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静静呵护一朵花开
“静静呵护一朵花开”-2013年江苏高考试卷作文评析●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中部 王淦生
【真题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合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真题解析】
1. 命题透视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体式,属于“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一般比较开放、灵活,提供给考生作文的材料绝大多数都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单义”的材料十分鲜见。
一则材料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真可谓见仁见智,难以归一。今年江苏卷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就体现了这一特点。故考生的视角和立意,只要与“材料”所表现的人、事、情、理相关,在“材料”的固有范围之内,都应该被认可。“蝴蝶与探险者”这则材料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美;大与小,互动等等。在此前提下,再重点考查考生的文章究竟写得好不好——即是否做到了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2. 写作导航
写得好的“给材料议论文”,不满足于对材料的“解说”,不用大同小异的几个事例来“例证”某一“含义”;而是做到深入“分析”,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和剖析,做到多问几个“为什么”。须知,“材料”只是“起跑器”,凭借“起跑器”发力之后,就得走自己的路,层层深入或变换视角,努力阐明自己认定的“道理”,而不是“以例代证”。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要力避缺乏论据、泛泛而谈的现象,同样也要改变只会举例、不会说理的局面。
写得好的“给材料记叙文”,要回避与“材料”的形似,追求与“材料”的神似。可以不提及材料、不点击材料,只要与材料的某一含义相通。记叙文考查的重点在于:机智的构思、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的细节描写、清新的文采。考生最好能联系自己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来写,给人以亲近之感。一般说来,写记叙文容易避免公理、常识、大道理的生硬表述,容易写出“个性”,容易赢得阅卷者的青睐。所以好的记叙文更容易获取高分。
3. 素材示范
生活中与这则材料相关的素材可谓俯拾皆是。如以“大与小”为主题,宋玉《风赋》一文中就说过:“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就是说大风原本是从小风发展而来的,后来“风起于青萍之末”便常被用来喻指大影响、大思潮常常是从细微而不易察觉之处源发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过这样一句极富哲理的话:“祸患常积于忽微。”此言中的“忽微”指的就是生活中那些我们看不上眼的小事。再如民间俗语中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则形象地说明了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的道理。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则提出过著名的“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些古今中外的至理名言,无不说明了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举动会给大自然、给我们的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再看我们生活中那些的实例:刘备临终前叮嘱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小恶、小善与大恶、大善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让儿子谨慎地对待细节;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他的那句名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揭示出这“小小”一步在人类航天史上的“巨大”意义;时下引发热议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往往都是从某一个人率先迈出闯红灯的第一步开始……古语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一个“从”字恰恰说明了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不管是善举还是恶行)都可能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潮流。尤其是那些公众人物、为人师表者,做任何一件小事都不可不慎思笃行!
4. 阅卷风向
(1)立意:这篇作文的立意,如果仅仅局限于人与自然,会显得立意单薄,而应将视角投向人与社会;如果单从反面写小错会酿成大错,则显得立意单一,若写小的善行会聚成善的海洋可能更具积极意义;如果都写小与大则容易撞车,写对美的敬畏则可能蹊径独辟……所以,文章立意最好在稳妥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做到既新颖,又深刻,令人眼前一亮。
(2)素材:时下,中学生作文中生搬硬套古人素材、感动中国人物这样的“大路货”素材的情况极为常见。考生选材没有新意,议论泛泛而谈,缺少独特的选点和独到的见解。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读书,多关注媒体,勤于思考,学会分析,注意积累,使你的“素材库”保持一池活水,对材料有自己深刻独到的领会,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且有别于他人。
(3)亮点:越来越多的考生能够关注社会,考试作文涉猎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学生的阅读面越来越广,知识积累较为丰厚,语言更富于文采,文章更显才情;对社会、家庭、人情和大自然有较为深刻的体悟,情感深切真挚,不少文章写得情文并茂,令人读之动容。
(4)书写:网上阅卷对试卷的卷面更加看重,整洁的书写往往更容易令人一见钟情。这也使得绝大多数考生更重视自己的书写,不少的同学书写雅洁,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佳作展示一】
想让你陪我到地老天荒
念你,亿万年的时光,沧海桑田仍不改的胸膛;恋你,孕育万物,春生夏长的生命华章;爱你,春日之雨,夏日之阳,秋日之辉煌,冬日之白雪纷扬。可为何你眼角的泪光,煞灭了我的歌唱?
梦中的你挥舞着美丽的翅膀,飞向你所认为的天堂,然而小小的蜡烛却扑灭了你所有的希望。
你一改沉静从容的作风,撕破了你所认为的我的伪装。一切都是那么刻骨铭心:林立的大厦高楼直指蓝天白云,热浪滚滚的黑烟让人窒息,小河深处竟也藏着污浊的排放管道,每天都有一种动物作告别世界的哀唱,它们的血肉被频频地摆在餐桌之上……
你说停留在表面的歌唱就是伪装,你要撕破它,以便让后人知道,我们的祖先对待你是多么善良;你说许诺友爱却有利益当前的行为不可原谅,你说我欠你的保护,你要一笔一笔要求补偿。于是,我看到了你的愤怒和泪光。
当漫天的黄沙肆虐在最繁华的都市;当海上狂飙移驾最有发展潜力的汪洋;当暴风骤雨淹没了最美丽的故乡……我被你的“反击”搞得头晕脑涨。
于是,我开始回想,回想曾弄舟于附近的河上,回想曾听着蝉鸣数着萤光,回想我曾许下过的地老天荒。
我知道,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能换回一句“没关系”。况且我知道我们的行为已不能用忏悔来丈量。我会努力地让你看到我内心的恻隐在发光,我会努力地让你明白我的每句赞美都不是伪装,正在努力地进行补偿。
你看!明丽的山间有了轻快的小溪流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儿的芬芳,鸟儿们在枝头悠然地歌唱,濒危的小动物的幼崽也有了对生的期望,城市中多了几分绿意,河流下的排污管道正逐渐消亡。
我依旧可以看见你的怀疑与不安,你的愤怒与彷徨。但,请你相信,我不会再让你逃避——我亲爱的大自然,我赖以生存的家乡。
依旧是在梦中,依旧是美丽的翅膀,你朝我飞来,不再躲避,不再退到深处,我坐在你的背上,一起飞向天堂。
宇宙洪荒,生命的画卷无限延长,我想我会携起你的手,一直走到时间的尽头,在这画卷上留下令人钦羡的痕记——人与自然相伴到地老天荒!
【点评】
文章以充满诗意和深情的语言抒写了对大自然惨遭污染和破坏的深深的忏悔,表达了作者努力进行补偿,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难能可贵的是,文章通篇押韵,在情感抒发上,如一首抒情长诗直抒胸臆;而在所涉内容上,有散文包容万物的特点;在观点表达上,又有杂文锋芒毕露的特长。整篇文章,令人追悔,促人反思,又给人希望。
【提升之道】
本文的不足之处有二:一是分段略多,致使结构上稍显松散,激情有余,理性不足;二是作为一篇散文,本文写得空灵而洒脱,但文中一些地方写得过于坐实(如两次写到小河中的“排污管道”),与全文风格不一。如在这两处稍作改进,应该可得满分。
【佳作展示二】
静静呵护一朵花开
安东尼在他的绘本中说:“我们讨厌一朵花时,把她摘下来;喜欢一朵花时,也把她摘下来。”这寥寥数语,竟引人在宁静遐思中悄然顿悟。
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惊扰了那份我们眼中最为珍视的美?
不去打扰的欣赏才是真正出于心底的珍视,不为了嗅一朵花的香而去采撷整朵蓓蕾的芬芳,不为了欣赏蝴蝶美的姿态而去喧扰那一份静谧与安然,这才是真正欣赏者的姿态:安静,不出声,不触碰,伫足于局外,只愿用远远的目光爱抚,甚至只是在心底悄然遐想。
张晓风曾在散文中记载过:路过一位友人家,拜访闲聊之余却瞥见一株静默于房屋一隅的昙花,她默然倔强地抖开一身铁树般浓郁厚重的绿色。问起友人才知道这是一株漂洋过海而来的品种,倔强地遵守着出生地的时差,只肯在白天绽放,无论友人用尽何种方法,她始终不肯再绽开那璞玉般洁白通透的花蕾。张晓风在敬重这株倔强花朵的同时却又深深惋惜她的命运。无论是多少呵护与栽培,多少盛赞她绽放容颜端庄清丽的溢美之词,都无法滋润她那离开初生土壤的倔强根系,都无法使她再绽放最原始最本初的美丽。
让美丽回到她最初的环境中去,去肆意盛开属于她的光彩,别让你的欣赏,影响了她的绽放。
闲暇时读书,最爱川端康成那一句:“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那是怎样一种温柔而虔诚的心态啊。一位老人,借着微熹晨光,披衣而坐,默默于窗扉间凝神细窥睡眠中的花朵,毫不打扰,没有上前采撷,也未用一卷胶片记录花朵浅眠的模样。他愿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来呵护那一方自然的美的盛开,这更是一种尊重,无言,却浸透在凌晨清浅的天光里,提醒我们,自然界中一花一草,一虫一鸟,皆是倔强而美好的生灵,怀着尊重与珍视,去欣赏,去“迁就”她们,才能领略到最自然,最美的感动。
蝴蝶在黑暗中的栖息是静谧的,莫用蜡烛的光去打扰她们。花朵的绽放是自然的、宁静的,莫用照相机的闪光惊扰她们。我多想告诉每一个脚步匆匆的看花人,轻一点,慢一点,远远看着就好,别让你的影子,挡住了哪一片花瓣的阳光。
【点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说理散文。文章既有散文的取材自由、语言优美、表达灵活,又有议论文的凝练、深刻、富于理性。这两方面的结合,使得文章理趣盎然,情文并茂。在素材的选用上,作者可谓信手拈来,又用得恰到好处,充分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积淀。结尾对所供材料的运用点到为止,自然熨帖,毫无生涩之感。这又体现出作者驾驭材料的功夫。
【提升之道】
本文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主题略显狭隘。文章从头到尾所议内容仅仅局限于对自然、对美的呵护。如果在结尾处能宕开一笔,将触角伸向社会,会使内涵更为丰富。
【佳作展示三】
我心中的蝶
小小的蜡烛,让蝴蝶退到山洞深处。可是,同舍的你,你知道吗?你父亲的一举,让我心中的蝶,向爱的深处飞去。
昨日,天气闷热。清晨起身,两脚肆意将被子踢开,背起书包,向教室冲去,丝毫不顾床铺的凌乱与不整。午间回舍,见一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满头大汗站在宿舍门口焦急等待,渴盼的眼神望着走廊尽头,期待着自己孩子熟悉的神情与身影。只见他皮肤黝黑,头发杂乱,穿着件玄色衬衫,裤脚挽着,活像一个渔翁。
“叔叔,您好。您是大伟的父亲吧?”我客气地打了一声招呼,然眼里却有一丝鄙薄和蔑视,打开了宿舍门。
“娃子,你好啊……”
“大伟吃饭去了,要不您先等等?”
“行啊……”他慢步走进宿舍。微风拂过,我闻到了他身上浓浓的汗味。我似乎有些不满。“叔叔,您等等他吧,我先吃饭去了。”我冰冷冷地甩了一句,冲他眉毛一挑,拂袖而去。
饭后,炎炎烈日。明天要高考,风拂天地,更拂动着我烦躁的心。
当我推开宿舍门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定睛一看,自己的床铺被收拾得整整齐齐,连盆中堆放几天的衣服也不翼而飞,挂在了走廊中间。而他,大伟的父亲,仍在卖力地拖地。
“叔叔,您……”我一时语塞,“您……帮我……您……”我眼中一阵酸胀,“太……太谢谢您了!”
“没事,都是孩子。”他冲我憨憨一笑,“都是孩子,都需要照顾。”
我的心如同受到了飞来石的撞击,似花瓣一般散落开来。远离父母,却让我体会到人间的温暖。回忆我鄙薄势利的态度,我深深地低下了头。
随后,我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鲁迅说过:“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然而却有太多太多的人在生活中苟活着,享受奢侈,忘掉了自己最初的样子。难道我的祖辈不也跟他们一样,在底层中挣扎过吗?
“孩子,这儿我买了个西瓜,天儿热,你和大伟两个把它切了。”
“叔叔,我……”我哽咽着。
“还有明天啊,一定要好好考。孩子,身份证、准考证不要忘了……”
“叔叔,我……”我哽咽着。
“还有明天啊,千万别紧张。”
“叔叔,我……”我哽咽着。
傍晚,他瘦小的身影挪出大门,我目送他远去。
小小的蜡烛,让蝴蝶退到山洞深处。可是同舍的你,你知道吗?你父亲的一举,让我心中的蝶向爱的深处飞去。
【点评】
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我”对一位来自农村的家长的情感上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来自于家长所做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帮孩子们整理凌乱的宿舍。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人物的描写特别传神——一是对那位农村家长的外貌和语言的描写,细腻而逼真;再就是“我”对那位农村家长的情感的变化过程也描写得自然合理。整篇文章显然借鉴了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的艺术手法,甚至在作文语言上也多少具有鲁迅含蓄而凝练的风格。
【提升之道】
本文的不足之处有二:一是开头和结尾处对所供材料的引用显得有些生硬,其实,记叙文完全没有必要直接引用所供材料;二是情感的表达上略有些过,比如结尾处“哽咽”一词就略显夸张,最好换一个较为含蓄蕴藉的词,与全文的行文风格保持一致。
【静静呵护一朵花开】相关文章:
等一朵花开的时间作文07-17
一朵花开的时间作文02-20
有一朵花开满记忆作文02-24
静静优秀作文09-13
静静的语录01-11
呵护的作文12-06
想静静的句子02-09
昙花静静开作文06-05
静静的夜作文06-10
静静地作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