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幸福感调查报告

幸福感调查报告

时间:2022-08-20 08:32:25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幸福感调查报告3篇

  幸福感调查报告

幸福感调查报告3篇

  报告一:广东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什么是幸福?你幸福么?回答肯定是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与你所生活的社会状态,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的美化词,现在的中国国情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社会主义岌岌可危。

  也有人说这几十年来,中国愈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走了社会中国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人们一直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那么在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的幸福感有多少呢?是不是人们的幸福感也可以做一个判定我们所走道路对错的指标呢?

  为此,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沿阵地广东做了关于幸福感的调查。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核心。如何在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如何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考量从"血汗G D P"的数字标签到宜居"幸福指数"的人文标签的转型?如何将"幸福"的概念转化为民众切实感受的幸福生活?这些都将是未来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调查发现:

  一。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体幸福感接近"比较幸福水平".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4.9%,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最高,约占六成,为59.2%,两项相加为74.2%,也就是回答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的选择,9.8%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2.5%的人选择了"不幸福",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12.3%.

  调查中从"不幸福"、"不太幸福"、"说不清"、"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分别计分为1—5,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平均幸福水平为3.74,标准差为0.912,也就是说整体平均分接近"比较幸福"水平。

  二。 从不同群体的幸福感来看

  ⑴ 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

  本次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为男性52.9%,女性47.1%.调查结果显示,两性被调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异,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而回答"说不清"、"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经卡方检验,男性和女性之间幸福感的差异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水平。男性的平均水平低于女性,为3.71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的3.74,也低于女性的3.78.

  ⑵领导群体的幸福感最高

  统计分析发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服务人员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组,专业技术人员组,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组,商业服务人员组,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组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组的平均幸福感得分为3.95、3.82、3.77、3.77、3.69、3.63和3.65.

  三。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1.离异居民幸福感最低。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居民选择"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为15.3%,其次是未婚居民,为14.9%,和丧偶居民,这一比例为11.7%,离异居民的比例最低,仅为 5.4%.把"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合并来看,未婚居民倾向于幸福评价的比例为65.30%,已婚居民为77.40%,离异居民为53.10%,丧偶居民为61.70%.做负向评价的趋势与此相同,离异居民倾向于不幸福评价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离异和丧偶各组居民平均幸福感分别为3.58、3.81、3.29和3.53.

  2.有受教育子女成为幸福感正向影响。从有无子女受教育一项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高于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反向评价上结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无受教育子女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幸福感平均值为3.78,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这一数值为3.69.

  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于租房居民组,比例分别为15.3%、13.7%和61.4%和47%;前一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也低于后一组。有自有住房居民组的幸福感平均数为3.8,租房居民组为3.5.

  4.家庭收入差别。把被调查居民分为月收入1000元以下组、1001—2000元组、2001—5000元组、5001—10000元组和10000元以上组,结果发现幸福感评价与家庭收入高低有线性关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组幸福感平均值分别为3.40、3.62、3.78、3.89和3.95.各组在幸福感各选项上的选择比例与这一结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越高,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

  考虑到家庭人口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发现,家庭人均收入与幸福感的评价呈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106.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评价波动较大,随着收入增加表现为从低向高震荡变化,特别是人均2000元以下变化复杂,之后的变化幅度减小逐渐平缓,达到一定高点后不再变化,甚至略微下降。

  四、对于幸福感调查结果的讨论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东、北、西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存在差异,基本上可以认为,幸福感的高低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有关。

  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美国人总体上要比新西兰人富裕,但并未觉得更幸福。更富的奥地利、法国、日本和德国人并不比巴西、哥伦比亚和菲律宾人更幸福。从1958年到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长了5倍,但日本人的幸福感却几乎没有增加。

  这并非说经济发展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研究发现,富足国家的人们明显比那些贫穷国家的人们幸福。对那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0美元(1995年)的国家来说尤其明显。没有任何富足国家的人们的幸福平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国家中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对幸福值又太明显的影响。而在低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过渡阶段国家的人们对生活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

  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不断升高人们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均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提高全民整体幸福感。

  (二)民生与幸福感

  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有正相关的,在经济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相关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对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影响。

  布伦诺·S·弗雷等人的多国对比研究发现,幸福感与收入的相关为0.20;在较低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平,但一旦年收入达到1.5万美元,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幸福感的影响变得相对较小。

  本次调查发现家庭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为0.106,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收入虽然是一个可以用货币单位衡量的量化指标,但是,收入的高低却是一个需要对比才能获得的,而和谁去比却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这种个体差异性,同样的货币量化的收入却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说,个人或家庭收入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心理指标,而不应该看作是一个经济指标,相对收入是一个比收入绝对数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处于合理范围,避免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提高社会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这些都说明,民生问题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总结:从这次调查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的不公平问题等等,如何正确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

  报告二: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摘要: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对于其成员——大学生的幸福感,理应给予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我们五人小组从性别、年级以及整体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并基于调查,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研究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提出科学的教育对策,使大学生对幸福有更深远的解读,从而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感水平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2.调查对象:本校大学学生,其中低(一、二)年级20人,高(三、四)年级2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

  3.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总体感觉等自我评定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对目前状态是否满意、生活中最不理想的因素等等。

  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40份。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并获取了所有有效被调查的学生基本资料,如性别、年级等。

  调查过程及预想:

  由于时间匆忙和实践经验不足,我组成员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经过讨论,确定了问卷试题。并对四十名大学生(其中每年级10人)进行问卷调查,因为人数较少,对于所得数据也许会有所偏差。预先估计,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尚可,而造成部幸福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就业压力和学习中的困难。调查后,又经小组成员共同统计,得出结论。

  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对调查的学生统计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后有如下结果:.总体分析:

  (1)大学生幸福指数总体状况

  根据上表的调查结果显示:

  对家庭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的占70%,感到一般的占15%,不满意的占15%.上述数据表明有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态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态度。

  对大学所选专业及以后就业预想32.5%的人表示对自己专业满意,而17.5%的大学生则处于茫然状态,40%的人则认为专业不满意对未来就业表示堪忧。这说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抱有悲观色彩。

  对生活中不幸福的因素,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关系、生活成就、人际关系、经济状态、精神空虚、现实理想差距、没有恋爱、没有参加团体活动(可多选)分别占75%、85%、35%、70%、23.2%、17.5%、35%、67.5%、2.5%、10%、13%,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因素中,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其次是学习压力,再者生活品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追求幸福做过的努力(可多选),80%的学生表示乐于关心他人,75%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努力学习,45%的学生勤于交友,获得幸福。只有12.5%的学生表示通过参加志愿者让自己获得幸福。

  对现在大学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27.5%的人认为忙碌而充实,60%的人认为普通平淡,7.5%的人觉得不满意,与理想之间有一定差距。这间接证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很满意。因此加强大学的教育体系以及改善大学活动安排是必要的措施。

  不开心时解决不幸福能力,40%擅长解决,15%不擅长解决,而45%的大学生不知道是否具备此能力。这些数据很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缺乏处理引起自己不幸福的问题的能力。

  对于觉得幸福的人该具备的特点(可多选),97.5%的人选择了乐观开朗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87.5%的人认为幸福的人应该努力奋斗,72.5%的人则选择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由此看出,普遍大学生都认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只有乐观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幸福。

  对目前的幸福感打分,0%的大学生打100分,12.5%的大学生打80~99分,67.5%的大学生打60~80分,17.5%的大学生打30~60分,0%的大学生低于30分。

  注:此结果真实有效,且从整体来看,与预测状况基本符合。

  (2)总结: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都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算幸福。而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受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就业压力大,学习压力大,运气不好,社会竞争激烈,课余生活单调等;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人际关系太差,主观努力不够,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精神空虚等等。在内因与外因之间,大多数大学生都把导致自己不幸福的内因排列在最前面,这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幸福认知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个人努力、明确的生活目的感,对精神世界的明确的理解、预测和内部的控制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1.快乐感对生活质量高低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生活充满乐趣。然而,面对同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快乐感程度却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自身的心态以及自己追求决定的。比如有的大学生觉得毕业后前程似锦,有的大学生觉得可以养活自己,而其他人抱有消极心态。由此可见,一个天性乐观豁达、凡事易于满足、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未来的人相较于具有悲观的心态的人的幸福感要强。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内在心理特征,是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原因,也是影响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原因。从问卷调查他们对幸福进行的主观定义中,我们进行总结认为人格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成分。

  2.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也因此而生。

  就业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也来自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平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3.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幸福感的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大学和家庭生活的事件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看法和感悟。如当大学生遭遇挂科,失恋等负性生活事件时,可能会产生抑郁、悲观、无助等消极情绪,导致幸福感降低。但个体的幸福感一般不会长期下降。同时由于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得到大家的认可,生活中有成就等又会使幸福感提高,最终其幸福感会稳定在某一水平上。

  4.生活目标。调查表明,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都把生活目标作为影响自己幸福观的因素。并且在对自身的不幸福归因时,认为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是导致他们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没有了目标,大学生会整天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影响对自身的判断,使自己对生活更加迷茫,从而带来循环效应,加剧了大学生的烦恼和负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不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对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质财富应在幸福生活中占多大比重?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这与男女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一定关系。调查中,只有17.5%的人为自己的经济状况烦恼。应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然而,我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在此方面的关注度应该会增加。

  如今的大学生现在所持幸福观点中容易把吃喝玩乐、挥霍金钱与幸福混为一谈,幸福价值观偏颇。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幸福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似有抬头倾向。在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幸福就是吃喝玩乐,幸福就是为所欲为、挥霍金钱,甚至有人痴迷那种"不修今生求来世"的错误观点,对身体和物欲的满足成为学生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这些观点否认了幸福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和创造来获取、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努力拼搏的过程。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态度和情感不正确,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幸福的理解。

  对大学生自身提升幸福感的建议:

  1. 要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与其他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于人格。例如个人的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和生活目标。外倾性的人能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幸福,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让自己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喜欢并相信自己,恰当的认同和接纳别人,能够理性的面对和接受现实。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不断地汲取知识,知识可以让人聪慧、充实更能体现自身素养。

  2. 积极的改善社会关系,尤其是舍友关系和朋友关系。要能正确处理得到社会支持与付出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集中反映。它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有个愉快的心境度过整个大学生活。因此通过扩大人际交往,结识朋友,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更多地使自己接触人群,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3. 职业生涯规划。严峻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幸福指数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大学生希望在毕业时能够有一个好的选择,就应该尽早的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让自己充实、自信,提高幸福指数。

  4. 休闲。要学会在忙碌的学习中分出想当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上的休闲。例如参加体育锻炼,看电影,参加社团活动,听音乐,参加志愿服务等。这些工作都能增加个人的身心健康。

  5. 培养积极情绪。情绪是人们看待和处理事物的一个放大镜,好的情绪总是作为一面积极的暖色镜来加工所面对的事物。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耐性和持久性,而更倾向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经常去听、看、经历一些能够激起积极情绪的美好事物,使自己渐渐的处于一种良好情绪的循环圈中,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对其他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做法建议:

  中国大学生的幸福感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前途,更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和取向,所以社会各方要给予共同的关注,并做好其协助工作。如 教育者要重视增强其自我效能,让同学在价值展现时,体现快乐,重塑自我。提升幸福感。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估计和期望,提高学业成就,而学校应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挖掘现实中的积极因素。去感受生活,体验幸福。国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扭转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社会支持能让人内心感到快乐和幸福。大学生作为没有经济独立的群体,外界的社会支持会使他们更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使大学生与父母亲子关系密切,更能体验幸福。

  我认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对人生发展方向、对社会实践认知的启蒙期,此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种积极的、科学的、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从人的本性出发、重视人的个性发挥与中国大力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让同学们去积极地奋斗,而把艰苦的过程转化为幸福的感受才能真正使其幸福感得到有效的提高。

  报告三:教师的幸福感调查报告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将升学作为教育的目的,对教师、学生的评价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考试成绩,许多教师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职业倦怠产生,教育的幸福感更谈不上了。为此,我们在"幸福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实施之前,在学校进行了教师的幸福感调查,然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概况

  采用自编的《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了19个单选题和3个多选题和1个直接打分题,包括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生活状况、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生素质、学校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的满意度10个分类指标和23个分项指标。问卷内容见表1.

  表1 教师幸福感调查的指标

  评价目标

  分类指标

  分项指标

  教师总体幸福感

  在学校工作、生活的总体情况

  教

  师

  幸

  福

  感

  生活状况

  自己生活总体状况

  幸福人生的构成元素

  生活充满活力和激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拥有亲密、持久的朋友

  帮助陌生人不计报酬

  职业认同

  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和认识

  自己的劳动和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

  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

  自己的专业素养

  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

  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

  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

  工作压力

  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情况

  学生素质满意度

  对所教学生的印象

  学校评价满意度

  觉得学校对您的评价客观、公正情况

  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

  学校环境满意度

  学校给您的整体感受

  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的情况

  认为学校比较关心您的哪些方面情况

  在学校感到很大压力的方面

  制度管理满意度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情况

  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

  与学校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问卷中的回答分4个选项,结果进行赋值,如:5分表示"满意",4分表示"比较满意",3分表示"不太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调查时间为2010年10月19日至26日,调查对象为全校教师,高中107人,初中66人,共173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幸福感分类指标分析

  本调查的教师幸福感的分类指标包括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生活状况、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生素质、学校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的满意度10个方面。

  1.教师总体幸福感

  量表分数表明的教师的幸福感的一般状况。

  表2 教师的幸福感测量比较

  学校

  样本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标准差

  高中

  107

  91.4

  52.6

  73.3

  9.4

  初中

  66

  95.3

  54.9

  77.0

  9.3

  总体

  173

  95.3

  52.6

  74.7

  9.4

  量表分数的平均分为77.0、73.3,标准差为9.3、9.4,表明来源不同的样本组平均分与标准差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从总体上看,教师幸福感并不高,表明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是不平衡的,接近于对幸福认知的发展状况。

  2. 生活状况

  教师对于生活状况总体满意度较高,达到81.5% .对生活总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占64.9%;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占66.7%;拥有亲密、持久朋友的占91.8%,不计报酬帮助陌生人的占79.6%.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教师生活状况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生活状况                  满意23.8    比较满意57.7         不太满意15.5        不满意3.0

  2.生活充满活力和激情    符合15.2    比较符合49.7         不太符合31.0        不符合4.1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符合20.5    比较符合46.2         不太符合28.7        不符合4.6

  4.拥有亲密持久的朋友    符合46.7    比较符合45.1         不太符合8.2          不符合0

  5不计报酬帮助陌生人     符合31.6    比较符合48.0         不太符合17.0       不符合3.5

  教师对"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的选择顺序依次是:①幸福的家庭 ②身心的健康 ③自由的生活 ④财富与物质⑤杰出的子女 ⑥成功的事业 ⑦良师益友  ⑧浪漫的爱情 ⑨爱好广泛。

  3. 职业认同

  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一般,达到74.2%,其中十分热爱,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的占25.7%.教师对自己的劳动和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满意程度较低,只有32.5%.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职业认同         十分热爱25.7      喜欢、适合自己48.5       为谋生、很无奈31.7    很烦、想改行4.8

  2.自己的劳动收入

  同其他行业相比   满意5.3              比较满意27.2                不太满意34.3             不满意33.1

  4. 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

  教师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很高,达到97.1%.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轻松、愉快,有成就感的占52.1%;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满意的占94.7%;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的占50.6%.具体数据见表5.

  表5. 教师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专业素养               优秀、很自信45.9        基本称职51.2                缺乏自信2.9               较差、需要提高0

  2.上课时的心情          愉快,有成就感52.1    平静,能完成工作42.6   无奈,不得不做4.1     不情愿、厌倦1.2

  3.教学效果自我评价      满意29.6                  比较满意65.1                不太满意4.7             不满意0.6

  4.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  学科组集体研究22.6   个人钻研26.2           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50.6   顺其自然0.6

  5. 工作压力

  教师对工作量的满意度较低,达到63.9%.其中认为在正常范围的占33.1%,稍大,但可承受的占30.8%,很大,勉强承受的占29.0%,很大,很难承受的占7.1%.

  6. 学生素质的满意度

  教师对学生素质的满意度一般,达到79.3%.其中认为所教学生很好的占36.7%,大部分很好的占42.6%,认为素质差、不好教的占20.7%,师生关系紧张、看到学生就心烦的为0.

  7.学校评价满意度

  教师觉得学校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公正的满意度一般,达到69.8%,其中认为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对待,很满意的占19.5%,评价还算公正,比较认可的占50.3%,认为看重教师的不足,批评多,表扬少的占13.6%,不够客观、公正的占16.6%.教师觉得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一般,达到70.5%.具体数据见表6.

  表6. 学校评价满意度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学校评价客观公正  满意19.5       比较满意50.3        不太满意13.6            不满意16.6

  2.自身能力、水平

  得到发挥和认可       满意17.8         比较满意52.7          不太满意24.2          不满意5.3

  8.学校环境满意度

  教师对学校的环境总体满意度一般,达到73.4%.教师对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的情况满意度很低,达到35.5%,其中适时开展,能有效放松心情的占11.8%,基本能够满意的占23.7%,内容较少,流于形式的占33.7%,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的占30.8%.具体数据见表7.

  表7.学校环境满意度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学校环境               轻松、愉快20.1  受约束、还算开心53.3   很多限制、工作小心翼翼19.5    心情压抑、痛苦7.1

  2.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   满意11.8       比较满意23.7             不太满意33.7                       不满意30.8

  教师对"觉得学校比较关注教师的哪些方面"的选择顺序依次是:①工作成绩 ②纪律、制度的遵守 ③专业素质 ④师德修养 ⑤身体健康 ⑥心情、感受 ⑦生活中的困难

  教师对"在学校使您感到压力较大的是"的选择顺序依次是:①教学成绩②评职称 ③班主任工作 ④检查评比 ⑤工作聘任 ⑥人际关系 ⑦教育改革。

  9.制度管理满意度

  教师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满意度一般,达到79.4%,其中满意的占20.6%,比较满意的占58.8%,不太满意的占13.5%,不满意的占7.1%.

  10.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

  教师对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很高,达到94.1%,其中认为融洽和谐、非常满意的占40.6% ,认为相安无事、较满意的占53.5%,认为有一些小矛盾、小烦恼的占 4.1%,认为关系紧张、比较痛苦的占1.8% .

  (二)教师幸福感分项指标分析

  依据各分项指标的满意度进行排序,教师对专业素养的自我评价、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3项指标排在满意度分值的前三位。而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情况、学校的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自己的收入待遇同其他行业相比3项指标居于最后三位。具体数据见表8.

  表8 各项指标满意度排序

  排序

  分项指标

  满意度

  (%)

  排序

  分项指标

  满意度

  (%)

  1

  自己的专业素养

  97.1

  11

  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和认识

  74.2

  2

  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

  94.7

  12

  学校给您的整体感受

  73.4

  3

  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

  94.7

  13

  在学校工作、生活的总体情况

  73.3

  4

  与学校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94.1

  14

  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

  70.5

  5

  拥有亲密、持久的朋友

  91.8

  15

  觉得学校的评价客观公正情况

  69.8

  6

  自己生活总体状况

  81.5

  16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66.7

  7

  帮助陌生人不计报酬

  79.6

  17

  生活充满活力和激情

  64.7

  8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情况

  79.4

  18

  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情况

  63.9

  9

  对所教学生的印象

  79.3

  19

  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情况

  35.5

  10

  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

  76.8

  20

  自己劳动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

  32.5

  三、结论及分析

  1. 满意度的分类指标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最高、学校人际关系次之,以下依次为制度管理、学生素质、生活状况、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学校评价、工作压力、学校环境、职业认同的满意度。教师的幸福感并不高。

  2. 满意度的分项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最满意的是教师对专业素养的自我评价、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说明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感觉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最不满意的是自己的收入待遇同其他行业相比、学校的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说明当前师生课业负担较重、工作时间长、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的情况下,教师觉得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收入,不能令人满意。另外虽然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趣味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等,但大多数教师每天只是忙于本职工作,基本没有任何活动的时间,感觉很枯燥。

  教师对"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的选择顺序, 说明教师关注的重点在生活,而工作仅占到第六位,说明教师对幸福人生与职业的成就感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

  教师对"觉得学校比较关注教师的哪些方面"的选择顺序说明学校关注的重点与教师关注的重点形成较大的反差。

  教师对"在学校使您感到压力较大的是"的选择顺序,说明以教学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管理,必然带来相应关注及压力,教育改革几乎没有带给教师较大压力,也正好说明教改没有引起必需的重视。

  3.学段影响被调查者的满意度。随着学段的增高,被调查者满意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初中教师的幸福感略高于高中教师。在教师的生活状况、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教师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等七个维度的满意度,均好于高中教师。表明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是不平衡的,接近于初中、高中知识及教学的难易,中考与高考的压力的大小,不同校区的文化氛围的差异等,以及对幸福认知的发展状况。

  四、提高教师幸福感的对策及建议

  1.关注教师的生活状况,提高收入待遇

  教师普遍感到报酬偏低,在这一点上缺少幸福感,值得重视。学校管理者能够让关心、关爱到达教师内心深处,才能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这也是能为学生做的最好的事情。的确,如果校长给教师以人文关怀,教师内心充满幸福,就会将这种关怀传递给学生,所谓"以爱生爱".因此,教师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一样,也值得学校高度关注。

  2.提升对教师职业的再认识

  传统上把教师职业当做一门崇高的职业,像"蜡烛",像"春蚕",以牺牲自己成就他人而崇高。无形中暗示给教师在从事一种悲壮的职业,必须过着奉献和含辛茹苦的生活,没有幸福可言。学校要使更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师的劳动在学生身上结出果实,学生的成长并不是对教师生命的剥夺,而是教师价值的实现、生命的肯定,还有什么比自我生命的增值更让人幸福的呢?如果教师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发生转变,以好的心态来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教师就不应当过愁眉苦脸的阴郁生活,而应该是热情洋溢、乐观豁达,把教育活动做为幸福的体验过程,这是职业境界的提升。

  3.引领教师思考幸福人生与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来自精神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化发展关系密切。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校长关怀教师,就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加强专业培训。优质的培训就是最好的"福利".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有没有好的学习机会更加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培训成为教师的必然需要和迫切要求。重视教师个体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将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真正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除了需要在新时期教师的师德、教师的智慧,教育的艺术等方面,更需要开发一些其他方面的技能培训,比如时间管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技能以及潜能的开发,比如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等,解决教师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困惑。

  4.丰富精神生活,保障文体活动

  学校有条件为教师的健身和娱乐等提供保障,需要的只是行动的支持。一是提供时间。这是最重要的条件,因为老师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二是举行培训。根据教师兴趣爱好特点,在学校里开设太极拳、健美操、书画、歌唱等短期培训班,为教师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开展活动。例如假期旅游登山观海,举行球类等体育比赛以及唱歌、书画等艺术活动。四是服务健康。请专家为老师作健康知识讲座和治疗。为教师们定期体检、开出运动处方、设计合理膳食等服务。

  5.改进评价管理的方法,为教师减压

  切实转变观念,"给学生减负,同时给教师减压",教师的减负,是学生减负的前提条件。只有解放教师,才能解放学生。

  教师压力过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自身当前可采取的措施是:①改进教案检查管理。为了应付,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写教案,而真正用于思考的时间却很少。这种新老教师"一刀切"的教案检查应该予以改进。②改进成绩评价管理。要像保护学生的自尊一样保护教师的自尊,不搞成绩排名。首先公布分数产生的导向性,会产生只讲考试得分点,而使学生厌学的无趣的课堂。再次要适度淡化教师之间的竞争,促进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因为合作能促进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焦虑,解放教师心智,并在根本上缓解学生的压力,解放学生的心智。

【幸福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03-25

关于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06-16

幸福感悟08-23

幸福感人的句子08-23

结婚幸福感言08-24

幸福感言句子08-24

有关幸福感悟作文09-30

幸福感爆棚的个性签名01-10

幸福感心得体会02-08

幸福感油然而生作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