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档下载>心得体会>艺术新课标心得

艺术新课标心得

时间:2023-09-20 11:01:06 炜亮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2023年艺术新课标心得(精选17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年艺术新课标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艺术新课标心得(精选17篇)

  艺术新课标心得 1

  阅读了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与实施要求上的进一步完善,体现了国家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新课标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统合成一门大的艺术学科,这样做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也能够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关联,丰富艺术教学的多样性。

  同时,新课标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课程设置要求,例如在小学一二年级课程中要求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设计,让课程与这一学段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合、相适应,循序渐进地为下一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此外,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非常重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动手能力,启发孩子的创新思维,并且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和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艺术新课标心得 2

  《(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完善了学生培养目标,落实“五育”并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从课程类别与科目设置上看艺术课程最大的改革是,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美术课程内容包括了四类艺术实践,涵盖16项学习内容,每一学段均设置5项学习任务,将美术语言(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贯穿其中。5项学习任务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从新课程标准总的来看,是减轻负担,并不是降低要求,新课标的课程和课时设定上做的调整,但是要求上并未降低。留给老师的任务还是相当重的,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教”,还要指导学生明确“为什么学艺术”,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美术教学的全过程。

  艺术新课标心得 3

  5月13日上午,深圳市教科院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第一期《义务教育艺术(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活动。通过此次解读讲座,新课标的修改让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感受:

  一、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二、加强了学段衔接

  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教学,对于它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等等改变让我深有感触。课程还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三、加强课程综合

  课程中加入舞蹈和戏剧,提倡1-7年级趣味唱游、情景表演和小型歌舞剧。加强这种综合与联系,音乐学科标准在欣赏、表现、创造三种艺术实践基础上增加了“联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基于艺术及艺术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艺术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时间、空间、文化和历史等多个维度中。这也让我不得不思考,身为舞蹈教师的我,是否能将以上这些新的内容融入我的音乐课堂,发挥我的专业优势,让学生能更好的感受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改,也让我感受到艺术教育一直在朝着时代前沿在进步,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发展,身为教育的一份子,瞬间感觉身上的责任又更重了一些。

  艺术新课标心得 4

  我认为此次艺术新课标是基于当今社会实际所做出的积极调整,教学需求上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这是基于客观状况当前教学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等问题做出的一系列变革要求。

  课程方案上,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全方位的给课程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使课程制度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课程标准上,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学段链接,这一系列举措是基于美术课程存在的客观问题所做出的优化调整,这是更贴合实践,并加强以人为本的重大举措。

  这里我着重解析一下艺术新课标的设计思路,这是相当贴合中小学生美术课程的设计方案,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关于各年级学生应分阶段进行设计课程的`问题,这是贴合了学生各个时期的发展要求和学习特点所作出的调整,提升了艺术课程美育的针对性和个性化要求。第二是聚焦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多方面,培养全方位人才。同时加强了学科互动,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机联动。第三则是优化了评价机制,使其反馈能力加强,教师可以产生针对性互动,加强多元性。总而言之,新课标提供了美术教育的新蓝图。

  艺术新课标心得 5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担负起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急需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结合实践,将新课标落实到常规教学之中,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优化音乐课堂。

  通过学习,首先我感受到新课标更为重视整体性,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教学内容整合为“艺术课程标准”,在这种整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作为音乐教师必须积极学习和尝试运用多方向的知识技能,来更好的支持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其次,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多元化,“欣赏、表现、创造、联系”四大类涵盖了14向学习内容,将原本静态的.知识、技能、文化、观念等内容,以多种学习任务的方式组合起来,将课程内容和艺术实践、学生生活相联系。

  最后,新课标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能力目标,教师自己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按照新课标的指导下,通过音乐学科的综合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正面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立德树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将课程标准的理念、方法运用的实际教学中,为培养有理想、有信仰、有价值的创新人才尽一份力。

  艺术新课标心得 6

  解读《艺术课程标准》,感受颇深。大多数时间我是对比之前课标来学习的,也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同仁对新课标的认知与解读,见仁见智,但总归是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新课程标准的框架,深入了解支撑他的理念以及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智慧理解并活学活用。

  本次新课标提出要将影视教育及戏剧教育相融合,这更能体现出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常规的教学方法只是唱歌、律动、聆听以及表现,很少让孩子们自己去表演,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要不只是学唱一首歌,要不就是单纯的跳一支舞,但真正的将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戏剧与本单元所学歌曲的思想内容有效结合起来,我们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我们所理解的音乐教育,应从课堂40分钟延展到学生的课外活动、社会活动以及音乐鉴赏能力提升中来,这就需要我们将戏剧教学、影视教学有效的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撑,结合音乐课堂所学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人文背景,创作内涵,从而达到终身热爱音乐的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多元化多方位多手段的开发挖掘好音乐教学资源,全方位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要重视紧密围绕目标展开音乐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以及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多听音乐,多唱歌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经验。在以往的音乐课中我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提倡学科整合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在今后应注重这及方面对学生的培养。

  总之,新发布的艺术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课程的研究方向,让我们知道音乐课堂不光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品质,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自信,以及敢于创新、大胆实践的优秀品质,音乐多元化发展,对我们音乐教师亦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深理解、加强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学习中领悟,做艺术课标的践行者,做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者,做学生音乐涵养提升的引路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艺术新课标心得 7

  通过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对课程的目标、课程的性质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舞蹈作为艺术的一部分,下面谈谈我从艺术课标中对舞蹈课标的一些新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首先重视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准备的在好在精彩,学生不感兴趣,那也是一堂失败的课,备课得备学生。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如何把我们的教学内容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前提下融入教学设计里面,从而达到我们的课程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大都采用ppt、做游戏、模仿动作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标学习中,当中提到了感知和体验能力,瞬时茅舍顿开。什么是感知和体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形状、色彩、声音、动作、情节等要素敏锐感受力,以及为获得这种感受力而具有的好奇心和不断获得新发现和新体验的探索能力。这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在是像传统的教学中一味的你教我学的模式,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探索,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关注学科的'综合性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艺术课程采用综合性艺术教育理念,舞蹈做为艺术的一种,更是注重学生的综合性。是学生在丰富的艺术和人文情境中快乐的学习,强调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更加丰富,在愉悦身心学习的同时获得综合发展。

  艺术新课标心得 8

  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4类艺术实践和以前的课程标准有了很大的区别。1-2年级学生学习内容增加了改进生活用品,参与造型游戏活动。3-5年级学生课程融入跨学科学习内容。6-7年级增加了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创编校园微电影的内容。2022版新课标在学生的学习中更加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技能思维的'培养,也是对美术教师能力进行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行,不断学习,让我们与学生共同进步。

  艺术新课标心得 9

  通过研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我今后的美术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转变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新课标中指出要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每个学习阶段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育人的重要性;关注知识的内在关联,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有创新意识,艺术教学需与时俱进;建立奖励机制,注重多角度、多样性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创造,增强学生学习艺术的自信心。我相信,有了新课标的指引,我们的艺术教育会越来越稳扎稳打,越走越远!

  艺术新课标心得 10

  新课标的总目标让艺术课程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大众,这让孩子们在提升审美感知力的时候不再敬畏的接受机械的知识,而是扎根于祖国的土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承载了中华千年历史的艺术尤其是独树一帜的美术。怎样引导学生在历史长河中在一幅幅作品,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中,去感知,体悟,增强文化自信。怎样结合现在社会中涌现出来的优秀的表达民族自信的艺术作品,例如:舞绘《千里江山图》等都给了我们艺术课程更多丰富的素材。在民族自信的同时对于不同的民族、国家的艺术文化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

  分段学习为学生的艺术学习之路每一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目标,为学生每个年龄段打造了符合其特点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探究、体验、领会,在各种艺术实践中去感受艺术的魅力。也为个阶段的艺术教师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艺术新课标心得 11

  从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下文称为旧课标)到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下文称为新课标)的印发,本文尝试窥得一些“具体改变”的线索。

  一、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科横向连接,学段纵向连接

  相比旧课标而言,新课标加强学科横向连接,以音乐和美术为主线,多学科融合为辅线,在学习任务群中培养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宽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加强学段纵向连接,新课标的学段划分更符合学生的基础,加强学段之间的连接,尤其在第四学段选修课程中,与高中模块课程产生了一定的连接关系,增强了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二、新课标更好的搭建学科持续理解的支架

  (一)从艺术实践来看,新课标有更清晰的美术模块划分。以欣赏.评述为例,将身边的美术、中国美术赏析、世界美术赏析、中外美术简史四类学习内容结合。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也为教师合理运用教材资源指明了方向。

  (二)从学习内容来看,新课标以学习内容也就是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注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方式的养成,将学生持续理解的主线对应于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以下图为例,橙色部分的学习内容将对应欣赏.评述,从任务群的方式出发,学生从第一学段欣赏身边的美,第二学段感受中外美术的'魅力,第三学段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第四学段概览中外美术史。学生从第一学段养成审美感知的思维习惯,并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的美术课堂中,在驱动性任务中引导对美术的感知能力的持续理解,这样的持续理解恰是艺术核心素养的必备要求。

  三、新课标更详细的任务要求,为教师落地实施提供了建议。

  相比旧课标的目标、学习活动建议、评价要点而言,新课标将学习任务分为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视点集中于“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向”。内容要求详尽的阐述了每一个学习任务的侧重点,对于教师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提供了建议;学业要求则为教师评价要点给予了参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会偏离课标,而是以教学设计实际落地课标。

  艺术新课标心得 12

  今年的4月21号,教育部印发了202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标准将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实施,同时也将影射未来十年的教育升学考试。在今年的新课标中,艺术课占总课时比例9%-11%,与旧课标的占比保持一致,但它的地位和丰富性却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2011年制定印发,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重视青少年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关注艺术与其他学科、生活、社会、科技等的关联性,加强跨学科教学,重视青少年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主要变化包括:

  一、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内容结构。课程结构将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更多艺术课程内容。

  三、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新课标整体规划不同阶段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

  四、增强指导性。新课标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围绕核心素养和开展项目式、问题式、主题式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五、加强学段衔接。新课标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美术教育设置了不同的课程目标,强调教学应符合青少年接受能力的设计思路,体现了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间接性。

  那么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面对新课标教学的核心素养、跨学科融合、任务驱动、大概念引领、学业质量标准这些特征,我们应当提升我们的美术素养、跨学科素养、美术知识技能等等,不断学习,摸索出经验,逐渐去适应新课标下美术教学的要求。

  艺术新课标心得 13

  近日,认真研读了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有三点感悟分享如下:

  一、从美术到艺术

  我觉得此次新课标最大的变化就是由原来的“美术”单科课程标准变成了包含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课程标准。

  我认为,这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叠加,而是多种学科的综合性、迁移性的构建趋势。对全体师生都提出了要求,首先要求学生需要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求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有学科融合意识,注重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知识迁移与运用和引导学生开展问题驱动式项目学习,从而达到美育目的。

  二、从四美理念到家国情怀

  2022版课程标准提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这就提醒了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们,艺术教育不单单是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以“美”感化学生的思想,以“美”滋润学生的心田,以“美”筑国家未来之根本。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情怀的、爱国、爱民的中国人。

  三、从分段衔接到优化评价

  2022版课程标准要求,艺术课程设置要遵循艺术学习规律,体现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连续性的特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分段设置,第一阶段(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体现从幼儿园综合活动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与衔接;第二阶段(3~7年级)以音乐和美术为主,有机融入姊妹艺术,为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奠定基础;第三阶段(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相衔接。

  新课标还要求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评价,并按照5个学科各学段具体要求,分别设定具有可测性、可评性的学业质量标准,并且不设水平等级,只规定学生在每个学段学习结束之后应达到的'合格标准。

  无论是遵循学生艺术学习规律,重视阶段性、连续性发展,还是落实学业评价,都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艺术学习的发展关注,掌握1、2项艺术特长的落实,评价的合理与公平。这也对艺术工作者提出了要求,需要关注学生整体、持续发展,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实操性训练,做好学生成长记录等。

  总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奋斗在一线教育阵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愿作学生艺术的领路人,心灵的交流者,成长路上的同路人。

  艺术新课标心得 14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原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主要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两个方向八个方面发生了变化。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转型。借此缘由,我通过对比学习新旧两版课标(2011年版和2022年版),认为新课标在美术学科上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核心素养内涵的“新”。新课标提出的艺术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与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不同之处在于将“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合并,变成了“审美感知”,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回归到人本身,帮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提升审美情趣。

  二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新”。将以往的按学习领域的划分方式转变成按艺术实践进行划分,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美术语言始终贯穿其中。从课程内容设置的顺序可以看出,每一学段均以注重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欣赏·评述”为起点,到以强调发展学生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的“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再到加强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之间联系的“综合·探索”。内容设定层层递进,加强了学科间相互关联,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三是,教学实施的“新”。由以往按四大学习领域划分的单一的、独立的.授课方式,转变为整体的、系统的授课方式,强调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嵌入其中,通过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技能,提升综合能力。

  虽然这里是以新课标体现在美术学科上的“新”为主要说明,但从该版课程标准名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可以看出,美术学科已经与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融为一体,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学习理论或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将自己视野扩宽,树立整体意识,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内的纵向衔接,更要注重知识间的横向配合。坚持以素养为导向,重视将知识内化、实践和运用的教学,加强对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培育。

  李怡

  艺术新课标心得 15

  20XX年4月21日,新修订的《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正式发布。课程标准是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推进。那么,它带来哪些变化呢

  1、解决“三维目标”16年以来相互割裂的问题。

  例如,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4类艺术实践,涵盖16项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整体结构图更系统,更具有全面性。

  2、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和国际视野。

  由以往的学科本位取向转到育人本质取向。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教育取向是全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方向。

  3、带来美术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每一学段详实阐述具体学习任务,包含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教师和学生更具有任务的明确性,自然带来教与学的变革。

  4、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化、具体化;

  新美术课程标准解决知识技能如何转化为育人导向、功能的科学化教学设计,将目标落实在具体的课堂环节。

  5、落实“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根本要求。

  美术学习的成果并非仅仅是看到学生的'美术作业,更重要的评价指标是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内化于心的内在素养提升,具体反馈点在增添了学业质量的阐述。

  《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阅读,我还停留在认知的舒服区,它的精华,需要我静下心来去梳理、去思考、去实践。我们会用开阔的人生视野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美育课程。

  艺术新课标心得 16

  相较于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首先在课程性质方面,保留了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新增了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其中旧版课标中的视觉性、愉悦性特点被涵括于新课标的审美性和情感性特点之中。情感对学习而言十分重要。学习是基于情感、动机、认知的动力性交互作用的影响而产生的。教师应当高度地协调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达成感的作用机制。从中不难发现,新课标的课程性质相较于旧版课标,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对于我们的艺术课程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也有了变化。课程内容更加多元化,要求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强化育人导向。重视艺术体验和突出课程综合。新课标的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都开始聚焦于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运用多学科知识融合,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新课标下,教师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大概念,设置真实任务问题情景,形成单元化教学,驱动学生的长期的深度的思考和研究。

  艺术新课标心得 17

  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点解决了“艺术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它指向的是素养养成的过程而非结果,所以新课标与现行的美育思想、理念高度契合。新课标中论述了美术学科的地位和性质:“美术学科是艺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育和发展学生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可见美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一、一致性

  课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四个艺术实践-二十个任务”。即美术学科课程的框架设置,始终保持着一致性。(胡知凡,2022)首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确定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将原来的“图像识读”融入到“审美感知”,体现了核心素养更加综合和浓缩;其次艺术课程的课程总目标融入了核心素养,美术学科的学段目标又以艺术课程总目标为依据,每个学段的学习任务群又通过任务落实核心素养,体现了层层递进和螺旋上升的'趋势;最后四个艺术实践(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也与美术学科的学段目标相关联。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化

  学业质量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与总目标相关联,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可测、可评的方面,也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表现。学业质量清晰明了的规定学生学习之后将“知道什么”(事实)“理解什么”(概念、内涵)“做到什么”(实践)“学会思维方法”并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独特性

  在逐渐重视学科融合和跨学科的教学实践上,美术学科要以美术学科的独特性引领教学活动,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结合。由此教师的美术技能作为最根本的、最核心的能力,需要好好掌握,才能贯通和发展别的。

【艺术新课标心得】相关文章:

艺术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4篇)10-24

艺术课程新课标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09-03

新课标培训心得12-04

新课标研修心得03-10

科学新课标心得01-05

语文新课标心得01-06

新课标解读心得12-09

语文新课标心得01-12

新课标初中物理心得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