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数学教育心得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学数学教育心得5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数学教育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数学教育心得1
一次数学课上,我留了几道数学题,其中有一道是找规律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做得相当差,有些学习不错的同学也没有做出来。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问题做了全面调查,发现有些同学遇到此类问题觉得束手无策,有的同学静下心来能解较易发现规律的题目,但在考试中一旦紧张有时会觉得发懵。因此,有的同学向我提出,解这类题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其实,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他们想知道这类问题中所隐藏的某种秘密。但我不想就这么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开始上课了,一组同学首先提问,其他组同学不甘示弱,绞尽脑汁,相互争论着,最终解答出来,他们脸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悦。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虽然我是有备而来,但还是故弄玄虚,作出努力探索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其实我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入手,为什么这样想。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问题,并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他们此时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准确点儿应该说是非常得意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帮助老师了。
接下来,我来个顺水推舟,让同学观察数字规律题与图形规律题,得到的规律式有什么特点,很快他们得出了结论:有的是一次函数关系,有的是二次函数关系。这个结论非常准确,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此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们,给了他们最真切的鼓励:你们真了不起!之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判断这个规律式是一次函数关系呢?带着这一问题,同学们又积极探索起来。从几道一次函数规律式问题中找到了真确答案:当因变量的差除以相应自变量是常数时,就是一次函数关系。那么,其他情况一般就是二次函数关系了。带着同学自己得出的结论,我们展开了应用大练兵活动,通过一番实战,有些对结论持有怀疑态度的学生也打消了疑虑。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中学数学教育心得2
创新教育是指更新观念,把创新素质的养成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内容上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贯穿于素质教育实施和每一个学生个体成长的全过程。可见,创新教育是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路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和情感密不可分,教师本身的情感现状,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课堂上出现某种心理气氛,当一位有威信的、受到学生尊敬和喜爱的教师走进课堂时,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反之,学生的心理就会蒙上一层阴影,情绪就相当低落。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中规中矩的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机械化学习,久而久之对数学就丧失了兴趣和信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主动性的心理特征,就是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真正的“课堂气氛活跃”是指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而不是表面热闹。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恰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例如:在讲“平行线的判定”时,可以提问:“如果有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如何作出判断?”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看起来不相交的直线,让学生作出判断,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的判断为平行线,教师再提出疑问:“能肯定地说这两条直线是不相交的直线吗?我们现在看到的部分是不相交的,但能肯定在远处也不相交吗?”这一问便使学生陷入思考,学生会对自己先前的判断产生动摇,看到了单凭定义去进行判断是困难的,由此激发思维的积性自觉去探索判断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三、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大部分学生因看不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而失去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日常生活、生产的点点滴滴,构建基本的数学关系,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解决数学问题其实,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课本中的知识来解决,关键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中学数学教育心得3
传统的数学教学历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发生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这不利于进行素质教育。我认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数学知识的传授是数学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也许比知识更为重要。正如数学教育家弗利德曼所说:“在学校课程中,数学的思想方法应占有中心的地位,占有把教学大纲中所有的为数很多的概念,所有的题目和章节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学科的这种核心地位。”
现代数学教学观认为,应该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能力。义务教育的核心则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国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已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列入基础知识的范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举措,是顺乎时代潮流的重大转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就必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明确其产生和发展的外部与内部的驱动力。而在数学概念的确立,数学事实的发现,数学理论的推导以及数学知识的运用中,所凝聚的思想和方法,乃是数学的精髓。它会对学生的思维及整体文化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使学生受益终身。
我国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已于1993年起在全国推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怎样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数学科学的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和蕴涵于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两个组成部分。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是数学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数学的思想方法则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把握住它就可把握数学发展的脉络。
“方法”与“思想”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人们习惯上把那些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办法称为方法,而把那些抽象的、涉及范围较广的或框架性的办法称为思想。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称之为技巧型方法。比如,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参数法等,它们与知识并行同生,其特点是与解题紧密联系,具体而便于操作。二是逻辑型思想方法。包括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这些方法具有确定的逻辑结构,是普遍适用的推理论证模式,需靠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从数学内容中去挖掘,并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三是全局型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公理方法、坐标方法、模型方法等。它们较多地带有思想、观点的属性。它们揭示的是数学发展中极其普遍的想法,为数学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这些方法虽不像技巧型方法那样具体,却牵动着数学发展的全局,或为新学科的诞生起着指导作用。这三类方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着数学的发展。
基于以上的认识,这三类方法的学习与掌握,无疑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并带动其整个文化素质的提高。因而,把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贯穿于中学数学教学始终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
怎样进行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注意发掘隐藏于知识中的思想方法。
数学科学是知识和方法的有机结合,没有不包含数学方法的知识,也没有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的方法。而有些思想方法并不是以明显的形式呈现出来,要靠教师去发掘,从具体事例中抽象,从大量事实中概括。例如,不等式的证明,尽管具体的途径很多,但都是设法把不明显的不等式转化为明显的不等式,这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是化归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的体现,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要把这些思想提炼出来,明确地告诉学生,阐明其作用,引起他们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
二、突出基本数学思想。
中学数学中有一些数学思想,它渗透于各类知识之中,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妨称之为基本数学思想。突出了这些基本数学思想,就相当于抓住中学数学知识的精髓。基本数学思想有哪些呢?
1、转化的思想。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转化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的有力手段,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中学数学中常用的化高次为低次,化多元为一元,化高维为低维等,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在具体内容上,有加减法的转化,乘除法的转化,乘方与开方的转化,数形转化等;而添置辅助线,设辅助元,构造方程,构造不等式,构造模型等,则是实现转化的具体手段。
2、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思想是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逻辑方法。数学中则依据数学对象属性的不同,将数学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以便于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从整体方面来看,把中学数学分为代数、几何(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然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就是分类思想的体现。分类思想已渗透到中学数学的各个方面,如概念的定义,定理的证明,法则的推导等;也渗透到了问题的具体解决之中,如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代数式的处理,根式的`化简,图形的讨论等,这些问题若不分类讨论,就会无从着手或顾此失彼,导致错误的发生。掌握分类思想,有助于理解知识、整理知识、消化知识和独立获取知识,使学生学会一种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3、数学结合的思想。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对象。在数学教学中,突出数形结合思想,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具有直观性强,易理解、易接受的作用;将直观图形数量化,转化成数学运算,常会降低难度,并可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更深刻的程度。所以数学教学中,突出数学结合的思想,不仅是提供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而且加深了对数学实质的认识。中学代数中,正是借助数形结合的载体—数轴,介绍数与点的对应关系,相反数、绝对值的定义、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等,大大减少了引进这些概念的难度。几何中则应用不等式、方程、函数等进行分析和论证,降低了纯几何形式论证的难度。数形结合的思想已渗透于整个中学数学的教材之中。
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三个阶段。
从认识过程的发展来看,我认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分为三个阶段。
1、突出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苏】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只有突出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暴露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的“发现”,学生才能获得“活”的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方法的一招一式,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应用和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使他们了解方法的实质。例如,证明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截长补短”添置辅助线,将“不等”问题转化为“相等”问题,通过已知的关于边角相等的知识,解决未知的边角之间不等的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可让学生动手用纸做一个三角形,将其两个角撕下,三个角拼在一起,发现三内角之和是个平角。从而使学生发现证明的基本想法,就是将三个角移到一起,而采用作平行线这一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这样教学,突出了解决问题的思想过程,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能力。
2、强调方法的提炼。
作为教学的第二阶段,应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技巧中,提炼出方法,进而理解方法的实质。比如,在一些问题的证明中,都用到了“截长补短”的技巧,而这一技巧的实质是将“不等”转化为“相等”,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为问题的解决铺平道路。又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在第一阶段是让学生掌握两种消元方法,第二阶段应让学生理解两种消元方法的实质是同样的,都是化二元为一元,化陌生为熟悉。
3、加强方法的指导。
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教学第三阶段应突出数学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展现数学方法的应用过程。
四、反复再现,逐步渗透。
数学方法固然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数学知识则是逐步深化的,这就导致了在知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反映出的数学方法的不同的层次性。对同一数学方法,应该注意其在不同知识阶段的再现,以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认识。一般地,低年级介绍知识新授阶段较低层次的方法,高年级介绍知识深化阶段较高层次的方法,反复再现,逐步渗透。如换元法、配方法都曾在不同的问题的研究中和不同阶段的数学中屡次出现,但每次都有不同的应用形式,也有层次上的深浅。平时我们注意技巧方法的教学,到了一定阶段,应上升为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再用较高层次的观点去概括知识的逻辑结构,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会使所掌握的知识层次更具有深度和广度,也使思维更加深刻。比如,在中学学习的多种类型方程的求解方法,是随着各阶段的知识内容进行的,最后我们可将其归结为:化超越方程为代数方程,化高次方程为低次方程,化无理方程为有理方程,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等解方程的思路,即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使学生更强化了这种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它较数学知识有更大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长期渗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去指导教学,不仅可让学生获得教材以外的方法思想,而且能显现教材本身隐含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问题的本质特征,促使学生会学数学,养成用数学的意识。由此可见,这种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技能融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地为学生减负,避免后进生分化,值得人们深入地思考和实践。
以上是我对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人们关切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作的粗浅的探究,希望能引起同行们对这个课题的足够重视,以期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中学数学教育心得4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性在于他能唤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的热情,点燃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火花,让学生充满灵气的大脑和充满创造的双手充分活动起来。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创造,在生活中融入集体。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讲一下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围绕贯彻素质教育思想,让每一位学生不再孤独。
在上学期开学不久,我发现我们八(4)班上有几个成绩差的同学,如葛良喜、肖辉,葛鹏等,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由于其父母不在家,他们经常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和夸奖,在学习中遇到的很多困难又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和安慰。久而久之使自己的行为能力产生怀疑,又不求助于老师。于是性格变得更加内向,孤僻、自卑,遇到不会的题目也不去请教老师和同学,加之,父母不在家,他们长期无人管理约束,做事拖拖拉拉,惰性很大,不加认挖制自己,而是放任自流。如此下去,他们会一直在差生队伍里徘徊,走不出来的。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便开始对他们加强教育。其教育过程叙事如下:
(1)平时多关注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给他们带来的温暖。例如,下课后询问他们能否听懂课;对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天气冷了有没有厚衣服穿;言语间流露出对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关心。他们受到老师的关怀后,甚是激动,在以后的课堂上,听课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走神了,作业也能按时上交了,而且做得也非常认真。
(2)课余时间我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意识到孤僻的性格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无益处,并鼓励他们学会主动与他人询通交流,不要在孤立自己,而要融入班集体的生活中去。并且,我还注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3)由于他们底子差,平时上课很难听懂课,尽管他们课后很用心学习,但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于是,我就在课余时间给他们辅导功课,因为我不但是他们的数学教师,而且还是他们的班主任,所以给他们辅导功课,把他们不懂的知识补上来,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期末考试中,他们的成绩得到飞速的提高,这次已经处在中等偏上的位置。更加激励着他们继续努力奋斗。
然而在八年级下半学期,我发现他们几位同学,每次讨论几何题时总是不积极参与,在下面独自坐作业、看书,既不参与讨论、也不发个人见解。我想:这是长期应试教育效应的余波,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形成了“立群心里”。
针对这些现象,我采取以下做法:
1、认识“离群心里”,矫正思想观念。找他们分析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告诉他们有客观原因,也与主观原因。客观上讲:一是长期以来学校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只抓开科教育。二是父母观关偏僻的影响。主观上讲,由于同学们对未来社会“用人观“和人才标准认识不足,把人才标准绝对化。巨过和他们交流,分析,使他们明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个性要求更高,告诉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交往是适应生存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素质,使之端正只求观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2、寻求超越方式,进行积极超越。“离群心里”的超越方式,一是根据旧习惯,形成新习惯、做到有针对性对性地解决班上的突所问题。使他们从别人的例子中,受到平行教育,逐步使心里由“离群”转变为“亲群”。
3、时时给予鼓励,处处进行督促。在组织他们进行超越“离群心里”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波折与反复,这既要靠自我教育能力,更要靠教师鼓励的督促。
由于八年级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而且他们的知识根基,不知那些成绩一直如此不较好的同学的知识根基稳固。以致于这些后来居上的同学,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倍加吃力,对部分章节的内容仍不能很好地把握,这就给他们增加了此别人更多的压力。为了把所有的内容都很好的掌握,给九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晚上熬到很晚,用缩短睡眠时间而用来学习,经常上课时昏昏沉沉,有时竟然上课睡着了。
于之,课后我就找他们谈话。当得知他们晚上熬夜,才导致上课睡着了。我立即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进行制止。并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已经本未倒置了,对学生不仅无益甚至还有害。为了帮助他们巩固基础,我没事几乎不离开班级,随时为他们讲解遇到的难题。恢复正常的作息以后,他们上课有精神了,头脑也更灵活了,难题一点就通。
进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在八年级的期末考试中,成绩再次飞跃,其中葛良喜和肖辉,名列前茅。真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中学数学教育心得5
转眼间为其三个月的顶岗实习已经结束了,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却是令我们愉快的,难忘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真正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那份责任。
一、实习之初
为什么要安排实习呀?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学校是不是多此一举了呢?我们大四不就有实习的机会嘛,何必用三个月的时间来去实习呢?
以前我总是想做老师是很简单的,只要把数学内容、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理解消化了就可以了。老师的任务远远不只是这些,除了把课本的知识给学生以外,还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传授他们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教会他们做人,在他们成长中协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引导他们更高层次的追求。老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一个人,还要面对他们家里的父母。父母对子女的要求高,当然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了。很多时候让老师从讲台上下来的不是因为老师自己不行,而是学生的家长认为那个老师不行。所以说老师的责任是沉重的。
二、备课、听课、上课
我以前一直以为,做老师只要在课堂上能说会道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要讲好课一定要做许多准备工作的。这就有点像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首先上好课先备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自己把教学内容吃透,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应变自如;然后上课之前就应该把所要讲的内容自己过一下,把可以考虑到的情况都加进去;最后到课堂上就要自信地讲解,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很重要,语速、语音、语气都要恰当,必要时可以加上手势,不过要适当,还有板书一定要规范,一目了然。假如在课堂上遇到特殊情况,千万不要慌,要随机应变,尽量要把学生拉回所要讲的内容中!
很快我将步入社会,找工作是必须的。但是我作为师范生在找工作时我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我的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老师是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说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语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说话要有技巧,必须了解自己所学的学科的前沿,不能连自己所学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些都是基本的。
到学校以后,一定要先老教师、老前辈请教学习。老教师、老前辈是走在我们前面的人,他们必定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向他们请教时要诚恳,且不能妨碍他们。在他们那里学到的经验一定要自己消化,不能生搬硬套,要有自己的想法。时代是变化的,教师遇到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在工作中要注意随时吸收新的东西,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将会被时代淘汰。
从此刻起,我算是真的懂了一点了。我真的存在很多不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行!
三、专业发展
选择了老师这一份职业,那么就一定忠于它,全身心地投入,不能三心两意。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都不是好士兵,我们选定职业以后,要有成为名师名家的目标,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教师的这个职位上走得更远、更高
成才即站位讲台,成器即成为优秀教师,成家即成为教育家。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写作是一种比较快的让自己迅速成长的方式。而且有许多种写作的`方向,如课堂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随笔等等。
四、听课
第一堂课,刚进到教室的时候我还有一些紧张,还好我事先也有一些准在上课之前我认为备课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对课程行了备课,对教材和本节课的内容都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这节课老师从知识回顾提出新的问题,从而导入这节课的课题。课堂上老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引导学生感性的理解所学知识。老师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所以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比较积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很好地充当了引导者、施教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学生遇到问题时,他没有马上直接地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思考。在学生做练习时,老师在一旁巡视,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一个班上一般都会有学得比较好的学生,这时老师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得比较好的学生来讲,因为学生有公共基础,让他们讲的话可以更好的让别的学生明白。这时该老师在旁听,可以指出学生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例如学生做题的格式不规范时,该老师及时的指出,这样接下来学生做题就很注意书写格式了。从学生总的情况来看,这节课是很不错的。我很高兴学到了老师这种教学方法。
总的来说,我认为:初中老师的课,语言上比较的生动转眼间顶岗实习就结束了,时间虽短,但它让我明确了作为老师的职业要求,丰富了我对数学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在专家和特级教师的教导中,让我加深了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多了一份了解,让我了解了新时期对数学教师的要求,更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体验作为老师的那种感觉,看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见习让我的思想渐渐成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改善自己的不足,吸收更多的专业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应变能力,在口语表达、黑板板书方面多下功夫。我相信有了这次实习的经历,到以后工作时我会做得更好的。
【中学数学教育心得】相关文章:
中学数学教育心得01-26
CAI与中学数学教育04-30
中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2-28
中学数学课标培训心得(精选6篇)08-26
中学数学教案02-28
中学数学教学反思04-10
中学数学教学计划06-26
中学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2-05
中学数学工作计划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