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档下载>心得体会>教研工作心得

教研工作心得

时间:2022-08-04 08:27:1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研工作心得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研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研工作心得

  教研工作心得 篇1

  为了让老师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务处周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数学组全体成员一起进行了“骨干教师引领课”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听课,二是评课。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听了两位老师讲了同一节课:线段、直线、射线。这种同课异构的形式让我们所有数学组的成员都获益匪浅。接下来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改变观念,上让学生喜欢的课

  听完松涛老师和胡雷两位骨干老师的课,我觉得他们的课上的各有特色,很值得我学习。松涛老师注重耐心对学生的引导,有问题就要解决,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胡雷老师的课课堂节奏把握很好,课堂效率高,在课堂组织方面很值得我学习。

  听完两节课之后我觉得两位老师讲的课虽然都有小瑕疵,但是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切实运用“一学二导三练”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自学,尤其是松涛老师,提问次数,广度都让在场的老师啧啧称赞,但是我总觉得新式课堂好像缺点什么,后来评课时,周主任的一番话才让我明白,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确实是“换汤不换药”,虽然听完觉得很难受,但确实一针见血。

  之前在刚接数学课时我就问其他老师,我这节课应该怎么上,需要用课件吗?老师们给我的回答是咱数学课一般不用课件,主要是学生的练习;在我上完正比例函数之后,我觉得如果我是学生我会觉得好枯燥啊,有老师跟我说,咱数学本来就枯燥,没办法。听了周主任的话之后,我就在想,这就是问题所在,老师们的固有思想,数学本就枯燥,却没有想过到底应该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因为我也同时带地理课,在地理课上温南老师不止一次的给我指出,地理课堂要高效,主要是让学生有兴趣,课堂上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老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他们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在我们数学课上,老师们一直不放心学生们能自己解决问题,温南老师说,你相信学生有多少能力,学生就有多少能力,我们的数学课堂确实需要老师们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探索数学的乐趣。只有转变“数学本来就枯燥”的观念,我们才能上好学生喜欢的课。

  (二)落实日常,是提高成绩的保障

  不管你的课堂讲的多有效率,对于数学来说,不练习一切都是空谈,这就要求老师们注重日常的落实,踏实的做好每一步:

  1、 课前,充分整合资源备好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老师们要充分利用我们手头的资源,包括我们的纸质的教师参考用书,教辅等,还要有选择性的整合网络资源,为我所用。在查阅和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们就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本班学生情况,进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方式。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费时间,费精力,需要教师真正静下心来去查阅、整合,这是我们老师们所缺乏的。

  2、 多思考,上好每一节课。

  上课是最关键的一步,在上课时,教师重点关注的'是课堂组织。这是把自己所准备的课高效率的呈献给学生的保障。要让学生在你的带领下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组织形式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不是简单的习题堆积。

  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课堂组织要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一少部分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很好的把握课堂节奏。

  3、 作业落实到位,尽量做到日日清

  数学课堂时间毕竟是有效的,而我们数学的学习离开练习是不行的,而且作业是老师对学生课堂内容是否掌握的检验,而七八年级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必须有老师的督促,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学生个别情况,实施日日清,让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4、 勤反思,让教学更上一层楼

  要想上好一节课真的不容易,短短的45分钟,需要老师课下十倍甚至百倍的付出,而不管我们课前如何准备,准备的再充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主动性的“人”,不可能做到完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勤反思,总结一节课的优缺点,这样才能越来越完美。

  要想真正的教好数学,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改变现有观念,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把课堂教给学生,上让学生喜欢的课!

  教研工作心得 篇2

  我是一名幼教老师,时光飞逝。我做幼师已经几年多了!最后一年,我学到了很多。老师的工作琐碎而渺小,但却非常有益。

  班主任的工作不大,但很重要。事情虽然不多,却复杂琐碎;这很难,但也很有趣。这学期我担任二班班主任,对于这两个月上任的班主任来说有点难。刚开学的时候有点不舒服。每天,我总是忙忙碌碌,不知所措。但是现在我已经适应了。其实只要我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合理安排时间,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在这里,我就说说这学期以来的一些工作经验:

  第一,常规管理往往讲求,体现阶级特征。

  我们班的孩子刚进幼儿园和中班。我明显感觉孩子小,太活泼,有些孩子声音大,活动多。但这是中产阶级的孩子。看起来聪明、活泼、活跃,以便继续下去。

  良好的常规,保证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我和配班梁老师下定决心。在常规管理中,把一些比较调皮、行动比较自由的孩子,我把他们放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坐,便于老师随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一些理解潜力强,但就是控制不住自我行为的孩子,我们个性留意他,对他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及时表扬他,使他不再影响到他人。在对待全班的所有幼儿时,我一般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幼儿的用心性也就大大提高了,被表扬的感觉就找到了。

  二、爱心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首要条件是1:拥有良好的心态;2: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只要对这项工作具有用心的热情,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其次,对待孩子要有关心、爱心、耐心、细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是做一个好班主任的前提,我们要像对自我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爱护他、教育他、培养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觉老师像他的家人、像他的妈妈,一样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让每一位家长也能够放心地把孩子送到我班里来

  三、家园联系

  认真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工作,我们是运用电话采访和当面的沟通。家长对老师的.工作配合了、支持了,班主任的工作做起来也就容易了、简单了。于是我们经常透过丰富多彩的家园联系栏向幼儿家长介绍幼儿园活动的新动态,明确自我该怎样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另外,我透过校讯通及时地把每周的教学资料发送给家长们,让家长及时了解我们的动态。此外,我认真填写幼儿手册,对每个幼儿在园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再平凡的工作都会做得大放光彩!期望我以后的工作能做的更好,做到家长对我放心,做到园领导对我有信心。加油!

  教研工作心得 篇3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本人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及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本人对新课程的学习、探讨、交流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本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与各位教师对教学的探索与交流得到加强,也得到深化。具体表现如下:

  一、利用网络教研,利于提高个人教学技能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不是给予学生现有的`答案和结果,而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独自发现问题,如何指导学生去探索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去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本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作为工具,学习和消化别人的教学技能,对自己的教学总结与及时反馈,吸取别人的长处,从而不断提高本人的教学技能。

  二、利用网络教研,便于深入研究问题

  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较复杂的难题,或一些自己觉得矛盾的题,在自己不能解决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学习和探讨,如通过网络就显得十分的便利。同时也便于深入研究问题。

  三、利用网络教研,利于网络资源共享,互相学习

  利用网络的优点是资源共享,建立个人博客是利用这一优点的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交流。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交到了新朋友。

  四、本人存在的不足

  1、个人建立的博客,不够完善。

  2、交流太少。

  教研工作心得 篇4

  初春,乍暖还寒,县语文教研员培训会如期而至。非常珍视这次学习机会,3月9日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研员培训会,大家相聚一堂,研讨交流,倍感不易。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学习的内容与形式都很丰富。有精彩的课堂呈现,有县教研室领导的精彩讲座指导,有乡镇优秀教研员的经验介绍,也有教研员们的分组交流。一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从各位同行身上,我深受启发,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收获了新理论。县教研室王守山主任,还有敬爱的县语文专家朱建淑老师的讲话,是我今后工作前瞻性的指导。从他们的讲话中使我更清楚的明白了教研员的角色,教研员是新课程理念的传递者,承担着对一线教师的培训任务。虽然面对崭新的课改理念,使我们和一线教师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教研员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态度、理解程度,却将直接影响着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的执行力度。此外,我们还肩负着教学评价、考试命题等重要任务,对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两位领导的讲话给了我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也让我明白了做为一名教研员平时从事较简单的工作是不够的。我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机会,向同行们学习一些好的经验,努力加强自己的教研能力。同时,向书本和专家学习理论,在自己的工作中尝试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思考、总结,试着把成果以论文、随笔、反思、案例等形式体现出来。不断地去发现,去积累,去研究,在教研中反思,在总结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在积淀中成长,在坚持中磨练,在反思中创新,在研究中奋进。

  其次,收获了新思想,打开了我的工作思路。培训会上,大庄的高孔艳、大王庄的袁其军两位教研员的的典型发言、县一小陈爱国主任的《阅读考级有效实施专题介绍》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些教研工作的新思路实实在在为教研员们起到了一个示范引领的作用,同时也为我指出了工作的新方向,教给了我开展工作的一些新方法、新手段,开阔了我的工作思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去学习、去摸索,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尽量往成功上走,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再次,收获了新方法,有效地指导我的日常工作。培训会上教研员们分组交流讨论了《如何指导学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话题,交流的气氛融洽。与同行的交流中,我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新方法、新模式。这期间我掌握了许多细节化的方法,有一些适合我的工作开展的,打算好好整理一下,在工作中开始实施。

  另外,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我在工作中取长补短。这份宝贵的经验来自于培训期间遇到的所有人。我找到了自己最迫切应该加强的地方,那就是应抓住工作的本质,而不是流于形式。

  总之,此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去思考作为教研员的角色定位。作为教研员要在不断学习中更新观念,创新学科教研工作思路,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前的意识,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在教育教学指导工作中,营造民主的氛围,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为实施素质教育尽职尽责。

  教研工作心得 篇5

  为期五天的海南省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培训学习结束了。

  在短暂的五天时间里,我聆听了省外专家们的学术报告,参加了学员间热烈的讨论,倾听了省内专家、同行的心声,相互沟通思想,交流经验。这让我收获了理论,打开了工作思路,开拓了视野,使我获益匪浅,感触颇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担任教研员一职,屈指一算已有一载有余,但每次开展工作总是觉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想想这也许和自己的业务水平有关吧。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们有幸聆听了省内外专家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老师的《教研创新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为我们教研员找到了角色定位,他深入浅出,摆事实、举案例为我们为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李家栋老师在《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研员》的.讲座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触动,开启了心灵之门。

  1、故事启发。开讲伊始和结尾的两则故事,故事虽小,但寓意深远,他为我们揭示了,教研员要像《人生如水》中的水那样具有柔韧性,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能适应环境,善于改变环境。要像《谷仓里的金表》里那小男孩那样坚定执着,满怀信心,摒弃浮躁,排除杂念,静下心来,才能听到“嘀嗒”的金表声,才会找到教研硕果这块无价“金表”。

  2、理论支持。李老师对教研员的另一种诠释是: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所谓老师也就是“师傅”,要成为“师傅”首先要“功夫”超群,技压群雄,能独挡一面;其次是德高望重,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所以作为一名教研员来说想成为老师中的老师,就要做到:

  1、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增加威信度;

  2、重视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防止自己职业倦怠;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总结教育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总结、反思、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服务于老师;

  5、创造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与创造性能力。

  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成为“师傅”,成为一名优秀的“师傅”。否则,就如陆云老师所说:“我拿什么来征服你,我的老师?”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莫彬老师所做的专题辅导讲座《关于校本教研的思考与实践》,为我们校本教研工作起到了一个示范引领的作用,同时教给了我们开展工作一些新方法、新手段。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邓文珍老师针对本土教研进行总结,概括了二十年来成功开展的教研活动,开阔了我的工作思路,帮助我今后更好地工作实践。

  教研工作心得 篇6

  一、扎实学习,实行教育理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教给学生一瓢水,教师首先应该是一条长流常新的小溪。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我们在深入学习研究新课标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学习培训,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教研工作计划。通过扎实有效地学习,教师不仅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而且通过读书,教师的心静了,能发现教育的快乐、发现自我价值了。我们学习的效果也体现在教育局举办的教师考试中,我们学校教师全部过关,并且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创新常规,营造和谐氛围

  1、集体备课“高效”

  为了能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我们非常注重集体备课。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做到有内容、有中心发言人。同一学年教师共同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共同研讨教学策略。大家一起学习、研究、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2、课堂模式“奇效”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把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发展人、创造人的活动,才是教育的本质和精髓。为此,我们采用了“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按照“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这四个教学环节安排我们的授课流程。

  教研工作心得 篇7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学校的教育要发展,教科研必须先行,教科研与学校的教改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研工作心得 篇8

  以校为本,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研专业人员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学校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离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显著的效果。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计划方案,并由专人负责,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和管理监督。

  1.我校本期的校本教研采取教师自主学习,课题研究,集中探讨,教学反思,教学论坛,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2.加强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校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在学习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即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课改实验区的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结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课后反思进行经验交流,通过校本教研解决教学疑难困惑,使学习、应用、反思、交流提高融为一体。

  3.重视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校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录。

  (1)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记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

  (3)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4)记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来看,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法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5)记教学再设计,每节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将反思列入教师考评。

  4.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本学期,我校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多渠道进行教师培训。我校曾多次请进修校辅导员来我校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业务理论培训。充分利用校本教研进行课堂教学培训,新课改经验交流等,学校为各科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拓宽任课教师的知识面。

  5.强化校本教研管理。

  我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校本教研考评办法,建立开展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常规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本学期,我校加强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重质量,重过程,讲实效,不搞形式。领导组的成员分工明确,校长负责全校的管理工作,教导主任负责组织领导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等。对平时积累的材料和研修的足迹,进行及时归档,健全档案管理。

  对于每周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都要进行记录,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认真做好每次教研记录,教导处工作人员加强对人员的点名,保证按时出勤,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对出勤情况都有详细记录,对听课记录及时检查,对评课表述课表及时整理,使校本教研工作不断改进,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展。

  6.齐抓共管,成绩显著。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收获,校本研训成绩斐然:申丽萍执教的品德与社会课《通讯的种类与发展》在区小三科课堂教学团体对抗赛中荣获一等奖;牛慧鹏老师执教的科学课在小三科课堂教学团体对抗赛中荣获一等奖;胡俊芳老师执教的英语课在小三科课堂教学团体对抗赛中荣获二等奖;同时,申丽萍执教的品德与社会课《爱护交通设施》在市小三科课堂教学团体对抗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要继承上学年校本教研中的成功做法,汲取成功经验,不断改进。使集体备课经常化,校本教研制度化,网络教研常规化。在备课上,采用同科集体办公,集体备课的方法,每一节都要集体研究,把教学中的困惑解决在集体备课中,把教学中疑难问题以表格的形式拿到教研组去研究,通过研究,制订出解决问题办法和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我们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研工作心得 篇9

  11月2日二七区教研工作室组织了一次关于“绘本讲读”的培训讲座,作为新老师的我有幸能够参加并且聆听了周杏坤副教授的讲座。通过这次学习,不管是在我的认知,还是在我以后的教学方面都有很多的启发,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周老师首先针对绘本的读和讲之间的区别进行了讲解,把读与讲的重点及要求都做了重要的阐明比如:讲突出的是讲者的特征,读是忠诚于传递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意图。就这一点都已经让我对绘本有新的看法。起初我对绘本认识就是认为它就是一本图画书,老师呢就是个传递讲故事的人。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自己在以后的绘本教学中该是什么样的身份,该注意什么样的语气和情绪。

  讲座要是光理论学习不免让人觉得有点空泛,有点难以理解。周老师想的很周到,不仅有理论知识,还针对几个绘本的例子,让我们更清晰直观的知道绘本该怎么看,怎么教。

  在老师举得几个例子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蚂蚁和西瓜》这个绘本。在老师具体讲绘本之前,问r了一下在场的老师们,觉得这个绘本的主题是什么?老师们普遍认为讲的是团结协作这一方面。然后我们跟着周老师的讲解开始重新学习这个绘本,在老师的提醒下,我们看到了最早出现的四个蚂蚁中间有个戴帽子的蚂蚁,而且这只蚂蚁像电视剧主角一样贯穿整个的绘本。在蚂蚁面对大西瓜的时候,不仅仅表现的只有协作,也有的蚂蚁在偷懒,有的蚂蚁在贪吃,有的蚂蚁在认真的指挥。在绘本中蚂蚁群整个的表现好像反映出了同一件事情,不同阶层,不同心态的不同态度,所以团结协作只不过是这个绘本的一个主题。起初在我看来就是一群蚂蚁和西瓜的故事,没有深入的去观察细节,没有细致的体会绘本的中心和主题。让我知道了绘本不仅仅是图画书,每本绘本里都有一个长长的故事需要老师引领幼儿去发现、学习。

  在讲过实例之后,周老师又在具体读绘本方面给了老师们一些建议:首先语速不要快,要留给听的人观察画面的时间。其次可以适当的提问,适当的对原文字进行加工。最后在反复的语言上要忠于原文,不要随意变化。

  通过这次绘本讲读的培训,不仅让我对绘本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知道了该怎么读和讲绘本。也让我发现了一个新的教育领域,让我知道原来小小的绘本里藏着这么多的知识和故事。所以真的很感谢周老师给我上了这么精彩的一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激起了我对绘本的好奇,也让我迫不及待的想好好研读一下这个原先被我忽视的美丽世界。

  教研工作心得 篇10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把教师队伍的建设确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我校的教师队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教师的学历有所提高,但实际素质偏低。

  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我校教师的学历有了较快提高,但实际素质偏低。目前我校有教师人,其中本科学历人,专科人,中师人,尽管大家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需进行调整培训以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师年龄结构老化。

  学校在岗的名教职工中,50岁以上教师人,占教师总数的%,40岁以上教师人,占教师总数的%,30—40岁的中年教师人,占%,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占%。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较为突出。

  3、课改意识较强,苦于在黑暗中摸索。

  我校教师教学观念有很大转变,有一定课改意识。但教师教研能力相对薄弱。“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虽然大家在积极探讨,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但目前只是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困惑。

  二、教师队伍现状的反思及对策措施

  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我校本学期以做好校本教研工作为重要突破点,在局小学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以局小学教研室20xx-20xx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坚持以“实”字为突破口,以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在原来的基础上反思、改进、深入,切实提高了“教学研一体”的水平和实效,努力开创了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我校的十二字目标“体内涵、高服务、把质量、争一流”而努力。

  (一)继续实施校本研修规划

  本学期我校重点推进“行动教育”。确立校本教研的突破点——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校本教研,使教师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行为跃进的全过程反思,同时学校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充分体现了“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相结合。

  (二)拓宽校本教研方式

  我校校本教研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心,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行动教育”为模式,带着问题教研,围绕问题讨论,立足于解决现存的问题。

  (三)构建校本教研模式

  我校校本教研的立足点是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着眼点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入点是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升点是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高上。因此,我校校本教研采用了接受性学习教研,指导参与性学习教研和探究性学习教研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校本教研模式。下面把主要工作简述如下:

  1、扎实进行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学习和新教材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校继续围绕新教材执教工作采用集体培训、小组学习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了“新课标”、和“新教材”等内容的多次培训工作。教师们通过观看视频、文本材料等的学习对新教材有了深刻的了解,使教师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引路人,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技能,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继续组织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A、听讲座,加强理论提升

  本学期,我校分别组织观看了魏书生、吴宗宪、李烈等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聆听教学专家的理论报告,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B、看录像课例,体会教材、理论、实践有效结合

  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分组观看了教师用书中的录像光盘,要求教师认真观看录像及课后专家的评析内容,通过读教材、看录像课、听专家评课和组内教师交流学习体会的学习过程使全体教师对“教材、理论、实践教学”三者如何有效结合有了更直观的的理解和提升。

  C、校领导进行教学专题讲座,用理论引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我校教师在教学观、理论知识、技巧等方面虽有了很大提高但经过听课、查作业等调查我们仍发现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部分教师感觉课堂教学无法定位,不知如何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是老套套,以讲解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重结论,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启发不够,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现代化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作文批改不规范等等。结合这些实际问题我校习校长、李副校长等高度重视纷纷进行理论引领先后进行了“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五课”活动与教师专业成长”、“备好一堂课”、“说好一堂课”、“如何评课”、“如何写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的最佳呈现,需要教师读活教材”等专题讲座为教师解疑答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开展读好书活动,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

  为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课程改革新动态,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我校结合教研室提供的书单结合本校实际向教师推荐了教师必读好书,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坚持阅读、吸收,保证每学期读1—2本教育教学论著,并作适量的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点滴感悟、体验与思想火花,实践中的“个案”剖析与思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位“学习型教师”。

  4、“两课”教研活动,促教师共同发展。

  我校直面课堂教学实践,非常重视同伴互助,关注教师的层次和差异发展,为教师的互动合作交流搭建平台,让教师在尊重中交流,在虚心中接纳,在碰撞中领悟,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互动合作中共同发展,开展了从“组内一堂课”、“同上一堂课”系列活动

  我们经过实践,通过开展一人上课,众人研讨(组内一堂课)、多人上课,博采众长(同上一堂课)的系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组内一堂课

  组内一堂课,即以教研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教研组成员的群体智慧,人人参与、共同探讨,分工合作。通过定教材、共同备课、定教案、定上课人癣不断试教、不断反思、不断修改等一系列过程,各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推出一堂堂高水平、高质量的专题研讨课,并在课后再进行评议、集体反思,写出课例反思等形式,总结课堂教学活动方式设计运用的成败,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同上一堂课

  同上一堂课是在组内一堂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从而博采众长。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指定同一内容教材,发挥教研组成员个人教学风格,独自钻研教材进行个人特色备课,然后进行集中展示,组内成员带着目标,带着问题互听,(如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三维目标是怎样定位的?在课堂中又是如何落实的?效果怎样?不同的教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理解的?如何在课堂中解决的?不同的教师对教学中的相同环节是怎样处理的?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等等),并进行组内交流集体反思,由于教师上的是同一内容,更加便于分析研讨,最后写出课例反思,总结课堂教学活动方式设计运用的成败,以此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同时我们在观摩后的研讨中,还尽量将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对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上,引导教师分析不同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的不同的影响,挖掘其中的教育教学价值。我们通过研讨,引发教师各种观念的碰撞,让教师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在研讨中,我们还利用归纳、分析等方法,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讨论中,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示范研究课,使我校本学期校本教研工作得以总结提升。

  我校为使本学期教研成果得以更好的交流和提高,20xx年12月8日—11日组织,刘桂香、佟怿、关丽华、刘冬艳、许晨静五名教师上了五节别开生面的示范研究课,在本次活动中,五位教师都花费了很多心血,作了精心的准备,贯彻了新的课改理念,体现了教研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关丽华老师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所教学科的特点,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实验器材,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老师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关老师的课在重、难点把握的较准确,处理的比较到位;教学设计很有特色。佟怿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整节课,佟老师以“壮”字为主线,积极引导学生在品读、感情读中揭示课文大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研读、品味,感悟,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她的独特教学设计充分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刘桂香老师更是结合我校五年级学生英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本学期将“复习”、“检测”、作业布置三个环节大胆的设计成“分层教学”,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证实了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大大加强了全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掌握情况呈快速提高优势。在刘老师执教的“Lesson28WhereIsIt?”时五二班全体学生乐学的学习热情极为高涨,教学效果十分明显。总之在此次活动中,五位教师都能将自己的教研成果充分体现出来,都能够比较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按时达成教学目标,整个课堂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三、提供保障措施

  1、落实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建立了"教研领导小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管理体系,对校本教研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建立“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校本教研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畅通渠道,责任到人。

  组织机构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

  主要职能决策、规划→组织、协调→落实、研究

  在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校长(分管副校长)是校本教研的决策者和带头人;学校教务处履行校本教研和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职能,履行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的组织、协调、服务等管理职能;教研组组织教师以学科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研究讨论活动。

  (2)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管理体系,发挥整体功能,保证对校本教研工作实施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

  具体而言:

  第一级教研——学校层面的教研。是由校长(分管副校长)牵头,教务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教研组长积极配合,全体或大部分教师参与,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活动。

  第二级教研——学科层面的教研。是在教务处的管理和指导下,由各学科的教研组长牵头,全体学科教师参与,以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活动。

  第三级教研——备课组层面的教研。是在教研组长的指导下,由各年级的学科备课组长牵头,备课组全体教师参与,以解决同一备课组教师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活动。

  (3)、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为做好我校校本教研保驾护航。

  为了使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得到充分保障,我校建立了学校领导听课、兼课、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制度;教师反思、交流制度等等并坚持使各项制度落实在实处。

  如:

  坚持学习制度。我校采取集中(学校培训)与分散(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对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共享。

  坚持教研制度。我校将周一下午4:30-5:30定为校本培训时间,将周二、周三下午4:30-5:30定为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时间。教研组长主持教研,校长、主任或参与研究或进行检查效果,长年坚持常态化。

  坚持听、兼课制度,校长、副校长、主任坚持听课,校长每学期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不少于60节,教师间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校长、主任听后评课,交换意见已形成制度。

  2、倡导“三清”,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三清”即:堂堂清、课课清、单元清。

  本学期我校在上学期常规教学考查的基础上,在方式方法上将作出逐步改进。(1)、关于常规考查时间:由定期通知向不定期不通知转变。

  (2)、关于常规考查内容:我校常规教学检查的有备课、听课、作业批改等。※备课、上课的改进:备课要规范,上课见分晓

  通过一年多的备课模式化管理,我校教师的备课已初具成效:课时量足、过程齐全、重难点突出。本学期我们将考查的重点向课堂教学转移,从上课中见分晓!采取教学调研的形式来诊断课堂,主要看上课的常规纪律、课堂准备、课堂效果等方面,方式上有的采用随堂听课的形式,有的采用平时观察了解的形式。

  ※作业批改的改进:批改规范准确,书写认真仔细、规范漂亮。

  本学期我校作业批改从老师层面看批改规范准确,能把学生的错误都批出来,各班根据自班特色用一定的标注符号对作业差异进行评定,尤其加重了对作业字体规范性、艺术性的要求,一学期下来,学生作业书写认真、规范漂亮很多。

  ※听课的改进:在外出听课、教研组听课、合作伙伴互相听课中学习。

  外出听课由于一些活动对于参与人员的特殊要求和不同课程之间举办活动的不均衡等多种情况,肯定会出现一部分老师一学期无外出的情况,所以本学期我校从学校的教研课入手,多关注一周工作安排的教研课时间,教师互听节数明显增多。

  3、认真落实日常教学复习、测试。

  (1)单元测试:本学期我校继续抓好日常学科教学质量,及时复习,及时测试,及时反馈!除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外,我校校分别于10月和12月组织了2次月验收,并进行了单元检测质量分析。

  (2)单元复习自我整理:我校在备课中将提出新的要求希望每位教师在每个单元教学后对知识点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全面整理一单元的复习内容,并在上面醒目地注明“自我整理”几个字,并将此项要求与日常考核挂钩。

  (3)、做好每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开学后,学校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对上学期的教学质量进行分析,重点是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11月底我校又结合期中考试情况和实际教学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大限度地对教师教学起到改进作用。期末我们将组织教师撰写出有一定份量和水平的专题总结、做好期末复习工作等,争取成绩再居全区的前列。

  以上是我们在校本教研中的一点做法,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领导多多指正。

  教研工作心得 篇11

  教研专题目标第一

  以“儿童为本”,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的第一目标,同时也是指导我们教研活动的第一目标。通过教研活动将这一目标渗透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因此,在我园连续三个学期开展了“幼儿自发性游戏研究”,至始至终将这一目标贯穿。在从开始进行“师生共同建构计划”到上学期的区级立项课题的《自发性游戏中教师的评价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每个阶段目标明确。我们通过制定策略、观摩实施、讨论研究、修改策略、二次观摩……,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方法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同时,我们非常注重阶段小结。比如,在期终观摩后的阶段小结中,集中出“1、游戏中如何引导幼儿替代物2、游戏中新生成的主题如何深化这样两个方面表现问题比较突出,大家都觉得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就将这两个问题作为了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经过几个阶段的研究,教师从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到师生共同制定计划、游戏中如何进行观察,以及教师的评价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等等,一切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以幼儿的发展为目标,从而提高了教师对幼儿自发性游戏的组织。本学期,我们除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外,将教研重点转向以新〈纲要〉精神和园的发展目标为指导的园本课程研究的实验。我们将从改革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内容这几方面真正使”以儿童为本“的第一目标落到实处。

  教研科研为一体

  这些年来,我们在逐步探索如何改变以前存在的科研和教研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为教研科研为一体这个问题,真正使教科研能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因此,我园在园长的带领下将这两个学期的市区立项课题和教研重点相结合。区级课题《自发性游戏中教师的评价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结合了自发性游戏的教研重点和我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进行研究,市级立项课题《家长对幼儿园信任的研究》第二阶段暨对策阶段的研究也是通过各年级组专题研究完成。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每位教师的科研能力。在教科研工作开展中,我们的园长指导园科研课题小组制定计划,再由各年级组的课题小组成员指导具体实施。大家在实施的过程中做得有声有色。如各年级制定观察所需记录量表、对幼儿进行跟踪记录、记录情况分析等,这些工作都由我们的教研组长同时又是科研小组成员组织本组成员商量完成,这样使每个教师都真正投入到科研中,大家边学边做,边做边记,都觉得收获很大。那么,这时园长的作用就是从侧面进行引导,帮助各组调整思路。没有了园长的大包大揽,大家的手脚放开了,思路灵活了,这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充分挖掘潜力,取得的效果。我们的园长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有想法、敢创新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鼓励她们,同时将科研能力作为我园高级教师聘用重要条件,定期举行论文评比,选拔出一批出色的成果向上推荐。

  集体备课“解惑”之处

  我们在教研目标确立中,将集体备课定位为“解惑”之处。如去年上第一学期学期集体备课的重点是:如何分析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园长在检查《教师工作手册》时发现有部分教师教材分析不够到位,重点、难点这一栏不是有一项空着、就是抓得不够准确,同时在听取教研组长和教师的意见时,大家也觉得不太能找准,而大家都觉得在教学中抓住重点难点很重要,因此,我们将重点难点的分析作为教研组每周集体备课的重点,由教研组长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来指导,大家共同进行探讨研究,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全园教师这一问题上整体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象这样的这样的教研活动,是切实解决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疑难。再如去年第二学期的个案研究中各年级组对于如何寻找典型案例以及重点对个案的立案原因进行了研究,特别就是如何对特殊儿童的行为进行心理分析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园长邀请了浙江师范大学幼儿师范学院的章红教授为用案例分析法浅显易懂地就儿童的问题行为从心理学、儿童观、教育观各个角度进行分析,使大家从理论到实践有了实实在在了解。同时各教研组对自己的研究进行详细的分析记录,并在大组上进行了各组研究的交流,可以看出各组的研究成果是显著的,通过研究,教师对如何选择“个案”的这个问题基本解决。这个学期,我们将继续进行研究,将根据我园心理保育特色从对策研究这一方面进行“个案”研究。教师们说:以前有些问题搞不清楚又不好意思问,现在在集体备课中人人都有问题,人人都是老师。

  当然,以上所说的是我园教研活动的点点滴滴工作,又是在教研工作中踏踏实实完成的工作,其他还有许多日常工作、新教师培养等也都列入在我园的教研工作中。在园长的带领下,我园在的“团队精神”感召下,在认真负责,敢于创新的教研组长的配合下,各项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

  教研工作心得 篇12

  一、关于识字:

  学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鼓励孩子以生活为课堂,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是一条轻松的识字之路。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一年级教研组努力营造这样的自主识字氛围家庭,自主识字的温馨小屋;学校,自主识字的快乐园地;社会,自主识字的广阔海洋。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

  1、校园环境识字。我们的校园有宣传标语、校训、学生规范、黑板报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识字教学的学习资源。发掘这些识字的资源巩固识字的同时,可以拓展识字量。例如:在下课时,可以让孩子看看我们的文化墙,说说哪些字我们会认识了,不会认的,互相交流,然后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读给大家听,在潜移默化中巩固拓展了识字。为此,我们还让每位同学办了识字抄报,并贴在墙上,学生利用下课的时间去欣赏这些有趣的手抄报,不知不觉就认识了很多字,避免了一般识字的枯燥感。再比如:全班同学的名字也是一个识字的资源,我让每位同学制作了自己的名字卡片,并贴在自己的座位上,下课让学生认名字,然后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老师的小助手去发作业本,孩子很快就认识了班上大部分同学的名字,不知不觉中,竟把许多生僻字也认识了。

  2、超市识字。超市是个非常有利的识字场所。孩子对超市中的零食和玩具都是钟爱有加。因此,我经常在和家长的沟通中,请家长利用逛超市的`时机,教孩子认识食品和玩具包装上的名称,孩子边逛边买边识字,不知不觉又增加了识字量。我还让孩子收集食品用品包装上漂亮的名称和商标,让孩子剪剪、贴贴、记记,然后到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带上收集的商标和大家交流,比比谁收集的最多,做的最好,认的字最多,孩子在动手的快乐中识字量又有了提升。

  3、动画故事识字。孩子最爱看动画片了。孩子对动画片的名字、主人公的名字及相关内容,如数家珍,我利用这一契机,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动画片有关的字,孩子兴趣高涨。班里的张译心小朋友家长一直反映孩子不太爱阅读,识字困难,但是对动画片非常有兴趣,我就建议家长在给孩子放动画片的时候,把音量调低,这样孩子为看明白动画内容,不得不去看动画片下面的字幕,长此以往,在观赏动画片的同时,不知不觉认识了很多字,娱乐和识字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引导孩子课余阅读感兴趣的拼音读物,是更重要的识字途径。我们班经常开展“故事大王”这类的竞赛来检验孩子的识字阅读的能力及表达能力。4、逛街识字。大街上更是天然的识字教材,有标语、广告、商店店名、汽车站牌等,都可以加以利用。我请家长在带孩子逛街、坐车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认身边的汉字。一日点滴汇之江洋。

  生活处处皆语文,让生活成为我们的识字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享受识字的乐趣。

  二、关于写字

  写字前,老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我们还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先一笔一划的示范,然后让孩子观察好怎么写,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且要适时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每一笔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先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不观察就写,写错就擦的坏毛病。

  我们还注意教学生在写字时的起笔时要轻,稍微顿一下,运笔时要舒展,收笔时也要顿一下。注意基本笔画要写好:汉字的构成是由横、竖、撇、捺等一些基本笔画组成的,练好这些基本笔画很重要,要让孩子形象记忆:“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等等。

  三、关于儿童诗:

  让语文走进生活,让课文不再陌生

  为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容易理解,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多以简单明了的语句为主,无论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课文中的语句,一般都设计的短小精悍、富有童趣,在课文中尤其以儿童诗的语句特点最为鲜明。

  首先儿童诗具有丰富的情感,从儿童的心灵出发,清晰地呈现出儿童生活中的点滴。其次,儿童诗又具有丰富的想象,以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儿童诗的语言天真纯粹,语句押韵有节奏,儿童读起来琅琅上口。

  本学期,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在每次教学儿童诗的时候,有意识的让学生仿照课文,大胆想象,编写类似的儿童诗。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四季》一课,在处理完生字和朗读后,我又出示了两幅具有鲜明特点的春季、秋季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并试着仿照课文的格式,用看到的景物来编写儿童诗。

  课文的原文是这样的: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学生的作品:

  树牙嫩嫩,他对小草说:“我是春天。”柳枝弯弯,他对花朵说:“我是夏天。”黄叶片片,他对大地说:“我是秋天。”雪花飘飘,他对房屋说:“我是冬天。”

  迎春花黄黄,他对大树说:“我是春天。”知了吱吱,他对小鸟说:“我是夏天。”果实累累,他对庄稼说:“我是秋天。”衣服厚厚,他对身体说:“我是冬天。”花儿朵朵,它对小草说:我是春天,蝴蝶飞舞,它对柳枝说:我是夏天,苹果圆圆,它对大树说:我是秋天,雪花飘飘,它对小朋友的手套说:我是冬天。

  小鸟吱吱,它对小米说:我是春天,雷电弯弯,它对乌云说:我是夏天,落叶飘飘,它对帽子说:我是秋天,手套暖暖,它对小朋友说:我是冬天。

  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不但理解了叠词的形式和作用,对四季的特点也理解更加透彻。在此基础上,有的孩子还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从其他方面编写类似形式的儿童诗。

  枫叶黄黄,它对秋风说:我想回家。天空蓝蓝,它对云彩说:我要五彩妆。小河哗哗,它对石子说:我要回大海。小狗汪汪,它对主人说:我要吃骨头。小猫喵喵,它对主人说:我要吃老鼠。

  学生的思维是开阔的,他们还没有对写作生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所以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创作,让学生大胆的写出他们看到的世界,写出他们心里的话。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们写的是否现实,是否押韵,句子是否对仗,要给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鼓励他们去创作,让学生对创作产生兴趣,乐于去看、去想、去写。做语文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走进生活,让课文不再陌生。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识字、写字、儿童诗技能的形成,关键在于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我们将以上学期为起点,继续探索低年级的教改之路。

  教研工作心得 篇13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里,我们教师总是用尽心思地讲解,也要求学生认真地听讲,可每一次语文测试后,都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所以一张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的简单与否,决定了测试结果质量的好坏。望着试卷上的红叉叉,无不令我们语文老师头疼,心急;无不使我们的学生烦恼,恐惧,从而造成了“阅读难,难阅读”的局面。

  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摆脱“阅读难,难阅读”的困扰呢?通过近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受到了一些启示,并总结如下:

  一、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1、课前预习课文,初知文章大意。

  做好课前预习是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上课前,语文教师可适当地布置预习提示,让学生通过认真预习,知道课文大概讲了什么内容,能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对于不理解的,一定要求利用语文工具书来解决,或者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与同桌或小组讨论。还要求学生能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多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2、启发学生读中感悟,关注学生的读书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一篇文章多读,读熟,我们也就理解,明白了它的内容。阅读教学时,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我们要多训练学生“眼到心到”的默读,因为默读只能用眼睛看,并要求做到边读边思考,而且还要有比较快的.速度。所以学生读文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把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读通,读懂。读完课文后,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大意。在教学时应多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读后感悟,不同的看法,大胆地说出来。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积累,情感体验不同,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悟,多说,多交流自己的个人感悟。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通过读说练来与语文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深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也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3、课后分小组辅导,巩固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果单靠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利用课后时间,布置一些同步阅读习题,把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为一小组,让他们一起阅读短文,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说出自己的看法。要求每一位学生读完一篇短文后都说说读懂了什么,然后再由优秀的学生来总结内容,因为学生的语言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更易于被学生听懂。这样,优秀的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其他学生的思维也由此被熏陶,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解答题。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学生的阅读量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可现实上,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读书是枯燥无味的,对读书提不起什么兴趣。所以我们语文老师除了平时有意识地纠正这些错误的思想外,还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第一,同步推荐书籍。

  在语文教学时,当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同类的或同作者的作品。例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结合课文中的“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一句话和课后的资料袋,推荐学生读《城南旧事》。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读《城南旧事》的一小片段,让学生感受小英子和她的好朋友妞儿的不同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利用《回顾﹒拓展》中的“课外书屋”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成本的书,在读书中积累语言,在读书中体会情感。

  第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小学生是很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的,因此,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例如:开展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猜谜语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的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如在教学《晏子使楚》,可布置学生自己找伙伴,自导自演课本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还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研工作心得】相关文章:

教研工作心得14篇08-04

教研组长工作心得03-02

校本教研心得02-12

教研活动参加心得09-21

校本教研培训心得12-18

小学数学教研心得12-23

组织教研培训心得03-19

教研活动心得01-04

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