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工作计划>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时间:2022-08-18 23:18:17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小学创建于2006年9月,至今已有4年。目前,学校有教学班11个,学生411人,教师34人,其中黄浦支教教师5人,外借教委2人。学校已经获得了市红十字工作达标校、区阳光体育推广校的荣誉,通过了区六项常规督导、数字实验合格校、艺术教育合格校、和谐校园的督查,加入了市小语会团体会员。学校拥有一支比较年轻,富有朝气,充满潜力,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学校在编在岗教师34人, 35岁以下教师25人,占73.5 %,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2人,占5.7%,小学高级教师12人,占34.3%,大专以上学历32名,占94.1 %,其中本科学历28人,占82.4%。
  
  ㈠、办学成效学校建立了借力优质教育资源、专家引领辐射机制,加强校本培训,精心打造敬业爱生、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建立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积极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努力探索积极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几年来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1、打造活力德育,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在深入学习《两纲》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活力德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树魂立根”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学校将生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有机渗透在学科教学、环境宣传、心理辅导等方面,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学校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实施,引起了新闻媒体关注,得到多次报道。
  
  2、注重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建立了以校为本、依托名校、专家引领的校本培训模式,建立了“多方法、多时段、多形式、多内容、多渠道、多层面”的教师培训机制,构建了以理论为引领、课例为载体,教研为抓手的新课改实践模式,引导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学科研究等来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通过课例研究、技能比武和教学展示等活动,推进了二期课改的实施。学校通过校本读书,提高了教职工的人文修养、师德修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3、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学校注重以教助研,以研促教,聚焦课堂,努力探索适应二期课改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学校坚持将课堂作为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建立了组内同伴互助教研、校内跨学科统整教研、内外联动校际教研等模式。学校开展了教研组“一课三备”集体研课活动,以及“一课三上”的实践研究,有主题、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学校加强了管理、督促和宣传的力度,在教学质量监控三级管理中,做到了人人有岗,层层落实;学校开展了教学评价研究,修订“课堂教学评价表”让师生对教学情况、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校积极构建“人文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㈡、不足之处
  
  1、学校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实现这一办学理念,需要全方位的、系统的领衔实验课题,目前正在积极构思这一课题。
  
  2、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做了大量工作,但良莠不齐,均衡发展不够,特别是拔尖教师凤毛麟角,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对有培养前途的教师量身定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3、由于拔尖教师不多,多数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水平不高,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不足,今后需要大力提升课程的执行力。
  
  4、科研意识不强,还没有把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策略,新的五年发展规划将把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策略。
  
  二、办学理念
  
  让学生享有美好童年,为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创造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开发潜能,主动发展”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在基础、学力、兴趣上都能充分发展。
  
  理念诠释:
  
  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在人生最重要时期的、具有奠基意义的发展中的少年儿童。教育本来就应该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升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从生命的意义出发,我们的小学教育理应尊重学生的生命,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同时,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办学理念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其内涵为:
  
  1、丰富的经历。小学教育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成长经历、丰富的人生阅历、美好的成长回忆、美好的成长空间,使学生终身难忘。
  
  2、快乐的体验。小学教育应为学生提供多彩的生活、快乐的体验,使学校生活成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快乐驿站,留下美好记忆。
  
  3、潜能的开发。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潜能开发理论,人的大脑是一座潜能的金矿,小学阶段是这一金矿开发的最佳时期,小学生的美好童年应该是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童年。
  
  4、主动的发展。主动发展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意识行为和能力。我们的理念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在与环境和谐协同的基础上,正确认知并发展自己的潜能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具有实践这种行为的能力状态,促进学生主动主动参与,进而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
  
  5、坚实的基础。小学教育是以学生的优秀品质培养、创造性人格塑造和个性化思维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奠基教育。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快乐的生活中、快乐的体验中,优秀品质培养、创造性人格塑造和个性化思维能力得到主动的、充分的发展。
  
  三、办学目标
  
  1、总体目标:我们希望学校能成为上海市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输出,实现成功嫁接,并积聚黄浦、闵行多种教育资源优势,使之成为这一领域的示范性学校。
  
  2、发展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活力教学,把学校办成一所学生喜欢的、家长放心的、社会认同的温馨家园、开心学园、成长乐园。
  
  3、培养目标:通过“开发潜能、主动发展”办学策略,把学生培养成爱学习、会思考、懂事情、身心健的新时代少年。
  
  4、总体框架:目标管理规范,师资队伍精良,德育工作务实,教学质量上乘,科研气氛浓郁,校园环境优美。
  
  主要内涵是:
  
  目标管理规范——构建“严谨、规范”的治学传统,确立开拓、创新”的办学思路,建立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机制,使目标管理有利于学校综合发展。
  
  师资队伍精良——确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的观念,积极引导教师学习实践,岗位成才,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构建教师梯队结构。
  
  德育工作务实——贯彻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确立“关注学生个性”的观念,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德育活动,营造德育良好氛围,锻造学生良好品行。
  
  教学质量提升——办学以质量为生命线,课程设置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优良品质,让学生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体。
  
  科研气氛浓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各教研组以课题牵头,加强教学研究。学校通过设立课题研究基金,加强课题研究指导,营造科研氛围,提高科研质量。
  
  校园环境优美——校园环境力求体现绿化与人文化相结合,美化与艺术化相结合,崇尚美感,张扬个性,营造和谐氛围,体现生命活力。
  
  四、学校领衔课题:《打造活力课堂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我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的“生命课堂”理念为指导,以构建活力课堂为主旨,深化学生的有效学习的研究,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学设教,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多维互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开放生成的特征。切实改变低效或无效教学状况。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建构知识体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符合各学科且具有个性富有特色的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㈠、研究目标
  
  通过活力课堂的实践研究,努力形成有效的、开放的、生成的、互动的活力课堂,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㈡、研究内容
  
  1、活力课堂的理论基础;
  
  2、活力课堂的基本特征;
  
  3、活力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4、活力课堂的案例研究;
  
  5、活力课堂的教学评价。
  
  ㈢、关键问题
  
  这里的课堂不是指狭义的35分钟一节课的课堂,而是一个系统的大概念,是指广义的课堂,即视德育工作、少先队工作、教学工作等为课堂,这里的活力课堂即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德育教育、少先队活动、课堂教学等。
  
  这里的有效学习有两个概念,一是有效果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有效益的学习;二是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㈣、特色与创新
  
  本课题的研究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突破了传统的35钟课堂教学的研究,涵盖了德育、少先队活动和学科课堂教学,有利于贯彻实施闵行区《持续推进新基础教育,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有利于素质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实施,对于达成闵行区教育“均衡、内涵、优质、特色”十二五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五、具体目标与措施
  
  ㈠、坚持德育为首,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具体目标:
  
  1、以推进两纲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在德育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学科教学中努力贯彻两纲精神,探索德育的实效性。
  
  2、以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和班集体建设中的个性发展为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培养,强化自我教育,探索德育的针对性。
  
  具体措施:
  
  1、抓实德育教研组的研究,完善两纲要求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利用品德与社会课、晨会、十分钟队会、主题班队会等阵地,切实将两纲精神落实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逐步构建学校生命、礼仪等德育课程,体现专题化、系列化,力求做到有意识地创造环境,让学生无意识地学习,达到德育无痕的目的。
  
  2、落实班主任校本培训要求,继续抓实班主任培训,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丰富、导学到位。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建设一支有高度责任心、有爱心、有业务能力的班主任教师队伍。
  
  3、实施“开发潜能、主动发展”德育模式,即活力德育模式
  
  “开发潜能、主动发展”德育模式是学校打造活力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组成部分,需要在实践研究中运用。我们要尽可能地使德育目标与小学生的主体目标相协调,使德育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接。
  
  根本目标: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新时代少年。
  
  基础目标:培养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集体的小主人、活动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社会的小主人。
  
  德育方法:体验式。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性、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开展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实效性。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实践活动,获得多角色体验;让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让学生参与班队建设,获得学会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潜能开发,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4、将雏鹰争章和特色队建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特色班级、温馨教室”的创建活动,强化中队建设的功能,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自觉学习,自觉践行,争做阳光学子、爱心少年。
  
  5、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工作,由专家导教,开设专题讲座;由学校导学,开展礼仪教育;由家长导行,组织亲子活动。并充分发掘社区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各种益智、益能活动,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充分发挥潜能,做阳光学子、做文明儿童。
  
  6、利用各种阵地和契机,切实加强行规训练,培养有礼仪意识和文明举止的世博学子;针对各类问题学生的情况,做好行规引导、心理疏导、心理个案研究、辅导资料积累等工作;开设“关爱热线”,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形成关怀性的师生关系。
  
  ㈡、精心打造活力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
  
  1、确立办学的质量意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完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加大考核、评比、奖惩的力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聚焦二期课改,打造活力课堂,加强对课程、教材、课堂的研究,继续深入开展校本研修,逐步形成学校的教研文化。使学生在智能、体能、技能各方面得到充分、自主的发展。
  
  具体措施:
  
  1、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的精神,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教学展示等途径,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行为研究,重点开展对学生学力培养的研究,积极探索新一轮的校本研修,提高实效性。
  
  2、以二期课改的目标要求为核心理念,聚集课堂,提高质量。以家常课为重点,通过观课学习、课例反思、协作研究,形成校内、校外课改实践的互动与发展。以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为抓手,着力抓实教学过程性管理,加大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力度,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3、实施并完善“开发潜能、主动发展”活力课堂教学模式
  
  A、活力课堂教学的心理程式:
  
  ①、准备环节:学习准备→心态、情绪、知识、技能准备。
  
  ②、导入环节:情景创设→营造积极开放的认知态度。
  
  ③、启发环节:教学引导→激活思维状态与调动学习热情。
  
  ④、互动环节: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高效率的接受学习、主动的发现学习和不断创新的学习。
  
  ⑤、能动环节:形成能力→在互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拓展学习,提高能力。
  
  B、活力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式
  
  “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图
  
  创设情境提出要求导学激活组织交流指导应用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质疑探究联动明理拓展提高
  
  C、活力课堂教学的操作原则:
  
  严:目标严谨,要求严格 实:训练落实,效果真实 精:内容精当,过程精细
  
  活:互动灵活,思维激活启:方法巧妙,启而得法
  
  4、切实抓好教研组建设。形成组与组之间互学共进的格局,各教研组严格实施管理规范,积极推进优秀教研组的评比工作,提升教研组学习、研究的工作实效。尝试校本知识管理制度运行下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形成教育教学知识共享的知识共同体,在听取他人意见、吸取他人营养的基础上改进自己的不足,使经验得到升华。
  
  5、积极投入二期课改背景下的课程研究及教学研究,根据学生需求、教师特长,着力做好“四模”、“红十字”等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编写工作;开展教学研讨会和学科节活动;继续抓好学校特色工作,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兴趣等的培养,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6、教会学生掌握体育与健身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教会学生掌握以听觉和视觉艺术为基础的知识,体验丰富生活,陶冶审美情感;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教会学生合理选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传输、表达,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具体目标:
  
  1、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且富有活力的教师梯队。
  
  2、加强校本培训,实现思想上转变观念,确立与时俱进的意识;理论上加强学习,汲取教育改革的信息;业务上精益求精,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具体措施:
  
  1、学校努力构筑以“享受读书幸福,提升生命质量”为核心理念的读书工程,落实读书工程的具体方案,采取“营造学习氛围、提供交流平台、品味大师读书”等措施,使教师感受校园生活的精彩,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2、制定好校本培训计划,充分发掘各种教育资源,通过专题报告、教师论坛、互动式协作教研、教师技能培训等形式,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行为能力,完成新教改态势下的教师培训任务。
  
  3、进一步深化用人机制改革。经过五年的苦心砥砺,使学校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能力等各方面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校、区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比例不断提高,达到25℅,在编高级职称教师实现零的突破。
  
  4、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每位教师制订年度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校竭力为各个年龄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岗位成才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机会。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师德表率作用、业务辐射作用,签订骨干教师的带教协议并予以实施,通过带教、联合研究、岗位实践等方法,带动区内外教师共同发展。
  
  5、制定分层培养教师计划。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选送、推荐成熟期教师参加各类基地培训,促进这类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再提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对有热情、有意愿、有基础的青年教师实施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对新教师实施共生培养计划。
  
  6、完善学校激励机制,制订相应的激励制度,每学年进行教学评比,在教师之间形成竞争、合作、互助的集体氛围,充分激励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有较大提高,力争培育出1—2名具有一定教学风格的特长教师。
  
  ㈣、落实教育科研兴校策略,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具体目标:
  
  1、以科研推进队伍建设。健全科研管理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的示范辐射作用。
  
  2、以措施保障夯实科研力度。建立科研奖励制度,促进科研的发展。切实加强研究过程中的指导,有效地解决教科研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研究工作顺利、持续地开展。
  
  具体措施:
  
  1、深入开展学校实验课题《打造活力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采取统一管理与分工管理相结合的课题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强化研究过程,加大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力度,提高研究水平和实效。
  
  2、落实学校教育科研的“三点”要求,即“立足点”与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同步;“着眼点”与个人理念、实践的需求结合;“切入点”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吻合,积极开展有实际意义的研究与探索。
  
  3、以二期课改为推动力,加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过程性研究,除了注重参与研究的量,更要注重参与研究的质,将课题研究、课改实践与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4、注重科研的指导。学校将定期聘请科研专家到校作指导,每学年发布科研指南,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引领教师科研方向。
  
  5、注重科研骨干培养,以辅导讲座为抓手,指导骨干教师开展课题设计和交流,在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以案例研究为载体,促进骨干教师加强理性思考,将日常事务工作提升为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工作。创设机会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市、区科研培训,带动全校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6、健全科研的保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以科研室牵头协同骨干教师加强对学校各级课题的指导与辐射作用;加大经费保障,鼓励与支持教师开展教科研、积极撰写及发表论文。每学年通过评选学校教科研积极份子及学校教科研成果奖,调动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每年做好立题、中审、结题的评选奖励工作及各类论文评选和推荐发表工作,推进学校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
  
  ㈤、改善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具体目标:
  
  1、确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培育“严谨笃实”的管理风格,使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
  
  2、完善结构完整、操作规范、制度齐全的层级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各项管理机制,提高民主管理力度。
  
  具体措施: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守则》,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强行风建设,加强文明创建。
  
  2、尝试引入“校本知识管理”理念,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意识,倡导“诚信立人,诚信行事”,管理者行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率先垂范。
  
  ⑴、加强过程管理。增强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在过程中注重细节,在细节处实现目标,通过细节优化过程。要重视“计划——实施——检查——反馈——总结”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管理。要在过程中学会变通,学会应变,学会抓住重点,学会调节。力求工作效应的最大化。
  
  ⑵、推进全员管理。通过推进全员管理,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释放教职工的管理智慧。通过全员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激发起教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⑶、倡导自主管理。要让教职工增强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让教师学会自我规划、自我反思、自我改进,从而实现教职工的主动发展。
  
  ⑷、建立知识共享机制,加强教研组、年级组的研究活动,注重经验的共享,形成“支持、信赖、合作、分享”的学校文化。
  
  3、根据素质教育及二期课改的要求,健全学校新一轮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逐步改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依靠教师这一办学的主体,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
  
  4、建设一支有创新意识、有学识能力、有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队伍,形成校长决策、教总两处落实、教职员工具体实施的层级管理模式。加强绩效管理,加强中层干部、组长、骨干教师、教研组的考核,建立学校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
  
  5、发展校园文化。大力弘扬学校精神,认真实施“开发潜能、主动发展”办学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活动,让活动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组织教师社团,让教师组织参与活动;充分利用展示墙、画廊、操场周边宣传专栏的作用,使学校宣传阵地与德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形成有特色的校园艺术环境;加强组室文明建设,保持办公室的整洁,舒适,幽雅,健全办公室各种制度及考核、评价、奖励机制。
  
  6、根据办学章程的有关规定,加大依法治校力度,实行校务公开,进一步完善财务、人事、信息技术等保障机制,党支部发挥监督保证作用,教代会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具体目标:
  
  1、重视校园基础环境建设,给学生创设张弛有度的学习、活动环境,让校园充满活力,给师生以舒适、健康、自然、艺术的享受。
  
  2、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根据校园特有的教育功能,给师生创设幸福愉悦的工作、学习环境,让校园文化体现教育的现实意义。
  
  具体措施:
  
  1、注重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布局和装饰力求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创造多层次的空间环境,形成具有标志性和凝聚力的校园中心,努力创建多元的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化的艺术品位和个性风格。
  
  2、发挥环境育人作用,以校园广播、宣传栏和教室内的黑板报等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主流文化价值观。通过在校园设立读报栏,悬挂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形式,让校园的墙面、镜面、版面都能说话,潜移默化地丰富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践性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军民共建、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体验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成功感,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4、以“崇尚环保、净化环境、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开展“卫生月”、“禁烟周”、“地球日”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师生美化、优化环境的意识,营造舒适、和谐且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工作氛围。
  
  5、学校设立“读书苑”、“怡情坊”、“健身阁”,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休闲的场所,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6、加强红十字环境建设,设立红十字橱窗、红十字活动室、红十字标牌,开展红十字文化节活动,让校园里荡漾红十字文化气息,使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深入人心。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发展规划08-22

xx村发展规划08-24

村小康创建发展规划08-24

村小康建设发展规划08-20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08-23

企业发展规划书范文06-03

旅游发展规划申请书11-16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总结08-24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范文08-24

学校自主发展规划自查报告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