚法能使习作的立意更加深远。

  五、追根溯源,由果导因法

  凡事有因,无因不成果,有后果则必有前因。因与果的联系,才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果导因,是指我们由所描述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其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采用此类立意法,往往能使文章主题突出,底蕴深厚。

  真题再现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我们既可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的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一场细雨,一条曲径;一声响亮的喝彩,一回意外的跌倒……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不错过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要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试题解读

  20xx

  年苏州中考作文题“不错过________”,虽是半命题作文,但逆向立意鲜明,与苏州20xx年中考作文题“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颇为相似。既然生活万象纷杂,错过是常态,而题目在价值导向上逆向强调“不错过”,那么其对象一定是有意义的或很重要的。这里细细推敲一下,不难发现,“不错过”有指“不再错过”或“不能错过”的意思,前者可以写成往事追忆,后者可以写成人生宣言。

  明白了题目的基本意思后,要写成此文,需过两关:一是选材关,二是立意关。

  首先,就“选材关”而言,最好不要凌空蹈虚,写成“不错过理想”“不错过青春”“不错过爱”等过于空泛的文章。建议要化虚为实,化情为物。据此梳理一下,“不错过”的对象可以是一次比赛的机会,一场精彩的表演,一次难得的重逢,一次深情的送行,一次对友人冰释前嫌的道歉,一次对亲情精心凝神的体悟,一次日出日落的守候,一次春天里的桃花盛开等等。

  其次,要过“立意关”,就需要在平凡小事中,有所提炼,能升华出不一样的情感和思想来。“错过”与“不错过”既是一个生活的问题,也是一个哲理的问题,都有耐人寻味的情思和意趣。“不错过”似乎更多地包含着主观的对生活与人生的认知和选择。所以如果考生能在叙事的基础上,恰当地抒情议论,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只是用故事本身说话,过于含蓄甚至隐晦,对于考场作文来讲,则是不太可取的。

  综合而言,此次作文题鲜明地体现出了两个特点,即生活化气息浓,选材开放性强。既能让考生容易入手,又能考查他们的生活感悟力和思辨力。

  满分作文

  不错过风景

  周末清晨,窗外笼着一层轻烟。房前的树,沐浴在轻纱般的雾里,静默着,又像在对我诉说着什么。我忍不住走出门去探寻。树下的地上,躺着几片昨晚落下的叶子,黄黄绿绿,有些斑驳。我的思绪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微风吹起的叶子走走停停。

  读过一个故事:

  女孩叶子,聪明伶俐,天真可人。她跟随大人们去报国寺。一路上,她让一只布猴坐得更舒服一些,让布制的心脏也感觉到人怀的温暖;她给虫子一个放心飞行的空

中考作文指导12

  1、赞美颂扬法

  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采用赞美颂扬法首先要对植物的能联想到怎样做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并以此贯穿全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赞美的感情抒发出来,要在描写植物中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人。此外还要注意首尾呼应,突出赞颂。

  2、静态素描法

  动物的外形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动物,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同,例如鸟只有两只脚,但有一对翅膀;鱼没有脚,但不鳞和鳍。静态素描法就是把动物静态时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写出来。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分辨动物各个部位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其次要找出各个部位形状的特点。此外,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这样,可以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幅动物的写生画。

  3、总分结合法

  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动物,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

  4、特征举例法

  采用特征举例法描写动物时,一般先指出动物的某一方面特点,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加以证实。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抓住最能反映动物的这一方面的特点,而且要尽量写具体,使读者觉得可信。

  5、特征说明法

  采用特征说明法描写动物,一般先介绍动物的某一特征,再说明它的作用,或说明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接着采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绍动物的其他特征。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科学性,要有依据,不能采取想当然的方法加以说明。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们要注意多阅读科普读物,了解动物的习性。

中考作文指导13

  毋庸讳言,我们在定时定点的考场上要完成的那篇文章,肯定是与一般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区别的。考场作文自有考场作文的特殊写作要求。这除了有“被写作”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来自于阅卷者一方。我们不妨设想一下高考阅卷场上的情形:

  阅卷者的构成: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阅卷人员构成大体差不多,除了小部分中学一线教师外,大部分为高校的研究生。如果前者面对考卷也许还可能多少有点“恻隐之心”的话,后者是否有此心态就很难说。加上高校写作与中学阶段的写作未必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和太多的一致性,即使阅卷场有严格的统一的阅卷标准,要让那些阅卷者一点不按照自己好恶评判,似乎很难。

  紧张繁重的阅卷任务:凡参加过高考阅卷的人都清楚,那是真的叫做“时间紧任务重”。据有关方面统计,据说高考阅卷场的的作文平均阅卷速度每一份不超过30秒。即使此说有点夸张,根据我多年的阅卷经验,我认为也不太过分。而且,我更相信少于30秒之说。这样一种阅卷速度,何止是“一目十行”!虽然阅卷速度快并不一定就说明阅卷质量差,但是,认定一篇考场作文质量的高低却是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完成,那就说明,短时间内可以显示你的作文质量的某些因素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阅卷者的特定心理:一个考场作文的阅卷者,在进入阅卷状态后,就是让一篇篇大同小异的文字从眼前不停晃过,千百次的单调重复,必将造成阅卷者感觉的极度疲劳。疲劳状态下,必定会失去一定的文字敏感度;如果心态出现恶意烦躁,那后果就更严重了。在大量的文字都是粗劣文字的情况下(事实上正是如此),稍有亮色的文字一定会让阅卷者惊喜;在大量文字都是平庸文字的状态下,明显的破绽定会让人更加反感。当然,书写质量的高低,卷面的整洁度等也必然有意无意成为阅卷者赋分时一个重要的依据。

  还有高考本身的性质是选拔人才的考试,这样的属性也对作文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指导性的影响。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不妨对高考作文的写作提出如下应对策略,我简单归纳其为“七忌”与“七技”。

  一忌题目过“空”过“巧”。比如“……论”“论……”(为了谦虚,又走向反面,“……小议”“略论……”)这样的标题,大而无当,空洞无依。有的题目过于“弄巧”,如图示、标点组合、理科公式、文字游戏、网络语言等。这样的标题很有可能让人生厌,弄巧成拙。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给阅卷者的第一印象,绝对马虎不得。

  应对技巧一:切题而生动,简洁而富于文采,是理想的应对之策。如“父亲的根”(20xx全国卷I)、“梦里花开”(20xx重庆卷)、“放希望一条生路”(20xx上海卷)、“杯中窥人生”(20xx北京卷),这些题目都比较精彩,值得我们借鉴。

  二忌开篇过绕。不少同学写作文,养成了下笔千言,难入正题的坏习惯,洋洋洒洒,不知不觉就是两三百字甚至更多,绕过了千山万水,却迟迟不亮出自己的观点,不与题目或者话题呼应衔接。试想,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开篇就绕这么远,后面还写什么呢尤其是,不但文字绕,还废话连篇,辞不达意,阅卷者久久找不到你文章的主题,就必定厌烦。

  应对技巧二:高考作文最好开门见山,简洁入题。用精炼的文字开头,可以获得先声夺人的效果;简洁入题,是以最快的速度让阅卷者看清你的主题立意,赢得好感。比如:

  “因材施教”这是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思想。成功需要汗水需要付出,但更需要对学习主体客观的分析与了解,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20xx全国卷I。“动物运动会”材料作文。本文的标题“因材施教”。)

  三忌材料陈旧。由于长期养成的一些习惯,加上课外阅读量的缺乏等原因,中学生把爱因斯坦、爱迪生、张海迪这些人都当成了万用神灵了,把中国历史上诸如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名人也当成了百变素材,每写必用。千篇一律本身就是作文之大忌,何况素材未必真的可以万用百变。陈腐而牵强的素材会遭致阅卷者厌恶。

  应对技巧三: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多年来已经过度使用的素材,哪怕它再好。尽量选择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体现时代感,突出关注现实的精神。不刻意追逐社会热点,但是也不应该刻意回避社会热点。当今世界,风云激荡,作为一个中学生,理应胸怀祖国,放眼天下。而且现在的资讯条件也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样的信息。闭门读书和读死书都是要不得的。更不要相信什么“百变作文法”之类的东西。

  四忌模板化作文。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样的情形:由于前几届某些满分作文的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崇之后,就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模仿的风潮。比如早期的篇首“题记”到近年的开篇结尾用排比。这还只是文章局部的模式化,现在整篇文章模式化也很明显,比如那种“万变作文”。让写“月亮”话题的作文,于是从屈原的月亮到陶渊明的月亮,再到李白的月亮苏轼的月亮……;让写“太阳”,的话题,就把前面的“月亮”换成“太阳”。这样的文章我谓之“伪文化散文”,抓住几个古人不松手,篇篇文章都要拉来“折腾”一番。这既是“百变作文法”的直接恶果,也是学生中投机取巧者的必然选择。这样的情形发展到现在,早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新鲜感。相信,只要稍微熟悉高考作文情况的阅卷者都会反感的'。

  应对技巧四:相信作文有范式可循,但是不能机械模仿永无革新。一种写作模式可以演变出多种结构模式,学生要懂得从模式中求变化。所有过去成功的因素终究会变成陈旧的东西,捡别人嚼了的甘蔗渣来吃一定会让人恶心。要懂得,文采也不仅仅只有靠排比句才能体现,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引用、设问,或者别的形式重要的是,坚决摒弃素材和结构模式化的毛病,勇于尝试新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五忌网络流行元素。中学生是网络大军的主要构成部分和忠实的追随群体。各种网络元素便不可避免地被带进了考试作文。比如“偶”(我)、“表”(不要)、“神马都是浮云”等语言,以及网络游戏中的一些术语和新词。严格地说,这是对现代汉语纯洁性的一种破坏。中学教师和中文系的研究生,应该说基本上都是语言正统性和纯洁性的守护者。不认为你那些东西是一种精彩还不可怕,要是遇到一个反感的阅卷者,后果可想而之。

  应对技巧五:即使我们没有理由完全反对网络元素进入考试作文,谁能保证某个阅卷者不显示他个体的好恶即使有人接受甚至喜欢这样的东西,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大胆地说,真正喜欢的肯定不是多数。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网络元素出现在作文中。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过那么多的课文,应该说,大多都算得上典范的文本,即使不说课外阅读借鉴,就是教材的学习资源我们也是取之不尽的。而且,阅卷者是非常欣赏灵活巧妙借用课本素材的作文的,那是一个可能获得加分机会的亮点。

  六忌“标新立异”。标新立异本来未必是一种不好的品质,我这里所说的标新立异,是指故意唱反调,哗众取宠这样的文风。比如宣扬与普世道德相悖的观点,表达颓废变态的思想等。另外,对当前整个社会争议很大意见不一的话题,随便涉及并表达观点。当今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们的思想观点自由度越来越大,但这并不是考场作文可以随意立论信口开河的理由。这不是为了别的,试想,你要是遇到一个与你看法刚好相反的阅卷者,后果如何

  应对技巧六:不反对创新,但是要把握好分寸。在没有绝对把握“说服”阅卷者的情况下,最正确的选择便是“随大流”。与其弄巧成拙得个低分,不如保守一点获个中分。记得多年前,当“三峡工程”正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并出现了分歧的时候,一个资深的教研员就建议高三的老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参与该话题的表态。对此态度,直到现在我都深以为然。

  七忌“满字停笔”和文字过多。不少同学写作文,在800字的标记处,戛然而止。少数同学则文思泉涌,喜欢写超千字的长文。这些写法都是不可取的。800字处戛然而止,多数是为满字数而止,并非是“止其所当止”。即使真的是“止其所当止”,也很容易会给阅卷者留下死凑字数和文思枯索的印象。而文字过多,不但浪费精力耗费宝贵时间,在那样高速度高强度的阅卷氛围里,恐怕乐于卒读者也寥寥,如果再给你个“懒婆娘的裹脚”的评价,你就苦了。

  应对技巧七:绝对不能少于800字;同时,绝对不要“等于”800字。尽量不要超千字。考场作文,字数控制在900左右比较“讨好”。

中考作文指导14

  审题(学会咬文嚼字)

  1、先关注已给定词语。 “SSS的感觉”,“的”字之后“感觉”是关键词,是题眼,这时一种内心感受,是一种个体特有的知觉。

  2、关注填补词语,一般适宜填写名词或形容词。可以是单音节词,亦或双音节词语。

  3、填好词后,把标题作为一个整体,文题选择好了,在起点上你就高人一筹。

  确定半命题的几个原则:

  (1)熟悉。选自己熟悉的,你才能顺利地写下来。

  (2)个性。选自己最强感受的事或人。

  (3)视角。发散思维,确定构思,深入挖掘。

  范例:

  《被爱的感觉》、《被骗的感觉》、《被宠爱的感觉》、《被刺痛的感觉》等

  选材常见问题

  1、选材过大(需化大为小)

  2、缺少细节(需引入描写、抒情、议论)

  3、选材太俗(需立意高、远,“新”不代表没有人写过,而是视角不同)

  4、脱离生活(需从自身出发,触类旁通,引入身边事、熟悉事)

  关注

  1、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入手

  2、适度求新,标新立异(比如:你最先想到素材抛弃不用,启用联想、想象想到的已有材料作为素材。)

  3、发散思维,多角度入手

  (1)宽想。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首先要进行辐射性思维,多角度地联想、想象,并将与话题有关的思想、具体材料大致罗列下来,从而找到源头活水。

  (2)精思。面对罗列的材料要根据中心进行精心选择,多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一篇作文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意多乱文”。

  (3)实写。写“实实在在”的`东西,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把自己亲历之事或耳闻目睹之事用细致的笔墨表达出来。

  思路:

  按主题准备材料——总有一个适合“它”

  友情亲情、理想目标、情趣爱好、道德品质等。

  1、要学会一材多用。

  2、增加细节描写。

  3、增补多个镜头,比如场面描写、环境描写、心理刻画。

  4、知觉效应。比如声音、颜色、变化、类比等。

  范文:较量

  午后的阳光从窗口透进,照在我身上,那种惬意的感觉不由让我暗自感叹这世间竟有让人如此享受的时刻。偶然想起自己已升入初三,即将面对的种种现实,不由让我倒吸一口凉气。想想以前给自己定的目标,如今又有几个实现了呢那次不是因为怕苦怕累懒懒散散造成的换句话说,懒惰,我真的摆脱不了你吗

  心里暗自立下誓言,我这一次一定要战胜懒惰,决不轻言放弃。坐在书桌前,面对着堆积如山的作业,心情顿时压抑的很。埋头扎进这题海中,眼前尽是一个个字母公式,朱自清郭沫若在我跟前摇摇晃晃。不知多久以后,我的手早已有些发酸,脑子正处于一片混沌之态,抬头望向窗外,这初秋时节的午后是天高云淡,在望向那一只只高飞的秋雁,仿佛已随它们南去。此时,我已陶醉在这美景中,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忘记了作业,忘记了刚才的决心,我被这“宜人的美景”所收买了。第一回合,以失败告终。

  慢慢回过神来,除了对自己的抱怨不满就是再次不要其烦的下决心。重新投入到刻苦学习中,再次面对这一道道恼人的题目。我渐渐静下心来,“87.5、x、y”转眼,已经是一个小时过去了,作业也完成了一大半。看看表,3点40分。突然想起这正是

  xxxx节目。我都盼了一周了啊!有回头看看这还未完成的作业,我有些犹豫,“到底去不去看呢我写了这么长时间也该休息一会儿了吧!也不能总学习的对不对休息一下没关系的。”说着,我走向电视机,刚想打开,手停在了空中,“我为什么总是这样呢整天懒懒散散的,什么都做不成,刚才明明说好的这次一定要坚持到底,打败懒散的”这时候,空气仿佛也凝结了,扑扑的心跳声像是在等待我的回应。一边是写作业的手酸疲劳,一边是看电视的悠闲自在;一边是摆脱懒散的首战告捷,另一边是半途而废的惨痛失败。我在这二者之间徘徊,不经意间想到了柳永的《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古人尚且为学习如此勤奋,我面对这小小的诱惑算得了什么呢现在这点苦累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决然回到书桌旁,选择了继续战斗。“懒散,我要离你远远的。”

  再次抬头,已是傍晚时分,我已将“敌人”通通消灭。我想,这一次,懒散,我打败你了。

  伸个懒腰,窗外已是满天红霞,美丽至极。我不由感叹“我与懒散的较量何止今天的这一次时时刻刻,懒散都在我们身边。外界的诱惑,就像午后的阳光,尽管舒适惬意,却强烈的让你睁不开眼睛。可是倘若你抵制这诱惑,得到的不只是傍晚的霞光美景。同样,你战胜了自己,战胜了你的懒散,你的人生将不留遗憾。

中考作文指导15

  初看这个题目,可能大家也会问,对呀,谁是读者?

  读者是阅卷老师,也许你孩子的作文永远只有这么一个读者,之后再无人问津,除非是写得特别好的满分作文或是优秀作文,才可能会在某些书中刊登得以面世。既然这样,即使是作家在写作前,也要仔细研究读者群的心里及数量,否则他的大作如何畅销?他如何挣钱?好吧,我们就仔细地研究中考作文这个特殊的读者吧。

  读者:阅卷老师

  年龄:35-50岁

  性别:男or女

  生活年代:大约70后

  职业:语文老师

  阅读经历:读过太多的作文,尤其是千篇一律的作文

  阅读癖好:抠字眼

  阅读习性:爱惜书面整洁

  看完这些,我想大部分家长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从读者的基本情况看,读者和我们家长的生活年代基本相同,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见证了祖国从贫穷到富强的`历程,心里想的及想听到的、看到的观念也与我们大致相同,那么我们怎么想的呢,大致是要求下一代要励志、感恩、成才、有爱心、有毅力等等等等,这是中考作文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我们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往这方面思考,去迎合读者的心里。有什么办法,人家掌握着咱的生杀大权呢。

  2、从读者的职业及阅读经历来看,这个读者可不简单,他读过的作文何止上千呀!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中考作文要想打动读者的心,仅从第1条上入手得高分那还是远远不够的。那怎么办?8个字:素材新颖、思想共鸣。

  有一篇作文是《目光因你而停留》,我想中考作文:想得高分,你能否让阅卷老师的目光因你的作文而停留?

  3、从读者的阅读癖好和习性来看,不喜欢有错别字、不喜欢作文上画得较乱。我们普通的读者不喜欢可以不买这本书,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个读者若不喜欢可不得了,他可要扣分的。所以,娃儿们还是

  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不修改或少修改。

  这一点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是多写、多读、但一定要字迹工工整。

  我们搞清楚上述这些,就可以有的放矢了,在写作时,你就把阅卷老师当成自己的老年朋友,你在跟他讲故事,诉说自己的感想和情感,并尽己所能打动这个读者。

【中考作文指导】相关文章:

中考作文指导01-16

中考作文指导04-16

【必备】中考作文指导02-19

中考作文指导专题03-14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09-12

中考作文指导技巧07-07

中考英语作文指导07-14

【精】中考作文指导02-20

中考作文指导14篇07-06

中考作文指导(12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