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有感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我们仨》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我们仨》有感1
沧海遗珠弹指梦,行云深处远山隔。
——题记
在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中,我读完了杨绛先生所著的《我们仨》的最后一句:“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仿佛深秋的树枝上终于落下了最后一片枯叶,在淡美的秋风中沉寂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便忍不住在心中咀嚼:我,们,仨。多亲切,自然又多紧密的联系,一定是充满了浓情与思念。而杨绛先生的文风也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如午后淡雅怡神却又温热的清茶。在杨先生清浅和暖的笔触下,一幅其乐融融的学者家庭的全家福在我面前缓缓展开。
全书开篇是杨绛先生的一个梦。荒郊野地,苍苍茫茫,她竟与钱老走失了。她大声呼喊钱钟书,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中,发散又沉寂。惶急中忽又惊醒,她便辗转半夜待先生钱钟书醒来,细细描述。钱老只是安慰道: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这便是全书的第一部分,它的题目分明是作者的心语:我们俩都老了。似是无奈叹息。
叹息什么呢?是叹息自己走过的一生,抑或是无奈于自然轮回的规律?在这尘世间,我们总是被如梭似箭的时光牵着行走的,那么多悲欢,那么多离合,终有一天会成为记忆,伴着你的心,纠纠缠缠成一个万里长梦,偶尔梦觉,或泪或笑。同样是凡世中的一分子,杨先生又如何例外?她的不同,在于她将她的梦付诸于纸笔,让自己的梦伴着油墨清香变得更加悠远绵长。
岁月如沙,细细地在两位老人身边流过,似乎无形,却又极富质感,打磨出淡淡的痕迹。我悉心拜读着杨绛先生笔下的一字一句,感受到一种真切的温暖从手中微微发黄的书页中传来。一家人的嬉笑打闹、同甘共苦,从两人远赴英国留学到携幼女回国,从“圆圆头”到钱瑗的成长,我仿佛也置身于这个大家庭中,心随之而动,情随之而牵。
杨先生的'笔调清淡,淡如空气,她笔下的一切情感亦如此。可空气虽淡,却浓浓地满溢周身,离不开,放不下,缠绵而温柔,填满了我的心房。
读文章时,我不住地在想:我若遭遇杨先生所遭遇的这一桩桩一件件,我会如何?失亲之痛,我已是断然承受不了,更何况还有战争、疾病、家人的离别及当时混乱的社会政治。接踵而来的磨难与痛苦,光是读起来就令我感到心悸不已。然而这一切竟在杨先生细腻平和的叙述中逐渐藏匿在了一家人的欢笑声里,我也只得暗自佩服杨先生的超脱与淡然以及那浓厚却有节制的思念。
杨先生像是一位串珍珠的手艺人,将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美丽珍珠连缀成一条熠熠闪光的珍珠项链。她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大梦方觉,只是不知归途何处。
读《我们仨》有感2
几天前,看到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开始翻读他们夫妇的书,近日开始读《我们仨》,说实在的,开篇半真半虚空的感觉,会让人有种隐痛,但又无从说起,读到第三章,一种淡淡的清香和向往让我欲罢不能。
这一家三口的脉脉亲情和链接,是平顺、舒服而又如索扣,扣的紧紧的。在女儿小的时候因为身体或其他原因,她们也没有焦虑,没有担心,可以不去上学,可以"随心所欲",所有情和理都如细流般浸入孩子的心灵,只是在钱媛的草稿中有"我犯混,大受批评",可以看到严父的身影,其他全是和乐的、安静的。
就像是生活在与世无争的桃花源,和美地生活着,杨先生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真正支撑这个家、这三个人的,也许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的默契吧!
可是生活过得如书中的"我们仨",无论是碰到什么都能够和风细雨,能够发自内心的"笑的那么乐"真的是一种至高境界,这也许是我等追之而不及的吧!没有书和智慧的润养,没有百不称心的磨炼,没有坚忍和相守的信念和修养,在历经岁月和历史的.各种时期,怎能有如此韵致淡雅,身轻如燕、云淡风清的润泽之笔。
我也有个"我们仨",我们正相反,我希望儿子能像爸爸,一个严谨、执着、仁爱的小伙儿,一个让人见了就觉得踏实、安全、幸福的人。我们仨,爸爸和儿子有秘密,妈妈和儿子也有秘密,当然妈妈和爸爸的秘密是最多的。有时我们也会偶尔交换一下秘密,交换时却已不知是过了多久的时间,无论是什么都变成了笑话或是可追忆的往事,无论事情是安全的不安全的(爸爸有时会领小伙做些冒险的事),都没有了追究和发火的必要,倒觉得顽皮的可爱,可爱的顽皮。
"我们仨"一个家的支撑是什么呢?也许是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吧:互相支持和成全,尽其所能地参与彼此的生命。当然不能以自我牺牲为代价。这是爸爸提出来的"成全一个人不能以牺牲另一个人为代价"。这位"哲人"总能在我的生命中不经意地亮几盏小灯,让我知道方向和底限。
"我们仨",需要反思的也有很多,有时会把云淡风清的日子过得风风火火,会把不是事的小事当成个大事,会把爱和要求一起使用,会经常争论和反思,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着,闹着。在这淡淡的书香中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相守、相长、相扶。
读《我们仨》有感3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题记
这本书记录了杨绛与其夫钱锺书和其女钱瑗的一起做的一个万里长梦。这个梦由最初的三个人,慢慢的变成了两个人,以至最后杨绛自己一个人,独守着孤独,独自一人怀念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女儿。
在书的末尾杨绛先生写到:"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家,有人的地方才有家,一个家不是一个所谓的房子,而是有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如果没有人,哪算再大的房子,也只是空壳,一个客栈而已,因为随时都可以抛弃不管,不会有不舍,不会有更多的感情,只会苟且的活着,因为少了责任。哪怕家再小,只要有人,就会有爱,因为有责任,家是产生责任的摇篮,才会使人相互依托,才会使再难吃的饭,也会由衷的说好吃;才会当家人去开会,耽误了几天,也要去派出所;才会当团聚时由心的问寒问暖,而不是客套。那才是家。当杨柳又变成嫩绿的长条,又渐渐黄落,驿道上有满地落叶,一颗颗杨柳又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时,人与人散了又聚,只有家是无论怎样都拆不散的,哪怕里面的人离得再远。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因为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珍惜我们能与家人相聚的日子?未来的日子我们永远也无法预料,我们只有守住现在的一点一滴。因为生活就是这样,像我们,现在还小,虽然也会与大人置气,那是因为我们不懂,但随着这我们越来越大,是不是应该懂得越清晰?使我们以后自己回忆起这个万里长梦会更美一些?
人生甚短,每一个历程无非就是这漫长历程中的一小站,在你度过这一小站时,请记住,不要忘了看看叫你周围陪你度过的家人,对他们笑笑,给他们个信号,告诉他们,你在。不要她们一个人思念好多人!深浅不一的印记,付之一笑的回忆。
读《我们仨》有感4
当我们抱怨这世界不公平的时候,静下心来,寻找生活中最真实、最平凡的感动。岁月是把无情刀,带走了所有的一切。站在时光的风口浪尖,只剩下无穷的回忆,无法改变的结局,却依然要坚强的走下去。三个人的时光,一个人的回忆……
一、万里长梦
书的开篇第一部,以杨绛的一个患得患失的梦开始。这也许就是对生命将息的'暗示。虽然钱锺书一味的安慰她,说这只是老人梦,也没有丝毫缓解。梦中,杨绛苦苦寻找钱锺书,可要么走入一连串死胡同,要么在车站等待,凄凄惶惶的等不到人。那一句“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说的是那般让人心痛。杨绛对家的定义很简单,哪里有‘我们仨’,哪里就是她的家。“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如此文艺的写作与优美的辞藻都掩不了杨绛心中的悲伤。女儿没了,丈夫没了,家没了。只剩下了自己,只剩下了曾经的回忆。
二、长梦终了
“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万里长梦……”接上第一部,第二部分杨绛以其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故事就从一个莫名的电话展开。钱锺书被邀去山上开会,而杨绛和她的女儿阿圆都很担心,幸好锺书先生打来一个电话,告诉她们开会地址——古驿道。在一番波折下,杨绛与阿圆终于与锺书先生相见。而如杨绛所说:“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古驿道上相聚的时光是快乐的,所以当阿圆与锺书先生离开后,杨绛是不可能不会悲痛的。这个虽然很长,但过程还算美好的梦终于在这样的结局下,终了。
三、一个人的思念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一句多么平实的话语,然而我却从中读到了杨绛空留一人的心酸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第三部分,杨绛用平实感动的语言回忆了她们从1935年的赴英留学到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这一段漫长的时光。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已经成为杨绛一生中最安全的庇护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世上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与有忧虑。“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碰到困难,他们总是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再难。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有趣。所以,他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
读《我们仨》有感5
“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们的客栈了。”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年迈老人都痛失至亲的无助,我们仨失散了,家人已不在,家不再是家。只是一个暂居的客栈。
这本书,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思念化成如此强大的力量,在现实到梦幻,深入骨髓,又平静如夕,超越寻常的坚毅和勇敢面对,大多数都颓废了时间,虚伪了人生,离思念越来越远,在未知的不安和焦虑中远目极望,寻找失散的梦魇。
1997年和1998年对于杨先生来说是很残忍的时间。一生相知相扶相濡以沫的伴侣,唯一的女儿都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会。“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接过女儿的笔,用心叙述了他们仨这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就是《我们仨》。
通读一遍后我真的无法想象杨先生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完成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他以独特的写法,以感人的文字记叙了坎坷的历程和他们仨相依为命的一生。
他们仨的足迹跨越半个地球。无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始终站在一起,美好的家庭是他们避风的'港湾,自从1998年钱钟书先生逝世后,杨先生从此独伴青灯,她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文字里行间,领我为之动容。
但若你想从内容上看到丝毫悲观的文字,那你要失望了,书中丝毫没有伤痛欲绝的诗句,而是处处洋溢着思念的。他们虽然阴阳相隔,真情却从不被阻断。她通过这部书,用文字想上天的亲人无声的倾诉着对他们的怀念。
家的意义,在她的书中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在孤灯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拿颤动的笔,它一句,伤心欲绝。仿佛远去的人才刚刚远去,垮了的往事就在昨夜。在他挂满泪珠的脸上却带着舒心的微笑,她在想些什么呢?
文章第一段是以老人的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
从第二部分七记叙了他们仨开始分开的情景,说实话,第一遍,我真的没读懂杨先生到底写了什么。她以一种独特的手笔——梦境,幻化了一种飘渺的感觉,钱媛那是还在吗?我揣着这个问题有深读了一遍,似乎还是不大明白,为什么作者梦境中钱媛已经去世,钱先生也已病入膏肓了,事实上钱媛还活着。这是真的梦吗?为什么天天都做这个梦呢?这真是奇怪!这也是我惟一不明白杨先生的地方。
到了第三部分时,已只剩杨先生一个人了,夫女都接连脱离了这个家,连杨先生自己也说,我现在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容:顾望徘徊,能不能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大概这就是她要继女儿之后完成《我们仨》的原因吧,一个人闲暇时间难免会胡思乱想的,而将回忆与读者分享快乐会增添一点,也许痛苦会减一点...
我真的非常羡慕他们这个朴素的家,住着一屋子与世无争的人。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够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共同解决困难。然而这个小小的要求命运却不愿满足他们,“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活下来的人要比去世的人痛苦千倍。可又怎样,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果然就是如此啊!
现在,杨先生将他们曾经共同的岁月重温了一遍,再享受一下亲情存在的感觉。回忆往事,那深藏内心的痛苦又再一次被掀开,我想她应该是含着眼泪完成的吧。特别是写到钱钟书先生在小舟上的生活,那冥冥之中无尽的思念,折磨了我们好久好久。而我似乎跟着作者在他们的驿道上走了一回杨先生的心境,恐怕只有这回“梦境以逐漫漫柴身骨终拼寸寸灰”只以写照。
书中的钱媛是个乖巧聪慧的孩子,更是个孝顺的女儿。她和父亲更胜密友,两人的默契绝对可得100分,“格物致知”更是他们一直赞同的理活。我真的很佩服她对病魔抗战到底的勇气,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敢说敢做的干劲以及对父母的孝顺。与她相比,我真的还差着远呢。就连她去世前不久,还放心不下她妈妈的一日三餐,特地写信教妈妈做简单的菜。事实上,当时的她自己已经进食了,可赞他生命垂危之际还想着妈妈。这份深厚的母女情恐怕现在少有。
她尽管忍受着疾病加治疗的折磨,还想利用自己身尚在床上无所事事的时间,把过去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写下来留为纪念。于是,她拖着微弱的身体开始写《我们仨》。但是不久医院报病危,她便放下了笔,而这本书也只到了个内容清单,就无法再写下去了所以最后只好由母亲杨先生来完成了。
而杨先生的文字也很具有感染力,我随时能“亲身”体验到他们三个的天伦之乐和童心未泯。他们的善良正直以及对生命、家的感情,使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所有的悲欢离合,在作者那里是一种自然在读者那里却经常潸然泪下。书中最后谁:“我清醒地看到我们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罢了,没有丝毫温暖可言。这时候仅剩的一人活下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怀着潸潸的眼泪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无法诉说的爱,无人可说的情。在心里埋藏了很久家的感情绝不会随时间而渐变冲淡。
读《我们仨》有感6
这是关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述,它有个通俗不过的主题——我们仨。
这本书讲述钱钟书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三个人互相守护的感人故事。它好像一抹清风,那么的清新,吹散走噪热,陪伴我的暑假。
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着一个家庭的互爱,不多不少,似他们每句话前加上的“我们仨”成为彼此之间的默契。
故事从梦引入,“在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她着急,她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当她向钱钟书讲起这个梦时,钱钟书只是淡淡地说,老。
是啊,转眼间,他们老,两位一起走大半生的风雨,无论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然于心。
在这样一个学者的`家庭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为这个家庭带来许多的欢笑。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像两位老人的跨龄好友。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却总是相处的愉快,家里始终洋溢着温馨。
好景不长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轻易的失散,抒发“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千古遗憾。杨绛开始对人生价值和意义开始思考,作者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探讨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我们仨最终只剩下一个,哪怕再辉煌,也不可能再和从前一样,但她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却被真切地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掩上书,一种感慨由然而生。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湾,无论你在外面多么的劳累,多么的辛苦,回到家,你会彻底的放松下来。所以,家,需要我们家中的每个人都用心的去经营,让它被爱包围,让它充满温馨、充满温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爱我们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读《我们仨》有感7
关于写作,有人喜欢用华丽的辞藻堆砌,仿佛是为了掩盖贫瘠的思想情感,又或者是展示自己庞大的阅读量。有人喜欢用最平实的语句,去描绘最真挚的情感。因为简简单单才是真,而情到深处自然就浓了。杨绛先生的文字就属于后者。二零零二年出版了这样一本书,它出自一位九十一岁老太太之手,篇幅很短,只有十多万字,内容也很平凡,就是老太太追忆与深爱的丈夫、女儿在一起的日子。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呐喊呼号,只有漫长人生中平凡的片段与点滴。然而就是这样一本看似平淡无奇的书却感人至深。这本书,就是著名作家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说到杨绛,很多人都知道她是著名学者钱锺书的夫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随着电视剧《围城》的播出,许多人都知道了钱锺书。慢慢的,人们也通过钱锺书知道了他的夫人杨绛,也许有人认为,杨绛出名是借了钱锺书的光,其实,杨绛本人也是著名的学者,在现代文学史上也有着突出贡献的。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一九一一年,一九三二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八年留学英、法,回国以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她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一九三二年,二十一岁的杨绛从东吴大学毕业后考入了清华大学文学院,就是在这里,她和钱锺书相识相恋,从而结成了一个令无数读书人羡慕的夫妻志同道合,比翼双飞的学者家庭。一九三五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两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钱瑗,和他们一样,钱瑗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家庭。然而在一九九七年,这个家庭破碎了。不满六十岁的钱瑗因病先于二老去世。一年之后,一九九八年,八十八岁的钱锺书先生也因病逝世。在人生之路上,一个完满的三口之家只剩下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太。四年之后,九十一岁高龄的杨绛推出了回忆录《我们仨》。这本书原本是钱瑗生前准备写的,后来杨绛来写,一半是为了倾诉自己的思念,一半也是为了完成女儿钱瑗的心愿。
这本《我们仨》追忆了杨绛一家三口在漫长的六十三年时间里的风风雨雨和点点滴滴。然而这本书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结构很特殊,它不是平铺直叙地叙述在过去的岁月里,这一家三口所经历的日子和故事,而是有虚有实地分作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杨绛梦到钱锺书不见了的故事,夫妻之间唇齿相依的深厚情感就在这短短的篇幅里催人泪下的.浮现。这也为全书立下了一个“离别”和“思念”的基调。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仍是在讲述一个“万里长梦”延续着上一个梦境,把我们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揉进一个先欢喜后悲伤的生离死别的场景。如果说美好回忆像一碗粥,温暖、治愈,让曲折的旅程无时无刻不被幸福包裹,那么万里长梦就像一壶酒,辛辣、清冽,如梦如幻,一点一滴都在刺痛神经。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里才是写普通回忆录的手法,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一九三五年杨绛钱锺书伉俪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一直到一九九八年钱锺书逝世这六十三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杨绛先生以“我们仨”作为这部书的书名,我想她暗示的是,我们仨已经在这六十多年的岁月的磨折当中成为了杨绛先生生命的大多数,甚至是全部。
我感到令人最感动和印象最深刻的,那就是书中文字流露出来的一家三口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而特别令人羡慕和赞叹的是杨绛和钱锺书的那种心心相印,唇齿相依。这种浓厚的深情真是令人顿起“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感觉。
生活中的传奇很少,不过间或也有,他们俩是其中之一。其实钱锺书和杨绛在大学的时候就认识了,那个时候钱锺书的名气很大,是清华四大才子之一,然而杨绛后来却回忆说“我初识锺书的时候,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一点儿也不‘翩翩’。”尽管初次见面没有交谈,但他们还是一见锺情了。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钱锺书告诉杨绛“我没有订婚”,杨绛回答道“我也没有男朋友”,就这样他们两人恋爱了,钱锺书和杨绛两个人在家世、心灵、才学上的无比契合造就了这一对珠联璧合令许多人羡慕的犹如神仙眷侣一般的夫妻。那么这对夫妻如果其中的一个离开了,另一个会怎么样呢。在书的第一部分,杨绛写出了那种孤单、慌乱和凄凉。文字不长,却是无比的落寞,惆怅和催人泪下,其中饱含的是杨绛对相濡以沫一辈子的丈夫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有人评论《我们仨》说,面对夫逝女亡的静思和追忆,杨绛的文字竟然没有一句悲痛欲绝的词语和撕心裂肺的呐喊,相反,在那些温柔、细腻、朴实的字里行间,读到的是这一家子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赞誉时的低调,面对风雨时的淡然和面对变迁时的相濡以沫,我觉得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
杨绛先生的文字是在近百年的风雨人生中,一点点浸润渗透出来的文字。这一点在书的第三部分表现得最为充分。沦陷在上海的那段时间是他们最为艰苦的一段日子。“日本人分配给市民吃的面粉是黑的,筛去杂质,还是麸皮居半,分配的米,只是粕,中间还杂有白的黄的黑的沙子。黑沙子还容易挑出,黄白沙子杂在粕里,只好用镊子挑拣,听着沿街有卖米的,不论多贵,也得赶紧买”。条件如此恶劣,杨绛的文笔却依然从容,恬淡。这个时候,钱锺书虽然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可是薪水不多,由于大环境的恶化,一家人的生活更是困顿到了极点。然而杨绛的文字中依然没有半点怨天尤人。就在这样的境况下,钱锺书仍然硕果累累,他重要的学术著作《谈艺录》的后半部,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以及著名长篇小说《围城》等重要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那么这些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杨绛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而这些对于家庭的付出,在这段文字里杨绛只写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在小学代课,我写剧本,都是为了柴和米”。
《我们仨》这本书是散文,本来的重点并不在于对人物的刻画,然而在杨绛朴素的妙笔下,“我们仨”的形象却栩栩如生的浮现出来。在作者娓娓道来的文笔下,“我们仨”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都是那么生动,那么可亲可爱,让我不知不觉地融入他们单纯而又温馨的世界,处处洋溢着的人情味和他们那种美好的个性和品格。
杨绛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就像秋天的落叶,冬日的阳光那样,平静而柔和。那种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那种大爱无言,荣辱不惊的情怀也许正是感动我们的精神力量吧。
读《我们仨》有感8
“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在苍苍茫茫中,突然锺书不见了。”一场慌乱的开篇,就这样再现了杨绛的一段岁月。
我仿佛望见了她——这样一个满腹才情的女子,在自己生命的黄昏,握着笔,在案前回忆着应该属于三个人的时光。不知不觉圆圆走了,锺书也离开她了。就剩她一个人,在一场梦的结尾,回味着他们的故事。这梦,便是人生。
在《我们仨》这本回忆录里,杨绛写驿道,写小船,如梦如幻的叙述,其实就是杨绛的回忆。这一辈子,关于锺书、圆圆和她的刻骨铭心。杨绛在自己笔下的古驿道里,不断地分分离离,不断地寻找探寻。她不仅送了圆圆一程又一程,又送了锺书一程又一程。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她看着圆圆离开,又看着锺书搭着小船走远了。就只剩她一个,茫然地站在这驿道上,看落叶与梧桐,看秋花和残红。我似乎望见杨绛久久地伫立,“守望那已经看不见的小船”,最后“变成一片树叶”。最后的`最后,她也如枯叶一般渺小无依了。
三年前的我,经历了一段让我痛得撕心裂肺的时光。我眼睁睁地看着一直强健的爷爷,突然一病不起,最后又化成一堆灰烬长眠于地下。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体会到生与死的残酷。
原来,世界上最无情、最令人无能为力的事,就是死别。那些日子里,我吃不下饭,躺下时枕头也会湿一大片。我后悔没和爷爷再多说几句话,没有多陪陪他,让我错过了与他的最后一面。他可是我最依恋的人呀!
在被悲伤浸染的日子里,我寝食不安,学业也近乎荒废。幸好,这本书让我幡然醒悟。我们要成长,就要学会面对生离死别,悲伤过后继续向前。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一场你无法预料的梦,我们不断地在人生的路上,也就是杨绛说的古驿道上走着,所经历的一切最终都会变成过眼云烟。但你必须尽量让自己不留遗憾,走好眼前的路,因为逝去的那些爱你的人,一定希望你在世上好好生活。
我想,面对挚爱的相继离开,杨绛一定曾痛彻心扉。可是,我相信,她在写《我们仨》时,一定是微笑的,因为她的文字是温暖的。她早已释怀。
杨绛的一生就是这样一场梦。对我来说,既然生离死别是一定的,那就别留遗憾,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一场无憾的梦。
读《我们仨》有感9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杨绛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生下钱瑗,直至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若干年前中学老师就介绍过杨绛先生,向我们推荐她的《我们仨》,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拜读,直到前些天发现舍友也有这本书,又激起我对于杨绛先生的钦慕,将其读完。
透过此书,"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形容杨绛先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在英国与钱钟书留学期间,为了不影响丈夫学习和营造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自己到外面租了一间新房并主动承担多出的房租;在生下钱瑗后,躺在产房的她为了安慰钟书,说房东家的桌布她回去洗,砸坏了的台灯、坏了的门轴她回去修……在留学困难时期,从不抱怨生活的窘迫,积极主动的配合钟书尝试食物新的做法满足口福。她的才华更是不必多言,有着良好的家教,一生酷爱读书。整本书的`构思布局精巧,插入梦境让叙述不再单调,字里行间都深深抓住读者的心弦让人不肯罢手,仿佛在与先生进行心灵上的对话。
殊不知,全天下有多少家庭能有先生家一般和睦幸福,只要他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有无尽的欢乐和打闹。"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想这就是一个家庭的最高境界了吧,短短的三个字是那么的仓促有劲,只要仨人相伴相帮,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的滋润。他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很多人从此书看出先生一家的恩爱和朴素,但我更多的还是伤感和忧愁。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愁。那简单的一句"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感动了多少读者我不知道,最起码我的心理堡垒已经被攻破,这个坚强而善良的女人,把深沉的爱留给丈夫和女儿,然后把无尽的思念留给自己。这一份思念使心都在滴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在她身上发生,本该和她一起分担的丈夫也突然倒下,所有的痛苦不得不让她一人来扛,这样的折磨对于一个身体也不是很好的且要90岁的老人来说太过残忍。
前年的5月25日,杨绛先生也离我们所去,现在天上的三个人已经团聚,既无生离也无死别。贤妻才女走了,但她留下的精神永存在我们心中,仍然值得我们去回味。最后,愿我们每个人在寻寻觅觅、平平淡淡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读《我们仨》有感10
听说过钱钟书与杨绛幸福的学者家庭是不少人梦寐的理想生活。前些天,偶然在家中书柜里看到杨绛写的《我们仨》,便随意的翻阅起来。
书是杨先生在女儿、先生相继去世后写的,并不厚实的一本书,平平淡淡的字句,却承载着为人妻、为人母的深切情思。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种味道的书,看了总觉得一股驱之不散的阴哩,淡淡的幽怨,凄凄的离情。人生最大的悲哀和无奈莫过于死别生离,一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愁断人肠!
书从一个万里长梦讲起,看似无边无际,其实都是现实生活在梦境离的真切反应。尤其是钱老一句:那是属于老人的梦。不禁令我心寒,一个同样的情景的梦莫非亦将横亘在我的暮年?!
两老相濡以沫、相首相助、相聚相失的生活令人心生向往。飘洋过海求学的艰辛,战争中辗转相聚的艰难,以及***运动中的困难也在两人间的生活琐细中化作了轻描淡写。也许人生亦不过如此,无论彼时如何辉煌或困窘,到时候也不过尘归尘、土归土。管你是王侯将相身后仍是一抷黄土罢了!于是佩服杨先生的生活观:不与世求,不与人争,安安静静过日子。
女儿圆圆是父母的乖宝贝。既聪慧又孝顺且贴心,我想养女莫过如此。有了女儿做三,家就完整了,不仅仅是恩爱夫妻,更增加了父慈女孝,其乐融融。过往从小到大的家庭欢欣细事跃于纸端,成为杨先生反复回味的幸福时光。
感人至深处是附录里圆圆和父母的通信,那时候正是三人最艰难的.时光,三人三地,聚少离多,圆圆和父亲都大概知道时日无多,彼此的牵挂不舍可谓字字催泪,就不再细说乐。
匆匆阅毕,无异看了一场人生离合。几许无奈,若干希冀,唯祝愿杨先生身体安好。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写《我们仨》,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读来,更惊觉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致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态。
随梦入境,而先生的梦并非虚幻。三人走散了,温馨的家永远没了。年头和年尾,老先生相继失去两位亲人,这份伤疼是以如何的强劲摧残风烛残年的老人?我从先生文字里懂得:“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由热热闹闹、相扶相持的三个人变成孑然一身,孤单落寞的日子更显往日的欢乐。先生无穷无尽地追忆丈夫和女儿,相思之苦,肝肠寸断。“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自己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一片黄叶,守望生命终极。生命有限,情海无边。先生的坚贞和守护是百年的厚重和境界。痛刻骨铭心,与日剧增,但先生在顽强继续。她夜以继日地与时间赛跑,用她的话说是抓住“回家”之前的分秒。先生的坚强与豁达让我想到胡杨林,千年风范,坚韧不拔。
先生博学强识,知识渊博,声望极高,然让人感叹的是她为了爱情甘愿屈居并付出,用智慧和大爱精心营造着家编织着生活。“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在先生回忆中,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乐天和自信是弥足珍贵。“不要紧”是先生给丈夫的定心丸,弱女子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承担家庭重担,免除后顾之忧,乃钱老先生的福气。更让人敬佩的是,忙碌家务事并没有捆住先生的手脚,影响她的事业,书中写到,读书和工作是她和丈夫最大的爱好。也正如此,先生的魅力如深海珊瑚,底蕴深厚、通灵炫目,神秘瑰丽,女人能将人生演绎如此精彩的莫过于先生。
不管世风如何,也不管身份改变,先生一以贯之地保持低调平实之风,淡薄名利,宁静超然。书中写到,“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老夫妇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却不要办公室,不用秘书,有车也不坐,除非到医院看病。诚实的品格同样跃于纸上:“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如此直白坦率的语言,需要气质和定力来支撑。说实话、干实事,做人起码的要求,却总是难以实现,而先生风雨百年,仍能如此,这便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觉了。
感谢杨绛先生,让我读到这样清新脱俗的文字!感谢先生,告诉我做人做事的真谛即本原、珍惜。反复品味,我亦进入太虚幻境:夕阳正好,浩瀚无边的水面如镜,远远望去,一朵旷世莲花圣洁夺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地绽放、烂漫,任凭风吹雨打,她自岿然不动,唯有清香飘来,沁人肺腑.....
读《我们仨》有感11
这本书是18年读的。也是想了很久终于是翻开了。读书特别少的我似是到了高中才认识到杨绛先生与钱老。不仅仅是很高的文学素养与成就,两人的感情也是无限令人羡慕的,而这种和谐而平等的家庭关系,更是令人所向往的。笔记也是那时候记得,那时候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但还是想原封记录下来。
我想,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
其实不止是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我们只能陈述道理不该干预,就连别人的处事风格我们也不当过于干预。这都是自己的事情,即便关系再好我们也不能去改变别人的决定。曾经的自己也会这么不懂事,觉得和一个人关系很好,当他某些事情做的不够好的时候会与其讲道理,当讲不通的'时候就会很生气然后对其发脾气然后与其争论,后来觉得这样的自己真的很不讲道理。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出处去就不都应该自己来做主嘛,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过于干预呢。
锺书和我不在一处生活的时候,给我写信很勤,还特地为我记下详细的日记,所以,他那边的事我大致都知道。
想起了朱生豪的情书,没有甜言蜜语,尽是琐碎生活,却也写的深入人心,说是其文采好,不如讲大抵最好的感情就是这样。慢慢品,静静藏。
我们一方面愿意她能多留学一年,一方面得忍受离别的滋味。父母总是很矛盾的吧。一面牵挂我们在外不易,一面又愿我们在外多学点东西,走出那方小土地。大概我们的健康幸福快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了吧。
无官一身轻,顾问虽小,也是个官。想起了季老的三辞桂冠。不慕名利,洒脱,超俗。作者:瑾瑄
读《我们仨》有感12
初识杨xx先生,是那段时间微信圈频频转发的百岁感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好洒脱,好骄傲,好自信!怎样的女子一直被世人尊称为先生?怎样的女子经历百年,与世无争,平静如水?我很好奇。
再次结缘,是侄女书桌上的《我们仨》。静静地躺在那,一袭浅咖色外装,上方隐隐透出一家三口的名称,没有其他任何装饰,简单素雅,正如先生其人——朴素亲切。我很喜欢。
翻开目录,“我们俩老了”“我们仨走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将此书分为三个部分,一种淡淡的忧伤从字间缓缓流出。一个不平凡的学者家庭平凡的生活记录,从两个人的相守相助,到三个人的相聚相失,再到一个人的孤独回忆。也许在杨先生看来,并不孤独,而是充实和温馨的回忆,那般从容,娓娓道来,平静诉说。然而,平淡朴实的文字却让我几度揪心,喉头酸涩,怎么也压不住眼泪的涌出。在连续三个深夜的捧书间,我更多的是以一个母亲、一个女人的身份来感受杨先生内心的情感。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从钱钟书先生生病住进医院开始,梦便开始了,并且怎么也梦不完。囫囵初读时,我还疑惑:古驿道是哪?怎么反反复复出现客栈、船?地点的变换让我摸不着头脑。直至老人小孩安睡,整个房子里清静得只有自由的我时,才嚼出这梦幻与现实的代名词。船,钱钟书躺在船中,311号,种种信息表明船就是医院的病床。船缓缓而下,正寓意着钱先生的病每况愈下;而“我”在女儿和丈夫先后生病住院至去世的四年半里不停奔走,家只是偶尔停留且缺乏温度的.客栈;古驿道便是来往于家和两所医院之间的路,是送走至爱的女儿和先生的过程吧?柳树的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花开又花落,不正像丈夫和女儿的生命在数年间慢慢枯萎,不正像杨绛的心情,低落又抱有希望,那份依恋难舍吗?我想象不出对于近九旬的老者来说,这样的境遇是何等的无奈无助无力和残忍凄怆。多难哪!所以,在杨先生的笔下,在“我们仨走散了”中,多次出现劳累的梦、沉重的梦、疲劳的梦、哀痛的梦、精疲力竭的梦……看似虚幻,实则真实得可怕。这虚实之间,亦幻亦真,是否是她不愿接受现实,期待只是一场梦的心里渴求呢?文字没有刻意的遣词凿句,但字字能钻入你的心底,渗透到骨髓,让你体会到无法言喻的切肤之痛。
好在,第三部分能让你逐渐温暖起来。“……我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我又找到了百岁感言里的感觉:好满足,好骄傲,好自信!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一个真实的梦,第二部分是虚实结合,那么第三部分便是真实的再现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点点滴滴:或奇趣,或温馨,或逗乐 ,或平淡,或起伏……如涓涓细流汇成长长的回忆和思念,感受得到杨先生对家的珍视,对家人的深爱。在我看来,最后的幸福回忆只是悲恸后的坚强,孤独的浓缩。然而,杨绛终归是杨绛,那份豁达和宁静,那份用百年经历参透世事万物的境界无人能读懂。
梦里,他们仨,不因散了而散了,三片瓣的花永远盛开在杨先生的心里……
读《我们仨》有感13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题记
花园里有三朵花,最可爱的先谢了,后来是高大的,最后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朵,花开寻香,为我们谱下了人世间最美的爱——《我们仨》。
初识“我们仨”
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
这是一本小小的书,简单的色调,让人觉得这本书好像已经放置多年了,有种怀旧的感觉。书的正面只有简简单单的书名和若隐若现的“Mom Pop 圆O”的字样,背面是四行小字,其中,“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最为醒目。
“我们仨”是三个人的故事,但在杨绛笔下,却不止三个人。因为每个人摇身一变,就可以变成好几个人……
我们仨中的爸爸——钟书,是女儿的“哥们”,还是妈妈和女儿的老师,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要他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我们仨中的妈妈——杨绛,是两个顽童的妈妈,还是爸爸的好学生。她照顾爸爸和阿媛很是辛苦,但闲暇时也不忘读书学习,写了部四幕剧《称心如意》,不料一鸣惊人,她所署的笔名“杨绛”也就此叫开。此后,又创作了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后来完成了译著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
我们仨中的女儿——阿媛,是爸爸妈妈幸福的结晶,她会照顾妈妈,像姐姐;会陪妈妈,像妹妹;会管妈妈,像妈妈,她是全家的开心果!
乱了,全乱了,到底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呢?让我们走近一些去看清他们……
走进“我们仨”
走进我们仨,没有了开始的疑惑,有的只是感动。
杨绛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段:妈妈早晨一遍又一遍的叫我起床,早上出门前一遍又一遍的嘱咐,吃饭时一次又一次的为我夹菜……一家人的相视而笑……正是这些平凡小事,她却可以把他们串在一起,似一串珍珠项链。
她的文字轻声细语,似泉水叮咚。“我们仨”,虽似蜻蜓点水般淡淡的一笔,却又力有千钧……
家是什么?她告诉我:三个人在一起就是家。一家人只要在一起,不管在哪儿都是家,都幸福。随着钟书和阿媛的离去,他们仨失散了,只留下了她一个人思念他们仨。“往事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她只能用梦境再把他们在一起的岁月重温一遍,再和他们聚聚。
是的,他们仨没有分开,他们仨中的每个人都还生长在每个人的心里。
合上书本,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仍旧让人回味:牛津探险、饭馆听人吵架,动物园研究动物……朵朵美丽之花就在不经意间绽放……
真的,现在我觉得每天能徜徉在妈妈温柔的目光中,爸爸温暖的怀抱里是多么多么幸福的事情。要知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
《我们仨》,在这个炎炎夏日,你似一抹清风,多么的清新,吹散燥热,带来别致的温暖,伴随着我度过整个暑假……
读《我们仨》有感14
《我们仨》讲了一个温馨的故事,一家人的互帮互助,一个人对于另外两个人的思念,两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思念,体现出了一家人的互帮互助与亲情的温暖。
在看《我们仨》的时候,真的感觉像一本小说一样,不像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里面有很多的事情都是在我们生活中不曾出现过的,但是其中体现出了一家人的互帮互助,足够体现出就算在人世间经历了世间百态,会到家中,永远都面对的是最温暖的亲情。
当三人中,女儿首先去世的时候,夫妻两人总感觉空落落的,心里也像少了个人似的,这种感觉确实不好受,所以会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其实是思念以前的他们,表明现在她也不是以前的`她了,这也显现出了天下宴席,总有散尽,那时候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所有的情形早已不复,故人早已走远,而现在只剩自己独自一人,这种心情极其落寞,而这本书所能够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珍惜现在所有的亲情,而且还有对于家人一定要有的一种信任,都是在无论在社会上,在学校中寻不来的血浓于水的感情。
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我们的平安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他们也很享受与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当我们离去,他们会思念,会牵挂,会回忆,时而也会被以前的事情逗乐。我们要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在他们离去之后我们也应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读《我们仨》有感15
说起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其实应该算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然后阅读了这本书,当初的自己还是一个学生,因为当时自己心仪的女孩特别喜欢看书,而且对杨绛先生特别的崇拜,在一次聊天的时候,说起杨绛,她滔滔不绝,对于《我们仨》更是非常的喜欢,而自己想着,一个女生,这么喜欢一本书,这本书到底有多好呢?然后自己就买了一本,然后再无聊的选修课看着这本书。
对于这本书,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太多,所以对于这本书当初看的时候模模糊糊,也没有看出哪里比较好,如今自己当了父亲之后,经历了更多之后,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就又更深了一点,全书的前两个部分一直在说梦,第三个部分便是现实,是杨绛先生对一家人的回忆,这种回忆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对至亲至爱的一种回忆,是一种对生活的一种回忆,对杨绛我先生来说,这大概是回忆无穷吧,而这本书也是一位老人记录了自己和丈夫、女儿一起生活的63年间的点滴,相信不同年纪的看到这本书的感受都不一样。
对于这本书,前两部分说梦,第一部分就是梦是钟书离我而去,第二天钟书安慰我,心里也是变得十分的宽慰,于是似乎钟书记着我的话,让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而第二部分在我看来,是最让人受罪的,自己一生最爱的两个人离开人世,一个一个女人,承受的住这样的悲痛吗?这样的一部分只能简要概括,而杨绛先生的感情寄托在说中,只有投入进去,才知道,原来一切离自己这么近又这么远,谁不会经历这样的事情嗯?而杨绛先生将这些记录下来,更是让人佩服,心中的悲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第三部分就是现实,在至亲的两个人离开杨绛先生之后,她一个人孤零零在这个世上,每天看到家里的一件小物品,都会发呆很久,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个概括确实很贴切,虽然我们都称她为先生,但是她始终还是一个女人,丈夫的妻子,女儿的母亲,两个人至亲的都离开了她,她的悲伤没有人替她承受。只留下她一个人在世上。
对于全书最后1997年阿媛去世,1998年钟书去世,我们仨就此走散了,在连续的两年的时间,这么好的三个人就这么走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温馨的家庭最终烟消云散,只留下孤独的她在寻觅归途。
【读《我们仨》有感】相关文章:
读《我们仨》有感03-25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04-02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800字03-19
读《我们仨》有感:且行且珍惜03-25
《我们仨》读后感09-12
【学生习作】《我们仨》读后感04-07
我们仨读后感800字03-26
关于我们仨读后感07-28
杨绛的我们仨读后感06-10
我们仨读后感(15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