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3-12-28 09:57:18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精选10篇)

  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通常要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一般会把调查结果汇集成一份调查报告。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 1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法学专业因其就业面狭窄,已经成为低就业率的一个专业。调查表明,法学专业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比较理性,明显感到就业的压力。调查同时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将报考公务员列为就业首选目标,大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是就业首选地,对就业后收入期望值偏高。

  一、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

  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法律系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法学专业对人才高素质、高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随着近年来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高学历的法学专业研究生,特别是与经济、国际交往相关联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

  二、当前就业形势

  “法学怎么了?”这或许是当下所有关心法学的人最想问的问题。从红极一时的“专业龙”变成了“专业虫”;从耀眼的“就业精英”变成了垫底的“就业劳工”;就业已冷到哈气成冰,每年却仍有那么多考生报考得热火朝天。近些年来,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已经成为社会广泛专注的问题。无论是“北大学生卖猪肉”还是“西政学生卖糖葫芦”,种种新闻媒体夸张的背后,是人们对于法学教育的忧思与考量。根据法学专业历年就业情况,形式之所以严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扩招。太多院校跟风设置法学专业,致法学专业太多太滥,才最终导致法学这块“优质蛋糕”变了味。事实也确实如此。据了解,目前我国并未对高校设置法学院系设定统一标准。设置法学专业的门槛过低甚至没有门槛,也使得我国高校出现许多“法学专业目睹之怪现状”,如一些理工院校为升综合大学而设法学;一些专科院校为提升品牌而设法学;一些院校虽设有法学,却没有专职教授,甚至没有科班出身的法学老师……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92所;20xx年约为560所,4年所增数量几乎与过去20多年积累的数量持平;截至20xx年底,该数值更是达到了634所,法学一跃成为了目前我国开设数量最多的三大专业之一。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0万左右的法学本科在校生和22万左右的法律专科在校生,比30年前增长了200多倍。一方面高校对法学专业的招生量在“大步向前”,另一方面,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却是“步履蹒跚”,这就把大量“法学遗民”堵在了就业的高速路口。

  ②司考。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司法考试,作为法律职业的准入制度,阻碍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前进脚步。

  ③专业教育。法学专业就业面的狭窄及其过高的门槛,目前高校的法学教育也只是根据传统着眼于培养在法律职业部门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而没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着眼于更为宏观的市场需求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对脱节。

  ④法学是一门社会学科,要求必须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就拿律师行业来说,律师所提供的商品是服务,所出卖的是自己的办案经验和法学知识的结合物,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法学知识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利益。这就需要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有一定的办案经验,这样才能很容易的`找到法律工作,而其恰恰正是法学毕业生所缺少的。一定程度上正是法学专业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脱离社会实践的法律知识是没有生命的。

  ⑤期望值过高。法学学生毕业后更青睐机关单位,对薪资、社会地位的要求比较高。

  三、直面困境,问计未来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尽早培养一些以后需要的素质,尤其是一些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至关重要,只有在学习期间锻炼这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所学能为以后所用,这样方可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去;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领域,像在地域选择上可以考虑艰苦地区,在具体职业的选择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法律职业,而去选择一些新兴职业。

  由于法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专业学生在充分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

  法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四学习时,只要有各种可能的就业选择,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尝试(主要是参加各类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

  学生可以选择考研、参加司法考试、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等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学习一技之长,比如速录技术,进入法院当书记员也是不错的就业渠道之一。最关键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时并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学生不愿去做而已。

  我国目前注册律师大约有14万人左右,律师事务所1万多家,每9000人平均拥有一名律师,其中北京是每1300多人拥有一名律师,上海是每1800多人拥有一名律师,而美国纽约是每200人拥有一名律师。从律师的地区分布情况看,发展极不平衡。广东、北京的律师都在万人以上,大约占到全国律师总数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名律师,个别牧区只有一名律师。全国律师每年办理业务大致在900万件左右,业务收入在90亿左右,律师人均收入在7万元左右,平均每件收费在千元左右,但是律师年收入仍然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北京最高,律师人均年收入达到26万元,上海也在20万左右,江浙在7万元左右,广东在5万元左右,而在有些西部省份律师年平均收入也就只有5000元左右,甚至更少,其差距在十几倍乃至几十倍。

  无论是执业人数占整个人口的比例,还是律师界中高学历、外语人才所占的比例,以及中大型律师事务所占律师事务所总数中的比例,中西部律师业与东部发达地区律师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特别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直接导致律师收入的差距悬殊,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改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律师业发展的巨大反差,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律师正在向东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动规律的。

  因此,综合以上来看,从个人生存和利益来考虑,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的律师业发展环境最好,也最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光看这些平均数就认为律师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律师是强弱差距悬殊的行业,知名大律师年收入上百万、上千万的都有,但有很多律师都是疲于生活,年收入不过万,有的甚至无钱交纳年检会或会费而被迫转行。对于初入行的律师来说,90%的其收入都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虽然说成功的标志不是钱,但是对律师来说,其最有力的评价标准是收入。另外,律师的执业环境也很不好,这些都是我们从事律师行业上的巨大障碍。

  社会不是完美的,律师行业也同样有不尽人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律师业只会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选择了律师,就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终有成功的那一天。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 2

  这是我第一次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于社会中的一个良好的形式;也是培养和锻炼青年才干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为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参加这次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大学生在学校中能够更新观念,吸收一些新的思想与知识。为期差不多有三个月的社会实践,虽一晃而过,却让我从寒假社会实践中领悟到了很多是我在学校中没有感受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将让我终生受用。

  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我了解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一、挣钱的辛苦

  整天在公司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对的都是同一样事物,真的好无聊啊!好辛苦啊!在那时,我才真真正正的明白,原来父母在外打工挣钱真的很不容易!

  二、人际关系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

  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三、管理者的管理

  在公司里边,有很多的管理员,他们就如我们学校里边的'领导和班级里面的班干部。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管理,就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就要以艺术性的管理方法去管理好你的员工,你的下属,你班级里的同学们!要想让他们服从你的管理。那么你对每个员工或每个同学,要用到不同的管理方法,意思就是说:在管理时,要因人而异!

  四、自强自立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己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五、认识来源于实践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六、专业的重要性

  选择了会计为专业的我,在这次实践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虽然在实践中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企业实践应该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企业里并没想象中如此容易。

  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工厂里,数字绝对不可以出错,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不行,企业的生产就会跟不上,而效率也会随之降低,企业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要时时保持着这种竞争状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这样,企业会对每一个在厂的员工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行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在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工厂里出错是要负上责任的,这关乎工厂的利益损失。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 3

  随着近年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我和其他两位同学一起组成一个团队用问卷形式对西南政法大学的同学做了一个不完全的调查,问卷的问题极具代表性,对没每一个大学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调查内容:

  一、大学生对就业形式的认知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的。有绝大多数人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楚的,75%的人认为就业形式严峻,就业难。17%的人认为形式正常。看来许多人对这问题没有偏离现实。就业形式的严峻迫使大学生在大学里努力的学习知识,严峻的形式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认清形势将会帮助你更好就业。

  二、就业的砝码

  问卷里提到专业、学校、个人能力,什么对就业的帮助最大。5%的人选择了学校,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这样不公平的现象,或许她的招聘广告上写道“只招211工程大学”。大学的名气对就业确实有影响,但是进入名牌大学的人却是少数啊。总体上来看,其他大学的就业率也不差。11%的人选择了专业,社会上流传“选好学校,还不如选个好专业”。专业对以后就业确实有影响,比如xx大学的王牌专业,它的就业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业以后,经常会出现专业不对口。专业只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90%的人赞成个人能力才是就业的最大砝码。有了能力,无论走到那里就有饭吃。但我个人认为,你没有那块敲门砖,进不了那扇门,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是无济于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资质,文凭。

  三、怎么样就业

  谈到通过什么方式就业,也不过这几种方式:校方推荐、找关系、靠自己。这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举一个例子,但不是绝对的。一个农村的孩子大学里学业平平,没有被校方推荐就业,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帮助他,他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但是糟糕的是能力又不是很好,所以自然而然的失业了。这就是许多大学生失业的原因。15%的人认为就业要靠父母和亲戚,这是走向岗位的捷径。81%的人凭自己的`实力找工作,这是当下最普遍的现象了。什么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学生为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么鲜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愿意,凭自己的双手肯定能够为自己谋得一席之位的。

  四、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学生对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少呢?45%的人定位在1000~1500元/月,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我看到的啊,普通的洗碗工月薪是800~1000。那么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定位就是比洗碗工高那么一点,这也是因为就业难造成的问题。许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幸运的啦,慌不择路,什么职业都可以,最紧要的是能够有钱可赚啊。1500~3000元/月,这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的啊!46%的人对自己的期望就在这个层面,当她们出入社会后会发现许多现实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驰。合理的定位将会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面,就业的机会也会更多。

  五、留守或外出

  究竟在哪里就业也困扰着很多大学生。选择家乡还是外地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家乡,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里有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在家乡工作的话,适应工作的速度肯定会很快,自己的亲人也在那里,可以提供很多帮助,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在异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大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弊在于,大学生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对气候不适应,没有亲戚朋友,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面临危险。59%的人选择在家乡就业,18%选择在外地就业。看来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检验不仅局限于家乡,把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外地,在那里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六、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越来越成为当下流行。我们会在报子上看到xx大学高材生卖猪肉,xx大学生卖包子……这样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了。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是一石二鸟的举动。一是缓减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二是解决自己的就业的问题。59%的人选择了自主创业,显然很多人对就业也是有两手准备。光靠企事业单位来吸收毕业大学生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还是一味的等着招聘的话,那好比在抹杀机会。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渴望的结晶。

  结论和建议

  中国经济体的壮大,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中国带来了可观的gdp,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大学生就压苦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不是一两年的事了,是中国长期积累下的问题。经济的壮大,对人力需求增多了,高科技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走上了这座独木桥,在激烈的竞争中失业。严峻的形式依然没有改变,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

  怎么解决大学生就业苦难的问题呢?

  教育体制需要改革,高校扩招是造成就业困难的问题之一。中国的高校扩招,生产出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大学生的价值也在不断的贬值。高校只知道扩招、再扩招,收钱,还是收钱。他们有为自己生产出的产品想过吗?到底销路怎么样啊?厕所里的环卫也是大学生。高校理应制定出一套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企业法人应该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企业的,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大学生人才的。所以他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一大支柱。

  只是靠外界因素是完全改变不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主要因素,外因是次要因素。大学生只有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现在的就业形式多种多样,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自主创业、当村官……关键在于自己,转变了就业观念将会更有利于就业。

  所以,提升自己,把握机会,就业就不再是难事。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 4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x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xx年与20x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20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x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x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x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xx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x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20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x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20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x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xx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x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20xx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xx届毕业生就业量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20xx届毕业生就业率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四)、20xx年就业率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xx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上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高职高专专业也呈现出理工类专业就业率较高的趋势。

  20xx年最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

  “20xx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这项研究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9个。

  三、20xx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xx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xx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xx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xx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xx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xx-20xx)》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xx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xx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xx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第一、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

  第二、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

  第三、岗位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第一层,电子商务建立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在这一层次需要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及其它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

  第二层,电子商务实施的软件平台。在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第三层,电子商务应用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商业逻辑,网站产品的设计、开发,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四层,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各类商务支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

  作为20xx届的毕业生,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我们需加强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 5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这个寒假,我采访了一位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学姐,了解到了当前就业的前景和存在困难,并通过调查以及查询资料,以找到问题并求得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二、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35.56%和34.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三、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和能力

  1、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并且要具有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许多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之一。所谓有敬业精神的人就是有成就感,有一定责任心的人,以圆满完成工作来衡量自己,而不用升迁和报酬来衡量自己。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应该体现在以下4方面的素质: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2、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能力

  1)对社会认识能力:对社会认识能力的不足是由于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不同和大学生总体上缺乏社会锻炼而造成的。

  2)对自身认识能力:对自身的认识能力是由于对社会认识能力的不足而导致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错误判断(通常是高估)。

  因此,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用辨证的方法将两句话连在一起,就具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的:首先,要做事,先做人。作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必要的综合素质和全面素质,尤其是成功必备的为人处世准则,才能在做事中正确思考、正确决断,最终取得成功。其中最起码、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坚守信用,行事专一。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由此可见,信用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他的人生成败,也与事业的成败息息相关。做人行事专一,持之以恒,认准目标,决不放弃,才能感天动地,化作精神,永世长存。另一方面,学会做事才能更好的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将事情做好,做出成绩,是我们努力前进的目标,同时又对做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业有成并惠及他人,是最好的做人方式,是将做人与做事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只有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能依靠他的能力和修养去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支持。

  四、结论及建议:

  1、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2、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3、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 6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是生命的奠基石。生命因为有了理想而有奋斗的动力,因为有了理想而精彩。没有理想的人如同一具行尸走肉,这样的人只剩下躯壳,碌碌一生,无所作为,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大学里的莘莘学子更是胸怀大志,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谁不不想充当一个叱咤风云的时代宠儿。当今的大学生,他们满怀激情,满怀憧憬,构筑自己未来的蓝图。我们就大学生就业憧憬问题,对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发展空间与薪酬

  根据调查显示,8%的人选择在1000元以下,41%的人选择在10002000,30%的人选择在20003000,21%的人选择在300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当提出第一年期望的工资是多少这一问题,大部分人选了1000~2000元。有人说,不注重第一年的工资,关键是第二年,第三年的。看来大家普遍都注重的是自己的发展空间。求职时,应该明白自己看重的是什么、渴望得到什么、未来发展如何,个人的发展前景与待遇发生矛盾的时候,每个人的选择都会不一样。显然薪金不再是大学生最为看重的因素了。理性地对待薪金这是个正确的心态,一心想高薪,反而影响了工作的表现,积累经验才是第一位的。

  二、关于毕业后的`去向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63%的人选择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13%的人选择回家乡,12%的人是去内地省会城市,7%的人选择去国外发展,5%的人选择在边远/大西北/农村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不少大学生还是认为留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发展的机会比较多,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而且从数据中更可看出当代大学生还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很多大学生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情愿留在大城市发展。

  三、要高薪还是要爱好

  据调查显示,46%的人对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感兴趣,36%的人考虑个人爱好,还有18%的人只考虑金钱因素。

  任何你再喜欢的工作都会有厌烦的时候,什么工作都一样,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不要把工作当作事业,它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已,因此更多的人回选择与专业有关的事业从事。当你有一定经历后你才可能有事业,当然有可能有些人一辈子只有工作而没有事业。还有大部分人认为,爱好很重要,只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可能百分之百的投入和做好,做自己所擅长的事情才有开创一片天地的可能。

  四、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的信心程度

  据调查显示,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就业前景广阔,56%的人认为就业前景尚可,11%的人认为现在考虑此问题毫无用处,13%的人则表示不知道。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考虑自己就业前景过程中,信心不仅给大学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动用人单位的热情。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 7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金融专业是运用性极强的一门专业,它适用于任何人事部门、企业、机关及其他组织的活动中。通过大学两年的课程学习,我学习了各种有关金融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却还没有把所学知识淋漓尽致的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所以我的调查目的就是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这是必须的。我的调查目的就是负责了解调查单位的业务流程及财务运作模式,进一步加深对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自己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更加扎实,使专业技能更加提高,为毕业投身于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调查单位简介

  我所在的调查单位是江西省兴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公司。其性质不是一级行政机关,是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公司,工作程序多,环节多,专业性强,工作人员分类精细,有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预算员,会计师,项目经理,文员,出纳等等,我所调查的职位是该公司的一名财务。

  三、调查的内容

  (一)原始凭证的审核、整理

  所谓原始凭证就是当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时最先取得或填制的,我的任务是把每次工作人员送来的凭证先审核其真实性,看看是否有填制单位公章和填制人员签章。然后在确认凭证的完整性,看是否有涂改,数字是否清晰。确认其真实性之后再按时间顺序整理装订,再将其进行分类,以方便记账。

  (二)原始凭证的录入

  原始凭证的录入就是把填制的凭证数据将其归类,然后填写到单位的账本里。我所在的'调查单位的这一程序是由电脑来完成的。电脑有自己编织好的账单表,然后我的任务就是对应手头上的填制单,将其数据一个个的输入进电脑。然后根据借贷双方的原则,电脑自动生成账本。这一步骤主要取决于细心程度,不然一个小数点,都可以使工作发生纰漏。

  四、调查的认识

  (一)真诚

  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或者外表,但是绝不能伪装你的心。第一次在这种公司调查,心里不免有些困惑,不知道周围同事怎么样。应该怎样与别人相处,第一次踏进办公室,我就知道自己到了一个新环境,必须开始去适应这一切。但是无论你想怎么去适应它,真诚是唯一的方式。比如见面了一句微笑的问候,就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很好的心情。也代表了对同事和周围人的尊重,然别人感受到了尊重和关心。

  (二)沟通

  想要调查期间学到更多的东西,除了用耳朵,还要学会用嘴去沟通,跟领导之间,同事之间都需要有交流才会有收获。刚开始领导并不会了解你的工作能力,也不清楚你的个人优势在哪,沟通,是了解一个人最快的方式。跟老板之间的沟通同时也在考验你的应变能力和口才水平,这就需要你发挥你的智慧,在短时间内让老板知道你的个人长处,让老板加深对你的印象。跟同事建立起好的关系也是从沟通开始的。很好的沟通能力其实这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社会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三)讲究条理

  你不想让你在上班期间忙的手忙脚乱,养成良好的有条理的习惯,在整理凭这一阶段,各种各样的凭证很多,这就需要学会有条理的去给它们分类,以便很好的区分。避免翻箱倒柜的找,凭证很小,但是你不能忽视它们,一张小小的凭证可能是整个工作任务是否能成功完成的关键。这使我联想到一个故事,一个企业里,总有那么一个人每天都能把堆积如山的资料整理完成,而其他同事们却每天都在为这些文件而烦恼,别人问他的成功之处,他就说虽然每天的信件很多,但是他可以将他们按紧急性和重要性来分类,是工作变的井然有序,办事效率也随之提高了。所以养成有条理的好习惯,能使我们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五、调查的总结

  转眼间,暑假即将过去了,我也即将成为一名大三的学生了,这意味着大三过后,我们就要踏入社会,静下心来回顾了一下自己的调查生涯,发现短短的一个月给我带来的感触颇深,调查真的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对你一个学期下来对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更是一个把理论跟实际相结合的最好方式。锻炼我们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学会去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实际动手的能力。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每天都有新的体会,和新的收获。

  这次的调查,我第一次接触了原始凭证,以及各种各样的发票,和账单。还有各种原始合同,这让我对经济专业有了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不懂的我上网查找或者问同事,并把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这让我对我的专业有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与体会,并知道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我也使我的思维有了更多的转变,逻辑能力也增强了。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我也懂得了,其实大学文凭只是一块敲门砖,进入工作岗位,大家都是从头开始,凡事都要自己去摸索,学会变通。没有人会手把手教你,只有你自己去培养好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便适应时代的需要。通过这次调查,我主要有一下感想:

  一、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并端正自己的态度。平时,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在公司,你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也取决于你对你工作的态度是否积极,只有态度正确,即使你的专业知识在这方面很薄弱,你也可以很好的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学习好它。态度正确了,再树立好自己的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听别人是怎么说的,不断的吸取经验。

  二、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其实我们在校生不管在哪家公司工作都一样,不可能一开始就会有大把大把的工作交给你,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你都不知道你来这个公司你可以干嘛,甚至出现在这里上班没意思,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是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你熟悉公司你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同时公司熟悉你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你在这个期间必须努力学习,让自己更加优秀,有能力的话就要做到让公司离不开你的存在,这才是正确的方法。并且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

  三、要勤劳,任劳任怨。我们在校生去调查,其实大部分人还是把我们当学生一样去看待,公司一般不会把很重要的工作任务交给我们去做,我们只有从身边最微小的工作开始做起,这样才能得到领导的注意和赏识,勤劳是一个人最能让人欣赏的本质,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一步一步的往更高的层面去发展。所以不要抱怨任何小事,我们应该学会去做好任何一件小事。

  这次调查不仅仅是对我大学两年生涯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更是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不知道的知识。并且在就业的心态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的我只想找一份自己喜欢,并且最好和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想找一份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很难,找一份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东西我们是出了社会才开始学习和接触的,甚至跟专业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们要建立起先就业在择业的就业关,不要小看任何一份工作,任何一份工作你想要把它做好都很难很难。

  这次调查让我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这次实践是我的一比宝贵的财富,相信在以后的工作生涯里,我能更好的熟悉我未来的工作,并且把它做的更好。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 8

  做为学员,选一个市场前景比较好的专业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难题。下边是由我为大伙儿梳理的有关在校大学生技术专业调查研究报告,大伙儿参照。

  毕业生就业局势日趋不容乐观,法律专业因其学生就业面狭小,早已变成低就业的一个技术专业。调研说明,法律专业学员对就业前景的了解较为客观,显著觉得学生就业的工作压力。调研另外表明,法律专业学员将公务员报考列入学生就业优选总体目标,大都市及其经济发展较比较发达地域是学生就业优选地,对学生就业后收益期待值较高。

  一、发展前景剖析

  伴随着中国经济、高新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发展趋势,在我国法治建设也处于一个快速发展趋势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至今,社会发展对法律法规专业人才的要求大幅度提升,各经济发展机构、法律事务所对法律法规专业人才的要求尤其突显。

  法律专业是朝阳区课程,从社会发展必须看来是有很大的发展前途的。从法学系大学生就业现况看来,她们有着扎扎实实的技术专业基本,可以在检察系统、司法机关、行政单位、公司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仲裁委员会和法律援助组织从业法律援助工作中。发展前景十分普遍,做警察、检查官、审判长、行政单位国家公务员;到大企业负责人法务;做律师;到高等院校做法律学老师;到研究室做法律学学者全是非常好的挑选。

  法律专业对优秀人才高质量、高文凭要求较高。她们不但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素养,还需要有浓厚的专业技能情况和交叉学科的领域专业知识。伴随着近些年对法律学优秀人才的文凭规定愈来愈高,法学类专业大学毕业的本科毕业生学生就业状况并不开朗。但高文凭的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尤其是与经济发展、经济外交关联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发展前景宽阔。

  二、当今就业前景

  “法律学怎么啦?”这也许是时下全部关注法律学的人最想问的难题。从红极一时的“技术专业龙”变成了“技术专业虫”;从夺目的“学生就业精锐”变成了铺底的“学生就业劳动力”;学生就业已冻到呵气结冰,每一年却仍有那么多学生报名得如火如荼。近几年来,法律学大学毕业生就业低早已变成社会发展普遍潜心的难题。不论是“北大学生卖猪肉”或是“西政学员卖冰糖葫芦”,诸多主流媒体浮夸的身后,是大家针对法律学文化教育的忧思与考虑。依据法律专业往年学生就业状况,方式往往不容乐观关键有下列好多个层面:

  ①扩大招生。过多学校盲目跟风设定法律专业,致法律专业过多太滥,才最后造成法律学这方面“高品质生日蛋糕”发生变化味。客观事实也的确这般。据统计,现阶段在我国仍未对高等院校设定法学系系设置统一标准。设定法律专业的门坎过低乃至沒有门坎,也促使在我国高等院校发生很多“法律专业亲眼看到之怪现状”,如一些工院学校为升综合类大学而想方设法学;一些专科大学为提高知名品牌而想方设法学;一些学校虽设立法律学,却沒有职业专家教授,乃至沒有科班的法律学教师……据不彻底统计分析,XX年,在我国设立法律学大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为292所;20xx年约为560所,四年所增总数基本上与以往20很多年累积的总数差不多;截止20xx年末,该标值也是做到了634所,法律学一跃变成了现阶段在我国设立总数数最多的三大技术专业之一。有数据信息表明,现阶段在我国有三十万上下的法律学大学本科在校学生和22万元左右的法律法规大专在校学生,比30年前提高了200几倍。一方面高等院校对法律专业的招收量在“大步走往前”,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法律学优秀人才的需要量则是“颤颤巍巍”,这就把很多“法律学流民”堵在了学生就业的高速路口。

  ②司考。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国家司法考试,做为法律职业的准入条件规章制度,阻拦了非常一部分人的前行步伐。

  ③课外教育。法律专业学生就业面的狭小以及过高的门坎,现阶段高等院校的法律学文化教育也仅仅依据传统式紧紧围绕塑造在法律职业单位从业法律职业的优秀人才,而沒有依据优秀人才市场的需求转变紧紧围绕更加宏观经济的市场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塑造出色的法律法规优秀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对性错位。

  ④法律学是一门社会学科,规定务必有丰富多彩的社区实践活动。就拿律师行业而言,律师所给予的产品是服务项目,所出售的是自身的审理案件工作经验和法律学专业知识的结合物,是运用自身的`经验和法律学专业知识为被告方争得较大的权益。这就必须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要有一定的审理案件工作经验,那样才可以非常容易的寻找法律法规工作中,而其刚好恰好是法律学大学毕业生所缺乏的。一定水平上恰好是法律专业的社会性质所决策的。摆脱社区实践活动的法律法规是沒有性命的。

  ⑤期待值过高。法律学学员毕业之后更亲睐政府机关,对薪酬、地位的规定较为高。

  三、面对窘境,问计将来

  应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前景,法律专业的学员一方面要勤奋学精专业技能,提高本身工作能力,尽快塑造一些之后必须的素养,尤其是一些综合能力的提升,法律学终究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因此具体自学能力解决困难工作能力都尤为重要,仅有在学习培训期内锻练这些方面的工作能力,使自身学过能为之后常用,那样即可在学生就业市场竞争中出位而去;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也应当变化学生就业意识,扩展学生就业行业,像在地区挑选上能够考虑到艰难地域,在实际岗位的挑选上,不局限于传统式的法律职业,而去挑选一些热门职业。

  因为法律学或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法律专业学员在充足学精本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的状况下,还需要深入生活,参与各种各样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行政机关及其法律事务所等见习,学习培训操作实务实际操作,得到一些工作经验,并检测基础知识的准确性。法律学与生俱来是“以民为本”的科学研究,因此学员决不能摆脱社会发展,不然便是故步自封。

  法律专业学员在进到大四学习培训时,只需有各种各样很有可能的学生就业挑选,都需要尽较大勤奋去试着(主要是参与各种人才招聘会和优秀人才座谈会)。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 10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通过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企业的介入,从而理解物流对电子商务是否顺利进行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造一个高效、合理、畅通的物流系统,使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发挥。

  电子商务是20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电脑和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应的贸易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商务活动模式,而且对产业间的融合与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具有高效、广泛的特点,电子商务自产生以来,其自身特点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以一种十分迅猛的速度发展。

  二、调查方法

  (一)实地考察

  通过到本地某电商发货站进行社会实践,我深深认识到建立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的重要性。影响和制约电子商务物流规模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获得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撑。没有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持,商品不能及时送到买者手中,电子商务就要失去买方基础与发展的依据。

  建立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可从搞好共同物流配送着手。共同物流配送是指为了实现物流合理化,将多个货主的货物或商品集中在一起,由一个物流业使用一个物流配送系统进行统一配送。这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初期的有效方式。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由于业务规模不大,为了有效降低物流费用,提高配送服务效率。防止多余的交错运输,需要大力推行物流共同化,特别是要搞好共同配送。共同配送的本质在于充分发挥企业人、财、物及时间等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效果。物流发展情况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相适应的配送方式才能保证物流的顺利进行。

  (二)查找资料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由于电子商务所独具的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等特点,以及高速、廉价、灵活等诸多好处,使得电子商务物流在运作特点和需求方面也有别于一般物流,使物流具各了一系列新特点。

  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适时化及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各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形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以及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内联网(Intranet)。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基于Internet的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智能化

  智能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以及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需要通过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来解决。

  5、柔性化

  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

  模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点,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另外,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通过查找资料,习得了近年来电子商务与物流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成果,加深了对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趋势和发展成果的把握。更理会了电子商务物流有别于传统物流独一无二的特点。

  三、SWOT分析

  (一)优势

  1、能够实现货物的高效配送

  在电子商务系统中,配送体系的信息化集成可以使虚拟企业将散置在各地分属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集成仓库”,在统一调配和协调管理之下,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都放大了。这样情况下,货物配置的速度、规模和效率都大大提高,使得货物的高效配送得以实现。

  2、能够实现配送的适时控制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借助于网络系统可以实现配送过程的适时监控和适时决策,配送信息的处理、货物流转的状态、问题环节的查找、指令下达的速度等都是传统的物流配送无法比拟的,配送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化处理、配送过程的动态化控制、指令的瞬间到达都使得配送的适时控制得以实现。

  3、物流配送过程得到了简化

  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下,物流配送中心可以使这些过程借助网络实现简单化和智能化。比如,计算机系统管理可以使整个物流配送管理过程变得简单和易于操作;网络平台上的营业推广可以使用户购物和交易过程变得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物流信息的易得性和有效传播使得用户找寻和决策的速度加快、过程简化。很多过去需要较多人工处理、耗费较多时间的活动都因为网络系统的智能化而得以简化,这种简化使得物流配送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劣势

  1、供应商吸引力有限,产品品类有限

  2、网站运营经验不足,比价能力有限

  3、用户服务能力一般,用户体验性差

  (三)机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引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这也将从市场、政策、管理和服务等各个层面上对我国物流业提出更新的'要求,同时也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基本条件。一方面,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快。虽然基础设施还需要提升改造,整合集成,但完全可以作为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业的主体正在形成,具备一定规模和效益的企业物流已经逐步从企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专业化的物流部门。这些条件使我国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也在向“物流大国”迈进。

  (四)挑战

  (一)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十分落后

  我们知道,即使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物流,其发展速度也难以和电子商务并驾齐驱。但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尤其滞后;人们在重视电子商务的同时,却对物流配送系统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加剧了物流对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瓶颈作用,限制了电子商务快速、高效、便捷优势的发挥。我国由于观念、制度和经济上的种种制约,物流业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差距较大。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配置、配送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国在关注电子商务的同时,应当以更大的精力建设基础物流平台系统和与电子商务配套的配送服务系统,逐步改善我国的物流平台,建立物流产业。

  (二)物流配送方面的专业人才稀缺

  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国外的物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国外高校都设有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许多有用的人才。而我国在物流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高校中开设物流课程和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导致国内物流人才匮乏,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低,操作不规范。

  (三)与物流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的同时,必然要在企业内外重新配置物流资源,而制度、法规的不健全则阻碍了企业对物流资源的再分配。因此,我国应当致力于改善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融资筹资机制、产权转让机制、用人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暑期医学专业大学生调查报告08-09

专业调查报告07-26

专业调查报告09-05

专业调查报告02-06

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9-05

专业调查报告范文07-26

有关专业调查报告09-06

金融专业调查报告03-07

大学生调查报告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