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以人为本 加快健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以人为本 加快健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构建“和谐某市”调研分课题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为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不断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方便群众生产和生活,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城乡建设和管理“三变样”目标,紧紧抓住某城市新一轮市政、交通体系建设整体向郊区拓展推进的机遇,大大加快了某市大市政、大交通体系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提升了某市城市形象,有效地推动和促进某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顺利实现“三变样”目标,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纳入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作中,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结合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中期目标,展望远期目标。本分课题对将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分析一系列相对可行的保障措施。
一、关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某市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紧紧围绕“一年小变样、三年中变样、五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分阶段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
(一)道路网情况
1、城市道路立体交通框架建设情况
按照“三线、五纵、七横”立体道路交通格局,已经完成“一线、四纵、六横”的建设任务,即建成了轨道交通1号线、逸仙高架道路、江杨路、蕴川路、沪太路、长江路、外环线、水产路、宝杨路、友谊路、郊环线;“二线、一纵、一横”道路正在建设中(轨道交通3号线、7号线、潘泾路、石太路)。基本建成以主干道为骨架,次干道、支路为基础,乡村道路为补充的道路网。
2、市政道路设施情况
现有道路总长度557公里,与前三年相比,增加了92公里,增长率为27.2%;现有道路(含公路)总面积981万平方米,比三年前增加268万平方米,增长率为37.6%;2003年我区道路密度为1.13公里/平方公里,2005年为1.88公里/平方公里;2003年人均道路占有9.09平方米/人,2005年人均道路占有12.1平方米/人。
3、农村公路设施情况
2004年底,我区设备量内农村公路共有140条,总长度为344.26公里,其中二级公路39.57公里,占总里程的11.5%;三级公路65.41公里,占总里程的19%;四级公路239.28公里,占总里程的69.5%。另有桥梁160座。至2005年底,预计我区扣除两岛后设备量内的农村公路共有88条,总长度为180.29公里,另有桥梁152座。
(二)公共交通现状
1、地面公交
某市区境内共有地面公交线路124条,线路长度2237.928公里,全线运客总量为1009626人次/天,运营班次27758辆次,运营车辆2358辆。其中以数字命名的线路有88条(包括4条夜宵线、4条高峰线),以文字命名的线路有36条,其中区内线路长度1120.185公里,全线运客总量约为66万人次/天,线网长度283.415公里,占全区通车道路(423.1公里)的67%。
2、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1号线在某市区区域内共设4个车站,双向进站客流量为40604人次,出站为37447人次,轨道交通4个站全日集散人次为7.8万,其中最高为共富新村站。
3、公交基础设施
枢纽站名称 占地面积 停车面积 建筑面积 停车辆数
宝杨路 57387M2 51666M2 65851M2
大柏树 32387M2 6961M2 290
月浦 108148M2 10454M2 250
沪太路 87784M2 86151M2 800
共和新路 55332M2 32000M2 491
罗店汽车站 6541M2 5370M2
石洞口 2645M2 2080M2
(三)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截至2004年,按建成区85平方公里范围(包含外环线绿带)计算,全区绿地面积3241.04公顷。其中,公园面积58.9公顷,街道绿地1036.28公顷,居住区绿地507.79公顷,单位绿地1418.17公顷,防护绿地219.9公顷,绿化覆盖率39%、绿地率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平方米。区域内公园11座,面积58.9公顷,3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绿地46幅,面积67.6公顷;古树名木43棵,古树后续资源16棵,古树后续资源副册2棵,行道树31651棵。
我区绿化量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主要道路两侧。东部的淞宝地区、南部的泗塘通河地区和大华地区、西部的外环线400米绿带、北部的宝钢月浦罗店地区的绿化量总计1169.5公顷。
(四)重点地区开发情况
1、罗泾镇
道路:罗泾镇域范围内南北主干道有北薀川路和沪太路,东西主干道石太路、潘川路、新川沙路和集宁路。某市工业园区东西主干道金石路已建成通车;上下水:用水全部属地下深井水,雨水全部采用地表自然排放,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电力:35KV变电站2座;燃气:全部采用灌装液化气。
2、罗店镇
道路:市级道路有沪太路,区级道路有月罗路、富锦路,镇级道路有潘泾路、石太路、富张路等30多条,村级道路50多条;上下水:有市北公司、宝罗水厂、罗南水厂等4家供水单位,日均产污水300多吨,其中80%以上的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大部分企业污水都简单处理或不经处理直排河道;电力:35KV变电站4座;燃气:气源由石洞口煤气厂0.8MpaDN500高压人工煤气管引入。
3、西城区
道路:外环线、效环线、江杨北路、宝杨路为区域内快速主干路,友谊路、杨泰路、水产路为片区次主干路,盘古路、湄浦路、梅林路、月城路、铁山路、铁力路为城市次干路,竹艺路、镇新路、杨鑫路等为城市支路。上下水:杨泰泵站、杨行泵站、大黄泵站等3座雨水泵已启用。
(五)水、电、气设施
1、水
我区现有三座污水处理厂,即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泗塘污水处理厂、吴淞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为46万吨/天,属某城市市排水公司管辖。
淞宝、月浦老镇、泗塘、通河地区已建有比较完善的雨水系统,除月浦老镇地区为低标强排系统外,其余均为强排系统,按36毫米/小时标准排水;蕰南地区除经纬置业、锦秋加州、庙行地区为自排系统外,其余均为强排系统,淞南、高境镇域范围内大部分属低标强排区,管道的设置小范围内各成体系,泵站布局不尽合理和完善,泵站排量设置标准偏低,尚没有形成规划中的雨水系统;蕰北片基本以自排为主,除西城区、罗店新镇等重点地区有较完善的雨水系统外,其余区域尚无完善的雨水排水系统。
我区供水以市北自来水公司为主,镇属深井水厂供水主为补充。市北自来水公司日供水36万吨左右,市北自来水公司所属深井水厂日供水1.7万吨左右,镇属深井水厂日供水3.8万吨左右。
2、电力
2002年-2005年某市先后建成14个35KV变电站,1个110KV变电站(兴隆站),并投入运营,缓解了泗塘、祁连、大华、罗店新镇、西城区等地区用电矛盾。
年份 变电站 服务范围
2002 虎林站 江杨南路以西、长江西路以北、泗塘、呼玛地区
葑溪站 上大路以北、沪太路以西、蕴藻浜以南
2003 岭南站路 保德路以北、江杨南路以西、共和新路以东
富锦站 杨行工业园区内
2004 沈行站 宝泉公路以北、顾村工业园区内
大华站 大华地区
乾溪站 环镇北路以北、沪太路以西
约帕站 罗店新镇内
海江站 海江路以北、牡丹江路以东、友谊路以南
杨泰站 蕴川路以东、宝杨路以北、江杨北路以西
2005 兴隆站 新江湾城内及闸殷路一带
集贤站 石太路以北、某市工业园区内
纪蕴站 共和新路以西、南蕴藻浜以北、共康路以北地区
石太站 石太路南、潘泾路以西、罗店地区
高境站 国权北路以西、逸仙路以东、三门路以北、何家湾路以南地区
3、气
全区燃气用户共有45万户,其中燃气市北26万户,宝钢煤气6万户,瓶装液化气13万户。管道煤气供应单位2家:市北燃气公司和宝钢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供应单位7家;燃气率达98%,城区气化率达99.8%。
(六)存在问题
针对目前某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我们清醒认识到,由于某市城市建设历史欠帐较多,许多城市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1、道路拥堵、交通不畅。部分道路拥堵,特别是快速道路和主干道口交通不畅,快速交通设施与其他主次干道快速交通功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公共交通与重点地区建设开发相对滞后,市民出行仍感不方便;区域重型车辆密集,道路损坏严重,路况较差。
2、绿化发展不平衡。绿化投入单一,镇、街道缺乏绿化资金正常渠道,造成重点地区绿地较多,边缘地区绿化量不足的现象;单位绿化、居住区绿化和农村绿化建设格局不统一,养护极分化,部分地区存在失管失养现象。
3、水、电、气不能满足市民需求。全区污水体系薄弱,污水处理能力较低,大部分地区无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污水直排河道现象严重;电力负荷,增长较快,随着大型钢铁企业和住宅区迁入地,35KV变电站网布局不合理,电力发展规划与地方经济发展衔接不够;燃气事业发展较满,随着经济发展,燃气需求日益增加,气源缺乏,居民用气知识淡薄,安全事故频发。
4、重点地区发展受瓶颈制约。重点地区道路管养体制不顺,镇级部门道路管养经费不足,能力不强,造成道路路况差;公共交通布局不管理,群众出行不便;水、电、气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二、关于建设和谐某市的目标与评价指标
1、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某市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探索城市建设和管理新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环境先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力求某市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能“建精品、创亮点、求超越、快发展”,使某市城市建设由治标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城市功能由满足需要向同步与国际接轨转变,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
2、评价指标
道路密度、人均道路占有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公交线网密度。
三、关于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近期任务(2007年前)
(一)道路交通
1、全面完成 “三线、五纵、七横”立体道路交通格局。在已经完成“一线、四纵、六横”的基础上,积极协调,加快工程前期动迁和施工过程中的推进协调,确保M1线、M7线(二线)、潘泾路(一纵)、石太路(一横)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形成“三线、五纵、七横”立体道路交通格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主体框架道路建设,提出“七纵、八横”交通格局,增加“二纵”(A13、富长路)、“一横”(宝钱公路),并完成富长路、宝钱公路建设任务。
2、完善主次干道道路网络建设和改造。完成石太路、富长路、军工路、北蕰川路、潘泾路、祁连山路等主干道建设;完成杨泰路、集宁路、一二八纪念路等道路建设任务。
3、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及公路网基础水平。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62.61公里,其中新建29.41 公里,改建33.2公里;新、改建桥梁25座,其中新建16座,改建9座;自然村之间公路通达率达到100%。
4、建立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在管辖区域主要道路、重要区域内道路上设置50个交通信息采集点,监控道路交通运营情况,提升管理档次,用先进科学的技术替代阶段性人工收集道路信息的落后状况。
5、加快公共客运交通发展。确定公交主干线网,保留优良公交线路,调整不合理线路;调整与市中心联系的公交线路,配合轨道交通的发展实现一体化公交;增加城镇间公交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新辟一些与轨道交通接驳的公交短线。
6、改革道路管理体制,推行道路统一管理 研究制定乡镇道路管理办法,改革现有道路两级管理体系,将镇道路统一纳入区市政道路(公路)专业管理范畴,统筹养护经费,提升全区道路管理品质和能力,加快迅速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的能力,改变多头管理,责任难以落实的现状。建议以道路设施量为依据,以设施养护经费为标准,镇管道路经费根据各镇道路设施量,统一从镇财政单列,划拨专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
(二)绿化建设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7%,绿地率32%。
序号 项 目 面积(公顷)
1 爱晖路长江西路西南角高压带 2
2 西城区主题公园 50
3 白鹭公园 23
4 吴淞十一街坊 1.2
5 共和新韵 0.4
6 虎林路东侧(呼兰路以北河边) 0.7
7 铁山路(友谊路跨线桥) 1.1
8 泗东码头一期 0.98
9 江杨路四期 7
10 环区步道 60
11 蕴川路两侧 30
12 炮台湾公园 55
13 宝杨路两侧(蕰川路-江杨北路) 5
14 庙行公园 20
15 西北公园一期 100
16 沪太路道路拓宽绿化工程(外环立交至洋桥收费站) 46
17 北蕴川路绿化工程(蕴川路至新川沙路) 25
18 石太路绿化工程(老蕴川路至沪太路) 32
19 宝安公路绿化工程(蕴川路至区界) 46
20 淞宝工业区50伏高压走廊绿化 10
21 高境地区配套公园 4
22 高境镇江杨地区大型公共绿地 0.3
23 庙行地区大型绿地 0.3
24 刘行地区大型绿地 0.3
25 生态专项建设工程 459.38
26 潘泾路道路绿化工程 27.5
27 淞南地区大型绿地 0.3
合 计 1007.46
(三)水、电、气事业
1、近期污水设施建设
某市工业园区污水干管工程:计划建设Φ1000~1500污水管道5.09公里及潘泾污水泵站和罗北污水泵站;月罗公路污水干管工程:计划建设Φ600~1000污水管道约6.7公里及月杨污水泵站和罗店污水泵站;蕰川路污水管道工程:计划建设Φ600~800污水管道7.8公里。
2、近期电力建设
新建石太变电站、110KV兴隆变电站、花园变电站、35KV钱湾站、35KV陆翔变电站、35KV高境变电站、35KV集贤变电站、35KV绥化变电站等8个变电站,使某市地区的电力负荷低于2004年电力负荷。
3、近期燃气发展
基本完成区内燃气主干管网建设,基本满足工业园区、四高小区、罗店新镇等重点地区的用气需求。
(四)近期重点地区建设任务
1、罗泾镇:建成潘泾路(园区段)、罗东路、罗宁路、环钟路、道潘沪路、中心路(陈集路-潘泾路)、陈集路等道路;开工建设月浦水厂,建成两条输水管线,在园区及镇的规划支路下敷设Φ600-1000雨水管道,污水水理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建成22万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2座;建设北薀川路金石路口高中压燃气站、潘泾路宝钱路口中压燃气站。
2、罗店镇:修筑杨南路、祁北路(罗溪路~罗太路)、集贤路(祁北路~罗新路);结合沪太路、石太路拓宽工程,预设上水管网,为停用深井和社会发展供水奠定基础,同时完成罗店镇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建设和罗店新镇3.4平方公里内雨、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在新镇动迁配套房基地(祁北路、罗新路之间)建设一座35KV变电站(规划中的S11),以满足新居民及商贸用电;结合新镇建设,老镇改造,进一步完善绿化配套建设,提高绿化档次,完成10条左右河道的绿化配套建设。
3、西城区:实施月城路、松兰路、杨鑫路、铁力路、克山路等道路;建设杨行泵站、杨泰泵站、大黄泵站。
▲中期任务(2010年前)
(一)道路交通
1、形成“三线、八纵、八横”大市政、大交通格局 在“三线、五纵、七横”道路立体交通格局基础上,启动A13、A21、快速道路和祁连山路主干道建设,至2010年形成“三线、八纵、八横”交通主体框架,进一步提升快速通道交通能力和辐射功能。
2、完善主次干道网络,发挥主次干道互补功能 启动宝安公路建设,配合隧道建设改建长江西路,配合江湾新城开发建设殷高路;提升城市次干道的档次,建设水产路、何家湾路、四元路、新川沙路、陆翔路、友谊路、南大路、塘祁路等道路。
3、加强城区道路改造,完善区域道路网络 完成西城区10条道路改造,启动苏葛路、杨南路、规划路道路建设,加强地方道路与主干道路的沟通。
4、建立多方式立体的舒适、安全、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公交复线系数,调整与轨道交通线路平行的公交线;增加与轨道交通接驳的公交线路及公交联络线,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增路网覆盖率,减少公交空白。
(二)绿化建设
至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大于17平方米;绿地率大于35%;绿化覆盖率大于40%。
序号 项目 面积(公顷)
1 西城区绿龙 142
2 顾新路沪太路转角 3
3 宝安公路南路 1.5
4 鹅蛋浦两侧近桃浦 2
5 聚丰园路南侧 1
6 真大路两侧区界边 2
7 沪太高速真金路西北角 3
8 桃浦河两侧纬中路北侧 2
9 东郊泾东侧杨北路南侧 2
10 江杨南路东侧 1.5
合 计 160
(三)水、电、气事业
1、中期上下水规划
实施新川沙路污水干管及罗泾泵站,潘泾路、纬二路、富长路污水干管及长山泵站,罗溪路、石太路、抚远路、罗北路污水干管及小川沙河泵站、罗北泵站,宝安公路污水干管及刘行、顾村泵站,富锦路(西干线东侧)污水干管,并改造1号泵站,江杨北路污水干管,并改造2号泵站,规划控制规模在15万吨/天至30万吨/天的泰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完善蕰北地区污水收集系统。
2、中期电力规划
新建罗店变电站、诺贝尔变电站、园和变电站、宝浏变电站、山连变电站、陈太(葑塘)变电站、锦秋变电站、呼兰变电站、长临变电站等26个35KV变电站,全区用电基本平衡。
3、中期燃气规划
建设次高压门站6座。包括天然气置换门站1座(共康站);高中压调压站3座(石太站、月浦站、某市工业园区站);以及宝钢配套门站2座(富锦站、长樱路站)。建设0.8mpa天然气次高压主管道(DN500)38.2km。包括郊环线、石太路、富锦路、北蕰川路、富长路。配合新城区、工业区开发建设,建成区域范围内的中低压管网
(四)重点地区开发
1、罗泾镇:新建罗泾水厂,敷设罗泾水厂-新川沙路-潘泾路输水管;污水纳入污水管网排放至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并建设潘泾、罗北、小川沙三座污水泵站;新建2座22万伏变电站、6座35千伏变电站;敷设煤电路-北薀川路-石太路-罗宁路-陈集路0.4 MpaDN300中压输配燃气管,形成环网。
2、罗店镇:修筑杨南路~宝安公路、联杨路、罗新路、罗溪路(祁北路),并在沪太路以西,南北方向规划建5公里二级以上的主要公路;沿杨南路增设水管供二边企业,解决罗店西部地区水压较低的矛盾;罗店、罗南老镇雨水管网系统基本建成,覆盖率达到90%;在罗店镇北郊或某市的工业园区内新增一座220KV变电站,解决罗店镇域220KV电源点紧缺情况。
▲远期目标
一、完善主干道系统。长江西路与锦秋路连通;殷高西路与环镇北路连通;蕰藻南路与塘祁路边通;建设康宁路与中环线连接。
二、基本建成中心城区、新城区道路网络,达到规划要求。
三、建设南北跨越蕰藻浜的桥梁,富长路、康宁路蕰藻浜桥;陈广路、联泰路、泰联路、爱辉路虎林路跨越蕰藻浜的桥梁。
四、北部重点地区月浦镇、罗泾镇、罗店镇、工业园区等基本达到与中心城区相一致的道路网络。
五、加密、梳理城市支路网密度,增加三级以下的公路网。
六、建设一批立交系统。长江西路、江杨南路互通式立交;殷高路、场中路、南陈路、铁山路、铁力路等一批铁路立交。
四、关于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加快全区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实现大市政大交通的格局,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生态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增强规划意识,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某市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协调、约束作用,通过编制总体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专业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达到建设适度超前,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开发建设的系统性和网络化水平。增强城市的承载、服务、集聚和辐射功能。
(二)树立工作创新意识,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能力。
面对城乡面貌不断变化的形势和要求,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实现建设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鼓励社会参与监督、评议,广泛听取群众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开发中注意解决好“新帐不欠,旧帐逐年还清”的问题
某市是一个市政基础设施欠帐比较多的地区,大部分乡镇配套不完善,尤其是对污水的处理、垃圾的处置、生态环境的优化等问题,矛盾更为突出。由于受资金的制约,这些问题一时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要按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设任务的轻重缓急以及政府对资金投入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建设计划,组织实施。做到新建项目按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步到位,过去的建设欠帐在今后更新改造中逐步加以解决,是我们在开发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四)加强联系,寻求支持,提高管理效能
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抓好城乡建设长效管理,需要各部门加大执法力度,联合管理,形成合力。特别是巩固建设成果,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就更需要各部门相互支持,齐抓共管。因此,要从三方面加强横向联系:一是,要从全市的高度,从某市发展的角度,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在规划、市政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争取市里在管理上的支持。二是,加强与区内大型企业和部队的沟通,发挥他们的优势,联动发展,争取大型企业和部队在执行上的支持。三是,建立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争取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才能形成合作、齐抓、共管的世态,巩固建设成果,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五)明确责任,强化考核
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一项内容多、涉及面广的综合系统工程,必须在区委、区府统一领导下,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强化考核。要抓好具有共性或职能交叉的工作,不推不躲不扯皮,齐心协力,形成“上级考核、同级评议、百姓测评”,奖优罚劣的考核机制。
五、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通过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协调处理发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真正构建和谐社会。
(二)统筹、科学安排好各类建设项目。要深化、优化各类控规和详规,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做到功能齐全、留有发展余地。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行地块组团式、市政网络化模式建设各类项目。
(三)处理好规划和建设的关系。克服“摊大饼”式发展,规划要控制,建设也要控制,做到组团式的建设,规划要有弹性,又要有包容性,建设要经济又要节约土地。
某市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